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請找出戰國時期的歷史。

請找出戰國時期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社會變遷的資料與筆記

鐵的冶煉和鐵器的普及

在商朝,鐵的使用已經開始。1972年底,河北槁城太西商代遺址出土壹件鐵邊青銅鈸。此兵器在銅刃前部嵌有鐵刃,經科學鑒定證明此刃為鍛鐵。這種鐵不是人工冶煉的,而是來自隕石(隕石爆炸時落到地面的隕石中,有含鐵較多或純鐵的稱為隕石)。因為當時人工煉鐵還不為人知,所以隕石的使用在社會生產中沒有實際意義。

近年來,三門峽郭墓地出土了壹把銅柄鐵劍。學者認為,這是西周晚期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真鐵。《西域周末·春秋初》秦襄公(777-766在位)時代詩《詩琴鳳翔》有句“孔祥賦”,說駕的四匹馬黑如鐵,特別肥。用鐵來形容馬的顏色,說明鐵已經被使用過,為人們所熟悉。當時的鐵是熟鐵,通常稱為“塊鐵”,是由木炭在800 ~ 1000℃還原礦石得到的,出爐時是含有大量雜質的固體塊。這種鐵有幾個缺點:壹是冶煉壹次後無法流出爐外,取出鐵塊會損壞爐身,無法連續生產,生產率低,產量小。第二,需要反復鍛造才能做出壹些形狀簡單的物件。第三,含碳量很低,質地很軟。由於上述缺點,這種鐵不能廣泛使用。從目前出土的鐵器來看,最遲在春秋晚期,我國已經發明了生鐵冶煉技術。生鐵在1 1 50 ~ 1 300℃熔煉,出爐時為液態,可連續生產,可鑄造成型,含碳量高,質地堅硬。這大大提高了熔煉和成型的效率,以及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從塊狀煉鐵到生鐵,是煉鐵技術史上的壹次飛躍。直到公元14世紀,歐洲才提煉出生鐵,比中國晚了1 900年。春秋晚期江蘇六合程橋出土的壹塊鐵塊,經科學分析為白生鐵。這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最早的生鐵,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生鐵。

對於鐵制工具的推廣,據文字記載,《國語·齊語》有如下內容:“美金用於鑄劍戟,試犬馬;邪金鑄(chú,鋤頭)。”“元”指青銅,“邪金”指鐵,用於鑄造生產工具。可見春秋中期,齊國已經使用鐵農具了。《左傳》中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記載晉國用鐵鑄刑鼎,鼎上鑄有範的刑書。鑄在鼎中的鐵是向人民征收的軍稅。可見當時晉國民間鐵器也不少。把刑書鑄在鐵鼎上不是壹件簡單的事。就算這個處罰書字數不多,總該有些規定吧。三腳架不會太小,流動狀態的鑄鐵也不會太少。否則將無法成功鑄造。可見,至少到春秋晚期,中原地區的鑄鐵冶煉技術已經比較成熟。

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江蘇六合程橋吳國墓、湖南常德德德山楚墓、山西侯馬北西莊遺址等出土的鐵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遺物。有鐵塊、棒、鐵、鐵(qiāng,壹種古代的斧頭)、鐵(bó,除草的農具)、鐵、鐵、鋼劍等。這些鐵器有的是用塊狀冶煉的熟鐵鍛造的,有的是用生鐵鑄造的。根據地下發掘和文獻記載,春秋時期已經相當範圍地使用了鐵制農具。當時的壹些銅制工具(如銅鋤、鐵鍬)和大量的木、石、骨、蚌等制作的農具,在生產領域還在發揮著壹定的作用。雖然春秋時期鐵器的使用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它標誌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鐵器作為壹種新的生產力要素,為發展山林、擴大耕地、發展水利交通、促進社會生產創造了條件。解放以來,從北至遼寧、南至廣東、東至山東半島、西至陜西四川的廣大地區,都出土了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戰國中期鐵器。河南輝縣戰國魏墓,出土鐵制農具58件,有犁頭、犁鏵等。、鋤頭、鋤頭、鐮刀、斧子等。,其中兩個“∨”形的犁頭,雖然沒有翻鏡面的裝置,但已經可以起到破土開溝的作用了。教材中的“戰國鐵制農具”就是輝縣出土的鐵。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主導了木制和石制農具的使用。這便於砍伐樹木,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精耕細作,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牛耕

