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即將到來,元旦過後壹個多月,就是中國傳統的春節,東臺人叫過年。那麽,東臺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東臺人過年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就來敘談敘談。
舊時東臺素有蘇北“小上海”之稱,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清末全縣原有十場四鄉,人口120萬,辛亥革命以後、北伐之前,東臺城幾乎匯聚周邊省、市的大小商號:湖南的米商、湖北的木商、江西的陶瓷商、安徽的茶商和“朝奉”(典當行的經紀人)、揚州的絲綢商和鹽商、鎮江的油麻商和醬醋商壹並來到這裏。始建於乾隆三十三年的東臺建縣尚晚,壹向對外來的經濟、文化並不拒絕接受,多元經濟的湧入引來多元文化在這裏紮根,經過壹百多年的選擇吸收,逐漸形成了東臺地區習俗文化的特色。
采買祭祀年貨是東臺人的頭等大事。大戶小家買年貨,買多買少根據手頭上金錢富余程度而定。寺街、丁公橋、關橋口直至油坊頭、盧家嘴、下壩、北關橋河口壹帶,壹進臘月便停滿了四鄉八鎮進城買年貨的鄉親們的船只;前店後住家,“人家皆枕河”,與蘇南城鎮經營格局壹般的商店,為這座僅靠商業流通積累資金的城市提供服務。農民們卸下用“幫船”(有篷,不同於浙江人的烏篷船)運來的棉花、糧食,從“陸陳行”、“棉花行”裏換來現洋,加入到采買年貨的隊伍中去。抗戰前東臺釋、道、儒諸教興盛全縣,有八百多處廟宇宮觀,數千的僧眾,上萬的善男信女,春節祭祀的供品、吃齋念佛的幹果、山貨花銷無數。東臺城內經營南北貨的商號、店鋪有數十家之多,其中同治、光緒年間彩衣街、寺街先後有吳盛茂、周祥記、劉萬順、胡春發這樣較大的南北貨老字號店相繼在這裏開業;三昧寺、大聖寺、泰山寺等各大叢林,僅春節蠟燭采購壹項,就分別達數百斤之巨,馬公橋下的梁源昌蠟燭坊成品燭供不應求,只好提供毛坯燭心供各大商號自行加工,“周振新”油漆店也為梁源昌蠟燭坊承擔雕刻、繪畫工藝蠟燭、龍鳳喜慶燭的業務;壹時間香店也因寺廟香客的需求量大而生意興隆,寺街“劉太升”香店、海河邊“柯開泰”香店繁忙景象略見壹斑,最出名且有壹定經營規模的莫過於“姚信和”香店了。
壹到春節買香爐、燭臺的人多,也造成東臺銅匠、錫匠鋪多,吃銅匠、錫匠飯的人增多,筆者收藏有壹副“大花”型號“東臺永茂隆”錫匠鋪戳記的雙喜燭臺,清楚地印證這壹歷史現實。在佛教興盛的東臺,哪怕十分貧寒的家庭為了過年祈福納祥,也會買壹副西溪土窯生產的泥香爐、瓦燭臺。
買天燈、送竈糖、旗桿鬥、陳飯花、門神、喜錢,則又是舊東臺城內的壹道亮麗的風景。天燈用染成深紅色的油紙做燈罩,上面用金紙貼印“天燈”二字,滾圓的土制燈托上插上八厘米長的紅色的“拜燭”,從除夕守歲起開始點亮,夜夜如此,壹直到農歷正月十八結束,從不間斷。掛在堂屋房檐下的“天燈”數目也有定規,除了“天、地、人”三個燈之外,再加這戶人家男孩的數目就是這家天燈的盞數。“旗桿鬥兒……陳飯花……”,“送竈糖呃、竈書哩買兩張……”臘月十五壹過,城內歌唱般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賣這類祭祀、祈年物品的小販,都是壹些城鎮底層社會生活無著的貧民,他們借助“年市”,換取壹點點“度命錢”。東臺街面上的各色喜錢(花絡錢)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而宮復盛紙坊印制的版畫享有盛譽,遠銷高郵、寶應、興化、泰州裏下河地區,內容多取“文王訪賢”、“龍鳳呈祥”等歷史故事,還有“年年有余”、“歲歲平安”等吉祥圖案,套色印刷,鮮艷奪目,官家、店鋪、居民、農戶均購買張貼,其中貼在大門上的門神,掛在堂屋中央的菩薩軸子卻與別處不同:東臺人繪制的門神尉遲敬德、秦叔寶眉宇之間多了壹些慈祥,少了壹些威嚴,而菩薩軸子上的觀世音畫像也顯得格外的慈眉善目,充滿人間煙火氣息,這可能與東臺這座商城充滿“和氣生財”的理念不無關系吧!
