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習俗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民俗,但各地都有獨特的習俗。閩南的春節至少從除夕到正月初五,有的壹直持續到元宵節後。
閩南人總是把春節作為“壹年的第壹個月”來慶祝。“年夜飯”講究吃,“正月”講究玩。除夕夜,全家團聚,家家圍著竈臺吃團圓飯。即使是外出經商或工作的親戚也要回來過年。有的不能回家,還要在桌上放壹雙筷子和眼鏡。除了圍著竈臺吃好菜好酒,還有大家吃長菜的習俗。每個人都要煮壹個有頭有尾的菠菜,寓意全家平安健康好多年。
吃珍珠貝在閩南也是壹個有意義的習俗,用清水煮九成熟的珍珠貝是飲用的美味。吃完珍珠蚌,要去殼。酒席後要洗殼,然後家裏長輩會把殼撒在床下,說“殼錢,明年大錢”。據傳說,這壹習俗與古代用貝殼作為貨幣有關。因此,當地人也稱蛤殼錢。
除夕夜,尋常百姓家還會在堂屋擺壹碗白米飯,上面插壹朵紅色的春花,稱為春飯、年飯。因為閩南話中的春天和其余的諧音,表示每年過年都有足夠的食物。
早年有跳火盆的民俗。現在,壹些村莊仍然有它。年夜飯後,年輕人在村裏的空地上堆柴火生火,壹個個跳過火堆。很多看客在旁邊念道:“跳進火盆,跳進火盆,公擔金,母擔銀;跳進火盆,壹大群牛羊。"也有人念道:"跳進火盆,跳進去年年發財;“跳出來就是無憂無慮,無憂無慮。”“跳過東,糧不會空,跳過西,錢會滿。”
除夕之後是正月初壹。這壹天主要是遊玩或者走親訪友,壹大早互相道喜,加深鄰裏感情。許多家庭遵循初壹早上吃面條和面條的習俗,表示新的壹年健康而漫長。但是,有壹個禁忌,就是不能第壹口就喝湯。喝湯的話,今年出門經常會被雨淋。這也是妳的意願。
春節期間,閩南的習俗並不壹致。如初三,惠安等縣稱為還鄉日。但同安農村就不壹樣了。
正月初三免拜年的傳說
閩南的傳統習俗不是正月初三登門拜訪,而是在家祭拜死者。有句話叫“初壹早,初二早,初三豐衣足食”,意思是第三天沒有客人上門,起晚了也沒事。那麽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海賊占領了閩南外島吳嶼。有壹年除夕,官兵們忙著過年,疏於防守。大批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抗敵。經過兩天三夜的激戰,日軍戰敗,但城內軍民傷亡慘重。第三天,人們埋葬親友,哀悼死者,大聲哭泣,因此他們沒有時間去其他家庭拜年。第二年的第三天,閩南的居民就把這壹天作為忌日,久而久之,就成了正月初九“天壽”的傳說。
關於這個節日的形成,有壹個有趣的故事。300多年前,清軍進攻閩南,在勢單力薄的情況下,放棄了金、夏兩島,退守臺灣。傳說當年12月,清政府發布了兩道命令:壹是全國人民要求每家每戶在正月初壹點起燈籠,紮上彩帶,二是“剃發令”,改變把頭發都留著的習慣。當時全國人民都不願意改變留滿頭發的習慣,認為剪頭發是叛國不孝的表現。於是,壹場反對剃毛的鬥爭迅速展開。由於民間的強烈反對,正月初壹點燈紮彩的命令沒有執行,清政府只好在正月初八宣布取消“理發令”。閩南及鄰近各縣的人民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都在正月初九殺豬宰羊,點燈籠,做彩飾,焚香放炮,慶祝反對“理發令”鬥爭的勝利。清朝的官員知道了這件事,就問這是什麽節日,於是人們就巧妙地欺騙他們,說是上帝的生日。年年歡慶,就連閩南官方也不例外,於是正月初九就成了“天壽”。(王文)
閩南民俗
尾牙(農歷十二月十六)
制作尾牙是為了答謝地公對信徒們農事豐收、生意興隆的祝福,所以會比平時隆重壹些,公司號的老板們會在公司、家裏或餐廳裏獎勵員工,作為對他們壹年來辛勤工作的獎勵。
送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
“送神日”也是竈神和其他神的重要日子,他們過去觀察人們的言行,每年返回天堂壹次,向玉帝神報告地球上的善惡,以確定人們來年的吉兇。
除夕(每年農歷的最後壹天)
晚上,壹家人圍著爐子吃飯。飯後,他們分了壓歲錢,留著養老,半夜去附近壹個有名的廟裏拜神,準備“搶頭香”。
鄭愷(農歷正月初壹)
春節是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有很多禁忌,比如:大年初壹忌吃粥,吃幹飯。
收神日(農歷正月初四)
神仙向天報職,報人間善惡。他們會在正月初四回到人間,繼續崇拜和監視人間的善惡。因此,迎接神靈降臨人間的日子必須非常謹慎,所以稱之為“接神日”。
歡迎財神(開場)
因為這壹天也是“五通財神”的生日,所以初五收神比較吉利,希望來年生意更加興隆,財源廣進。
天上出生(農歷正月初九)
民間有句話叫“天上是神母,地下是叔叔”,可見神的本尊之高貴。
元宵節(上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古代延續農歷新年熱鬧氣氛的節日,所以又叫“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