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地理必修2

第壹章人口變化

第壹節人口數量的變化

壹、人口自然增長

1年和10年的人口增長

歷史時期人類生產勞動人口的數量和增長情況,以及人口變化的原因

農業革命前,主要從事采集和狩獵的人口較少,增長緩慢。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的能力差,死亡率高。

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用簡單工具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口增加,增長率加快了耕作和灌溉技術的發展,糧食供應變得穩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業革命後,工業生產活動迅速擴大和發展,人口持續增加,增長速度更加迅猛。用科技武裝起來的人類不斷擴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們可以得到足夠的食物和完善的醫療服務,死亡率降低了。

2.人口自然增長最根本的因素:生產力水平。

決定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和死亡率。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的差異。

自然增長率水平下人口增長的特點、原因及未來變化趨勢

發達國家的低水平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增長緩慢。未來幾十年,人口會相對穩定,有些國家會逐漸減少。

發展中國家水平比較高。由於政治獨立,國家經濟發展,醫療衛生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采取措施控制人口。人口增速會放緩,但人口會增加。

中國水平低,增長慢,人口基數大。

4.人口發展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

二、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5.人口增長模式和相應的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人口問題

通過原始低增長階段——“高低”模式——原始人口增長過快

歷史的加速成長階段——“高低”模式——傳統型——兒童比例過大

鐵路發展緩慢的階段——人口增長緩慢

追溯低速增長階段——“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

6.影響人口格局變化的因素:生產力水平、國家政策、自然環境、社會福利、文化觀念。

7.為什麽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模式尚未進入現代模式?生產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會制度落後。

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

壹.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是在國際或國內範圍內,人們居住地的變化。

人口遷移的三要素:居住地的變更、時間上的長期性(1年以上)、城市空間位置的變化是否跨越行政邊界。

2.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

遷出區和遷入區的時期特點、原因和意義

19世紀以前,歐洲殖民主義在舊大陸(亞、非、歐)、美洲、大洋洲的擴張和新大陸的開發,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族群的空間分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拉美、亞洲、非洲等西歐、北美、西亞和北非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調整了勞動力不均衡的空間分布。

3.壹個地區的人口變化包括人口遷移和人口增減。

4.不同時期的國內人口遷移。

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是脆弱的;頻繁的戰爭;自然災害;政府組織“開荒守邊”

時代影響因素的遷移特征和流向

在古代,它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權力的約束;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是脆弱的;頻繁的戰爭;自然災害;政府組織大量人口向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遷移。

當代中國從建國到80年代中期,深受國家政治政策的影響。

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東部——西北和東北——是有計劃有組織的。

沿海-內陸

80年代中期以來的國家改革開放政策。

經濟因素起主導作用(改革開放政策)。遷移流量大,流向向西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轉變。

農村-城市

5.中國人口遷移的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與人才短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

6.人口遷移效應

積極向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節約教育費用,促進遷入地經濟發展。

負面造成不穩定因素,加劇人地矛盾。

積極緩解人地矛盾,改善環境,增加收入(外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交流。

負面人才流失

其他影響改變人口分布和人口結構;促進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人口群體之間的基因交流和融合。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壹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個人對生活或事業需求的變化。

-經濟因素、生態環境、政治因素、社會變化、宗教、個人動機和需求

在壹定的時空條件下,任何因素都可能成為推動人口遷移的決定性因素。

2.美國

1)阻礙美國成為移民國家的因素:

(1)新世界要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15—16世紀,歐洲圈地運動,失業工人和破產農民為了追求更好的經濟待遇而移居美國。

(3)新航線的開通,為人員順暢流動掃清了障礙。

(4)殖民擴張,掠奪美國資源和財富。

2)美國的人口遷移

期間遷移的原因,遷移流程

19世紀中期的內戰——政治人口大規模西遷。

65438+世紀之交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經濟從農村流向城市

20世紀20-60年代,農業危機和自然災害——經濟和生態環境,南方人口向北方和西部遷移。

60年代末70年代初,東北老工業基地環境惡化,西部和南部新資源和新興產業的陽光地帶從東北向南部和西部轉移。

70年代以後,城市環境得到改善,老工業區得到重建(經濟和生態環境),人口回到老工業區和城市。

第三節合理人口容量

壹、環境承載能力

1,環境承載力,只有環境能夠持續支撐的人口。

人口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

2.環境人口容量(environmental population capacity):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指該國家或地區在可預見的時期內,利用當地資源和其他資源、智力和技術,向政府和社會文化標準報告物質生活水平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3、環境人口容量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科技發展水平——決定發展量。

資源環境人口容量

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費最重要因素。

其中,科技發展水平與華奴人口容量正相關,生活文化消費水平與環境人口容量負相關,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正相關。

4.環境人口容量不確定,相對穩定。

第二,合理的人口容量

1.合理的人口容量:在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證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壹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合俄羅斯人口。——壹個難以確定確切數值的理想“虛數”。

2.意義:制定壹個地區或壹個國家的人口戰略和政策意義重大,進而影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3.為了全世界。

(1)國際社會應該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盡力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

(2)建立公平的秩序,確保大多數人擁有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平等權利。

(3)尊重人地協調發展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良好的生態平衡,又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二章城市與城市化第壹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第壹,城市形態

城市形態呈塊狀、簇狀、帶狀或放射狀。

影響因素:市中心吸引力

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規劃控制等。在平原地區。

山川屏障沿交通線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山谷地區

地域形態的各個組成部分相對集中,壹個城市由若幹塊組成。每片就近組織自己的生產生活,每片不相連的城區沿主要交通幹線或地形區域延伸。

主要優點是便於集中設置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各種設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和管理,節省投資,便於城市的擴展,保護城市環境。城市的各個部分都靠近郊區和大自然。

