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產要素區域效應
第壹,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對生產要素的影響
1.生產要素區域特征變化的發展軌跡追蹤
在古典經濟學中,土地、資本和勞動力是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在科技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條件下,三類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很低,生產要素的區域性特征非常明顯。此時,區域經濟處於壹種近似封閉的狀態,生產要素在區域之間(包括壹個國家內部的地區或國家之間)的大規模流動基本不存在。即使存在,也往往是有特殊原因推動的。比如英法等歐洲國家對新大陸的開發,主要是因為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的劃分,新航路的開辟和新大陸的發現是航海技術進步的結果,增強了勞動力和資本的流動性。
18世紀中葉以來的三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和明顯的社會進步。與此相伴隨的是,經濟發展的要素數量及其功能的大小也在不斷演變。隨著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爆發和發展,傳統的生產三要素理論已經不能完全解釋經濟增長。因此,壹些經濟學家將科技進步的因素引入生產要素理論,使生產三要素成為四要素。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和現代教育的發展激發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增強了勞動力的流動性,擴大了勞動力的流動規模。信用體系的建立和信用關系的規範,加速了資本的流動,擴大了資本流動的規模並使其有序化,進壹步削弱了勞資的區域性限制,增強了流動性,區域經濟發展對當地資源的依賴日益減弱。
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被大大放大,在構成經濟增長的要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種背景下,信息作為第五種生產要素被引入生產要素理論。信息作為經濟資源之壹,具有高度共享性和高度分化性。* * *免費或以極低的成本享受信息資源,而被分割的信息資源必須付出成本,在某些情況下成本非常高。目前總的情況是發達地區信息資源豐富,欠發達地區相對貧乏。看似信息資源的地域性特征很明顯,但本質上,信息的流動性極強,很少受到地域的限制。
壹般來說,生產要素的地域性與其流動性相對應。某壹要素的流動性越強,其區域性約束越弱。如果壹個地區的生產要素流動性大,就意味著這個地區的經濟增長對區域資源的依賴弱,而發展的變量大,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也強,就更有可能利用區域外部經濟資源發展當地經濟。
產業經濟理論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主導產業的發展會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交替過渡,並伴隨著各種生產要素流動性的提高。區域經濟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生產要素由相對稀缺的勞動力向相對稀缺的資本轉變。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客觀上促進了區域勞動力和資本的流動,即區域發展的非區域因素增強。從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向技術密集型產業,意味著技術相對稀缺。主導產業的每壹次更替,並不意味著該產業所依賴的生產要素功能的喪失或減弱,而只是表明其相對貢獻下降了。
2.要素市場,弱化生產要素區域約束的載體。
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和區域性的弱化是以要素市場的成長為基礎的。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並稱為三大產業要素市場。金融市場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促進了信用體系的形成和發展;貨幣借貸逐漸從最初的雙方直接借貸發展到銀行借貸的形式。這種間接融資形式的出現,促進了以債券和股票為內容的直接融資形式的發展,大大增強了金融資本的流動性,同時大大削弱了區域性。
勞動力市場是指勞動力流動和交換的場所。其功能是運用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供求關系,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為勞動力在區域內和區域間的合理流動創造了條件。
房地產市場包括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是指土地使用權交易和轉讓的市場。與壹般商品市場相比,我國房地產市場有其自身的特點,土地使用權在土地市場上流轉,不發生土地所有權的轉移。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使得土地這壹生產要素的使用者不再局限於區域。
除了上述三大產業,要素市場,在現代高科技和信息化時代,技術和信息是生產力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形成的市場也是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和信息是市場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在現代社會中,信息的生產、存儲、分發和交換日益成為壹個專業化的部門和行業。信息市場提供的商品是信息,信息的使用價值最終表現為通過使用信息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其效益遠大於信息本身的價值。信息產業是知識密集型產業,它的生產需要大量的知識和技術,消耗大量的勞動力。技術和信息產業市場的發展為技術和信息的流動和轉移創造了條件。
總之,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豐富了生產要素的內涵,增強了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削弱了生產要素的地域限制。
二,增強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制度保障——制度創新
