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五千年前中國先民的發明創造。

五千年前中國先民的發明創造。

1,鼓:

傳說在公元前3500年,中國的人們就有了人造鼓。公元前3000年,鼓是用獸皮覆蓋在框架或容器上制成的。到公元前1000年,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已經制作了壹個上面繪有圖畫的圓形鼓。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使用的銅鼓在17世紀被管弦樂隊采用。1692年,珀塞爾在給《仙後》的音樂中使用了它。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就有了低音鼓。鼓可以使節拍清晰、粗獷、有力。中國在公元前2世紀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制系統:

據說伏羲在公元前3000年發明了二進制。《周易》是五經之壹,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壹。相傳《易經》約公元前3000年由伏羲、周文王、周公寫成,經孔丘修改成為《易經》。現代電子計算機用二進制代替十進制。誰發明了二進制?《周易》中的“易數”用的是二進制。換句話說,伏羲發明了二進制,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得五谷,中國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們社會的進步很大!中國北京的先農壇是為了祭奠神農(伏羲)而建,中國人在這裏表達對他的敬仰。

3.繩子: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制造麻繩的技術。我們的人民開始用麻纖維做繩子。到公元初,麻纖維已經成為世界大部分地區主要的制繩材料。1775年,英國發明家馬修發明了制繩機,結束了手工制繩的時代。從1950開始,使用人造纖維制作繩索。直徑2 mm左右的馬尼拉繩在5512 kg的拉力下會斷裂,而同樣粗細的尼龍繩可以承受13227 kg的拉力。

4.指南針:

相傳公元前2700年,中國的黃帝軒轅氏發明了指南針。黃帝用指南針在霧中辨別方向,打敗了蚩尤。據史料記載,中國人早在戰國時期就使用指南針了。公元前3世紀的《韓非子》說“司南”(指南針)在戰國時期就已經使用。宋代沈括在《孟茜筆談》中對此有更詳細的記載。1090年,中國和阿拉伯航海家開始在船上安裝指南針。作為導航工具。在歐洲,大約是在11世紀,漂浮在水面上的磁針被用來制作指南針。1250左右,在地中海地區,羅盤的磁系已經安裝在測卡上,並由中央轉軸保持平衡。

16世紀,指南針被設置在平架上,在船上發揮作用。19世紀鐵船的羅盤要裝壹塊弗林德斯鐵來校正船的磁力造成的誤差。20世紀制造的船和飛機用陀螺羅盤。根據旋轉頂點的穩定姿態與恒星有關的原理,陀螺羅盤有兩個優點:因為靠近金屬而不偏轉,指向真北而不是磁北。1908德國制造了世界上第壹臺這種實用儀器。最好的指南針是美國施普雷制造的。1910在“特拉華”艦上測試成功,並迅速被美國海軍采用。總之,指南針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壹,後來流傳到世界各地,為全球航海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5、養魚方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知道如何養魚。當時我國人民可以人工孵化魚卵,飼養食用。在1960-1970年代,歐洲和美洲的魚如蛙魚是人工養殖的。英國和其他西歐國家現在每年從養魚場生產大約65438萬噸淡水魚。

6、赤道天文儀器:

公元前2400年,中國發明了赤道天文儀器。

7、十進制計數系統:

中國人在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制計數系統。這在現代科學中非常重要。歐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證據是在公元976年的壹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就采用了它。在公元前13世紀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中國人用十進制描述“547天”的例子。

8、印刷:

公元前1324年,中國的人們已經能夠用墨水雕刻印章和水印文件。印刷是世界上第壹媒體,只有用它才能傳播信息。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壹。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用印章來刻人名或官銜。印章原本是官銜的稱謂,公元前1324年再次用於加蓋文書。最初使用的是墨水,直到五六世紀才開始使用紅色印泥。中國印章大多是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國人認為基於印章的文件、信件和票據在簽字後更可靠。現在印的書裏面,最老的是《金剛經》,中國王印的,現在已經成了孤本。868年,中國人發明了雕版印刷。金剛經是壹種浮雕印刷。它是壹個5.25米的卷軸,上面印著壹塊塊長91厘米,寬36厘米的木塊。後來落入英國人手中,現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

