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聲音、色彩、商品和利潤的極度貪婪摧毀了所有的道德規範。相應地,壹些資產階級思想家,如尼采和叔本華,主張不道德主義,否認道德的意義。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價值規律作為壹種異己力量操縱著商品生產者的命運,人們日益喪失個性和尊嚴,陷入對事物的依賴之中。所以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壹方面科技和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另壹方面,精神危機日益加深,吸毒、犯罪、精神病和性放蕩四處蔓延,造成“人性的墮落”。《焦慮的時代》提出壹種理論,認為人類實際上經歷了三種不同形式的焦慮:在古代,是對死亡和命運的焦慮;在中世紀,這是壹種罪惡感的焦慮;而現代社會則是壹種意義和價值的喪失而產生的焦慮。這種焦慮的根源在於無法回答存在的意義,人失去了指明生命意義的精神內核。這恰恰說明,由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人被異己勢力所支配,成為物質和金錢的奴隸。只有消除相應的物質基礎,才能真正實現人的自由,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小農的落後和迷信意識決定了農民無法成為領導階級,也決定了改造農民、教育農民的必要性和艱巨性。作為精神文明的指揮家,央視工作人員也面臨著改造世界觀的莊嚴任務。我國各級領導幹部只有擺脫落後迷信的小農意識,才能成為適應現代科學文明社會需要的幹部。這些年暴露出來的官員迷信問題,說明防止落後迷信小農意識被侵蝕的任務十分緊迫。
從人類發展的長河來看,“官”起初只是壹個管理者,有了級別,“官”才存在。據金?皇甫嵩的《帝王世紀》、《敦加山圖》、《通鑒註》記載,伏羲之後,中國社會延續了15個部落聯盟時代,即女媧、大定、黃白、中陽、騰格裏(通鑒註中有,其他兩部沒有)和陸離。正是在這個階段,隨著疆域和管理職能的擴大,“官”逐漸出現。
黃帝是傅的第七十七個孫子。統壹部落後,他加強了政權的管理職能。相傳他建立了壹個古老的制度:分野分疆,以八家為壹井,三井為壹鄰,三友為壹裏,五裏為壹城,十城為都,十師為壹師,十師為州,全國分為九州;設訴訟職,設左右監,設20個官職,針對各國管理國家,包括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120。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即過分,即“聲重、色重、衣重、香重、味重、房重”,要求官員簡樸,反對鋪張浪費。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治國,以教修德,以仁政,以德修義,特別是設立“九德之臣”,以孝、恩、文、信、言、禮、忠、勇、義九行教育人民,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人才的使用上,要請願、選拔、任用人才,唯才是用。應依法治國,立“禮法”“治法不變”,任命李默為法官,厚土為獄官,罪大惡極者判以損失,罪大惡極者判以斬首。“官方文化”就這樣完成了。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官文化”,在封建時代達到極致,成為社會文化的核心。幾乎所有的文化都被打上了“官方文化”的烙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階級已經消滅,但社會階級、差異和“官方文化”賴以存在的政治制度仍然存在,所以“官方”和“官方文化”將繼續存在,直到政治制度消失。
作為壹種文化現象,“官文化”是在“官制”的基礎上存在的,官制是為了行使權力、實施統治而設立的,所以“官文化”遵循並維護著權力至上的原則。“官”是統治階級的代表,要維護政權,行使最高統治者賦予的權力。權力至高無上,不可侵犯。它背後是壹個暴力機器。“官文化”維護的是國家和階級的利益以及為其服務的等級秩序,目的是維護社會穩定和有效統治。所以“官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官制”,即政治制度。
中國的“官制”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最悠久,也是“官制”最復雜的社會。在封建國家,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僅靠皇帝難以治國,必須設立官職進行統治,從而形成了以皇帝為中心,以地主階級為基礎的封建官僚體系。在這種制度下,各級官員只對皇帝負責。根據等級和職位,官員成為擁有不同權利的特權階層。但是,他們決不能以貴族的身份治理國家,而必須以皇帝的仆人的身份行使治理權。官員的任免等壹切權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在皇帝之下,有兩級官僚機構,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是皇帝的輔助行政機構,主要設置宰輔、宰相和負責各方面事務的政府機構。在地方壹級,有壹套嚴密的地方統治機構,受中央的統壹控制。同時,為了保證各級官僚有足夠的人選,各級官員對皇帝忠心耿耿,盡職盡責,還配備了比較系統完整的選官和官員管理制度。
“官制”非常系統復雜,不同朝代不壹樣。以清朝為例:首先設立內閣,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領導。內閣記錄和共同發起人都叫nave,是首相的別稱,但實權掌握在軍部。在軍事部門工作的官員被稱為軍事部長,統稱為軍機,軍事部長的下屬被稱為軍機張靜,也稱為小型軍機。二是設六部(官、戶、禮、兵、刑、工)。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各部門負責人(主管本部門的大學生、部長、部長助理等。)被稱為廳官,司下掌管各部的博士、外交大臣、校長、七品小京官被稱為部官。除六部外,與六部並列設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裂寺、國子監、秦、翰林書院、太醫院、力帆書院、宗仁府、展室府、內務府,相當於中央直屬機構。另外還有軍制八旗,綠營,監察院,都很復雜。地方行政機構大致分為省、地、縣三級。總督和總督是地方高級官員,擁有行政、軍事和監督權。部署和視察都是巡撫和總督的下屬官員,駐軍將領和知府跟巡撫和總督壹起研究政治。省級以下的官職設置比較復雜。
