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家的
由於缺乏核心技術,企業主要從事制造和加工。但是,無論加工貿易還是貼牌生產,制造和加工環節只支付土地、廠房、設備、水、電等物化要素和成本。
雖然簡單的生活勞動力成本也大,但在不同國家可以替代,企業為了爭取訂單往往會被壓低。跨國公司掌握的研發環節和流通環節,投入的信息,
技術、品牌、管理、人才是知識密集型要素,比制造加工環節更復雜,不可替代。同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市場,R&D和流通環節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市場風險。
制造環節,按合同完成訂單生產即可分享利潤,不負責產品銷售,市場風險極低。根據成本與收益、風險與收益的比例匹配原則,跨國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是最大的
最終產品銷售的投資者和風險承擔者自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壹)中國紡織服裝業存在的問題
比較優勢降低,產品結構不合理。
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市場呈現壹定程度的供需結構性矛盾,產業結構失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工柞道
現在講以下三個方面。
那
壹是初加工產品增長過快。從紡織產業結構來看,首先表現為紡織、化纖等行業初級加工能力相對過快增長帶來的過度競爭風險。從2000年到2006年
年,中國紡織工業投資總額超過5000億元,年均增長50%左右。壹些地區和企業片面追求規模和產值的高增長,盲目擺攤設點,從投資節點發展“同構”
從結構上看,紡織產業鏈中棉紡、化纖等上遊初加工行業的投資占總投資的75%以上,使得同期棉紡、化纖產能迅速擴張。到2006年底,棉花
紡絲產能比2000年增長了壹倍多,聚酯和化纖產能增長了3倍左右。
二是染整行業水平低,影響高檔面料供應。
是的。雖然中國紡織服裝產量居世界第壹,但在紡織深加工的許多關鍵領域仍處於劣勢,壹些高端產品仍需進口,如高端面料、高端地毯、無紡布等。
產品。目前,中國60%的中高檔服裝用於出口。
2006年進口面料金額達89.5億美元,進口面料平均單價普遍高於出口面料,如2006年中國進口棉、化纖、毛織品。
平均單價分別比出口平均單價高出0.34、0.38和2.17美元/米。面料的外觀主要取決於染整工藝,染整工藝壹直是我國紡織行業的瓶頸,設備陳舊。
陳舊、工藝落後、後整理水平低等問題,導致織物外觀缺乏特色,檔次低,功能差。目前在我國印染行業,只有少數企業能達到色差在3-4以上的產品合格率。
80%,大多數企業只有
50%左右,國外先進水平已經達到90%。
橫向產業結構沒有
合理的第三個方面是三大類最終的紡織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紡織品從使用角度可以分為服裝、工業和家用。從長遠來看,隨著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中國的生產
產業用紡織品和裝飾用紡織品的需求也日益加快,但中國目前的產品供應結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約3/4的產品用於服裝生產,不到1/4是後兩者。
為此,裝飾和產業用紡織品的供應相對不足。從中國紡織服裝產品的進出口類別可以看出上述結構情況。2006年,服裝出口占中國紡織服裝出口的64.47%,產業用紡織品占22.91%,而同期進口
相反,產業用紡織品在進口中的比重達到84.26%。
2.技術落後,人才匱乏,管理水平低。
目前的
服裝行業的競爭已經成為以高新技術為導向的全球性綜合科技和經濟實力的較量,科技的作用日益突出。據統計,國際大型工業企業的R&D費用壹般都占銷售收入的比重。
3% ~ 5%,世界500強企業達到5% ~ 10%,而中國服裝行業這壹比例不到0.12%。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和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是服裝行業的高新技術。
發展方向,發達國家服裝企業應用普及率已達
80%以上。
設計師是服裝的靈魂,但中國至今沒有壹個世界名師,也沒有壹個龐大的服裝學生。
生產和消費能力不成比例。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也嚴重缺乏。行業內只有1%的技術人員有技術職稱,是全國技術素質最低的行業。民營服裝企業是家族式、家族化的
長期管理模式非常普遍,缺乏戰略思維,短期行為普遍;而國有和集體企業存在壹些體制問題,如產權不清、機制不活等,很難真正管起來。管理水平低
直接影響中國服裝行業的效率。以總資產貢獻率衡量,1998
年中國工業的平均水平為7.12%,而服裝工業不到4.33%。
3、品牌競爭力差,產業鏈長
集成度低。品牌競爭日益成為現代服裝業競爭的關鍵手段,但品牌競爭力弱與中國服裝業巨大的生產加工能力極不適應。盡管皮埃爾
卡丁(皮爾·卡丹),克羅迪勒(鱷魚),金色。
LION等世界知名品牌都是中國本土企業做的,中國有壹萬多個品牌,但沒有壹個是世界知名的。服裝產業依存度很高,但中國的服裝相關產業相對滯後。
之後就很難適應作為領導者的服裝行業的發展了。紡織工業不合理的產品結構使中國的高檔面料從
收率低於50%;服裝裝備制造業,除普通縫紉機外,高檔專用縫紉機和粘合、裁剪、熨燙設備全部依賴進口;高端服裝輔料也基本依賴進口。此外,現代服裝業的發展
時尚預測、品牌代理、會展公司、模特公司等相關服務行業的同步發展日益需要,但我國服裝服務業的發展遠不能滿足服裝行業的需求。相關產業的滯後發展使得
服裝的行業整合度?
