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青島首個傳統秧歌廣場舞

青島首個傳統秧歌廣場舞

(昌黎秧歌、谷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陜北秧歌、撫順秧歌)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舞蹈

地區:河北、遼寧、山東、陜西

秧歌是中國(主要是北方地區)流行的壹種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不同地區的稱謂和風格也不盡相同。在民間,秧歌有兩種稱謂:踩高蹺的叫“高蹺秧歌”,不踩高蹺的叫“土秧歌”。現代所謂的“秧歌”,多指“地方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時,《武林外傳》精心介紹的民間舞隊中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喜林的《新年雜詠抄》明確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田樂”的淵源關系。目前,秧歌隊是全國各地的主要形式。舞蹈隊的數量從十幾個到上百個不等,有集體舞、二人轉、三人轉等多種表演形式。他們根據角色的需要,手持相應的手絹、傘、棍、鼓、錢鞭等道具,在鑼、鼓、嗩吶等打擊樂器的伴奏下盡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動作、風格各不相同,有的雄壯,有的柔美,各有千秋。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壹,兼具表演性和娛樂性,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全國各地出現了壹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秧歌藝人,許多民間藝人在新中國舞蹈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文化環境的變化,能夠掌握傳統秧歌技藝和純正舞蹈風格的民間藝人越來越少,保護和傳承工作亟待開展。

秧歌昌裏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昌黎縣

昌黎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壹,分布在河北省昌黎、盧龍、阜寧、樂亭、灤縣等地。最早出現在元代,壹直流傳至今。

昌黎秧歌從形式到內容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形式上分為街頭秧歌和田間秧歌兩種。在內容上,除了沒有固定劇情的《平陽子》,大部分都是“秧歌出品”。昌黎秧歌可分為"姑娘"、"醜女"、"兒子",其表演各具特色。昌黎秧歌之初,各行各業都是男人來演。地方秧歌中醜角所戴的“纓帽”,在角色、結構、服飾等方面受蒙古族文化的影響,是由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秧歌與當地的民歌、舞蹈、戲曲關系密切,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它呈現出角色化、職業化的藝術特征,能夠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人物的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中十分突出。昌黎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劇有《飛蝴蝶》、《鋸缸》、《王二小捉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協調,肩、臀、膝、腕靈活,詼諧幽默。以著名民間藝人周為代表的周派,以張騫為代表的張派,以陸為代表的陸派等。各有魅力,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昌黎秧歌節目《跑驢》參加世界青年學生聯歡節並獲銀獎。65438-0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昌黎地秧歌是壹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和農村生活的壹些特點以及農民樂觀幽默的精神。然而,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藝人的老齡化,昌黎秧歌的傳承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急需搶救和保護。

秧歌谷子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商河縣

谷子秧歌分布在今山東魯北平原商河壹帶,是山東三大秧歌之壹。鼓秧歌起源於北宋,成於明代,盛於清代。據當地著名藝人介紹,北宋年間,商河地區連年災荒,包公從河南來到這裏運糧賑濟災民,他的部下把鼓和秧歌傳授給當地人。後來,在春節期間,人們跑秧歌來表達對包公的感謝,這壹直流傳到今天,已經成為壹種習俗。

鼓秧歌在商河人民中很流行,從老人到孩子都有。全縣21個鄉鎮,800多個村都可以組織秧歌隊。秧歌隊共有傘頭、鼓、木棍、蠟花、小醜五個角色,表演風格各異,獨具魅力。現存的鼓秧歌主要分為“行”和“跑場”兩部分。“行”是舞蹈隊行進或進場前的舞蹈;跑場是表演的主體,針對不同的角色分為“文場”和“武場”。鼓子秧歌的演出場次構成非常豐富,有“牛鼻夾”、“勾心妹”、“壹街二門”、“六六大順”、“四外八”、“八街”、“四門鬥”等百余種。“傘頭”動作渾圓,“鼓”動作粗獷豪放,“槌”動作輕盈靈動,“蠟花”動作豪放大方,而急動、畫圈、下蹲、跳躍則是每個角色的* * *動作。

鼓秧歌演員眾多,組織嚴密,形式完整,舞技強,氣勢磅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富有時代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新中國成立後,谷子秧歌多次參加全國民間藝術比賽,獲獎無數。65438-0996商河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鼓秧歌的傳承和發展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研究價值。

秧歌膠州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膠州市

膠州秧歌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壹,又名“地秧歌”、“打秧歌”、“跳秧歌”、“斷腰”、“三彎”,流行於山東省膠州市東小屯村。膠州秧歌起源於清朝鹹豐年間。據清代宋《秧歌詞》記載,當時膠州秧歌的舞蹈動作、商號名稱、服飾道具等與現在基本相同。

膠州秧歌有泥水匠、翠花、扇女、小、木棍、鼓等角色,基本動作主要有“翠花撚三步”、“扇撇”、“小撚”、“大花”、“醜鼓八態”等,表演程序包括序幕、跑場、小戲三個部分。膠州秧歌中,女子舞蹈動作如風中搖擺的楊柳,富有韌性和優美的曲線,以“扭腰”、“三彎”為代表動作;“棒槌”的動作輕盈、清脆、灑脫;“鼓”的動作是“八態醜鼓”,有壹種奇特的魅力。其音樂由打擊樂、嗩吶牌和民間小調組成。小溪秧歌原創劇72部,有135。膠州有100多個秧歌隊。新中國成立後,有關人員先後7次對膠州秧歌進行挖掘整理,現已被列為中國舞蹈教材之壹。65438-0996小屯村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

