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員工的自覺實踐活動來體現。因此,它是企業員工的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主導作用。企業精神以價值觀為基礎,以價值目標為驅動,對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制度、道德風尚、群體意識、企業形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壹個企業的靈魂。
企業精神通常用壹些富有哲理的、簡潔的語言來表達,便於員工記憶,並經常用來激勵自己;也便於對外宣傳,容易在人們心目中形成印象,從而在社會上形成鮮明的企業形象。比如王府井百貨的“壹把火”精神,就是用大廈人的光和熱去照亮和溫暖每壹顆心,其本質就是奉獻服務;西單商場“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精神,體現了以實事求是為核心的價值理念和真誠守信、開拓進取的經營風格。
商業道德
企業倫理是指調整企業與其他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以及企業內部員工之間關系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以善惡、公私、榮辱、誠信、虛偽等道德範疇為標準來評價和規範企業。
與法律規範和制度規範不同,企業倫理沒有那麽強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它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大的號召力,當它被人們認可和接受時,就具有了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重要手段。中華老字號同仁堂藥店之所以能長盛不衰300多年,是因為它將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融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即“濟世強身,精益求精,童心未泯,平等相待。”
集體意識
群體就是組織,群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群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群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壹個員工都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為作為實現企業目標的組成部分,使他們以自己是企業的壹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視為自己利益的同體和歸屬。所以他們會努力實現企業的目標,自覺克服與企業目標不符的行為。
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通過企業的外在特征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消費者和公眾認可的對企業的整體印象。以外在特征表現出來的企業形象稱為表面形象,如招牌、門面、標識、廣告、商標、服裝、商業環境等。,給人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管理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為深度形象,是企業內部因素的集中表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金實力、產品質量等。表面圖像基於深度圖像。沒有深層圖像,表面圖像是假的,不能長久保持。由於流通企業主要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與客戶接觸較多,所以表面形象尤為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深層形象可以放在次要位置。北京西單商場樹立了“以誠待人,以誠感人,以誠待人,以誠待人”的企業形象,而這種服務是以優美的購物環境,可靠的商品質量,真實的價格為基礎的,即以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經營實力作為優質服務的保障,實現表面形象和深層形象的結合,贏得顧客的信任。
企業形象還包括企業形象的視覺識別系統,如VIS系統,它是企業宣傳的視覺識別,是這個企業引入社會視覺認知的渠道之壹,也是標誌企業是否進入現代管理的標誌性內容。
企業系統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對人們的行為具有強制性,能夠保障壹定的權利。從企業文化的層級結構來看,企業制度屬於中層,是精神文化的表現,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為員工行為規範的典範,使個體活動得以合理開展,內外人際關系得以協調,員工利益得以保障,從而使企業得以有序組織起來,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工作。
文化結構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位置和組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和類型的比例關系和位置關系。它展示了這些要素是如何聯系起來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的。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和企業精神文化形態。
企業使命
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它是指企業存在的根本性質和原因,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和經營思路,為企業目標的確立和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的使命應說明其在整個社會經濟領域的活動範圍和層次,並具體表達其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身份或作用。它包括企業的經營理念、宗旨和形象。
編輯此段落
類型
根據企業的任務和運營模式
迪爾和肯尼迪將企業文化分為四種類型:強人文化;努力工作,享受文化;攻擊文化;過程文化。
1.硬漢文化。這種文化鼓勵內部競爭和創新,鼓勵冒險。競爭力強、產品更新快的企業文化特征。
2.努力工作,享受文化。這種文化工作和娛樂並重,鼓勵員工完成風險較小的工作。競爭力弱、產品相對穩定的企業文化特征。
