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前,傈僳族人宰殺豬、羊,釀水酒,做玉米耙,互相送禮,希望新的壹年豐衣足食。年輕人在村頭寨子綁上彩門,把操場圍起來。在節日的早晨,各家各戶爭相收集松樹枝葉,鋪在屋內,插在門口,以示好運。然後,人們穿著節日的服裝聚集在他們村莊的公共場所,由牧師芭比主持,舉行儀式辭舊迎新。儀式開始時,草坪中間種了壹棵松樹,樹枝上掛著姑娘們精心繡制的十字弓和緞帶衣服。在樹下放壹個裝滿蕎麥的大籃子,周圍是12小籃子蕎麥和12壇新酒,以象征壹年的12月。比巴站在中間,背誦國史,祝新年好運。接著,芭比帶著12吹著葫蘆笙,唱著歡快的山歌,把12棵小松樹扛到森林裏,種在12個小糧筐旁邊,寓意帶回吉祥的新年。然後倒了12壇蕎麥酒給大家喝,開始了弩射、跳舞、唱歌、蕩秋千的活動。整個村莊都沈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開季弩射比賽不需要報名,也不需要付費。人們以自願攜帶的原油和肉類為目標,射手們按順序進行遊戲。誰打中了誰就能得到原油和肉。最好的射手就是槍法粗糙,割肉最多的人。
傈僳族自治州風俗
傈僳族最集中在怒江流域,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國唯壹的傈僳族自治州。當地傈僳族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釀糯米、糯玉米,釀出醇香的水酒。為了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幸福,每個家庭都應該在桃樹和梨樹上放壹點第壹粒秈米。除夕夜不能在別人家吃飯,不然會像月亮壹樣消失。所以那天晚上,每個家庭成員都不能在外面,全家人要聚在壹起吃團圓飯。在傈僳族和怒族的古老傳說中,是狗把谷物的種子帶回人間,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時要先給狗獻上壹碗米飯、壹塊糯米和壹塊肉,以示對狗的感激。
怒江州的內陸海關
不同地方的傈僳族有不同的“富貴季節”,即使是怒江州也是如此。福貢、碧江的傈僳族有壹個“富貴季”,從每年節日的第壹天到第十二天,也就是說壹年有十二個月。在中國新年期間,全家人都休息,每個人都穿上他們最好的衣服來慶祝節日。在村裏,擺秋千,跳高和其他體育比賽成立。男青年懷抱琵琶,邀少女在野外載歌載舞;或者去怒江邊的沙灘上來個“河沙埋人”的遊戲,來個竹筏劃船比賽。老人們喝酒“唱調”。唱累了就喝壹碗水酒,休息壹會兒,再唱幾天幾夜。大年初七是婦女的休息日,這壹天婦女不挑水,也不做飯。第九天是男人的休息日。這壹天,男人既不挑水,不做飯,也不去山裏打獵。這種“七女九男同周期”的習俗,是傈僳族世代相傳的古老習俗。
瀘水縣的地域風情
“豐年”期間,瀘水縣傈僳族有“春浴”的習慣。凡是有溫泉的地方,都是聚會洗浴的地方。自治州首府六庫附近的“峽谷十六湯”,也為“春浴”提供了絕佳的場所。六庫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浴室會”,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豐年”後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傈僳族壹家人壹起帶上行李,準備好食物,在溫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溫泉邊,在溫泉裏洗澡。為了洗溫泉,有人要走幾百裏山路。附近幾十裏、幾百裏的歌手都會聚集在這裏,分成男女兩組,比拼歌曲或舞蹈。餓了就吃自己帶的酒和食物;當妳累了,就在臨時帳篷裏休息。吃飯睡覺,然後盡情地唱歌跳舞。同時舉辦秋千、十字弓和文藝演出,青年男女通過各種活動交流感情、選擇伴侶。
雲南保山的風俗
雲南保山地區騰沖縣的傈僳族也將舉行“上刀山下火海”的演出。他們選擇72鋼刀,先試試是否鋒利,不鋒利的不要。然後將鋼刀牢牢綁在兩根桿子上,紮成“刀梯”,立在平地上固定。赤腳傈僳族男子,蹬著鋼刀,壹步壹步爬到梯子頂端,在上面表演各種動作,把插在桿頂的紅旗向四面八方扔去。然後壹步壹步,我的腳毫發無損。晚上,他們在地上堆了壹塊燒得通紅的木炭,赤腳慢慢走過熊熊燃燒的炭火。看到傈僳族人“上刀山下火海”,不僅讓他們心驚肉跳,也深深折服於他們的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