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婚宴要擺很多桌,要用豐富的餐桌招待客人。壹般來說,晚宴上必須有“四喜相逢”“紅燒魚”之類的菜肴以求好運。新娘和新郎應該壹遍又壹遍地點燃香煙,向每壹桌的客人敬酒。在新房子裏,“全福人”會鋪被子,有的會放紅棗栗子,有的會放大蔥,表示希望早點生孩子,生下的孩子聰明漂亮,都是為了好運。晚上,年輕人經常來洞房逗新郎新娘開心。
婚後第三天,老公和婆婆用好菜好菜招待新叔叔。親戚朋友鄰居經常來陪客人。壹起喝酒吃飯很熱鬧。
等寶寶出生了,請孩子的爺爺奶奶吃飯喝酒。菜裏海鮮比較多。
孩子出生後100天被稱為“百歲老人”,然後請爺爺奶奶吃飯。席間要上“百年面”,多為海鮮面。奶奶戴著小鎖、手鐲、項鏈等。給她的孩子,祝他們長壽。
隨著經濟的振興,遼南人民日益富裕,飲食習俗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食物的種類也從單壹到多樣化,烹飪方式也從簡單到復雜,而壹些古老的習俗也在慢慢淡化。像全國各地壹樣,遼寧南部的人們非常重視春節。春節將至,家家早早準備了豐富的年貨。農村家家殺年豬,做豆腐,包豆包,蒸饅頭,敲大碗面(就是把面團用模具敲成逼真形狀的花鳥魚蟲,人物,建築模型,然後烘烤或烙)。除夕夜,人們早早起床,吃簡單的早餐。許多人早餐只燉壹些魚。午餐時,菜品最多,款式好,質量高。
全家老少坐在壹起吃,喝,品嘗食物。是過年的團圓飯,很熱鬧。這頓飯壹定要有魚,說明年年有“盈余”。在除夕晚上,餃子會有肉、海鮮或素餡。
午夜時分,點煙花,放鞭炮,拜見財神,吃餃子,辭舊迎新。每個家庭都應該在祖先牌位前
擺好饅頭、餃子、水果、小吃、炒菜的祭壇和筷子,把整只雞和熟方肉放在中間。請讓妳的祖先回到地球來享受盛宴。在過去,我們必須燒香磕頭。初壹,見面時互道“相逢發財”等吉祥話,晚輩給長輩磕頭。初壹、初三吃餃子,初五吃餃子,稱為“破五”。
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晚上,每家每戶都掛起各種各樣的燈籠(紙,蘿蔔,面粉等。),哪都是亮的。這天晚上,農場裏家家戶戶都會去祖墳前送燈,點蠟燒香,回家過元宵。
二月初二叫“龍擡頭”,早上用冷水洗臉叫“洗水龍頭”。
有的還把麥稭切成段穿上,在麥段之間套壹條布條,繞在孩子脖子上或系在辮子上,稱為“穿龍尾”。
在清明節的這壹天,也要掃墓祭祖。祭品有雞、魚、肉,還有餃子、饅頭、小籠包或面食。也擺上酒杯,倒上酒。祭祀結束後,收供品回家,全家人吃供品。
端午節家家都吃粽子。有些人早起到野外采集艾葉和蒲葉,掛在門上,用艾葉煮水洗臉,據說可以預防疾病。孩子們穿香草包。
臘月二十三,主要是煮飯竈,這壹天要吃糖。遼南屬海洋性氣候,多山少平原,風景秀麗,景色宜人。這裏盛產水產品,魚、龜、蝦、蟹;山區有大面積的果樹,如蘋果、葡萄、桃子等,品質優,產量高。蘋果產量經常居全國第壹。遼南漢族有很大壹部分是山東移民,所以這裏的飲食習俗和山東半島接近。
解放前,遼南人以玉米和高粱為生。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面粉和大米是遼南的主食,與全國其他地區壹樣。但是仍然有許多傳統食物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大連附近的居民喜歡把玉米磨成大渣子,加豆子燉飯,做金松香。玉米粉發酵後,將餅蒸發,制成玉米饅頭;或者用半燙好的面條和面團,在大鍋裏糊成酥脆的大餅。沿海居民喜歡吃蛋糕燉魚,風味獨特。有的還用綠藻做餡,糊菜餅,更是美味。大蔥蘸蝦醬吃大醬餅也是當地人的愛好。將幹蘿蔔絲浸泡在水中,擠出水分,拌上辣椒油和各種調料,就是壹道家常菜。還有壹種菜,當地人叫“抖湯”,就是在湯裏放上綠蘿絲,再放上牡蠣和蛤蜊,就更美味了。
把小雜魚的頭和內臟去掉,剁碎攪拌均勻,加入調料和韭菜末丸子,很好吃,很嫩。將幹大菱鮃浸泡成塊,掛上面糊,煎至熟透。取出後叫炸魚丸,很有嚼勁,越嚼越香;如果放在鍋裏蒸,再澆上醬料,就好吃不膩了。蒸海蟎籽鹽醬是壹種佐料。制作方法是將海蠣子、調料和面粉放在壹起,攪拌均勻,蒸熟。
沿海居民還喜歡喝壹種海帶湯,是用綠色的海草和青春痘熬制的。味道清淡可口。通常人們把魚腌起來,曬幹,吃的時候蒸壹下,所以吃起來靈活可口。
魚也可以烤,就是把魚放在自制的鐵絲網上烤,細細咀嚼,又幹又香,回味無窮。春夏秋三季,將捕獲的文蛤放入開水鍋中煮熟,撈出,肉蘸調味品,鮮嫩可口,是絕佳的開胃佳品。不過這道菜的烹飪溫度要適當控制。過了頭,裏面嚼的像橡膠壹樣就沒味道了。
遼南北部魚蝦雜,人們喜歡吃鹵水皮皮蝦。做法是將鹽水燒開放涼,再放入蔥、姜、辣椒、酒釀蝦。這是壹道佐餐配酒的好菜。夏天,主食往往伴有鹹魚。我喜歡在秋天吃鹹螃蟹。冬天最常見的菜是蝦醬燉豆腐,鮮嫩。
總的來說,在遼南,人們喜歡鹹辣的食物,多吃生的蔥、蒜和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