最初,中原地區使用壹種叫做“雷蕾”的腳踏耕耘機。舵手用手握住雷蕾的把手,腳放在刀刃上,將刀刃刺入土壤,向外挑起,從而挖出壹塊土壤。耕地就是壹塊壹塊地把土挖起來,耕耘者需要挖壹塊,退壹步。這種間歇退耕地的方法,用的力比較大,效果也不好。傳說早在商朝就用牛趕車了。有人根據甲骨文“犁”的象形文字認為牛耕存在於商代,但這種說法是不充分的。在春秋時期,毫無疑問,牛耕已經使用了它。這樣耕地就不斷向前推進,事半功倍,效果好,是耕作技術的壹次重要改革。牛耕始於東方的春秋戰國時期。商鞅變法後,秦國後來居上,被廣泛使用。那時,馬也被用來耕地。為了重視農業,商鞅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加。”《鹽鐵論·散不足》中說“古人”行時用馬拉車,“停時耕”。漢人所說的“古人”是指戰國、秦朝。畜力和鐵的結合為精耕細作提供了條件。

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科學的興起

農業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用當時的話說,這種耕作技術叫“深耕易耕”,要求深耕快鋤。灌溉方法,中原地區已經普遍用橘來灌溉,而不是原來拿著瓶子來灌溉的方法。戰國時期,農民就知道施肥,而《荀子·郭芙篇》中的“肥田”壹詞表明,當時農民就知道施肥的重要性。妳不僅知道如何使用動物糞便,還知道如何使用草木灰和綠肥來割除雜草,將其燒成灰燼或灌溉腐爛,並將其用作肥料來改善土壤。重視肥料積累是提高農業產量的重要因素。歐洲直到10世紀和110世紀才開始受精,比中國晚了1300 ~ 1400年。戰國時期就已經註意選擇優良品種,也就是說要增加糧食產量,就要選擇優良品種。人們已經開始研究土壤,主張先區分土壤性質,選擇適合某種土壤種植的作物進行播種。戰國時期農業的顯著進步開創了中國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那時,人們已經知道用人力來改變土壤的現狀。即耕地要根據土地的軟硬來劃分。硬地必須先耕,軟地可以後耕。高旱田註意保墑;註意低濕度田地的排水。為了給農作物的生長創造優良的條件,壟要寬而平,溝要小而深;苗木必須縱橫排列,便於通風;在肥沃的土地上,苗要養得密,在貧瘠的土地上,苗要養得稀。肥沃土地上的秧苗如果稀疏,無效分蘗就會增加,貧瘠土地上的秧苗會因為水肥供應不足而死亡。這些做法符合農業科學的原理。當時的人們也明白農時的重要性。“德士”小麥生長發育好,植株健壯,穗大,顏色深,籽粒重,蟲害少,出粉率高,味香,耐饑性好。“第壹次”麥苗出生過早,易受病蟲害侵害;“晚”麥苗脆弱,穗稀疏,顏色不好。所以強調,耕作壹定要適時。

戰國時期農業產量的增加

由於鐵農具的廣泛使用,水利灌溉的發展和農業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有所增加。據對戰國初年魏國農業產量的估計,壹般年份壹畝地可產壹石半粟,相當於每畝九鬥。據《史記·河渠列傳》記載,鄭國渠水灌溉的土地,每畝可得壹鐘。壹個鐘是六石四鬥,相當於每畝三石八鬥四升。在2000多年前戰國晚期的生產條件下,產量確實很高。

