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主要知識點
1,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農業區位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農業區位選擇
自然條件、氣候、光熱條件與作物種類分布、復種制度、產量關系最為密切;不同的生物生長發育需要不同的水分條件。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作物品種和耕作制度。
地形平原區地勢平坦,土層深厚,適宜發展種植業;山區適宜發展林業和畜牧業,山區自然條件的垂直分異使農作物的分布隨海拔高度而異。坡度大於25度的山區不宜發展種植業,應發展畜牧業或林業。這片平原適合種植。
土壤是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莊稼。根據不同的土壤類型,開發適合生長的作物。
社會經濟條件和市場需求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關註市場動態,開發市場需求大的農作物品種。
交通運輸要發展商品農業,必須有快捷方便的交通運輸、園藝、乳業和畜牧業等。應安排在交通便利的地區
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直接幹預農業生產,響應政府決策,在政策規定的範圍內發展農業生產。
機械化農業可以解放勞動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人口稀少地區商品農業的發展應以機械化為基礎。
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農業生產的類型和經營方式。勞動力豐富的地區可以精耕細作,集約經營。
(註:農業生產特點:①地域性(因地制宜);(2)、季節性和周期性(適時);教材P44案例1《地中海周邊的農業變遷》)
2.農業發展與變化:①人們通過培育良種、改進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了某種作物的區位範圍;(2)人們根據經濟技術條件,改造不適合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使之適合農業發展(強調根據溫室效應原理改善作物生長的溫度因素,人工調節光照、通風、濕度等因素);③市場區位和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4)交通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大大擴大了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自然因素相對穩定,而社會經濟因素發展變化迅速)。
3.農業區的主要類型
地理類型:代表地區,主要分布地區的分類特征。
混合農業墨累-達令盆地(背風坡;灌溉成為農牧業發展的限制性條件;歐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商品農業
集約農業①。良性農業生態系統;②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③農業生產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對市場的適應性;④大型機械化家庭農場⑤。廣闊的市場;⑥交通便利
季節風水
中國秦淮以南東亞亞熱帶季風區的農業;南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的雨林地區是勞動密集型的。
自給農業(1),人多地少,小農經營;②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③機械化和科技水平低;(4)、場地小,水利工程量大。
地理類型:代表地區,主要分布地區的分類特征。
商品谷
美國東北部和西北部、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和中國的商品農業。
農作物種植
集約化農業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生產高度專業化
大農場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畜牧業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和南非的集約農業
商品農業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
西歐五大湖區、北美、西歐、中歐、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大城市郊區的乳品業密集型農業。
商品農業①。商品率高;②機械化程度高;③集約化程度高;④大部分分布在大城市周邊。
4.澳大利亞混合農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水資源豐富;(2)市場廣闊(世界小麥和畜產品主產區),勞動力豐富,生產方式和技術先進。
5.季風稻田農業的區位條件:①氣候以季風為主(雨熱同期,水熱條件好),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生長(水稻習性:溫濕);(2)河流中下遊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適宜水田經營;③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有利於精耕細作;(4)人多地少,生活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大(水稻是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糧食作物);⑤水稻生產歷史悠久(7000年)。
6.商品糧農業的區位條件:①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溫和);(2)交通便利(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與國家鐵路和公路網相連);3.地廣人稀;④高度發達的工業為農業生產提供了現代農業機械、電力、化肥和農藥;⑤先進的農業科技
7.大牧場畜牧業的區位條件:①地廣人稀,地租低,大規模機械化作業;②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和,牧草茂盛,天然牧場優良;(3)靠近海港,交通便利,促進商業運作,市場需求廣闊(註:牛肉出口西歐的原因;阿根廷牧場放牧的發展措施有:①。圍欄放牧;(2)輪牧;(3)種植飼料;(4)開辟水源;⑤.培育良種牛,加強牛疾病的研究)
8.奶業區位條件:①氣候涼爽濕潤,適合多肉牧草生長;②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的影響,對乳制品的需求很大。
9、工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壹般工業部門的區位選擇原因。
以原料為導向的行業,如制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罐頭加工業等不便於原料長途運輸或原料運輸成本高的行業,應靠近原料產地。
市場化工業啤酒、家具制造等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產品成本高的行業應靠近市場。
以電力為導向的行業,如電解鋁行業,需要大量的能源,應該靠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服裝行業、電子組裝行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應該靠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型工業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器等技術要求高的行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區。