東臺城春節祀神祈福的糕點、糖果十分豐盛。前後街有十幾家“茶食店”(對糕點糖果店舊稱),甚至不起眼的地方也有店面,“五味齋”、“五福齋”、“國香齋”、“美味齋”,“賀萬興”,最出名的莫過於三家,專門經營京派糕點的清真素食的“鼎盛館”,花樣糕點、麻切、桃酥可以和淮安“西園桃酥”媲美的“麒麟閣”,“稻香村”的雲片糕、嵌桃麻糕、楊酥糕也遠近聞名。這些店家的“菊花餅”、“棗泥佛手”、“董糖”、“豆莢”、“蘭花根”、“小饊子”、“冰糖酥”以及各色果子,在店堂內堆積如山,香氣四溢,此時七裏長街的東臺城的年味更濃了。這些茶食店盛糕點茶食的包裝也十分經濟,壹律用當地出產的柴篾子紮的筐片或用土紙袋包裝,既美觀又節約。這些精美的祈福祀神的糖果糕點後來被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禪(東臺人)帶到上海,至今在玉佛寺內還可以品嘗到。
農歷臘月二十四壹過,家家戶戶買鰱魚過年已成習俗。不管大戶小家都會買兩尾鰱魚,考究的人家還喜歡買兩尾血紅色鰱魚(東臺人俗稱“血鰱”),掛在屋檐下,待除夕晚上煮上它,擺放在堂屋香案上,討“鰱魚(年余)、鰱魚(年余),年年有余”的吉利“口彩”。
祈福納祥是東臺人過年習俗的重要內容。東臺“送竈”習俗有臘月二十三的,也有臘月二十四的,沒有統壹的規矩。東臺祭竈用品除延請“竈老爺”、“竈馬”、“竈書”以外,還要擺出壹盤祭品供奉在竈頭上,表示對竈老爺的誠心,“送竈糖”、豆腐、茭草、茶葉、粳米,合裝在壹個磁盤子中,意思是用“送竈糖”甜竈老爺的嘴,遮“家醜”,上天言“好事”;豆腐,取諧音“偷富”,“茭草”剪碎整齊擺放在盤內,供上天的“竈馬”享用,東臺人為竈老爺準備得真周到。
除夕中午飯壹過,“裝陳飯”的春節儀規便在東臺城大戶小家中同時上演。女主人將預先蒸熟的糯米飯分別裝在兩個大體上差不多大小的“陳飯盆”內,堆成饅頭狀,用手抹平整,飯中央首先貼著壹塊153.5厘米左右的“陳飯糕”,隨著飯的坡度將“陳飯糕”蒸軟貼在飯面上,糕面白底、紅邊框、紅字:“福壽源長”“福壽雙全”“金玉滿堂”“天官賜福”等字樣,陳飯糕上依次疊上花饅、花糕、福建橘子各壹只,然後將“旗桿鬥兒”、“陳飯花”分別插在這兩盆飯面疊起的花饅、花糕、橘子上;“旗桿鬥兒”長短根據主人堂屋室內高矮而定,它就是東臺人祈年祝福的重要物件,長短大約壹公尺五左右,用較粗的柴葦做立桿,外用金銀五色彩紙包裹,由上而下裝飾著各色微型的“喜錢”和福、祿、壽、財、喜五位仙人,四層兩兩相對的“八仙”在靈芝祥雲的襯托下串插其間,木刻水印,栩栩如生。“陳飯花”約半公尺高,上面用各色彩紙剪的微型“喜錢”裝飾,“喜錢”頂端以及插在“陳飯花”背後的松柏枝上都扣上染成五顏六色的白果和紅棗,兩盆陳飯的飯面上都嵌上南貨店裏賣的專門用於“裝陳飯”的五色幹果:紅棗、黑棗、桂圓、荔枝、(染色)白果。陳飯盆安置在香案的右側,有考究的大戶人家飯盆擺放在紫檀或花梨木的雕花盆架上,以示慎重。“陳飯盆”也有講究,有專門鑄造的鼎銅的(銅錫合金)或紫銅的器皿,上面鑄有“聚寶盆”三個大字;有“清三代”青花、粉彩的專用“陳飯盆”,也有用同治、光緒年間的祭紅的“陳飯盆”或哥窯開片“碎瓷”大碗代替陳飯盆的;小戶人家只要還有壹口飯吃也要“裝陳飯”,不過盛飯的器皿沒有那麽講究罷了,為了指望來年福祉的降臨,“裝陳飯”成為東臺人追求未來幸福的精神寄托。