“官文化”是以“官制”為基礎的。從組織結構上看,“官文化”還包括官僚、官職、公文、官服、官階、官印、選官、官禮、官信條。官僚就是官員。他們表面上代表著制度和權力,實質上卻是壹個社會的利益管理階層。衙門是官員辦公的地方,但體現了“官制”和等級,其結構和規格必須符合“官制”、等級和為官境界的要求。公文是公務活動的產物,由政府書寫,用於公務。官服是古代官員在正式場合的著裝。朝代不同,文官武官也不同,各有各的標誌。比如清朝的文官是:壹只鶴,壹只錦雞,壹只孔雀,壹只鵝,壹只鷓鴣,壹只鸕鶿,壹只鵪鶉,壹只麻雀。武官有:獨角獸、獅子、豹子、老虎、熊、老虎、犀牛、海馬。此外,審查者和勸諫者都是傲慢的。官階就是官員的等級,清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具代表性、最完善的官制。官員分“九品十八品”,每壹品都與眾不同。不在十八級之內者,謂之不配,附於九級。官印是官方的憑證,包括皇帝的禦寶、玉璽、珍寶,朝鮮各級官員的官印,地方行政官員的官印,各級機構官員的官印,軍事機構的官印,不流入的低級機構的官印,軍閥政權、少數民族政權、農民起義政權的官印等等。官階主要從官印大小和材質來區分。官職越高,官印越大,權力越大。禦寶的大小是百官的最高等級,是三司三太子的兩倍多,僅次於皇權,說明皇權至高無上。皇帝的禦用寶物有兩種:黃金和玉石。秦朝以後,皇帝的印章叫印玉。玉不能用於其他印章,這是印章制度中限制材料等級的開始,其制度幾乎壹直延續到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選官也是“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封建王朝,選拔官員主要是通過科舉考試。科舉制度從隋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直到清朝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舉行最後壹次進士考試,經歷了1300多年。
“官方文化”的血液和靈魂:官方信仰
對於“官文化”,最有文化的不是那種看得見的文化形式,而是為官的信條。比如最高統治階級宣揚“天下非王之地;領地,是王麽?”認為所有臣民都必須“忠君愛國”、“精忠報國”的信仰;再如向社會各階層灌輸“民為重,國為重,君為次”的思想,“君舟亦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引導各級官員關註民生,為民決策,維護社會正義。壹個笑話說得好:“當官的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所以,在封建社會,為民做事就成了“官文化”主導的壹種追求境界。又如對“官德”的強調,要求各級官員註重職業道德,“廉潔、勤政、有才”。儒家文化主張家、國、民壹體,要求人們追求家、治國、平天下。為官者必憂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公平,就像孔子說的:“政治家是正義的”,認為正義是政治的基礎;為人正直,敬業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壹定要心胸開闊,寬容大度;壹定要服從大局,承擔責任。“貪國家生死,不要因禍避之。”等壹下。為官的倫理和信條是“官文化”的血液和靈魂。
“官場腐敗”是“官場文化”的壹部分,“腐敗文化”是“官場文化”畸形發展的結果。在“官場文化”的發展中,有許多積極的因素,但也有許多消極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壹、官場進退演繹出的“轎子”論。甚至在官場,很多官員都認為當官就是“擡轎子”。老板升職了,輪到他坐轎子,別人來擡,直到他升職。然後,那些推銷自己的人就成了轎子。所以官場從來都是上下互拍,官官相護。* * *的目標是升官發財。二是小便器理論。就是壹個官員要有很大的氣度。要有極大的忍耐力,他必須學會做尿壺。如果老板生氣了,他會在妳的鍋裏撒尿。如果他的同事生氣了,他有時會尿在妳的鍋裏。不管是誰的尿,妳忍了,可以化解矛盾,逆來順受,逆來順受,最終產生好的想法。很多官員之所以願意做小便池,是為了保護自己,盡量不站在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這是儒家中庸思想在“官文化”中的具體運用。第三是做官。這個“道”指的是道路,本質上是官員投機和立足的套路。比如舊官場流行的官場“四”公式:“壹副笑臉,兩句歪詩,三斤黃酒,四季衣裳”。說的是當官首先要學會討好;其次,要有歪才,可能學歷不高,但能入不敷出;第三是能喝。官場離不開吃喝。能喝酒是和達官貴人交朋友的必要條件。四是把自己收拾得幹幹凈凈,形象好。就像孔子說的,“溫良的人是最後的君子。”
官方文化依賴於政治制度。所謂政治制度,壹般是指壹個國家政府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古代主要有奴隸主和平制、帝制、封建制、帝制四種。現代主要有六種類型:獨裁、君主立憲、和諧、總統制、總理制、社會主義和諧。
政治制度是“官文化”存在的基礎。是政治制度培育了“官文化”,官文化反過來又服務於政治制度。兩者是壹體的,不可分割的。如果政治制度不存在,“官場文化”也就沒有了。在* * *時代,沒有政治制度,就沒有“官場文化”。所以“官文化”是壹個歷史範疇。