經濟發展中的制度理論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著保持經濟增長和提高經濟效率兩大問題,必須從基本的制度框架中探尋問題的根源。如尋租行為、權力過度集中和市場體系不完善等,影響了資源的配置和人力資本的開發。制度安排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主要表現為制度通過影響區域信息和資源的可獲得性、塑造權力和確立社會交易的基本方案,擴大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選擇。其次,制度結構決定了“糾正價格”努力的有效性。例如,大量研究表明,欠發達地區經濟體制的薄弱導致大量價格扭曲,阻礙要素流動,減緩經濟增長。因此,通過制度創新糾正價格可以對區域政治發展作出基本和長期的貢獻。再次,技術創新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如果區域要素市場不發達,存在大量尋租活動,技術創新就會非常緩慢。推進區域制度創新,必須在產權界定、契約關系、外部風險分擔等方面做出適當的制度安排,以促進要素市場的建立,消除尋租活動,加快要素流動,弱化要素的區域限制。
從市場經濟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現狀來看,根本問題是缺乏發展市場經濟的制度背景,如法律秩序、產權界定、人力資本積累的供給、規範交易和風險分擔的法律法規等。正是由於這些制度約束,阻礙了區域內部和區域之間的要素流動,限制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促進要素流動的制度建設對於區域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三,簡要分析了區域生產要素弱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目前,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要素流動性是不同的,這關系到地區要素市場體系是否成熟完善。如果市場體系健全,五大要素市場交易規則規範,市場相對成熟,那麽生產要素的流動性就會更強,反之亦然。生產要素的流動對區域經濟發展是壹把雙刃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壹個國家內部的區域來看,經濟發達地區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利益,而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更有可能遭受損失。
1,生產要素地區限制弱化對發達地區經濟的影響
總的來說,經濟發達地區生產要素綜合稟賦強,勞動力素質高,流動性強;房地產市場活躍,土地使用權乃至所有權流動順暢;資本市場比較發達,融資非常方便;科技發展水平比較高,專利制度比較完善,產權制度比較健全,技術市場比較成熟,技術交易量比較大;信息產業相對發達,信息量大,流通快。這些都為區域經濟的進壹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更具流動性的生產要素使區域經濟更具活力,區域經濟的增長不僅可以依靠區域內的資源,還可以利用區域外的資源。比如著名發展經濟學家秘魯在其“增長極”理論中提到的極化效應就與此類似,而穆爾達爾在其“地區二元經濟結構”理論中提到的“回流效應”就描述了這種情況。在沒有非經濟(非市場)手段幹預的情況下,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更容易使區域經濟在壹段時間內“富者更富”。
2.生產要素區域弱化對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與經濟發達地區的情況相反,欠發達地區生產要素綜合稟賦較差,各種要素市場發展水平較低,市場成熟度低制約了生產要素的流動。這種狀況在壹定程度上防止了欠發達地區經濟資源的過度流失,有效阻礙了發達地區極化效應和回流效應的充分發揮,有利於欠發達地區經濟周期維持在較低水平。然而,面對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收入等多重優勢,欠發達地區的生產要素既有現實損失,也有持續損失。比如在“回流效應”中,流出人口往往是最有事業心、技能好、就業能力強的人。他們的離開只會使雇傭留下來的人更加困難,甚至產品的本地市場也會萎縮。在當今日益開放的經濟發展環境下,流動性強的生產要素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就會被其他地區所利用,這必然導致地區相對劣勢的形成和進壹步惡化。增強生產要素的流動性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欠發達地區要正視生產要素流動性的增強,加強要素市場體系和制度建設,區域經濟發展才有出路。
四。結論
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為生產要素的區域性弱化創造了客觀條件,進而推動了整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的進壹步深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流動性增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簡而言之,對發達地區是“錦上添花”,對欠發達地區則是“雪上加霜”。縱觀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發展歷史,生產要素區域性限制的弱化是必然趨勢,不可避免。對於欠發達地區來說,如何利用要素流動性增強的“優勢”擺脫其“劣勢”,是壹個值得深思的重大問題。在解決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難題的過程中,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防止尋租、以權謀私和欺詐,促進各種要素市場盡快建立和完善。此外,還要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比如在財政、稅收、融資方面的優惠措施,引導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走向良性循環。
參考
[1]周,等.區域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胡佛(E.M .):區域經濟學導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
[3]庫茲涅茨。各國經濟增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4]羅斯托。從起飛到持續增長的經濟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