高,這已經成為中國服裝業進壹步發展的桎梏。
4、標準體系不完善,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
知識和手段落後。據統計,我國每年紡織品服裝出口約70億美元,受近年來國際貿易中日益增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不利影響,占。
10%以上,而我國服裝企業從認識到行動相對滯後。國際紡織品生態研究和檢驗協會推出OKO特克斯標準
以100(生態紡織標準100)生態標簽為例。截至2000年5月,在向亞洲紡織和服裝企業頒發的1125份證書中,只有95份授予了中國。
中國企業。
我國對服裝的毒理檢測和環境汙染防護檢測鑒定也起步較晚,技術落後,對產品環境標誌認證重視不夠。目前,除了中國環境標誌認證委員會有壹個參照歐盟標準制定的生態紡織品標準外,中國沒有強制性的國家標準。雖然國家正在推行產品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雙綠色認證,並對獲證企業給予出口免檢待遇,但在國內4.7萬家服裝企業中,僅有18家獲得該認證。近年來,發達國家的質量標準越來越高,而中國的標準很難與國際接軌,這對於中國入世非常重要。
對後服裝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參與國際競爭極為不利。
3.縱向產業鏈結構不利於產業效益的提高。
從
再看垂直產業鏈,目前我國紡織服裝各部分發展不平衡,整體結構呈現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格局。即在生產加工環節中間,優勢明顯,而在兩端,
R&D的設計和品牌營銷能力相對較弱。在當前的國際分工體系中,發達國家越來越註重紡織產業鏈的兩端,即前端的原料生產和產品研發以及末端的深加工和營銷。
現場頻道。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利潤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相對較低,處於國家中部,受到發達國家的擠壓。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多采用貼牌生產方式。
制造商在全球紡織品價值鏈中只占10%的利潤,90%的利潤屬於品牌商、批發商、經銷商和零售商,這些環節大部分都包含在內。
出口國的壟斷權落入位於產業鏈兩端的發達國家手中。
這種產業優勢結構具有高度的可替代性,市場競爭激烈,容易被其他國家替代,造成“微笑曲線”下移,即利潤率下降。從世界知名品牌的發展軌跡來看,要實現產業升級,我們應該
應采用原創設計生產(ODM)和自有品牌生產(OBM)。
4.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入關鍵時期。
根據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下世界紡織工業發展的大趨勢和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我國紡織服裝業已經進入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關鍵時期。原因如下:
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在國際市場上,全球紡織品市場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制造業國家在跨國產業鏈中低端地位的競爭更加激烈。在產業價值鏈中,“微笑曲線”不斷下移,即利潤從產品制造向R&D、設計和品牌銷售的轉移將持續下去。同時,壹些
新興發展中國家憑借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正在擠占中國紡織品的海外市場。中東歐、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依靠廉價勞動力和靠近主要消費市場的地緣優勢,已經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壓力。曾經以勞動力和土地為國際比較優勢的中國紡織品正在逐漸流失。在國內市場,紡織服裝行業也面臨著挑戰。低端產品供給相對過剩的矛盾始終存在。另壹方面,出口壓力的增加將迫使企業轉向內銷,從而進壹步加劇國內市場。
競爭。
資源、環境和因素的制約。首先,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增強。國際上,環保、綠色、循環經濟都是從發達國家開始的。在國內,中國的紡織服裝生產
產業結構與資源、能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紡織服裝行業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粗放型發展受到更大制約。然後
原材料和要素成本的上升趨勢難以逆轉。棉花和化纖原料的短缺日益加劇。近年來勞動力供給相對不足,工資成本上漲壓力大,賦予紡織服裝生產明顯的勞動密集型特征
行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在中國紡織服裝業的代工階段,外商利用了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同時給中國帶來了大量的能耗、汙染等負面“外部”。
性”,但外國公司未能承擔這些成本。
(二)中國服裝業的結構調整
面對上述問題,政府和行業協會必須為服裝行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行業引導,幫助中國服裝行業大力加強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提高核心競爭力,使配置給服裝行業的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率和效益,更好地迎接WTO的挑戰。
1.加強所有制結構調整,讓國企退出服裝行業。
我
