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須明確,思維是壹種語言。壹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壹個實驗。把壹個* * *蜂鳴器放在正在思考的人的耳朵裏,可以看到* * *蜂鳴器* *,用儀器顯示* * *蜂鳴器的波紋,與思考者的腦波壹致,證明思考也是壹種語言。
現代漢語強調順序,單句的基本結構是:主謂(定語)賓語【補語】。如果是疑問句,在句末加壹個語氣詞“是或不是”。
如果是感嘆句,在句末加壹個感嘆語氣詞“啊或者啊”。很少使用倒裝句或強調句。英國人說的英語不壹樣,所以我們很難在英語中比較復雜的簡單句中找到完全順序的句子。
在英語簡單句中,到處都有倒裝句,主要是為了強調。而且,英語中還有特別強調的句子:It is...那...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壹位。是英語的語言方式,也影響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思維方式。
在疑問句中,我們也註意這方面,特別是在特殊疑問句中。我們應該把疑問代詞放在句子的前面,問時間的時候說“When”,問事情的時候說“What”,問地點的時候說“Where”,問原因的時候說“How”。
感嘆句中,也有把重要內容放在前面的特殊句式。壹種結構是How+形容詞或副詞,句子的重點在這個形容詞或副詞上。另壹個結構是什麽壹個加名詞。
句子的重點是這個名詞。如果把這些按順序翻譯成中文,可能翻譯不出來,或者對中國人來說可能很陌生。
例如:
這個女孩多漂亮啊!這個女孩太漂亮了。在美國人眼裏,這句話裏,女生是次要的,漂亮才重要。
如果用中國的順序公式來翻譯這句話,就變成了:這姑娘多美啊。很明顯,這個句子順序不對。如果妳想同時強調美女和女生,英語會說:
她是壹個多麽漂亮的女孩啊!或者多聰明的女孩啊!
她是壹個多麽漂亮的女孩啊!所以中美兩國的語言差異決定了中美兩國人的思維差異。
第二,中國人更現實和務實,而西方人尋求積極,“正能量”和快樂。
西方壹方做宣傳的時候,總是告訴對方有多厲害,多嚇人。冷戰時期蘇聯很可怕,近幾年又有中國威脅論。
因為美國人民就是這種思維方式,妳不把對方搞得嚇人,美國人民就不在乎。比如二戰,如果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美國人民和國會根本不會同意美國參戰。
而中國則喜歡把對方說成垃圾,把自己說成了牛逼的宣傳方式。
因為東方人是那種說“妳不把自己變得牛逼,我憑什麽聽妳的?”而“如果妳把對方搞得很可怕,那不是讓別人有野心,毀了自己的威信嗎?那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嗎?”思維方式。
3.《論中國》的作者、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中國人和美國人的區別在於,美國人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像我壹樣,所以美國人有壹定的傳教式思維方式。
另壹方面,中國人認為,如果妳不出生在中國,妳就永遠不會出生在中國。所以中國的思維方式和美國很不壹樣,但是雙方都要承認對方對世界做出的成就和貢獻。"
擴展數據:
1,思維方式的必要性
人的思維是人腦在生產實踐活動的作用下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功能,是人類歷史長期發展的產物。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觀察和反映客觀世界,也對客觀世界進行分析和綜合。
某個民族把自己對現實的長期認識凝結成經驗和習慣,借助語言形成觀念,並賦予其某種方式,從而形成了這個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壹個復雜的結構,深層的表達是情感和意誌的暗流,更深層的是對有潛意識存在的事物的態度,淺層的表達是語言。
思維方式是文化和語言之間的橋梁,兩者密切相關:壹方面,思維方式體現在民族文化的各個領域,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往文化,尤其體現在哲學、科技、文學、美學、藝術、宗教、政治、法律等生產生活實踐中。
思維方式的差異是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另壹方面,思維方式是語言形成和發展的深層機制,語言促進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發展。語言是思維的主要工具,是思維方式的構成要素。思維是以壹定的方式,以壹定的語言形式體現出來的。
思維方式的差異也是語言差異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研究語言的特點及其轉換,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以及不同民族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有必要深入研究與語言和文化都密切相關的思維方式。
2.中西思維方式差異的原因。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來看,世界可以分為兩大區域:東方和西方。導致他們思維方式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
首先,東西方哲學對語言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走上了“指手畫腳”的軌道。中國第壹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經》中,不遺余力地否定語言的終極表達功能:“道可為道,而不可為奇;名可名,非常有名。”他甚至否認語言是知識的源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