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去年年底該報改版,每周二在文化周報上開設“首席藝術家”專欄,每周采訪報道我市壹位手藝人。本欄目開設後,先後撰寫了約40位知名能工巧匠,包括做油條的高、做鐵拓片的錢春安、張炳根、寫手指書的曹邦建、做剪紙花的李漢玉、做香囊的、做木雕的陳慶喜、做草編的王桂玲、做木板烙畫的田玉田、豐縣郭糖人後裔郭新元等。今年8月底,記者采訪在煙臺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民間工藝博覽會時,中國文聯相關領導聽說《徐州日報》“首席藝術家”欄目的開設和運營後表示,“很多原始工藝正在逐漸消失。妳如此重視手工藝和工匠,這是壹件了不起的事情。”
作為傳統工藝的追隨者和宣傳者,本報的“首席藝術家”專欄雖然每周只出壹期,但還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不僅增加了壹些藝術家的信心,也讓更多的人關註民間手工藝。“年輕人不想學,我們死了以後就沒人學了。”在接受采訪時,多位藝術家十分擔憂地告訴記者。“但是妳報道之後,可能會有人關註這些技巧,可能會有人願意去學,這樣技巧就不會失傳了。”
揉面師傅高說,他平時在旅遊景點擺攤,壹天收入六七十元,生存沒有問題。但現在徐州能揉面團的不到十個人,帶徒弟的只有他壹個,後繼無人;豐縣唐人宮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藝術跟著人走,唐人宮用途單壹,銷量不大。目前藝人只有10,亟待加大保護力度。可見,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手工藝,或許第壹步應該從關註開始。
手工藝傳承難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在人類可以謀生的所有職業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狀態的是體力勞動;在所有有地位的人當中,受命運和他人影響最小的就是匠人。手藝取決於他的手藝,他是自由的...但時至今日,手工藝已經不再是人們所向往的了。說到傳承千年、如今瀕臨失傳於自己手中的手藝,張炳根等壹些老藝術家的話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詞是“心疼”和“無力”。
中國的工藝美術學校曾經是工藝美術人才的搖籃。但隨著國家院校合並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專業調整,大部分高院的工藝美術教學定位不再註重傳統工藝美術的教學。即使是接受過傳統工藝美術專業訓練的大學生,就業時也大多會轉向平面設計。通過“社會”傳承傳統手工藝技藝的路越走越窄。
通過“師徒”關系傳承手工藝技能,也很難。學壹門手藝,就算是再精明的人也要學上幾年,期間壹定要耐得住寂寞。而這種“孤獨”是對師徒的考驗。在這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無論是師徒,從經濟上還是時間成本上,都很難走完這種“苦行僧”式的修行過程。而“傳家寶”的方式在手工藝教學中越來越不常見。手工藝收入不高,壹些藝術家的子女不願意繼承父親的生意。最重要的是,有些手藝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們壹樣靠手藝吃飯。事實上,在手工藝傳承的三種主要方式中,家族傳承最為嚴重。
手工藝傳承之路難以避免。在《首席藝術家》寫作的過程中,記者遇到了幾種類型的工匠。壹類人只是對自己的手藝失去了感情,變得麻木。壹個人對他的手藝充滿熱情,並把它作為壹種樂趣繼續下去;而更多的是介於這兩種人之間的壹群手藝人,他們既想保護和發展自己的技藝,又想賺錢,尋求更大的發展。迷茫中,他們面臨著發展與傳承的兩難。讓這些人找到前進的動力,堅持走民間手工藝傳承之路,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非常重要。“不然這些好東西總有壹天真的會毀了。”
期待手工藝品的發展
在首席藝術家寫作的過程中,記者面對壹個真正的工匠,往往會被他的手藝和他的人生所感動。比如,62歲的張炳根在不銹鋼板上壹錘壹錘地雕刻時,淚流滿面,放聲歌唱。他把對藝術的熱愛融入到作品中。
正是因為有了張炳根這樣的民間手工藝人的堅持,我市的民間手工藝才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礎。2010在煙臺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民間工藝博覽會上,我市18位民間藝人憑借精湛的技藝獲得大獎。面點師高在徐州5元壹張的作品,在煙臺賣到了10元,20元30元。“最終還是供不應求”。
這樣的徐州手工藝品應該說有很好的發展潛力。按照國際上的觀點,傳統工藝的保留、傳承和發展有三個條件:壹是要有原料,原料可以傳承下去;第二,要有人做,有人能做,這樣傳承體系才能維持;第三,要有人買,手工藝品要有市場,只有有人買,才能流通發展。這三個條件是必須的,也是我市民間工藝品市場所具備的。
事實上,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工藝美術行業是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工藝美術行業從國有、集體企業回歸手工作坊,是經濟模式的轉變,是壹種進步,因為手工作坊更適合當代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姚副教授認為,我市工藝美術產業基礎較好,如果能大力發展,將成為徐州文化產業的支柱。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保護能工巧匠,實現手藝的有效傳承,否則手工藝很難轉化為財富。只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徐州手工藝的傳承才能更穩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