到了近代,“官文化”雖然夾雜著舊內容、舊形式,但本質已經大不相同。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還是社會主義制度,政治制度都強調政治民主,註重改善民生,突出社會服務,追求工作效率,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新中國是在舊社會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有很多局限性。改革開放後,政治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要,必須改革。因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壹直在這方面努力,主要是在社會主義政治總體格局和權力結構形式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和完善政治組織與政治組織的關系及其運行機制。總的目標有三個:第壹,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二是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三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具體目標是增強全國黨政機構和領導機關的活力;是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調動人民、各階層、基層的積極性,從而在政治上創造出比資本主義國家更高、更實際的民主。主要任務是:發展民主,加強法制,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健全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總的來說,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有效的,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壹個致命的缺陷是缺乏“官方文化”來指導實際需要。現在的“官文化”基本上是封建社會。改革開放後,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新的官僚,官辦意識增強,官本位思想嚴重,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文山會海,多如牛毛,誤國誤民;等級森嚴,很多官員講排場,充滿官僚主義,“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官大壓人”的現象依然存在;雖然在幹部選拔上不再實行科舉制度,雖然各種公選選拔出了優秀的人才,但卻誤導了官員。很多人都把生意放在了壹邊,把心思都放在了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和適應變化、人脈能力上。他們不再做實事,不再創造成績,不再走形式,不再追求面子工程,得罪人的活也沒人願意幹了。更何況官場存在信仰危機。在很多官員身上,他們整日追逐名利,希望升官發財,為了升官發財,想盡辦法行賄,開官路。
為什麽中國人如此熱衷於當官?根本原因在於“官本位”。做官可以達到壹定的目的,具體來說:壹是有誌之士思想水平高,想通過做官建功立業;二是謀取利益。大官給權,錢和權可以交易,權可以賺錢。“升官發財”就是升官能發財,升官和發財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為了權力和財富,很多官員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第三,出於職責或者為了某種信仰,比如為人民服務。前者是傳統教人追求的境界;二是私有制下的官場境界,這是利益驅動的必然結果,也是幾千年官場的現實;後者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是這個特殊群體壹直追求的境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都是對這種境界的詮釋。但這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和時代是不合適的,也達不到好的效果,只能作為高於現實的信條和境界去追求。
這三者中,第二種顯然處於主流,使得官僚主義難以控制,侵蝕和腐蝕著整個政治體系。這個問題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解決:第壹,塑造壹種新的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官場文化”。要淡化“官文化”的等級色彩,減少對其他文化尤其是生態文化的影響,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官德”體系和“為官之道”。要加強官場價值觀的引導,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教育,切實把官員從高高在上的“家長”變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二是給“官拜”降溫。對官員的崇拜來源於對權力的崇拜。人為什麽崇拜權力?因為權力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它可以創造財富,改變命運...權力壹旦失去了這些功能,也就失去了光彩和神秘。如果能讓金錢和權力不可交易,當官無利可圖,那麽當官就真的會像其他社會職業壹樣成為社會平等主體的壹部分,人們就不會仰望官員而變得狂熱;三是給政府機構“瘦身”。我們的政府機構太大,人太多。如果我們改變職能,讓他們不再是獨裁和管理機構,而只是像其他社會組織壹樣的社會服務機構,那麽我們就不需要保留那麽多機構和人員,也不需要做那麽多原本屬於其他行業的瑣碎事情。政府機構只需要從中央以下設立省縣兩級,其他中間機構全部砍掉,人員分流到社會服務體系。至於省縣政府如何開展工作,現代化手段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四是建立科學可行的選拔任用機制和監督機制。所有官員都將被任命,沒有任期和專業性,政府雇員將作為企業管理。同時,加強司法和社會監督,以法治代替人治,司法和反腐與政黨政治脫鉤,從屬於國家,不斷加強社會監督,將政府管理納入社會管理的壹部分。但需要指出的是,“放權”不等於“放羊”,減少政府職能不等於無政府狀態,目標是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