都江堰灌溉系統

大約在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李冰被秦王趙浩棋任命為蜀郡的肩。岷江上遊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成都平原時,水流速度突然變慢,攜帶的泥沙和石塊沈積淤積。每年夏秋季水勢暴漲,冠縣(今四川)以下地區經常被淹。雨季過後,又會有幹旱。為了灌溉農田,變水害為水利,李冰總結了以往的水利經驗,因勢利導,依靠當地群眾,在岷江流入平原的都江堰市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渠首和渠系兩部分組成。渠首工程包括三個主要部分:杜江魚嘴、沙飛堰和寶口。杜江魚嘴是建在閩江中遊的引水工程。它把閩江分成兩部分,東邊叫內江,用於灌溉渠水,西邊叫外江,是閩江的幹流。在都江堰市附近的岷江南岸,雷宇山腳下被切割形成壹個個分離的石堆,也就是離堆,和壹個狹窄的入水口,也就是瓶口。內河通過瓶口流入蛛網般密集的河道系統。在大小入口處都有“鬥門”。當需要水時,可以打開桶門,當水多時,可以關閉桶門。“旱必滲水,雨必塞水門”(《華陽國誌·書誌》)。夏季岷江漲水時,杜江河的魚嘴被淹,留樁成為第二個引水地點。為了調節內江水量,在內江金港大堤和裏堆之間修建了飛沙堰。洪水暴漲時,內江的水可以溢出飛沙堰,流入外江,保證內江灌溉系統的安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和交通功能的綜合性水利工程。既緩解了岷江的洪澇災害,又方便了航運,灌溉了300多萬畝農田,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華陽國誌書誌)。都江堰選址恰當,工程布局合理,配套設施嚴密完備,建築就地取材,全系統自流灌溉,2200多年來造福於民。都江堰有520多條支渠,總長約1100公裏。解放前,工程年久失修,灌溉面積減少到200多萬畝。解放後大力整治擴建,如今灌溉面積已擴大到800多萬畝。它不僅是中國水利史上的壹顆明珠,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手工業的發展

春秋以前,工商業主要由政府經營,勞動力是奴隸,私人商人很少。春秋中期以後,隨著土地私有制的逐步建立和封建生產關系的出現,工商部門逐漸脫離政府的扶持,向私人經營方向發展,產生了以生產商品為主的私人手工業和獨立的個體手工業者。他們通常在自己家裏從事生產,有的在城市市場設立作坊和商店。春秋戰國時期,以技藝著稱的公伯班就是這樣壹個獨立的工匠。後來,他被視為壹個工匠的父親。同時,官商不能再壟斷貿易,私人商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比如鄭國的大商人高閑,在賣牛的路上聽說秦國的軍隊來攻打鄭國,就自稱是鄭國派來的使者,贈送12頭牛和4張皮子獎勵秦軍,由於他的即興發揮,焦軍的命令讓誤以為秦國已經通知了鄭的軍事行動,他有備而來,於是取消了偷襲。此外,越國大夫範蠡和孔子的弟子子貢都是著名的富商。孔子周遊世界,很大程度上依靠自貢的經濟幫助。從工商業的發展和工商業者地位的變化可以看出,在工商業領域,奴隸制的控制和束縛正在逐步擺脫,封建關系的新因素也日益增長。

冶鐵是當時最重要的手工業部門。由於多年經驗的積累,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挖掘知識。《關帝子書》說:“上有丹砂,下有黃金;如果上面有磁鐵,下面有銅和金;上面有陵石,下面有鉛、錫、銅;上面有赭石的,下面有鐵。”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和《五藏經》記載了30多個有明確位置的鐵礦。《山海仲晶山景》和《關子地若幹篇》統計“鐵礦3690處”,難免有些誇張,但此時發現的鐵礦肯定不少。從湖北大冶銅綠山發現的戰國銅礦遺址來看,豎井深達50多米,用作交通隧道。為了挖掘礦石,巷道沿水平方向延伸。從煤層底部逐層開平巷,在井下初步分選,用貧礦石、礫石、土充填廢巷道,保證大部分礦石富礦。這些標誌著戰國時期的采礦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井下通風、排水、運輸、提升、照明、巷道支護等壹系列復雜的技術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