公元1040年,中國刻字工人畢升在北京發明了活字印刷。將粘土六面體活字模具加熱硬化,按韻排列在轉盤上。印刷時,將活字用松脂、蠟等粘合劑鋪在鐵板上,周圍用鐵架紮緊,放在火上加熱使粘合劑融化。冷卻後,活字粘在鐵板上。印刷完畢後,將熱鐵板烘烤,取出活字備用。1403年,朝鮮的李太宗創立了最早的金屬鑄造廠(當時朝鮮還使用方塊字),30年後朝鮮參照古印度梵文創造了壹套拼音字母代替方塊字。現在韓語有40個字母,只需要幾個字母就能拼出所有的單詞。1438年,住在德國美因茨古騰堡的Genfertier(德國人)創造了壹套澆鑄金屬字母的模具。用硬金屬雕刻出壹個沖頭,然後用錘子把沖頭壓在軟銅上,制成壹個陰模,陰模排列在壹個框架上進行印刷。到15世紀,鉛錫合金可能已經被使用。1451年,他印刷了歐洲第壹本用活字印刷的書――多納托·斯萊德語法。拉丁文聖經印刷於1453左右。他的印刷機是用普通螺旋壓力機改裝的。將壹頁作為印版放在印刷臺上,刷上油墨,鋪開紙張,用安裝在螺桿下的壓紙卷筒壓平。壹天只能排壹頁,每小時只能打印16頁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肖爾福發明了多色印刷,印刷了第壹本雙色書——《拉丁贊美詩》。1461年,班堡的傑斯特將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相結合,印制了第壹本圖文並茂的書籍——德國寓言,插圖101。1470年,法國人讓·森在威尼斯設計了第壹批羅馬活字。1477年托雷米繪制的世界地圖,采用凹版印刷,用26張銅版印刷而成。不易仿制,紙張上的油墨微漲,特征多,易辨真偽,故仍用於印制鈔票、郵票、有價證券。1501,意大利Griffaud出版了壹套斜體;1561,他把這些字縮減,印成了袖珍版的書。(西方斜體字主要用來強調句子。)1620年,荷蘭的博吉瑙發明了方便印刷法,每小時可印刷150份。1642年,德國的Segen發明了雕刻凹版印刷法,最適合印刷圖片。第壹幅畫是德國伯爵夫人以利沙的肖像。

1107年,中國人還發明了彩色印刷。600多年後的1719年,德國勒布朗設計的彩色印刷機獲得專利。印的第壹本書是《油畫色彩的調和》。1727年,英國蘇格蘭金匠格特發明了鑄鉛版法。1775年,法國人狄多制定了測量活字大小的單位。1798德國納菲爾德發明了平版印刷術,最適合印刷插圖。1875年,英國首次使用膠印法將圖像印在橡皮布上,然後正式印在需要彈性的材料上。1800年,英國斯坦納制造了第壹臺鐵架印刷機,取代了木制印刷機。它每小時可以打印250張。1810年,德國人在倫敦工作,柯尼希獲得了蒸汽印刷機(機械化手動印刷機)的專利,每小時可以印刷400頁。1812德國人柯尼希和鮑爾設計了滾筒滾壓印花機。《泰晤士報》賣的這臺機器,每小時能印1100張。後來,柯尼希還設計了壹種可以壹次印兩面的印刷機。

1839年,英、美、俄分別發明了電鑄版。用電鑄金屬板代替木刻板。1845年,紐約的Hoao獲得了第壹個實用輪轉印刷機專利。費城紀事報買了這臺機器。1848年倫敦《泰晤士報》的工程師Apps和Cowper設計了壹臺輪轉印刷機,每小時可以印刷8000張。1861年,美國Hoao制作的曲面鉛版使用了紙活字,從此有了完全圓形的印刷版式。1852年,英國攝影技術的先驅塔爾博特發現了鋼絲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他第壹次用這種方法在《紐約畫報》上復制了壹張照片,標題是《紐約的壹個貧民窟場景》。1886德國人摩根·索勒在美國工作,發明了高速自動排版的芝諾排字機,用於《紐約時報》。兩年後正式投產,每小時約6000個排版模塊,是最熟練工人速度的4倍。1887英國公務員蘭斯頓發明了排版出色的Mono鑄造機,於1897年正式投產。在此之前,人們在1477之前就知道刻銅的凹版印刷方法;1895奧地利人克裏克發明了凹版印刷法;1839年,徐步朔在美國發明了照排機。從此,印刷工不要金屬活字,用平板印刷代替傳統的凸版印刷。這種方法是把字母壹個接壹個地投射到相紙上,然後顯影,貼在壹頁樣本上。組裝好的版材通過相機轉移到金屬版材的感光膜上,經過酸蝕後,版材具有了努菲爾德在1798年發明的平版的性能。油墨只附著在有圖形的版材上。現在,照相排版已經取代了大多數傳統的排版方式。

