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所有權
關於“非遺”,我們往往側重於搶救個別少數民族,尤其是瀕臨滅絕的人口基數小的少數民族。這當然是“非遺”保護的壹個重要方面,但也給我們提出了壹個問題:能否突破單個民族、局部地區、特定時間、某個行業的“非遺”,在中華民族的宏大敘事中發掘56個民族的偉大家族成員?
“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以非物質形式存在,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世代傳承的各種形式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強調以人為中心的技能、經驗和精神,以活態變化為特征。突出非物質屬性,更強調獨立於物質形態的存在質量。然而,在物欲橫流、精神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當今社會,“非物質遺產”在申報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被不同程度地物化。如何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度物化包裝的局面,突破物質形態的壁壘和限制,保持“非物質遺產”的無形特質,是尊重老祖宗留下的遺產的必要態度。
“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
“非遺”具有很強的人化禮樂的功能,大多是先民對悲傷、生死、婚姻、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和態度的表達,是滿足人的自然需要、社會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活態文化。它的實用性還表現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然而,在實際保護中,我們對遺產的文化品質在不斷消失,功利目的越來越突出。即使是“非物質遺產”的保存、申報和保護,也受到強烈的利益驅動,不僅僅是個人需求,還有當地政府的幫助,使得申遺成為當地的壹種廣告、旅遊宣傳和增值方式。更何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是壹個異化、商業化、褻瀆、脫離文化常態的過程。沒有經濟利益的沖動,有多少人會從文化本位上關註“非遺”?
“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非物質遺產”是我們的祖先通過日常生活的使用而保存下來的文化財富。根據《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種群體、團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習俗、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物品、手工藝品和文化遺址。”在歷史的長河中,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環境、與自然的關系、民族的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創新,但遺產的文化認同感和歷史感始終不變。今天的“非物質遺產”,如何保留遺存的自然狀態和真實性,減少人為成分,如何繼續維持日常活動,減少節慶活動,如何增強實用性,減少表演性,如何體現民間性,減少官方性,就是要在今天還原前人遺產對後人的作用。沒有這個作用,遺產就會變成負擔。特別是今天看到的“非物質遺產”,大多形成於農耕時代,保存在相對封閉落後的地方。能否在現代化的大潮中繼續發揮作用,如何避免被現代性同化,是有資格繼承遺產的孝子和孫子必須考慮的問題。
“保護”——對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態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使用的“保護”二字本身就說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脆弱性。任何事物都有壹個產生、成長、延續、消亡的過程,“非遺”的未來也處在這樣壹個動態的過程中。如果“非遺”本身沒有足夠的生命力繼續發展,我們今天的保護就變成了對“非遺”的臨終關懷。當壹項“非遺”無法被後人自覺傳承,需要借助外力被動留存時,我們不能不考慮它還能持續多久。當壹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項目申遺保護,自身難以維系的時候,我們不禁會想,有多少未列入申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未曾關註的偏遠村落裏茍延殘喘,直至經年累月停止呼吸,逐漸流失。現代化的沖擊和商業化的影響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原有的土壤和社會環境,它將逐漸消亡。當壹個文化項目被放進壹個受保護的溫室裏,讓後人從外面去考察、觀賞、品味,可能已經是壹種悼念了!
“名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
基於西方學術理念,按照西方文化分類方法和程序申報,因符合西方價值評價標準而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這個過程中,“非遺”本身可能被肢解,體系的完整性可能被碎片化、鮮活化,“非遺”的本來面貌可能會丟失。
非物質文化遺產要保護,不是因為好看,而是因為有用!如果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看起來沒用的東西,那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就和收藏古董、藝術品沒什麽區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非物質的非物質遺產更加重要。本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不可言說的意義、情感、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審美習慣,蘊含著傳統文化最深厚的根基,保留著形成本民族文化的原始狀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