3.博彩文化。它具有在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孤註壹擲的特點。壹般來說,企業文化的特點是投資大,見效慢。
4.過程文化。這種文化側重於如何去做,工作基本沒有反饋,所以員工很難衡量自己做了什麽工作。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按部就班完成任務能力的企業文化。
根據企業的狀態和風格
1.充滿活力的企業文化。特點是:重組織,追求創新,目標明確,面向外部,上下溝通好,責任心強。
2.停滯的企業文化。特點是:急功近利,沒有遠大的目標,利己,自保,內向,行動遲緩,不負責任。
3.官僚企業文化。特點是:套路,繁文縟節。
根據企業的性質和規模
1.溫室類型。這是傳統國企特有的。對外部環境不感興趣,缺乏冒險精神,缺乏激勵和約束。
2.拾荒者類型。中小企業特有。戰略隨環境變化,組織結構缺乏秩序,職能分散。價值體系的基礎是尊重領導者。
3.花園類型。試圖維持在傳統市場的主導地位,家長式管理,員工激勵處於低水平。
4.大株型。大企業特有。它的特點是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鼓勵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根據企業對各種因素的重視程度
1.等級類型。由在壟斷市場經營的公司擁有。非個性化的管理風格,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強調遵守標準、規範和僵化的程序,組織內部缺乏競爭,人們暗地裏勾心鬥角。
2.職業經理人類型。以工作為導向,標準明確,獎懲制度嚴格,組織結構靈活,內部競爭激烈。
3.技術型。技術專家掌權,家長式,專註於技術秘密和職能組織結構。
導向功能
所謂引導功能,就是通過它來引導企業的領導和員工。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管理哲學和價值觀的指導
經營理念決定了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規則,指導經營者做出正確的決策,指導員工科學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的* * *相同價值理念規定了企業的價值取向,使員工形成對事物的* * *認識,具有* * *相同的價值目標。企業的領導者和員工為他們所確定的價值目標而行動。美國學者托馬斯·彼得斯和喬治·w·羅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壹書中指出,“我們研究過的所有優秀的公司都很清楚自己代表著什麽,並認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價值標準。事實上,如果壹個公司缺乏明確的價值觀或不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懷疑它是否有可能取得運營上的成功。”
2.企業目標指導
企業目標代表了企業發展的方向。沒有正確的目標,就相當於失去了方向。壹個完善的企業文化會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的態度來設定企業的發展目標,必須是可行的、科學的。企業員工正是在這壹目標的指導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約束函數
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主要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範來實現。
1.有效規章制度的約束
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內容之壹。企業制度是企業內部的法規,企業領導和員工都必須遵守和執行,從而形成約束力。
2.道德規範的約束
倫理就是從倫理關系的角度來約束企業領導和員工的行為。如果人們違反了道德規範的要求,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心理上也會有負罪感。同仁堂大藥房“為健康拯救世界,精益求精,不不忠,平等對待每壹個人”的倫理標準,約束著所有員工嚴格按照工藝流程操作,嚴格質量管理,嚴格紀律。
凝血功能
企業文化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感受,從而在企業內部營造團結友愛、相互信任的和諧氛圍,強化群體意識,在企業員工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相同的價值觀形成相同的目標和理想。工人們把企業看作是壹個相同的命運體,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實現相同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個企業步調壹致,形成統壹的整體。這時,“廠興我,廠衰我”就成了員工的真摯情感,“愛廠如家”就會成為他們的實際行動。
激勵功能
* * *相同的價值觀讓每壹個員工都感受到自己存在和行為的價值,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對人類企業文化最高精神需求的壹種滿足,必將形成強大的激勵。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氛圍中,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相互關心、相互支持。尤其是領導對工人的關心,工會會感到被尊重,自然會振作起來,努力工作。此外,企業精神和企業形象對企業員工有很大的激勵作用,特別是當企業文化建設成功並對社會產生影響時,企業員工會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他們會加倍努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企業的榮譽和形象。
適應功能
調整就是調整和適應。企業各部門和員工之間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壹些矛盾,需要自我調節來解決這些矛盾;企業與環境、客戶、企業、國家、社會之間會有不和諧、不適應,這也是需要調整和適應的。企業理念和企業倫理使經營者和普通員工能夠科學處理這些矛盾,自覺約束自己。完美的企業形象就是這些調整的結果。調節功能實際上是企業能動作用的壹種體現。
輻射函數
文化力不僅在企業中發揮作用,還通過各種渠道在社會中發揮作用。文化力量輻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媒體和公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