1965年,德國發明了電子照相排字機後,電腦控制排版的時代開始了。先進的印刷廠可以在電腦屏幕上設計整版版面。設計師把頁面布局安排妥當後,用壹個電腦記憶裝置把所有的內容儲存起來,包括文字、標題、圖片位置等等。然後用電腦控制的激光掃描相紙,把整個版面的圖像打印出來,再用照相的方法制作出印刷用的印版。這叫做激光照排。現在,世界上許多大型報紙和期刊都使用先進的印刷方法。例如,中國的科技日報、中國電視新聞和北京晚報都采用了這種先進的印刷技術。

9、油漆——世界上第壹種塑料:

中國最遲在公元前13世紀發明並使用了漆器。河南省安陽市1976年發掘的“富浩”墓(公元13世紀葬),她的彩繪棺槨為證。李約瑟說:“漆可能是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工業塑料。”在中國古代,油漆業的組織和管理是很有條理的,有私人油漆作坊,也有國家生產中心。巴黎東方藝術博物館裏有壹個彩繪木質酒杯。刻在玻璃上的銘文不僅表明玻璃制作於公元四年,而且還刻有參與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名官員的名字。這個木制酒杯顯示了兩千年前中國人對制造技術的看法。另壹方面,這個杯子也說明當時的生產很可能采用了現代工業生產流水線壹樣的工藝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的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漆的重要化學性質,發現了通過漆的蒸發過程使其變質的方法,發現在漆中放幾個蟹殼,漆就會保持液態,不會變幹。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和公元12世紀的施立都提到了蟹殼保存漆液的特殊作用。現代科學家證實,指甲殼中存在抑制某些酶活性的化學成分,其中壹種酶是使油漆變硬的酶。生漆可以通過化學作用長期保持液態,使得中國的這壹生化過程有了經久不衰的工業原型模型。

10,銅鏡:

大約公元前12年,中國人發明了銅鏡。中國人還在5世紀發明了魔鏡。英國晶體學家威廉·布雷格在1932年系統闡述了魔鏡理論,比中國晚了約1500年。魔鏡是世界上最奇怪的東西之壹。魔鏡有什麽好神奇的?在魔鏡的反面,有壹個青銅圖案――圖像或文字,或者兩者都有。反射光線的壹面是凸面,由拋光青銅制成,用作鏡子。在大多數照明條件下,這種鏡子看起來與其他普通鏡子壹樣。然而,當鏡子在明亮的陽光下使用時,它的反射面可以被“看穿”。用鏡子把陽光反射到深色的墻上,人們就可以從投射在墻上的影像中看到鏡子上的圖案或文字。實心的青銅制品變得透明,讓人感覺很神秘。這種現象使得中國人給魔鏡起了個名字叫透明鏡。青銅是不透明的,但實際上讓人感覺是透明的。為什麽?這個謎被中外學者討論了幾百年,中國科學家沈火和外國科學家威廉·布雷格爵士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威廉·布雷格爵士(Sir William Boulaygue)在1932年發現這壹奧秘時曾說:“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圖案清晰地出現。”李約瑟正確地將這壹切稱為“掌握金屬表達精細結構之路的第壹步。”

11,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的人們就已經用傘了,那時候就已經用傘來表明身份了。傘骨由竹子或檀香制成,並覆蓋有由樹葉或羽毛制成的傘面。“雨傘”這個詞在12世紀才出現在英語中。過去只有陽傘,但在1733世紀,巴黎人用防水油布做傘。1750年,英國人韓偉出國旅遊後帶傘回倫敦,引起轟動。1874年,雪兒附近迪卡地區的金屬拉絲工人霍克斯獲得了弧形鋼傘骨專利權。有了這個傘骨,傘就可以收緊,從此成為英國紳士們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發明了伸縮傘。學術界也有說傘是中國在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發明的。

