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師德的優良傳統主要體現在如下:
尊師重教、人能弘道、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因材施教、學以自得、博學知新、誨人不倦、教學相長、不恥下問。
壹、尊師重道、人能弘道
中華民族歷來尊師重教,並且把它提升到“道”的層次。
古人通常把知識與智慧分為“道”“經””“術”三個層次。“道”是本源性、終極性的學問,“經”是對“道”的闡述,“術”是實踐“道”的手段和方法。“道”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至高無上,古人特別看重它,不僅認為任何知識最終要達到“道”的境界,而且把“得道”視為終極性的人生目標。所以,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二、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古人的“師道”觀念中,首先重視師德,要求教師身正為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作學生的表率,也就是說教師在“言傳”之外,還要“躬行身教”。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的意思是,若想正人,先要正己。在某種意義上,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更為有力。孟子說的“教者必以正”,也是強調教師以身作則的重要性
古人將教師分為兩類:經師和人師。經師是“專門名家,教授有師法者”,可以講解經義教人以學問的人。人師則是除了有學問之外,“謹身修行,足以範俗”,自己人品修養好,足以成為學生楷模的人。
古人說:“經師易遇,人師難遭。”單純傳授知識的老師容易遇到,而所謂人師,即德行、才、識都很卓越的人,可以“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樣的人很難遇到。
在教師職業化、專業化的今天,如果教育只是傳授知識技能,甚至極其功利地為了應試為了孩子將來的職業,沒有人格的熏陶和加持,不能不說是人文教育的巨大缺失。
三、因材施教、學以自得
孔子是善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同壹個問題,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回答。古人在教學上就很講究“因材施教”,是為了培養學生“學以自得”。
教師傳授給學生特定的問題解決之道和思維方法之後,教師的傳道任務基本完成,學生則進入自我反思、自我體悟的“學以自得”的過程。教師針對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學生則運用潛在的能動性和自覺性學習、領悟知識,這就是“自得”。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說:“夫求以自得,而後可與之言聖人之道。”古人以“學以自得”為求得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為啟迪學生的基本方法,強調的是靈性感悟、沈思體味。
“學以自得”是凸顯學生的內在主體性和能動性,而因材施教正是對這壹能力的重視和提升
四、博學知新、誨人不倦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壹事不知,儒者之恥”,古人的“師道”要求教師要博學,要有真學問,不能故步自封,要勇於追求新知識、開闊眼界、學以致用。所以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學問家,往往同時是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可以稱之為“賢人”的有七十二人。
除了孔子之外,還有壹位大教育家值得推崇,就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朱熹時時以孔子為楷模,身體力行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即使是在官務繁忙的時候,處理政事很疲勞的情況下,他仍然會在夜裏給學生講學。漸漸地,慕名來學的人越來越多,以至於屋子裏都坐不下了。
朱熹說,他壹天不講學就壹天不快活。有時候身體不舒服,只要壹開口講學,他就立馬覺得壹身輕松,疾病也就很快消失了。朱熹壹生培養了幾千名弟子,可以查到的名家就有近四百位。
五、教學相長、不恥下問
《禮記》曰:“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 :教學相長也。
“教學相長”的本意是指教師自身的學習是壹種學習,教育學生也是壹種學習。教師壹方面在學習中發現自己在知識積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斷提高進步:另壹方面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有些問題理解得不透徹,所以無法向學生講清楚,即“知困”,這樣才能促使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增加知識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