(註:原料範圍(工業原料越來越廣,替代原料越來越多;交通的改善使得運輸成本越來越低)、交通(發達國家的交通網絡非常完善,各地的交通都非常方便,所以在選擇工業選址時不必考慮交通情況)、普通勞動力(工業的進步使得工業生產對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產業區位的影響在減弱;市場(能快速應對市場變化,有利於企業生存;物質導向型產業大量轉化為市場導向型產業)、交通運輸(交通便利的港口、鐵路樞紐和公路拉近了與原材料和市場的距離)、信息(信息越來越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信息交流最大的城市越來越吸引產業,信息閉塞地區的產業將難以發展)、高素質勞動力(工業生產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技術密集型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對工業區位的影響越來越大)
10,重汙染行業選址
工業部門汙染類型的區位選擇
水泥廠和啤酒廠的空氣汙染使工廠處於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區或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區。
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和皮革廠的汙水排放口的水汙染遠離水源和河流上遊。
化工廠和煉油廠不僅汙染大氣,也汙染水源。
電廠和鋼鐵廠的空氣汙染和固體廢物汙染①。位於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區或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區;②遠離居民區和農田。
11,產業連接→產業集聚→產業區域→產業城市(註:產業集聚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實現規模經濟,產業集聚還可以* * *利用基礎設施,節省生產建設投資;根據形成時間,工業區可分為:自發工業區(以生產過程中的工業環節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規劃工業區(有的出於同樣的考慮,有的在規劃工業用地上,先建設基礎設施,吸引投資者建廠,形成空間和信息的工業聯系* * *),根據開發程度可分為:高度發達工業區(大面積)
12.傳統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中國遼寧中南部工業區等。
13、傳統工業區發展的區位特征(以魯爾區為例)①、豐富的煤炭資源;(2)、接近鐵礦;③豐富的水源;(4)交通便利;⑤廣闊的市場(註:魯爾區已形成以煤炭工業為主,鋼鐵工業為主,少數重工業高度集中的工業區)。
14.傳統工業區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魯爾為例):①生產結構單壹;②煤炭的能源地位正在下降;(3)全球鋼鐵過剩;(4)新技術革命的影響;(5)土地短缺,環境汙染嚴重(註:魯爾區五大傳統工業板塊為煤炭、電力、鋼鐵、機械、化工)。
15.傳統工業區綜合改造措施(以魯爾區為例):①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鋼鐵產業數量,擴大單個廠礦生產規模,新建或引進電子、石化、汽車、機械等部門技術水平高的中小企業);(2)調整產業布局(產業布局向西、向南擴展,鋼鐵產業向沿海轉移);③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科技教育、發展工業旅遊、發展金融服務);④優化環境(嚴格控制工業廢水廢氣排放,建立完善的廢物回收裝置和汙染處理系統,植樹造林)。
16.新工業區的主要分布區域有:意大利東北部和中部、德國南部的慕尼黑以及美國的“矽谷”和日本的“矽島”(九州島)。
17,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形成的條件:①大量廉價勞動力;(2)20世紀70年代,原材料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③發達的信用體系;④意大利高度開放的經濟;(5)政府的大力支持
18.意大利中部和東北部工業區特點:①以中小企業為主,員工壹般在250人以下;(2)生產成本低、工藝精湛、質地優良、款式新穎的輕工產品;③大量相似或相關企業集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企業只從事單壹專業化生產;⑤企業位於小城鎮,甚至農村,生產過程分散(註:意大利新工業區是壹種獨特的發展模式,以中小企業聚集的工業區為主;企業是合作而不是競爭)
19、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特征(與傳統產業相比):①從業人員具有高層次的知識和技能,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占很大比例;(2)增長速度遠快於傳統行業,且不斷變化,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3) R&D費用占銷售額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20.美國“矽谷”興起的原因:①優越的區位和優美的環境;②氣候宜人,屬於地中海氣候,溫暖濕潤;(3)、世界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學);(4)交通便利,出入快捷,主要是公路和航空運輸;(5)、軍令(獨特條件);⑥.創新環境和文化
21.主要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點比較(由大到小,由快到慢,由好到差):①按運輸量:海運-鐵路-河運-公路-航空;②按投資:鐵路-公路-航空-河運-海運;③按運費價格:航空-公路-鐵路-河運-海運;④按速度:航空-鐵路-公路-海運-河運;⑤靈活性:公路-航空-鐵路-河運-海運;⑥按生產效率:海運-河運-鐵路-航空-公路;⑦按連續性: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河運;⑧按穩定性:鐵路-公路-航空-海運-河運(註:運輸方式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數量、運距、價格、時效等因素選擇,每種運輸方式在技術、經濟上各有優缺點,有最適合的使用範圍)。
22.交通布局的變化對聚落形態的影響:①聚落的空間形態往往沿著交通幹線(鐵路、公路、河流等)擴展。),而這些交通幹線也成為了聚落的主要發展軸線;(2)壹個地區主要交通線路的變化會引起該地區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註:教科書P82~P83中提到的例子;揚州城衰落的原因有:①大運河淤塞;②海運的發展;(3)、京滬鐵路的竣工
23.每個商業企業在空間形式上都由不同大小的點來代表。除了壹定數量的點、各種運輸工具、線路和壹定數量的貨物在其上流動的倉庫以空間形式表現外,許多點和線是相互聯系的,在購、銷、儲、調的運動循環中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也相互交錯、相互聯系,形成商業網點。
24.商業中心是行使商業功能的城市或城市內的區域(廣義的商業中心包括全國性商業中心和地方性商業中心;狹義的商業中心包括商業街、商業社區等組織形式,是商業網點的壹種相對高級的形式。
25、交通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區域商業網點密集的原因
山區面積小,起伏大,運輸線少,運輸方式單壹,商品流通難以建立和發展,商業網絡難以延伸。
