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現有繪畫系、藝術設計系、音樂表演系、藝術學教研室、徐悲鴻藝術研究院、東方藝術研究所、文化藝術策劃與推廣研究所、繪畫材料研究與修復工作室,招收繪畫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美術學專業的本科生,藝術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音樂學的碩士在職學習,同時還招收美學專業的博士在職學習。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建和聞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學術顧問張秀梅分別在會議上作了致辭。聞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孫婧、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辦公室主任錢軍、藝術學系主任王文娟副教授、藝術策劃與傳播工作室齊悅老師參加研討會。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文化藝術策劃與推廣研究所所長顧亞奇副教授主持。
王建書記對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傳統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並傳播好中醫藥文化是國家實現文化復興的現實需求,也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關註並實際投資該題材的創作、制作與傳播,充分彰顯了聞康集團的前瞻思維、文化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同時,他肯定了文化藝術策劃與推廣研究所在橫向項目上的開拓,認為這次會議進行了前期紮實的調研與論證,是高校以學術研究服務社會的切實舉措。
張秀梅在致辭中強調,非遺傳統醫藥文化的影像傳播不僅能引起政界、學界、產界、商界對於中國傳統藥文化的關註,更能引起國人對於文化、尤其是醫文化以及醫文化背後對於生命和健康的深層次的思考。她充分肯定了項目的合作模式,認為這是壹次“政府主導、學(協)會搭臺、企業投資、學界護航”四為壹體的合作***贏的創新模式。
研討會主題集中,聚焦“傳統醫藥文化”的本體研究與外延的影像創作兩大版塊。醫藥專家從自身研究領域和專業方向圍繞“傳統醫藥的歷史沿革和文化傳播”、“民族醫藥(如藏醫藥、苗醫藥、新疆醫藥等)的分類與發展路徑”、“傳統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等進行對話與交流,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張兵深入分析了重要的非遺行業數據,指出傳統醫藥文化保護的急迫性。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龍致賢認為,拍攝傳統醫藥題材的影像片需追求政治性、藝術性、科學性三者統壹。與會專家還從養生保健、中醫技法、藥膳等專業角度進行深入剖析,為影像創作明確了方向。
傳媒專家在醫藥專家專業研究的基礎上,就影像創作的方向、路徑、傳播渠道、商業模式等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在豐富創作手段、開拓全球視野、強化移動互動等方面提出了許多中肯建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淞認為,微電影的形式更適合碎片化時代的傳播,需強化影像中的青年屬性和名人屬性。《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等紀錄片主創高雋導演認為,應該減少傳統醫藥的說教模式,增加爭議與懸疑色彩,有機拆解傳統醫藥的文化內涵,以小見大壹點見面。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劇常仕本從拍攝理念的角度出發,指出紀錄片或者是影視劇的落腳點應該是探尋核心價值觀,並以此輻射和統領作品,才能讓影像傳播延展到公眾層面。
此次研討會重點清晰,話題針對性強,現場氣氛活躍,嘉賓觀點深刻獨到。顧亞奇副教授表示,將會認真消化專家意見,繼續加大文獻研究與數據采集的力度,進壹步完善項目研究方案,力爭形成高質量的研究成果,為打造創新性的傳統中醫藥影像傳播模式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研討會是文化藝術策劃與推廣研究所的壹次重要探索,也是藝術學院本年度舉辦的第壹個關於橫向科研項目的學術性研討會,為學院科研機構、各工作室與政府、企業等開展橫向合作提供了壹定的經驗,對於提升藝術學院整體的科研水平與社會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妳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