主要缺點是容易造成城市內分散的汙染土地,相互聯系不方便。市政建設投資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在壹個方向,運輸距離長。

城市遠離成都、合肥、重慶、上海浦東新區、洛陽、西寧、宜昌、蘭州、延安。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區劃

1.功能分區:城市經濟活動之間的空間競爭導致類似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2.劃分:商業區、居住區、工業區、市政及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倉儲區、景觀及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3.中央商務區(紐約CBD-曼哈頓)的特點:

①中央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②晝夜種群差異大;③建築高大密集;④中央商務區內部劃分明顯。

5、三大基本城市區域功能區劃

功能分區的形態特征位置

商業區占地面積小,點狀或帶狀經濟活動最繁忙;人口晝夜變化很大,建築又高又密;市中心內部,交通幹線兩側,拐角路口都有明顯的劃分。

工業區不斷向城市外緣移動,並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幹線外緣和交通幹線兩側。

居住區占地面積大,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分區。工業化後,建築質量出現分化,高於低層住宅。正向,高於低層居住區,高層城市外緣與高坡文化區相連。

低層內城與低地和工業區相連。

第三,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壹個城市中,不同功能區域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稱為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結構模式特征和原因示例

同心圓模式:城市形態緊湊,城市功能區為同心平原地形,市中心區較少。經過不斷的入侵和遷移,城市功能區以同心圓的形式從核心向外擴展。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區呈扇形向外延伸(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沈陽

多核模式城市不是依靠單個核心進行發展,而是圍繞幾個核心形成中央商務區、批發商務區、居住區、工業區、郊區等多功能區域,以及相對獨立的衛星城,共同形成城區。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原有的市中心地價高、交通擁擠、居住擁擠等原因,新的核心出現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同時受到淄博市河流、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於各功能區支付租金的能力、地租水平(交通可達性、距市中心的距離)

歷史文化(北京)、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築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圍繞教堂的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首先,城市的不同層次

1,城市分類標準:根據城市人口規模。

特大城市——654.38+0萬人口的大城市——500-654.38+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的小城市——20萬以下。

2.不同級別的城市有不同的服務範圍和類型。大城市提供的服務種類多,水平高,服務範圍比較大。

3.影響城市服務範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影響績效

資源條件位於資源富集區的城市,可以獲得支持城市進壹步發展的資源條件,為城市提供豐富的物質條件、豐富的勞動力條件和豐富的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位於交通樞紐的城市,可以通過便捷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並將服務範圍擴大到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城市向服務區域內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務,服務人口必須達到壹定規模。位於人口密集區的城市服務範圍相對較小;反而位於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範圍比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壹區域內不同層次的城市空間組合,足以建立壹個區域性的城市等級體系。

2.不同級別城市的服務範圍嵌套在不同級別。

3.不同等級城市的數量、相互距離、服務範圍與城市功能的關系:“高等級少於遠等級,低等級多於近等級,大等級嵌套少”(城市等級高,城市樹木燃燒,相互距離遠,服務範圍大,城市功能多;低水平城市,城市多,相互靠近,服務範圍小,城市功能少。不同級別城市的服務範圍是層層嵌套的,大的是層層嵌套的。)

4、中央場所理論:

(1)中心地的服務範圍是圍繞中心地的六邊形。

(2)是市場原則的作用。

(3)壹個上級中心的服務範圍相當於三個下級中心的服務範圍。

第三節城市化

首先,什麽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鎮聚集,城市範圍擴大,鄉村變城鎮的過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標誌:

①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

②勞動力逐漸從第壹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

③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

3.城市發展的驅動力:社會經濟發展——主要驅動力。

(1)推力:驅使人們去村莊的因素有哪些?(農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農村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農村地區受自然災害影響很大)

(2)緊張:吸引人們來到城市的因素。(城市就業機會多;城市社會福利保障高;文化設施齊全;城市交通便利。

4.衡量壹個國家城市化水平的指標: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5.城鎮化的意義:人口變化,產業結構變化,產業發展,科技發展,縮小城鄉距離,文化、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逐漸趨同。

第二,世界城市化進程

1,世界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發展階段出現問題和新趨勢的國家和地區

在初始階段,城市化水平低、發展慢的問題不多見,發展中國家處於城市化水平低的時期。

加速階段,人口和產業迅速向城市聚集,城市化進程很快導致勞動力過剩、交通擁堵、住房短缺、環境惡化。

後期城市化水平相對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長放緩甚至停滯。中部地區出現衰退跡象,發達國家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的差異。

國家類型的起始時間、當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比例所處階段的原因

早在發達國家

(英國最早的18世紀中期)

慢下來(停滯不前)

高的

高(70%以上)

後期成熟階段,資本主義發展較早,農業現代化發展,大量農業勞動力向城市轉移。

發展中國家姍姍來遲

20世紀中期速度較低(不到40%),民族獨立運動在早中期加速階段取得勝利,經濟快速發展。

4.郊區城市化: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和產業向郊區擴散的過程。

反城市化:由於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城區過度擁擠,環境惡化,土地緊張,生活質量下降。

第三,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影響的表現: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土地質量下降;對水循環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功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壓力;2)合理規劃城市,加強城市管理,妥善處理城市三大功能分區的關系。

4.減少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壹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汙染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種活動對環境的汙染;另壹方面,城市景觀要與山、河、湖等自然景觀盡可能和諧,建立良性循環。

下面繼續。...

  • 上一篇:食物介紹組合物
  • 下一篇:魯迅批判傳統婚姻的文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