平原平坦,交通路線多,方式多樣,商品流通容易建立和發展。
26、交通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註:商業網點布局的原則是市場最好,流量最好)
人文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壹、主要知識點
1,人地關系的演變
從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看人地關系:人類活動的環境問題
采集漁獵時代低,發展慢。人類聽天由命,依賴並崇拜自然采集、漁獵。人類改造環境的能力較弱,生物資源遭到破壞,造成物種滅絕。但是環境問題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嚴重。
農業文明時期,我們不能正確認識人地不和諧,天命觀和有神論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但隨著科學的萌芽,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資源,與環境的對抗性明顯增強,環境遭到破壞。比如大面積的森林、草原被大規模的開墾砍伐、焚燒;隨著農田的擴大,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變得越來越簡單和脆弱。
工業文明時期,人類有了很大的發展,試圖成為自然的主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資源和能源從環境中獲得,大量的廢物被排放到環境中。人地關系已經全面呈現不協調,人地矛盾急劇激化。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逐漸從局部蔓延到全球。
2.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表現:①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時。
當源頭的速度超過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產速度時,資源就會出現。
短缺、生態破壞等問題;(2)、人為向環境排放的廢物數量是否超過
環境的自凈能力(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排入環境,
環境容納和清除人類生產和生活排泄物的能力將導致
環境質量下降,造成環境汙染(註: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關系:①,
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2)、不合理
善用資源,減少和惡化環境質量)
3.環境的反饋作用:當人類作用於環境時,環境卻使其屈服。
反過來,對人類本身的影響。
4.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①人口壓力;②資源利用不合理;(3)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註:傳統發展模式只關註經濟領域的活動,其目標是產值和利潤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帶來了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
5.城鄉環境問題的差異。
區域環境問題的成因
城市主要以環境汙染為特征,比如空氣汙染、水汙染、噪音汙染。由於交通、工業活動、人居環境的過度集中,汙染物集中。
農村地區的主要特點是生態破壞,如土壤侵蝕、荒漠化、土壤鹽堿化、森林減少、水資源枯竭和物種減少。資源使用不當或過於密集。
6.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嚴重的原因有:①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口增長迅速,環境受到發展和人的雙重壓力;(2)、受經濟和技術水平的限制,不具備足夠的開展環境保護的能力,環境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充分解決;(3)發達國家將汙染嚴重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7.可持續發展是壹種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力,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滿足壹個地區或國家的需求而不損害其他地區或國家的人民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
8.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註: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標;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 * *形成了壹個復合系統,其中人是核心。培養人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觀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任務)
9、可持續發展原則:①、公平原則(發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的開發不損害其他國家,或者他們享有資源和環境);(2)可持續原則(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之內,人口規模保持適度);(3)同性原則(解決全球性問題需要國際合作,制定各國都能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10,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性:①,發展中大國;(2)人口壓力巨大(中國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基數,面臨著人均資源不足、環境汙染嚴重的嚴峻挑戰);(3)資源嚴重短缺(我國是人均自然資源較少的國家,生產技術水平還比較低,自然利用率比較低,進壹步加劇了自然資源的短缺);(4)嚴重的環境汙染(以空氣、水、固體廢氣和噪聲為重點的環境汙染,仍在發展,並由城市向農村迅速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原資源銳減、生物多樣性減少為特征的生態破壞範圍仍在擴大,程度在加重)
11.為了解決中國發展中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與環境發展白皮書》,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計劃。
12、循環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新實踐模式):①、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在產品生產和預期消費過程中,能夠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類環境的危害,充分滿足人類需求,實現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模式);(2)農業循環經濟——生態農業(註:循環經濟是壹種基於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經濟發展模式。根據資源投入減少、資源再利用和廢物循環利用三大原則,將經濟活動組織成壹個物質反復循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