季羨林,1911(今並入臨清市)山東清平人。爺爺紀老太,父親紀思蓮,母親趙,農民。季思成叔叔。當我年輕的時候,我跟馬·龔景壹起學習閱讀。6歲去了濟南,投奔叔叔紀思成。去私立學校讀書。7歲後就讀於山東第壹師範附屬新余小學。10歲,開始學英語。12歲,考入正壹中,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屬高中。高中開始學德語,對外國文學產生了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級中學。中文老師是董,也是壹名翻譯。“我舞文弄墨五六十年了,現在快80歲了,還是放不下筆。這都是董老師的功勞,我壹輩子也忘不了。”65438-0930考入清華大學西方文學系,德語專業。師從吳宓、葉公超學習東西方詩歌、英語、梵語的比較,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學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詞等課程。和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治交朋友,他們被稱為“四劍客”。學生中有胡喬木。我喜歡“純詩”,比如維勒蘭、馬拉梅。李義山和姜白石的六朝駢文。他翻譯了德萊塞和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我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家鄉清平縣政府頒發的獎學金。
1935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的研究生交流協議,清華在德國招收研究生,為期兩年。季羨林考上了,馬上去了德國。在柏林,與喬同遊。10年6月,我到哥廷根與、田等人見面。進入哥廷根大學,“我夢見我在哥廷根,...我可以讀壹些書,讀壹些在古代曾經輝煌過的文字,但這種輝煌永遠不會熄滅。”“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抓住這個夢。”(《德國十年》)
1936年春,季羨林選了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即時度文化的影響很大。我想把中印文化關系研究透徹,或者可以搞點發明。”所以,“看不懂梵文。”“我終於找到了我想走壹輩子的路。我沿著這條路走了半個多世紀,壹直走到現在,還會走下去。”(德國十年)“命運讓我堅定了信念。”季羨林主修印度學,在哥廷根大學梵語學院學習梵語和巴利語。選擇英語語言學和斯拉夫語言學作為附屬系,並增加南斯拉夫語。季羨林師從梵語講座主持人、著名梵語學者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成為他唯壹的聽眾。壹學期40多節課,把極其復雜的梵文語法全部學會了。然後有些作品是季羨林年輕時用梵文讀的,第五學期又讀了吐魯番出土的梵文佛經殘卷。第六學期準備博士論文:《大事與幹渴》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佛經《大事記》有三厚卷,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專心讀書寫作。“打開電燈繼續,永遠窮下去”。
從1940、65438+2月到19465438+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英語考試中,拿到了四個“優”,獲得了博士學位。因為戰爭,沒有辦法回國,只好留在哥大。5438年6月至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任教,同時繼續研究佛教的混梵文,在《哥廷根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學術生涯的黃金時代,從此再無蹤影。”“博士後”的那些年是法西斯主義崩潰的前夜。德國物資匱乏,身為外國人的季羨林也不可避免地在“饑餓地獄”中掙紮,和德國人民壹樣飽受戰爭災難的折磨。作為壹名海外遊子,我對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感受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唯有無盡相思”,對祖國和家人的思念更是日夜縈繞。"我低頭看著灰色的天空,熱淚盈眶,腦海中浮現出母親的面容。"
1945,1O年的月份,二戰結束後不久,我匆匆在路上捆好,經瑞圖回到東方。“就像壹場春夢,十年就飛過來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1980年,季羨林率領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再次造訪這座城市,隨後拜會了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密滕,恍如隔世。後來,他做了壹篇感人至深的名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他到了上海,去了南京,與重逢,並通過李的介紹認識了散文家梁實秋和詩人。在南京,他拜訪了清華時期的導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到北京大學任教,然後他拜訪了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秋天,他回到北平,拜訪了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唐用彤。他被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並在北京大學創辦了該系。同事包括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健和印度科學家金克穆。解放後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安娜·塞格斯的短篇小說集(1955)已出版德文版,印度加林多的沙貢達羅(劇本,1956),印度古代寓言和故事的五本書(1959),印度的賈。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叢書》(1957)、《印度簡史》(1957)、《印度民族起義》(1857-1859)。1956年2月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1959、1964年當選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政協委員。他作為中國的文化使者訪問了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遭到“四人幫”及其北京爪牙的殘酷迫害。他從1978回來,繼續擔任北大東方語言系主任。他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和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1983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65438-0984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1988,中國文化學院董事長。他曾以學者身份訪問過德國、日本和泰國。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歷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1978)、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中國古代民族誌學會名譽會長(1980)、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中國歷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1985)1998年4月出版《牛棚雜記》(1998年3月出版界認為“這是壹本用血淚寫成的書。”這是壹代大師留給後人最好的禮物。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梵天、佛教、土火羅文同時研究,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論在齊飛研究。"