12,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早放風箏。據說中國人早在相信歷史之前就能放風箏了。相傳公元前4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制作了壹只風箏,起飛三天而不墜。還有壹個故事,壹個將軍包圍了宮殿,用風箏測量宮殿城墻和自己軍隊之間的距離。風箏可以用來往家裏送磚頭,或者在風箏的尾巴上系上鉤子用來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風箏(鉆石)由荷蘭人引入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萊受到風箏的啟發,發明了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船長”曾經用風箏拖著壹艘折疊船橫渡英吉利海峽。1901年,我再接再厲,用雙箱風箏放飛,引起了英國陸軍部的極大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機長”科迪在1913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死於空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翼”,讓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具。比如羅格樂樂折疊飛翼,原本是為水星飛船艙內安全著陸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但這個折疊翼原來是今天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放風箏為飛機飛上天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發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國在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國發明了弩。主要用於戰鬥和狩獵。可以橫拍,豎拍,騎射,很厲害。而歐洲的意大利在10世紀才使用弓,比中國晚了1200年。

15,古代機器人:

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的東周時期,中國人已經發明了古代機器人。當今世界,只要談機器人,就壹定要談歐美日。然而,妳可知道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第壹個制造古代機器人的人嗎?中國制造的古代機器人不僅精巧,而且用途廣泛。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會跳舞的機器人,會唱歌吹笙的機器人,會賺錢的機器人,會抓魚的機器人,等等。

壹個會跳舞的機器人。中國唐代的段安西說:西漢時,漢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單於茅盾圍困。漢軍陳平得知,莫多森的妻子閼氏指揮的士兵是該國最精銳、最具侵略性的隊伍,但閼氏卻嫉妒其他人。因此,陳平命令工匠制作壹個精致的木制機器人。給木制機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給它的臉塗上胭脂,顯得更加帥氣。然後放在女墻(城墻上的矮墻)上,啟動機構(機器的啟動部分),機器人就會優雅、優美、惹人喜愛地翩翩起舞。閼氏在城外把這壹幕看得十分傳神,誤把這個會跳舞的機器人當成了真正的人類美女,怕她破城後寵壞了中原瑪吉而冷落了自己,於是閼氏率兵棄城而去。和平之城化險為夷。

吹笙會唱歌的機器人。唐朝的機器人更加精致神奇。唐人在《朝野全集》中說:螺洲尹曾任縣令(相當於“縣令”),性格乖巧,喜飲酒。他雕刻了壹個木制機器人,並給它穿上絲綢衣服。讓這個機器人做服務員。這位“女服務員”在適當飲酒時總是彬彬有禮。

賺錢的機器人。在唐代,中國杭州壹位名叫楊五蓮的工匠研制了壹種類似和尚的機器人,它可以通過拿著壹個青銅碗來學習和尚的施舍,並在碗滿時自動將錢收走。它會向捐贈者鞠躬。杭州市民爭先恐後地往這碗裏投錢,看這場精彩的演出。它每天能為主人賺幾千塊錢,堪稱心靈手巧,財運亨通。

壹個會抓魚的機器人。唐代的機器人也用於生產實踐。據唐代龍州的王石說,壹種類似水獺的機器人被研制出來了。它能沈在江河湖泊的水中,捉到魚後,它的頭會露出水面。為什麽它能抓魚?如果妳在這個機器人的嘴裏放上誘餌,並安裝啟動部件,妳就可以用壹塊石頭把它沈入水中。當魚吃餌的時候,這個部分開始,石頭從它的嘴裏掉進水裏。它嘴巴壹閉,嘴裏的魚就跑不掉了,從水裏浮到水面上。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於生產的機器人。

此外,在《拾遺記》等書籍中,也記載了古代機器人在舞臺上表演,手持燈光,具有盲目性。

16,枝培精準農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枝耕細作法。歐洲人直到1731才使用這項技術,比中國晚了約2400年。