“謝神”、“辭年”、“守歲”是東臺人過年習俗的重要儀規。臘月二十起,東臺人就習慣性地進入“數夜”的倒記時階段,個個逢人張嘴便說“今天二十夜”,即農歷臘月二十的意思。臘月二十四“送竈日”壹過,便進入實質性過年階段,首先是“忌口”,不論大小人等,在外在內均不得口出惡言穢語,更不得說與“吉利”相左的言辭,二十五、二十六“撣塵”,即打掃室內外清潔,為祭天地神靈準備,“謝神”是第壹道儀規。“謝神”即擺放豬頭、鯉魚、雄雞(“三牲”)以及酒水祭祀天地神靈,感謝上蒼恩賜,讓合家大小壹年太平;然後全家每人吃兩只水汆荷包蛋,意思為“捧元寶”。臘月二十八燒“辭年紙”,即祭祀祖先,禱告先人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來年順利。不忘先輩恩德,慎宗追遠。
除夕傍晚時分,是東臺人壹年中最隆重最神聖的時刻:大街小巷壹片靜穆,除了急急忙忙回家的行人之外,很少有人再往街上走動;店家紛紛上“榻子”(即上門板)“打烊”,家家戶戶忙著貼對聯、貼花絡錢;街頭巷尾的土地廟內壹片繁忙,大紅色的天燈早早掛上,家庭主婦紛紛從家中走出來,打著燈籠上土地廟燒香,祈求土地老爺保佑來年壹家大小平安,隨後便聽見壹家家關門上閂的聲響,街上不時地傳來更夫敲擊竹筒的聲音。從臘月二十三至來年二月二這壹段時間內,東臺城歷來有大街小巷“巡更”的“慣例”。
東臺城裏吃年夜飯,守歲酒沒有固定的時間,而是以全家人是否到齊為限,店家則等遠路外出收賬的人全部回來後才開始吃“守歲酒”,“守歲酒”成了和諧、平安、團聚、圓滿的象征。吃完守歲酒,男主人便在院子裏擺上水碗、糕點,焚壹爐好香,請竈神降臨,“下界保平安”。堂屋內“旺盆”(即鑄鐵的火盆)內松枝、木炭早已燃上,滿屋頓時暖洋洋的,充溢著松枝的青香。大戶人家堂屋內懸掛著當地畫家周應芹、張小齋畫的“天官”畫像,祈求“天官賜福”,香案前的房梁二桁上掛著近三尺高的大幅紅色“花絡錢”(寬幅五張,窄幅六張襯在寬幅花絡錢的旁邊),小戶人家則掛上觀音、菩薩軸子,希冀菩薩保佑壹家平安。香案前除了陳設的祭祀糕點、幹果、陳飯盆之外,必不可少紅天竹、臘梅、水仙三樣鮮花供品,分別插裝在瓶、盆中。這時女主人也忙碌起來了:煮紅棗、做湯圓,男主人便在堂屋裏擺放好供品,點燃起香燭紙馬。祀神用的幹果、糕點供品不外乎紅棗、栗子、荔枝、桂圓、雲片糕、麻切、桃酥、雪棗八種;“九角盒”內同時也擺放好待客的糕點。舊時東臺城裏春節壹家人團聚吃茶流行用“祭紅”器皿,大戶小家基本上把祭紅碗與祭紅蓋碗拿出來擺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碗中放少許紅糖備用。