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征,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力。
2)在現代人眼中,龍代表“吉祥”,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因此,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
2、《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可靜可明,可細可巨,可短可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深。宋代羅援所作《爾雅義》補遺中有“龍釋”:“角如鹿,頭如駝,目如兔,頸如蛇,腹如蠅,鱗如魚,爪如鷹,掌如虎,耳如牛”。同為宋代的書畫鑒定家郭也在畫中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借曹操之口勾勒了龍的特點:“龍可大可小,可升可隱;大的時候多雲有霧,小的時候很隱蔽;升騰在宇宙中飛翔,隱匿在波濤中潛伏。黨深今春,龍隨時變。”
3.龍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其背景如下:
早期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生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無法獨立支配自然力,也無法解釋自身的來源。他們對自然充滿了幻想、憧憬甚至恐懼,崇拜各種比人類更強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這是圖騰和鬼神產生的社會基礎。
龍圖騰形成的原因是源於黃帝的釜山象征。《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打敗炎帝、蚩尤後,遍訪四方,“會師釜山”。這種“符號組合”不僅統壹了各部的軍令符號,建立了政治聯盟,還從原始部落的圖騰中結合了壹些元素,創造了壹種新的動物形象——龍。從此,中原各部落都有了同壹個龍圖騰,從而開啟了統壹中華文明的歷史,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事實上,直到五四運動之後,龍的傳人的說法才開始流行。
4、龍的歷史演變:
在中國,龍經歷了四個主要的發展階段:圖騰崇拜、神靈崇拜、龍崇拜與帝王崇拜的結合、印度龍崇拜與龍崇拜的結合。
在圖騰崇拜階段,中國壹些古代部落把龍視為圖騰,視為祖先和象征。根據歷史文獻和相關傳說,龍(原為蛇)原是伏羲氏族的圖騰,後成為太齊部落的圖騰。太乙部落是龍圖騰崇拜最重要的起源之壹。
在神靈崇拜階段,農業和畜牧業逐漸形成,宗教信仰也有所發展,從比較簡單的圖騰崇拜發展到多神教。龍圖騰崇拜也發展成了龍神崇拜。人們將龍神化,視其為水神、彩虹神。
龍被神化後,與帝王崇拜結合在壹起。秦漢時期,中國的大壹統需要壹個相應的大神來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龍崇拜與帝王崇拜相結合。中國古代帝王把自己描述為龍神的化身或兒子,或被龍神保護的人,借助龍樹立自己的權威,獲得人們的普遍信任和支持。這樣,龍就獲得了更突出的地位,在龍文化的發展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龍的精神:
壹個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從多彩的龍文化中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人的人文精神。
1)創新精神。悠久的龍文化與中國古代人民的創新精神密不可分。龍文化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每個發展階段主要是通過內部創新來完成的。觀察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龍藝術形態,從無角到有角,從無翼到有翼,從無足到有足,可以看出龍的形象是經過不斷創新而形成的。
2)綜合精神。龍的形象是古代中國人綜合了動物、鳥類、水生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優缺點而形成的。龍文化的綜合性還表現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龍不斷吸收外來的優秀藝術元素,從而使其形象更加完美。比如唐宋時期,龍吸收了印度佛教中獅子的形象,頭部圓潤豐滿,後腦勺有項圈,鼻子類似獅子,增加了龍的權威感。
3)寬容的精神。古代的龍文化豐富多彩,這與古代中國人的寬容精神是分不開的。龍文化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印度龍王信仰的沖擊,但中國人並沒有排斥它,而是包容和改造了它,形成了中國龍王,豐富了龍文化的內涵。
4)進取精神。從中國古代人描述的龍形象來看,龍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龍的活動空間非常廣闊,可以持續九天,潛入深淵。各種藝術中的龍形象多為飛龍、騰飛龍或奔跑龍,充滿朝氣,奮發向上,不屈不撓。神話傳說中的龍,大多是百折不撓,不可阻擋,無所畏懼的。這些都是古龍開拓精神的體現。
5)獨立精神。龍的藝術形象是獨特的,與龍有關的各種文化現象也是獨特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文化雖然與儒釋道關系密切,但壹直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不隸屬於任何宗教。
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這裏面確實有糟粕也有精華。歷史上的宗教政治龍崇拜,如端午節求雨、端午節求子、端午節求平安、“真龍帝”等,都應該摒棄。但藝術化、民俗化的龍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如舞龍、賽龍舟等與龍相關的民俗活動,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在當代,也要發揮龍文化的凝聚力。龍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幾乎與中華民族的形成和融合同步。歷史上,無論朝代如何更替,龍文化的傳承始終如壹。海內外的中國人都把“龍”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因此,在宣傳和弘揚龍文化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