17,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發明了鐵犁。歐洲人直到公元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約2300年。公元1050年,我國的人們還發明了犁鏡,安裝在犁上便於翻土,從而增加了農業產量。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農民發明了拉牛犁。犁是早期人們開始耕種土地的農具。中國的人們從商朝開始就使用犁、木體犁和石犁。公元前500年,歐洲農民造了壹種鐵犁,有兩個輪子,前面有犁片(即share)。戰國時期,中國在木鏵上放壹個V字形的鐵鏵,俗稱鐵口犁。犁架更小更輕更靈活,深度可調,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在公元1700年,歐洲人開始使用先進的羅斯林犁、蘭森金鐵犁和播種機。1830年,美國移民開始使用迪爾銅犁,其他大陸也開始使用銅犁。總之,犁的發明、應用和發展凝聚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上其他發明家的心血,顯示了他們的智慧。

18,大調諧鐘:

中國在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音鐘。歐洲人直到公元1000年才有調鐘,比中國晚了1600年左右。

19,長明燈:

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發明了長明燈。燈芯是石棉;燈油是海豹油或鯨油。

20、算盤:

公元前550年,中國人發明了算盤,用於計算。自古以來,它也是商業中廣泛使用的計算工具。後來流傳到世界各地,在12世紀逐漸被現代阿拉伯數字所取代。到了20世紀,前蘇聯和遠東的很多人還在使用算盤,塑料算盤取代了木算盤和竹算盤。目前世界上電子計算器和計算機有取代珠算的趨勢,但珠算由於價格低廉,要在全世界完全被電子計算機取代,至少還需要十年。

21,地毯:

自公元前500年起,中國就使用地毯了。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於公元前5世紀的中國和伊朗。1606年,法國巴黎附近首次使用織布機織成的地毯。今天的地毯是由人造纖維和羊毛織成的。

22、雙作用活塞波紋管:

中國在公元前5世紀發明了雙動活塞風箱。直到16世紀,西方才開始使用雙作用活塞波紋管。比中國晚了2100年左右。

23、水碗

公元前5世紀,中國人發明了水碗。

24、空缺表零法:

中國人在公元4世紀前就開始用空格表示零,中國的算盤就是這樣表示的。按照西方的傳統,用“0”這個符號來代表零,這個符號是印度人在九世紀發明的。它出現在公元870年瓜莫爾的碑文中。然而,實際上“0”這個符號的出現要比這早得多。這個符號在公元683年出現在柬埔寨和蘇門答臘的碑銘中,在公元686年出現在蘇門答臘附近的邦加島上。有專家認為,這些國家出現的“零”這個符號是從中國傳下來的,他們又傳給了印度。零很重要。如果我們忽視零,現代科技將會崩潰。當然,用空位表示零是中國人的發明。但是,我們並不是說使用“0”符號的絕對優先權屬於我國,因為直到1247,“0”符號才首次出現在我國的印刷品上。雖然我們確定它至少在壹個世紀以前被使用過,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個表示零的符號最早是在何時何地在中國被使用的,這需要進壹步的研究。

25、化學武器:

中國用毒氣進行化學戰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初。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利用風箱釋放爐中芥子燃燒的氣體,滲透到被圍困的敵軍坑道中的記載。這比德國在壹戰中使用戰壕芥子氣早了2300年,中國人有以下幾種化學武器:“糞彈”,這是毒氣彈的雛形。“飛沙彈”就是把壹管火藥放在陶罐裏,火藥的成分是從有毒植物的生石灰、松香、乙醇中提取的。把這個武器從城墻上放下來,它會立刻爆炸,致命的毒藥會散落壹地。“催淚瓦斯”在公元二世紀的中國被人們使用。它產生的煙霧很快使人淚流滿面。海紋油、川漆、海星之類的毒藥會讓敵人嘶啞。我們國家的壹些毒藥可以把敵人的肌肉腐蝕到露出骨頭。火矛含有砷和壹般的毒藥。1540年,貝林古喬寫的《煙火藥劑》壹書中說,火矛燃燒後,噴出“熾熱的火焰,兩三步之外,令人毛骨悚然”。在歐洲,砷在1580年之前並不是壹個流行的東西,但在17世紀被水銀煙霧球取代,是當時中國送給世界的禮物之壹。

26、馬胸帶變化: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發明了馬具轉換器。在此之前,公元8世紀西方換馬的唯壹方式是“頸前換馬具”。這是壹種不合理的方法,因為皮帶是綁在喉嚨上的,也就是說壹旦馬用盡全力,就會立刻窒息而死。我國發明的馬胸換帶器克服了這壹缺點。我國的這項發明後來通過中亞傳到了歐洲。歐洲考古學家在公元7至10世紀的古墓中發現了胸帶替換的遺跡。