長輩們為小輩們準備的壓歲錢也整齊地壹字排開,擺放在桌上,壓歲錢的封套上還擺放了幾片用紅紙條封上的雲片糕。子時壹到,院子裏鞭炮齊鳴,堂屋內紅燭高燒,香煙繚繞,壹家大小挨次在神靈祖先的牌位或畫像前叩頭,然後恭喜新年的到來。小輩們必須先吃“開口糕”,表示壹年高升、進步,然後再向長輩恭祝新年,長輩還禮給小輩壓歲錢。舊時辛苦了壹年生活無著的窮苦貧民,也竭力把家中打掃得幹幹凈凈,同時準備壹頓再簡單不過的年夜飯。舊時東臺過年流傳下來這麽壹段辛酸的民謠:“二十八,去想法;二十九,有了有;三十夜,不在家;大年初壹,拱拱手”。《清嘉錄》蔡雲《吳歌》也有類似記載:“天地堪容避債臺,壹年積欠壹宵催。店門關到質錢庫,還點燈籠走壹回。”這便都是底層社會人群的真實寫照,其實舊時過年只是富人炫耀富裕的代名詞,窮人談不上什麽歡慶、愉悅,討債的現實逼得他們“年關”難捱啊。
東臺人過年沒有吃餃子的習慣,過年前壹般都會在外面加工壹些年糕和包子等。在我兒時的記憶裏,每年春節前到外面的加工點加工年糕和包子都是壹項“重大工程”,由於需要加工的人家很多,通宵達旦的排隊便成為當時的壹景。進入農歷臘月二十,許多人家就開始忙碌起來,加工年糕還好,只要準備些糯米就行了,而加工包子就要復雜得多了。在面食店加工包子,面粉由店方提供,自家要準備餡料,講究的人家壹般都會準備三四個品種,有青菜餡、蘿蔔絲餡、豬肉餡、豆沙餡等,忙雖然要忙上個兩三天,但自家餡料做的包子吃起來特別的香。
現在,東臺很少有人再去制作年糕和包子,以往生意紅火的加工點也似乎“人間蒸發”了,人們過年的早點也更加豐富。春節吃蜜棗蓮子羹和湯圓的傳統,現在好多人家還保留著,寓意著壹年甜甜蜜蜜,大年初壹早晨壹定要吃壹些。
大年初壹不許睡懶覺,這是東臺城的舊規,大概因為東臺是壹座商業流通城市,商人尚勤的緣故,東臺城裏的人“守歲”後睡不到幾個小時便又起身了。壹家大小圍坐在八仙桌旁,開始新的壹年的第壹次活動——“新年早茶”。舊時吃“三道茶”,餐具為祭紅蓋碗、祭紅碗、紅漆筷子。頭道茶:紅糖開水茶,表示紅紅火火,甜甜蜜蜜。二道茶:紅棗茶,即“喜棗”茶,開門見喜,喜上加喜。三道茶:湯圓茶,實心無餡湯圓,實實在在,萬事圓滿。吃完早茶,家庭主要成員,男女主人這壹天都不外出,小孩子們自由活動,外出“拜年”,討“包喜錢”,到城裏遊玩;少數老年人、居士、吃齋念佛者早已在子時之前就聚集在三昧寺、大聖寺、泰山寺山門外等候“燒頭香”了。
此外,從初壹早晨開始,無論是自家人還是到別人家拜年,吃的第壹樣東西肯定是雲片糕或麻糕,這壹習俗叫做“登高”,寓意著在新的壹年裏生活、事業步步高升。
過去,人們常有“年飽”說法,意思就是過年時好的吃得太多了,常常不感到饑餓。事實也是如此,即便平時這麽多道“復雜”的早茶吃進去,縱使“七把叉”、“壹掃光”在世,肚皮也是裝不下的呀。其實,吃多吃少並不重要,聚壹聚,樂壹樂,這才是過年所要的那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