據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張廣林教授和柯靈先生介紹,季羨林的學術成就包括以下10個方面:(1)古印度語研究——博士論文《大事件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印度語後綴-am向-o和-u的轉化》、《不定過去時的使用》(2)佛教史研究——他是國內外為數不多的真正能用佛經原文進行研究的佛教教學學者他將印度中古語言變化規律的研究與佛教史的研究相結合,找出主要佛教經典的產生、演變和傳播,從而確定重要佛教派別的產生和傳播;(3)土霍洛語研究——早期代表作《符離親王噶瑪經土霍洛書對譯》開創了土霍洛語語義研究的成功方法。從1948對新疆博物館收藏的手跡《與彌勒相會》進行翻譯解讀,到1980上世紀70年代新疆吐魯番有新發現。(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國的紙和造紙方法是何時何地傳入印度的》、《中國傳入印度的絲綢初探》等文章,以及《西遊記》部分成分源於印度的說法,說明中印文化“相互借鑒,各有創新,相互交流,相互滲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20世紀80年代主編的《唐人西域記》和《唐人西域記現代譯著》及65438+萬字的《西域記序》是我國幾十年來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則展示了古代中國、印度、波斯和阿拉伯。(6)印度文學作品的翻譯與介紹及印度文學研究——羅摩衍那是古代兩大史詩之壹,有兩萬多首詩,九萬多行被翻譯成中文。季羨林經過1O年的鍥而不舍終於完成了翻譯,這在中國翻譯史上是壹件史無前例的大事;(7)比較文學研究——80年代初,他首先倡導恢復比較文學研究,呼籲建立中國比較文學學派,為比較文學在中國的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8)東方文化研究起步於80年代末,大力倡導東方文化研究,主編大型文化叢書《東方文化集成》,50O余種,8OO余卷,預計15年完成;(9)保存和搶救祖國古籍文獻——90年代,擔任《四庫全書藏書》和《傳世藏書》兩部巨型叢書的主編;(10)散文創作——從17歲開始寫散文,幾十年來已經有80多萬字了。鐘敬文在慶祝季羨林88歲米壽時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種境界。他單純是因為他真誠。”“老話說得好,我愛老公的好文筆。”
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季羨林對文化、中國文化、東西方文化體系、東西方文化交流、21世紀人類文化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個人見解和判斷,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註。
饒宗頤
宗儀饒,生於1917,本名固安,號宣塘,廣東潮州人。18歲時,繼續由父親撰寫《潮州文藝誌》,發表在《嶺南日報》上。後歷任無錫國學院、廣東文理學院、華南大學教授。65438-0949年,移居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先後就讀於印度班達加東方研究所,在新加坡大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擔任教授。1973他回到香港,擔任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饒教授1962年獲法國漢學學者獎,1982年獲香港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後來,他擔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名譽講座教授。1993是上海復旦大學的顧問教授。饒教授的學術範圍很廣。著有甲骨文、敦煌、古文字、古代史、近東古代史、藝術史、音樂、詞等專著,出版著作40部,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在藝術方面,他在書畫方面尤其有造詣。繪畫方面,擅長山水畫,寫生,遊歷國外山川,有自己的壹張臉。在李龍眠、仇十洲、陳老蓮等人之外,采用“白描”方法的人物畫,開辟了壹條新的道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書法根植於書寫,草書融入晚明縱韻意趣,錄書融合了谷口、汀州、冬心、完白的優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摘自宗儀饒書畫簡歷)
宗祧,字古庵,又字伯廉,伯子。選擇大廳。1917年生於廣東潮安。我的父親饒鄂是潮州大學的學生,作品非常豐富。他繼承家學,卻沒有整理完父親的遺作《潮州文藝》,並於1937年出版了《嶺南雜誌》,以此聞名。1935-1937年,應中山大學邀請,廣東同治博物館任專職編輯。1939年至1941年,協助葉恭綽編纂《全清詞鈔》。1943年至1945年任無錫國立大學教授。1947-1948年任汕頭華南大學文史系教授,《潮州誌》主編。
饒教授於1949年移居香港。1952年至1968年,任香港大學中文系講師。高級講師、教授。1962年被法蘭西學院授予“漢學學者獎”。1963年赴印度班達加東方研究所進行學術研究。1965年至1966年,他在法國國家科學中心研究敦煌手稿。
1968年至1973年,他被新加坡大學任命為教授和中文系系主任。1970年至1971年,他是耶魯大學研究生院的客座教授。1972年至1973年,他還是臺灣中央研究院的教授。1973年至1978年,他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74年,他是法國遠東研究所的院士。
1978年退休後,於1978年至1979年在法國高等研究院擔任客座教授。1980年,他是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所的客座教授。1979年至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所名譽高級研究員;1982年被香港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獲香港中文大學授予榮譽中文系教授。
1981年至1988年,他是澳門大學的客座教授。自1992年起,他被復旦大學聘為顧問教授。1994年起任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國文化學術研究院院長。
饒教授在東南亞華僑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有:《星馬漢文年譜》、《新加坡年譜》等,並發表了《新加坡古代地名辨析》、《秦代平南與越南辨析》、《北蘇門答臘發現漢錢古物》、《中緬文化關系探討》、《中越文化關系探討》等多篇論文,為華僑史研究增添了珍貴資料。
饒教授是壹位學識淵博、著述頗豐的學者。他知識淵博,精通多種外語。60年來,他在文學、語言學、古文字學、敦煌學、宗教學、華僑史料學等方面不懈努力,成績斐然。除60多部專著外,還有約400篇論文、短文和隨筆發表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學術期刊和書籍上。饒教授為國際漢學界和海內外中華文化的弘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南懷瑾
時至今日,在海峽兩岸,在日韓,在東南亞,在北美,在歐洲,甚至在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南懷瑾先生仍然是壹個神秘的傳奇,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早在四十多年前,作為國學大師的南先生就致力於講述臺灣出版的傳統文化經典。從學界、商界、政界到民眾,他孜孜不倦地教化民眾三十余年,內容涵蓋儒、釋、道、百家,以及醫蔔、拳、劍道、詩歌、音樂,寫了三十余種著作。基於時代的科學精神,他把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此後,王先生去過美國、香港、歐洲和其他地方。雖然偶爾在經貿領域有所拓展,但他的根本願望仍然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把文化建設成為民族生存的根本。
幾十年來,南先生雖居海外,但對故土深懷關切,對大陸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深為關心,尤其是晚年。他諄諄教導眾多海外弟子投資大陸,引進先進技術,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並率先在大陸投資1286萬美元修建金溫鐵路。籌集巨額資金在大陸南北十余所高校設立“光華教育獎學金”,向希望工程捐贈拳拳愛心...這些都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