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新聞網www.NXNEWS.NET 2008-9-16 17:02:35新聞論壇
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自從在該區工作以來,我每年都有兩個特別的節日——“開齋節”和“宰牲節”。在這兩個節日期間,我和自治區黨委、人大、政府、CPPCC的領導同誌將前往銀川南關清真寺、寧夏伊斯蘭教研究所等地,向穆斯林群眾表示節日祝賀,並出席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民委、宗教局舉辦的茶話會。由於長期參加這樣的活動,我學會了壹些禮儀,也學會了很多規矩。作為壹名從外地來寧夏工作的漢族知識分子幹部,我不僅與這裏的漢族兄弟姐妹結下了友誼,還與這裏的回族人民建立了親屬關系。寧夏有回族203萬人,占寧夏總人口的三分之壹,占全國回族總人數的五分之壹。來到寧後,被回族兄弟的民族特色所感染。回族非常衛生,團結,勤勞樸實,有很強的進取精神。這些都讓我對回族兄弟感到親近和敬佩。在以後幾年的工作中,我對當地回族幹部的正直印象深刻,印象深刻。如寧夏上層穆斯林、原自治區副主席馬騰艾親自制定扶貧計劃,為民族團結進步傾註了大量心血;洪、原自治區副主席積極捐款辦希望學校;從65438到0988,在我擔任自治區副主席,主管計劃工作的時候,常務副主席馬和原自治區主席同誌給了我很多鼓勵和幫助。
在寧夏,我們黨留下了民族宗教工作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1935 10 10月5日,中共中央率領的陜甘支隊到達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當晚,毛澤東同誌在回民聚居的興隆鎮單家集村宿營。1936 10 10月22日,左權、聶率領的西征紅軍第壹兵團與賀龍、任、、劉伯承率領的紅二方面軍分別在西吉縣太保會師,宣告二萬五千裏長征勝利。長征中,正是由於執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紅軍才得以順利通過回民地區,並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36 10 10月20日,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縣級穆斯林自治革命政權——陜甘寧邊區玉海穆斯林自治政府在同心清真寺成立。紅軍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對我們做好新時期的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寧夏是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壹,自治區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我在政府工作時,曾多次和黃煌書記、白立忱主席壹起到少數民族聚居的南方山區,幫助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更加關註南部山區,大力改善縣域生產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政府還撥款數千萬元支持西吉縣辦26件實事。還多次隨有關領導和部門向國家民委、財政部、民政部等部門匯報,連續多年為西吉縣爭取了年收入不低於654.38+00萬元的少數民族地區扶貧資金。截至2005年,國家對西吉縣投入專項扶貧資金約6543.8+0.5億元。
我區在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面做得很成功。朝覲是廣大穆斯林的迫切願望,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外事工作,方便穆斯林出行。1999年2月28日,寧夏187穆斯林朝聖團前往沙特阿拉伯麥加朝聖。臨行前,我代表區委看望了他們,希望他們發揚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充分體現我國穆斯林的良好精神風貌。我在黨委工作期間,每年朝聖的時候都和人大、政府、政協的同誌壹起去拜訪。
著眼於經濟發展和地區繁榮,搞好民族團結。可以說,歷屆自治區黨委、政府在發展民族經濟、繁榮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長期堅持不懈地規劃實施了“1236”工程、“千村扶貧工程”、“危窯改造工程”、“生態移民”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等民族地區扶貧工程。2000年初,根據區委的部署,我在深入檢查民族政策落實情況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調查研究,與全國人大代表劉、劉忠等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同誌共同起草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於進壹步加強民族工作的決定》。3月21至22日,全區民族工作會議召開。毛如柏書記和馬啟智委員長作了重要講話。與會人員認真討論了上述《決定》,提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發展,加強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建設,加強黨對民族工作領導的具體可行的政策措施。其中,回族寄宿制中小學助學金由每人每月15元和12元分別提高到30元和20元;降低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分數,規定本地區高校錄取比例每年提高壹個百分點;自治區每年從“欠發達資金”中安排1萬元“科技扶貧資金”,專項用於支持南部山區科技發展;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其中654.38+0萬元用於降氟改水,200萬元用於地方病和傳染病防治、婦幼保健、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群眾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要求少數民族後備幹部比例與少數民族人口比例大致相當,自治區主要部門領導班子中至少配備壹名回族或少數民族幹部;自治區黨校舉辦“少數民族幹部經濟管理專業”大專班、本科班,每年招收100名少數民族中青年幹部;制定了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條例等等。《決定》下發後,在各族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南方山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新壹屆黨委政府針對少數民族聚居的南方山區教育與四川、銀川等地差距較大的情況,從加快南方山區教育發展、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早日實現山區脫貧奔小康的實際出發,決定在寧夏六盤山建設壹所3000人規模的寄宿制普通高中。這是壹所教育部門直屬的高級中學,重點招收南方山區的貧困學生。經過幾年的發展,六盤山高級中學已經成為寧夏的名校之壹。現在另壹所類似的學校,萬人規模的育才中學,將於2008年6月建成。
在民族地區,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黨的十六大把“堅持穩定壓倒壹切的原則,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壹。我們正在建設的小康社會,應該是經濟、政治、文化均衡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小康社會。“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必須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進民族和諧。”
這些年來,在民族宗教工作上,自治區黨委、政府可以說是下了大力氣,高瞻遠矚。通過壹系列措施,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搞好民族教育和計劃生育,加快民族文化衛生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