標誌著春秋時期經濟突破的是生鐵冶煉技術的發明。煉鐵技術的進步主要在於改進熔煉爐,提高爐溫,這是擴大和改進鼓風設備所必需的。《吳越春秋》說,吳王闔閭鑄劍時,用“童男童女三百鼓炭”,然後“金鐵潤澤,故制劍”。說明當時冶煉爐使用的模具相當多。戰國時期,冶鐵爐是用壹排排木筏吹的。大型冶煉廠有數百名工匠。考古學家在臨淄老城區發現了6個冶鐵作坊,其中最大的占地40多萬平方米。燕國的首都夏衍也是壹個重要的冶鐵地點。在其遺址中發現了三個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冶鐵作坊。各國都有冶鐵中心,最著名的是楚國的萬。所謂“萬巨(鋼)鐵(shο)如蜂螫(chài,蠍子等毒蟲)”可見萬所制兵器之精良。趙國的邯鄲是冶鐵手工業的重要地方。不但邯鄲人郭宗在冶鐵上發了大財,而且他還是個富家公子,就是西漢初年經營冶鐵手工業的卓。他的祖上也是趙人,靠冶鐵發了財。

戰國時期廣泛使用鑄鐵工具,但早期的鑄鐵是硬而脆的白口鐵,容易破碎。當時的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通過對鑄鐵進行高溫退火,創造出了壹種硬度高、韌性好的可鍛鑄鐵。根據熱處理條件的不同,白口可鍛鑄鐵以脫碳為主;石墨化是黑芯可鍛鑄鐵的主要形式。戰國中期以後,鐵被廣泛使用,可鍛鑄鐵的發明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國外的白芯可鍛鑄鐵最早是法國人在1722年發明的。黑心可鍛鑄鐵是1826年美國人發明的。之後很長壹段時間,人們把白心可鍛鑄鐵稱為“歐洲可鍛鑄鐵”,黑心可鍛鑄鐵稱為“美國可鍛鑄鐵”。事實上,可鍛鑄鐵比他們早兩千多年就在中國發明了。

春秋時期,齊國的海鹽煮業和晉國河東池的鹽煮業都很興盛。河東鹽被視為“國寶”。戰國時期,齊燕、燕國的海鹽烹飪業更為發達,海鹽產量多,流通廣。與此同時,蜀郡守時的李冰在四川的井鹽也開始被開發。

紡織工業。當時,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遊的農村地區廣泛種植蠶桑,並生產絲織品。其中齊魯等國生產的絲織品更為精美。齊國的女紅工紡織技術很有名,生產的絲織品銷路很廣。所謂“披衣加冕”(《史記·貨殖列傳》)。當時各諸侯國常以絲織品作為獎品,壹次多達五千匹。麻織物比絲織品更常見,絲織品是當時勞動人民的主要材料和主要商品。長沙出土的亞麻布碎片比普通棉布更密實(每10 cm有280根亞麻布經紗,每10 cm有240根緯紗,現在棉布中的龍頭細布每10 cm有254根經紗,248根緯紗),可見當時的亞麻布織造技術高超。

春秋時期,漆器工藝也依附於木材工業。戰國中期以後,迅速發展成為獨立的手工業部門。戰國早期,漆器的木胎還很厚,精雕細刻的木器上還經常塗上彩漆。戰國中期以後,木胎變得輕巧,漆色有黑、朱、黃、紫、白、綠等十余種,常以各種顏色的漆在器物上繪成各種形象和圖案。有些家用漆器也有金邊或銅邊,稱為金銅扣。由此可見漆器工藝的進步。

  • 上一篇:清潔誌願服務活動總結
  • 下一篇:?壹個男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是中華文明中“好男人”的文化內涵。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