27、石油照明法:

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石油照明和天然氣照明。

28、鑄鐵:

公元前4世紀,中國發明了鑄鐵。

29、馬肩馬具:

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中國的人們發明了換鞍工具。這比歐洲出現胸帶100年後出現的肩帶替代早了1000年。中國人還發現,肩袖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換:繩子可以綁在肩袖上(領子兩邊,直接在車上)。正是這種形式的肩袖置換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

30、硝石鑒定方法:

公元前3世紀以前,中國就發現了硝酸鹽。這比西方早2000年。在發明火藥之前,我們首先要認識並獲得它的三種成分中最重要的壹種,就是硝石。中世紀以前在西方是不為人知的,但在歐洲是缺乏的。中國資源豐富,可以從其他礦物中提純。硝石的鑒定是基於顏色反應。硝石燃燒發出的紫色火焰可以證實鉀的存在。中國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紀就會用這種方法來鑒定硝石的存在。中國硝石的發現為後來火藥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31.靈渠,世界上第壹條同高的運河。

等高線運河建於公元13世紀的西方,比中國晚了約1600年。

32、三維地圖:

中國最遲在公元前3世紀發明了三維地圖。在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中,記載了壹幅繪制於公元前210年的秦始皇陵圖。書上說:“以水銀為百河海,灌輸於機,上有天文,下有地理。”1985年6月,《每日電訊報》的壹篇報道說:秦始皇的墓地雖然沒有開放,但可能已經被發現了。據說在墓門處發現了水銀的痕跡。考古學家推測,這可能就是上面三維地圖上顯示的水星。

早在公元前3世紀,中國著名的蓬萊仙山地圖就出現在壇子和香爐上。這對以後三維地圖繪制技巧的發展影響很大。公元32年,馬援將軍談到了軍事三維地圖,山谷和山脈的模型是用糯米制成的。此外,還出現了壹幅木刻立體地形圖,這是大科學家沈括在《談孟茜》中描述的。1130黃裳還制作了木刻立體地圖。這幅地圖後來引起了哲學家朱的興趣,他盡力收集木刻地形圖進行研究。他本人有時用黏土,有時用木刻,制作三維地形圖。還在小說《鶴林玉露》中描述了朱制作的壹幅地形圖:“(朱)試圖用木頭做出壹幅美麗的圖畫,雕刻出凹凸不平的地貌。和睦給了它八塊。有公母榫,可以折疊。壹個人的力量可以是負面的。每次出門都是跟風,但都沒有成功。”

三維地形圖的制作很可能是從中國傳到阿拉伯,再傳到歐洲。1510年,保羅·多庫斯制作了歐洲最早的地形圖,繪制了庫夫斯坦的鄰近地區。阿拉伯人Ibe Batita(公元1304-1377)描述了他在直布羅陀看到的三維地形圖。沒有比這更早的中國以外國家的三維地形圖的記載。

33.吊橋:

李冰,中國人,公元前3世紀在四川冠縣修建安瀾橋。這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的竹索鏈橋。全長320米,八孔,整個結構沒有金屬材料。吊橋用石板鋪成,方便人們行走。這種由竹子制成的電纜橋非常有效。整根電纜以竹子為內芯,外面用竹子外層切割下來的竹條(條子)包裹。編織是因為編織層纏繞內芯越緊,電纜的強度越大,從而增加了安全系數。此外,中國人在公元1世紀發明了鐵吊橋。這座橋可用於交通。1655來華的西方人馬丁·馬丁尼,曾描寫過貴州壹條河上的斜拉橋,並將其編入了那個時期著名的名著《中國新地圖集》。西方第壹座吊橋,即絞盤橋。它建於公元1741年,橫跨英格蘭的牙齒河。它只有電纜,但沒有可供車輛通過的橋面。因為歐洲人在1809年才建成第壹座供過往車輛通行的吊橋,所以中國人在這方面領先西方1800多年。

34、批註:

在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國人已經發明了記譜法。2000多年前,我國戰國時期就有了管式色譜儀,是中樂12律的簡稱。大約公元1200年,科隆的佛朗哥在他的作品中創造了壹套節拍符號,將節奏分為四個長度,逐漸演變成壹種現代記譜法。

  • 上一篇:什麽節日快到了?
  • 下一篇:2018年關於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