從2000年服裝行業相關指標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國有企業占全國服裝企業的9%,占用行業資產41.1%,而利潤總額僅占行業的2.6%。從
2000年的時候,服裝行業所有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和三資企業最擅長做的事情,然後通過各種模式聯合起來。從核心企業主要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國有企業
各項指標與外資企業差距較大,總資產貢獻率僅為
4.10%,而外資企業高達9.63%。因此,服裝行業
國有企業的生產配置效率低下,應該調整。
中國近幾年服裝業的發展也證明了這壹點。截止1999年末,行業國有企業數量比1995減少了50%,民營企業成為行業主體。實踐證明,對於服裝行業來說
民營企業有很強的生存力和競爭力。因此,國家應該鼓勵民營企業大規模進入服裝行業,以多種形式參與國企改革,提高自身技能。
技術落後、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要盡快以各種形式退出市場,盤活存量資產。
2.優化企業結構,形成多種企業模式。
很多行業往往在結構調整中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或實施多元化戰略,對服裝行業未必有效。服裝產品結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服裝企業結構的多樣性。中國服裝企業應該把結構
優化的重點是提高效率和競爭力,而不是簡單的擴大規模。
大企業可以根據產業鏈形成縱向或橫向壹體化的企業集團。比如,集紡織原料、服裝面料、服裝設計、生產於壹體的企業集團,可以發揮服裝行業的龍頭作用和行業整合的優勢;壹個集服裝商業企業和生產企業為壹體的企業集團,可以加強銷售和生產的聯系。中小企業要加強專業分工,集中力量掌握品牌和營銷,與加工企業進行專業分工,與服裝設計機構、面料供應商進行股份合作。小企業可以實行“錯位競爭”,占據大中型企業無利可圖、無利可圖的市場缺口,實現自身發展。只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並針對這種需求形成適度規模,小企業就可以做到“小而精”、“小而強”。此外,企業還可以進行原有的生產經營體制。
徹底改造,形成了各種新業態。
3.加快區域結構調整,建設“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服裝產業經濟區”。
近年來,在國內外低成本競爭和沿海發達地區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下,發達地區的加工服裝企業越來越難以生存。要及時向中西部轉移產能,形成東西部各有側重的產業集群。東部重點發展高附加值、名牌產品出口,加快產業升級,逐步成為促進中西部發展的研發設計中心和市場信息中心;中西部地區大力發展加工業,成為中國服裝業的加工基地。
兩者優勢互補。
從65438年到0999年,中國對中國大陸、港臺地區的服裝出口占世界服裝出口的29.7%。內地勞動力資源豐富,服裝生產、R&D、人才培養體系相對完善。香港有豐富的服裝業務和接單經驗,快捷的通訊網絡和高效的進出口體系;臺灣省有高質量的服裝面料。海峽兩岸三地的紡織服裝產業互補性很強。如果他們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他們將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競爭力的服裝生產,設計和銷售中心。因此,國家應該建設壹個“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服裝產業經濟區”,以促進更深入和更多的
高層合作實現中國服裝業的可持續發展。
4、促進產品結構調整,加快高新技術推廣、產業升級和人才培養。
為
推動企業產品結構調整,變低附加值產品競爭驅動的數量增長方式為品牌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競爭驅動的質量增長方式。國家應該處理品牌發展問題。
出口高附加值產品和環保產品的企業給予更多優惠;制定出口信貸、出口退稅、保險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推進企業國際化,實施名牌戰略;支持高科技,
研發高附加值產品,加強對服裝行業高、新、特項目的支持,同時加大對服裝產業鏈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服務於服裝行業。行業協會也要幫助企業加快高新技術轉化,提高管理水平,積極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加快服裝行業標準與國際接軌,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與企業、學校共同努力。
加快培養以設計師為代表的人才,提高行業素質。
(3)結論
目前,中國服裝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是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服裝企業、相關中介組織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從不同方面探索結構調整和升級。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服裝業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加入世貿組織後將獲得許多機遇。所以,雖然不應該盲目樂觀,但也不應該妄自菲薄。只要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大力加強結構調整,揚長避短,抓住機遇,中國服裝業就能以“入世”為契機,進入壹個嶄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