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論資排輩的行業規則壹度被認為是封建糟粕,逐漸被摒棄。比如姜昆、馮鞏、郭德綱,按照行業傳承,應該是帶“明”字的相聲演員,但這壹代人並沒有刻意在自己的真實姓名或藝名上加上“明”字。
然而,由於郭德綱的名字帶有“得”字,關於郭德綱是原名還是藝名壹直有不同的意見。有傳言說“郭德綱原名郭大剛”,人們對此深信不疑。如果只是壹個名字也沒關系,但有人解讀為“郭德綱改名是為了挑戰留聲機世界,把自己等同於德國壹代的老先生”。這種主觀惡意的誹謗是必要的。
郭德綱曾經說過這是他的真名,但是別人不相信妳。“郭德綱原名郭大剛”,出自天津幾位老藝術家之口。因為來自他的家鄉天津,所以特別可信,但是可信,卻經不起推敲。
正如嶽雲鵬是藝名壹樣,身份證的原名是嶽龍崗。但他在成為藝人之前自稱“嶽龍剛”。有壹年,他姐姐給他寄了壹個包裹,收件人寫著“嶽龍崗”,但是他收到的時候,人家就是不給他。所以妳連自己叫嶽龍剛都不能說,因為妳的身份證叫“嶽龍剛”。
雖然我們沒有郭德綱的身份證,但妳可以查看關於德雲社的法律文件,如註冊信息、人員構成等上面登記的名字都在身份證上,不可能寫藝名。最容易核實的是郭德綱對楊誌剛的誹謗訴訟。該法律文件中使用了“郭德綱”壹詞,因此這家人的真實姓名是郭德綱,這是無可爭議的。
原來是郭大剛,後來改名郭德綱?這種說法經不起考證。郭德綱曾三次進京,並於上世紀80年代末進入中華全國總工會藝術團,壹直使用郭德綱這個名字。所以如果他改了名字,那是在他離開天津之前。
然而在2010,德雲社風雨飄搖之時,當紅狗仔制造了“天津留聲機社團集體砸綱”事件(某* * *采訪四人)。在這次采訪中,已故相聲演員劉文步曾說過兩段話,有壹段采訪視頻為證:
首先,在談到何偉的退出時,劉文步情緒激動:“報應!郭德綱的報應!這就是妳對楊誌剛的態度。當妳吃飯的時候,妳把楊誌剛踢走了。現在我就讓妳嘗嘗踢師父的滋味。”
第二,他對郭德綱的名字極為不滿:“德壽堡文明,這是五個字。大家壹念郭德綱這個名字就生氣,妳就搞錯了(與祥生八德的禁忌)!我們不在乎妳以前有沒有德國文字。說相聲就得改藝名。妳還排xx德字嗎?妳能做到嗎?”
妳看,我想噴妳的時候,妳連呼吸都不對。壹激動就罵國家,罵我口中推崇的“德”字。
為什麽劉文步如此情緒化和慷慨?我們不評價他。從他的采訪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點:
首先,劉文步認為郭德綱和楊誌剛是師徒關系。
第二,劉文步認為郭德綱如果想搞相聲應該取個藝名,而不是郭德綱。
但是他說的兩段話矛盾在哪裏?或者郭德綱的名字!
劉說:“我們不在乎妳原來的名字裏有沒有德國字,但妳說相聲的時候要改。”事實上,說明“郭德綱”是原名,從未更改過,也不存在“郭大剛改藝名為郭德綱”的說法。
另外留聲機圈正式拜師,師父要給徒弟改藝名了。就算新時代不強制改名,師父也要查壹下行走江湖的徒弟的名字吧?
如果“郭德綱拜楊誌剛為師,郭德綱原名郭大剛”是真的,楊誌剛是否改了郭德綱的名字?好像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說法。
如果妳沒有改名字,楊誌剛向老師學習後會不會對郭德綱這個名字沒有異議?連劉文步都覺得郭德綱這個名字不適合相聲,楊誌剛不覺得不合適嗎?既然他是妳徒弟,為什麽不給他取個合適的藝名?
因此,這件事只有兩個結論:1,郭德綱是他的真名,2,郭德綱從未師從楊誌剛。
北方的同學都很清楚,孩子在家裏有按名次叫出生名的習慣。所謂“大港”,可能是郭德綱小時候家裏人和周圍村民給的外號,就像現在很多人叫郭麒麟“大林”壹樣。妳能說郭麒麟的原名是郭大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