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們常說年味淡。
年味濃不濃是通過比較得出的。如果拿鞭炮煙花的聲音和路燈的顏色來比較,現在的年味比過去濃了很多。如果對比習俗和傳統,年味確實淡了。別說年輕人,很多中年人都不了解發錢發糧燒香的習俗。
至於跑燈籠、跑旱船、踩高蹺等壹些活動就更少了。初壹剛過,人就出發掙錢了。誰會在家呆壹整年?
2
有些東西是不可或缺的。
就拿磕頭拜年來說。要知道,以前過年要磕頭很多。祭天祭祖,需要磕頭;給長輩拜年也要磕頭;沒有長輩,還需要給別人去世多年的祖宗磕頭...總之,從除夕到正月十五結束,會有無數次的磕頭。
現在不行。在很多場合,互道“新年快樂”是壹種禮物。
這是進步嗎?如果真的討論起來,恐怕是個可以沖水的話題。
因為,還有壹大批人癡迷於“磕頭過年”。據說給父母或爺爺奶奶磕頭可以最大限度的表達對老人的尊敬和愛戴。
當然,有些人頭並沒有浪費。尤其是小孩子給老人磕頭,往往會得到很多壓歲錢。以前是八角形。現在呢?可以獲得數百甚至數千元。
“寶寶,快給爺爺奶奶磕頭!爺爺奶奶有紅包和壓歲錢!”
於是,天真的孩子像玩遊戲壹樣跪下,認真地或者帶著笑聲敲著頭。爺爺或奶奶高興地拿出紅色的鈔票,塞到孩子手裏。
大家都開心!
三
給爺爺奶奶磕頭好像也沒什麽不好。支持者有自己贊同的理由。培養孩子的孝心,讓孩子學會感恩,有錯嗎?
持這種觀點的人很多。不僅過年時孩子要磕頭,有些地方甚至開設專門課程,教孩子平時磕頭。
據我所知,有些學校會定期舉辦孝文化節,讓學生給父母送上三跪九叩的大禮。目的是認真追求未來,感受父母的感激之情。
每次看到小孩子畢恭畢敬地站著磕頭,眼睛裏總會浮現出電視劇《水滸傳》裏宋江的屁股。演員李似乎很有磕頭的學問,翹起的屁股顯示了宋江對皇帝的絕對服從。
有人肯定會說,這不過是給父母磕頭罷了!又不是拍別人馬屁。不需要這麽豐富的聯想嗎?
四
磕頭,準確的說應該是“磕頭禮”。敬禮時要雙膝跪地,屁股高高翹起,頭瓜子磕在地上,表示尊敬、感謝或臣服。
當然,向父母或長輩磕頭表示尊重和感謝。我不明白的是,表達感謝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麽壹定要磕頭呢?
當然,如果妳從這個動作中理解了“臣服”,那肯定不是什麽好事!有的跪在別人面前,有的被迫屈膝。“奴顏婢膝”這個成語太形象了。奴隸的笑臉,婢女的膝蓋,好惡心。
不知道磕頭儀式是什麽時候開始的。說《禮記》起源於《禮記》,似乎也有道理。有壹點孔子念念不忘,就是恢復《禮記》。因為春秋戰國戰爭之後,社會已經是“禮崩樂壞”了。為了維持秩序,孔子非常渴望恢復“周禮”
站在孔子對面的是壹群桀驁不馴、傲慢自大、思想敏銳、不屈不撓、從不盲從的“哲人”。
磕頭儀式很流行,感覺應該是從漢代開始的。漢武帝獨尊儒術,要求天下臣服。如果妳不匍匐在我的腳下,我依然可以馳騁天下!
誰不服,也要打屁股。屁股被砸了還站不起來。
就俯臥的形式而言,壹個高高在上,壹個匍匐在地,這是壹種不平等的交流,也是最嚴格的尊卑秩序的表現。磕頭是先表示敬意和感謝還是先表示臣服,無法說清,但無論如何,兩者是交織在壹起的,或者在敬意和感謝中有臣服,或者臣服中包含敬意和感謝,甚至有時候敬意和感謝就是臣服,兩者是壹而二,二而壹。
翻開歷史,磕頭更多的是對弱者的壹種蔑視和懲罰,是壹種沈重的屈辱方式。
歷經千年演變,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頒布“禮令”,廢除鞠躬、鞠躬,不戴帽子鞠躬分別成為男女見面的禮儀。
五
現在很多人提倡教孩子磕頭,無非是讓孩子知道壹些做人的規矩。從好的方面來說,孩子想知道的是感恩。
我們這樣想對嗎?
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包括父親、兒子、母親、女兒,都應該是平等的,絕不是壹個高高在上,壹個卑躬屈膝。只有當父母和孩子建立了相互尊重的關系,他們才能通過心與心的理解和溝通而和諧相處。
90年前,在著名的《二十四孝》中,魯迅先生就已經對封建禮教的可怕進行了嚴厲的批判,揭露了其非人的本質。他深刻揭示了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而人文精神和人性光輝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其他人認為磕頭是中國傳統習俗的壹部分,應該保留。學校這樣做,是對傳統文化的肯定。
或者魯迅,曾經有過壹個類比。在國粹眼裏,傳統文化就像壹個膿腫。“紅腫之處,明如桃李;潰爛的時候,美得像奶酪。”
不是所有的傳統都是好的。
我們的教育有太多的條條框框,孩子沒法活潑,又苦又苦。高考過後,漫天飛舞的卷子,是對當下教育最大的否定。
再來看魯迅的小說《故鄉》。
其中壹個場景是:他轉身說:“水笙,給大師磕頭。”這人頭落地,不就是世世代代的臣服嗎?
《禮記·禮記》雲:“禮有時大。”意思是講究禮儀的原則是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現在,自由和平等已經基本被人們理解和接受,不要敲腦袋了!
後退壹步。如果有人要磕頭,妳自己去磕頭。不要引誘或強迫別人攤開雙手,翹起臀部,在地上敲壹個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