膠州秧歌起源於農村,活躍於民間,並在發展中不斷變化。是壹種自發參與、自由宣泄、自娛自樂的廣場民間藝術。展現了膠東農村婦女獨特的健美體態和情感魅力,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

秧歌海陽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山東省海陽市

海陽秧歌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壹,是民間社火的壹部分,流行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之濱的海陽市。

海陽秧歌是壹種集歌唱、舞蹈和戲劇為壹體的民間藝術形式。遍布海陽十余個鎮,輻射周邊地區。據《海陽趙家莊趙氏族譜》記載:“二祖(趙)傳,世襲(大)指揮安撫鎮,任吳祿略將軍。弘熙元年,慶幸五世同堂,賜與妳‘項燕七葉’之和,並在顧而丹上掛匾。妳命令先生們來祝賀我。樂舞學生聽說了“邵”,帶領他們創作、練習秧歌,在宮廷裏跳舞、唱歌,其樂融融。”據此,海陽秧歌實際上是在明代創作的。

海陽秧歌的表演內容豐富,隊伍結構嚴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旅行的時候,執事在最前面,樂隊在後面,舞蹈隊在後面。舞蹈隊由數十人組成,有指揮姚醫生,集體表演者、肖、霸王邊,還有雙人表演者小販和,鐵箍漏和王大娘,醜女和傻小子,老漢和老伴,相公和媳婦等。隊伍的最後是秧歌劇人物或歌劇雜耍演員。秧歌隊常見的隊形有“二龍吐須”、“八卦鬥”、“龍甩尾”、“龍潘蔚”、“二龍扭柱”、“三魚爭頭”、“星星抱月亮”。海陽秧歌的突出特點是跑扭結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動,女子扭腰持扇,前壹步搖肩,活潑大方;男人顫抖搖頭,擺臂換肩,明快搞笑。

海陽秧歌是海陽人民集體智慧和創造精神的體現。現實中,海陽秧歌生動地展現了海陽農村人民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它是壹個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審美和歷史價值,在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海陽秧歌已被列為中國舞蹈教材之壹。65438-0996年,海陽市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秧歌陜北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陜西省綏德縣

陜北秧歌是壹種廣泛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火”、“鬧秧歌”、“鬧社火”、“鬧秧歌”。主要分布在陜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綏德可謂是陜北秧歌的中心,這裏的農村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秧歌表演節目、習俗和風格,包括古代村民帶動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夜老秧歌”,以及1942之後出現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往往有幾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帶領下,他們踩著鏗鏘的鑼鼓,隨著嘹亮的嗩吶起舞,扭、蕩、走、跳、轉。沈浸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中,陜北高原的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了水船、驢跑、高蹺、獅子、踢場等形式的藝術元素。,在當地流傳,形成壹個龐大的秧歌隊。傳統的老秧歌、神會秧歌有“起床”、“拜廟”、“拜神”等儀式和習俗,表演中有拜門(又稱走門)、掛彩門、踩大場子、翻九歌等活動。壹個秧歌隊有幾十到幾百人,表演有“原地轉體”、“跨步”、“三步跳”、“斜步”、“抖肩步”等。陜北秧歌分為“大場子”和“小場子”,大場子的隊形五花八門,有“龍搖尾”、“滾白菜”、“滾白菜”等。小表演有《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按動作風格和內容又可分為“溫昶子”、“五常子”、“踢常子”、“醜常子”。其中,《踢館》是壹部展現男女愛情生活的二重唱,具有高水平的舞蹈動作,需要展現“軟腰”、“兩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鉤倒掛”等高水平的技巧。陜北秧歌在65438年至0942年的延安新秧歌運動中成為主角,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被賦予了新的精神面貌和時代內容,流傳於全國各地。

陜北秧歌表現了陜北人民淳樸、淳樸、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秧歌撫順地秧歌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撫順市

撫順秧歌,又稱“韃子秧歌”,是壹種歷史悠久、具有濃郁民族、民間和地域特色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傳於今天遼寧省撫順滿族的發源地。撫順秧歌形成於清初,壹直流傳至今。與滿族先民的民間舞蹈有直接關系。據史料記載,唐代有壹種舞蹈叫“踏錘”,明代有壹種歌舞叫“莽撞”,對撫順秧歌的形成有壹定影響。

撫順地方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身著旗幟的“韃靼人”和只穿著皮衣、串著扡子和各種生活狩獵用具的“克力圖”(俗稱“外來韃靼人”)。其表演大多源於原始狀態下滿族的生產生活,如躍馬、射箭、搏擊等,有的模仿鷹、虎、熊的動作,其中不乏傳統舞蹈的元素。秧歌動作中的蹲、跺、蕩、搖等姿勢豐富、渾厚、豪放,具有鮮明的漁獵生活和八旗戰鬥生活的特點。它的伴奏音樂借鑒了滿族薩滿跳的打擊樂形式,有“老三分”、“七棍”、“快鼓”等,與漢族秧歌有較大區別。撫順秧歌從清朝開始就在撫順流傳,深受群眾喜愛。據1986調查,當時有50支秧歌隊,但目前只有4支秧歌隊有明確的起源和譜系。

撫順秧歌在民間歷史悠久。由於環境的變化和老藝術家數量的減少,撫順秧歌的常規活動已經難以開展,表演的陣列和動作也逐漸簡化,瀕臨失傳,需要強有力的支撐。

  • 上一篇:防爆門廠家有哪些?
  • 下一篇:風水是壹門怎樣的學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