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和基本要求,促進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整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禮儀之邦。它重視美德和禮儀,在世界上壹直享有很高的聲譽。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壹直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道德思想基礎,壹直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形成和發展有幾千年的歷史,從口頭傳承到文字記載,內容博大精深。但總結起來,“仁、義、禮、智、信”五行是歷史典籍中明確界定的,歷代基本形成的主要內容。當然,傳統道德中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這五行中,或者是這五行的延伸、豐富或發展。
“仁義禮智信”的基本內涵
從上到下:屈原、範仲淹、嶽飛畫像。從古至今,這些人的優秀品德壹直被大家廣為稱道。
“仁”是指同情、關心、愛護的心態,即“善良之心”。關於“仁”,最早出自《尚書》。《史記》中說:“寬仁使人信”,意思是商湯以寬仁之德信了天下人。“仁”最早的意思是“親戚”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說“仁者仁者也”,“仁者知心也”。主要是對家庭成員、宗族親屬要“親”,這種“親”僅限於家族親屬。隨著歷史的演變,“仁”的含義進壹步擴大,從“親人”到“愛人”。老子說,“和而不同”。意思是待人接物要友好、真誠、無私。孔子曾說:“仁者仁心,不存者害仁,死者仁心。”。仁在這裏成了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為了維持仁,妳可以“自殺”,也就是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持這個道德觀念。可見,在“仁”的情感範圍從家庭擴展到社會的同時,“仁”的道德內涵和道德地位得到了進壹步的豐富和提升,成為中華傳統美德的第壹要素。
“義”是指正義、正直、道德的完整,即“正義的精神”。“義”的本義是指人的外貌,是人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和美好的追求。《說文解字》曾解釋,“義(義)是自己的尊嚴。從我到羊。”意思,“義”是壹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修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修養,應該像羊壹樣溫柔善良美麗。這裏所說的“義”,主要是指壹種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正直。在我們的生活中,羊壹直是六畜之首,也是最美的食物。中國人非常崇拜羊。古人造字時,用“羊”來表示最美的東西。比如羊和魚構成“鮮”。在中國人眼裏,羊和魚都是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最美味的食物。中國人最美的詞“美”“善”上面都有壹個“羊”字,以“羊”為主要部首構造,體現了人們對羊的美好境界的追求,並將這種境界作為中國人應該追求的品格和應該提倡的道德。《說文解字》將義與美善聯系起來解釋義。美善是羊的前綴,中國傳統的義字也是羊的前綴。所以,義、美、善是同義詞。古人強調的“忠”,就是指這樣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義。孔子推崇“仁”的美德,主張“殺身成仁”。而孟子則極力推崇“義”的德性,說要“舍身取義”。“殺身”和“舍命”的意思相同,境界相同,說明孟子把“義”和“仁”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來理解。我們說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是“仁、義、禮、智、信”五大要素,通常簡化為“仁、德”。可見,“仁”和“義”這兩種美德是這五種元素中最重要的,是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兩種元素。古人說“仁即榮,仁即辱”,“以義為榮,以義為辱”,可見中國傳統的道德榮辱觀也是以是否做到仁義為前提的。
“禮”是指禮節、禮貌、禮儀的規則,即禮儀的規則。“禮”最初是原始社會祭祀上帝、祈福的習俗和儀式。《禮記》中說“殷人敬神,領民事神,先鬼後禮”,指的是壹種儀式和習俗。當時“禮”還沒有被定義和倡導為壹種道德規範、道德標準和道德觀念。隨著社會的進壹步發展,對“禮”的認識和理解也發生了變化。《禮記》中說“周人尊禮而施,鬼尊神而遠,親而忠。”據說殷人敬神,周人敬神而遠之,《禮樂制度》逐漸規範了這些禮儀,具體規範了實行什麽樣的禮儀,舉行什麽樣的禮儀,講究什麽樣的禮儀,提倡“禮樂”治理天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的內容有了創造性的變化,開始作為壹種道德標準被提倡。中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有“鼠有皮,人無器;詩“壹個沒有風度和不朽的人是什麽?“意思是:妳看那個有臉的老鼠,怎麽會是個沒禮貌的人;如果壹個人沒有禮貌,為什麽不去死?孔子也有壹句名言,“克己為仁”,意思是每個人都要克制自己的不當欲望、沖動情緒和不正確言行,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使自己的視覺、聽覺、言行舉止都符合“禮”的規定。這說明“禮”在道德領域已經被放在了壹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尊重、規範和提倡。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甚至提出了“禮義廉恥是國之四維”的概念,將“禮”置於道德規範之首,表明“禮”已經從壹種原始的風俗、儀式逐漸規範為壹種道德教育和道德觀念,升華到治國四要素之首。中國人壹直把“禮”放在重要位置,以禮儀之邦示我們文明,不講禮儀就是不文明。可見,“禮”在中國傳統美德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
“智”是指明辨是非、知善惡、知己知彼的能力,即“智謀的力量”。“智”作為中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之壹,早就出現在文字記載中。孔子曾說:“做學問有三種方法:仁者不憂,智者不憂,勇者不懼。”《中庸》說:“智、仁、勇,是人間大德”。《論語》中著名的“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知之為也”就是說,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變得聰明。這裏的“博學”是指“這是智慧,這是聰明,這是智者”。孔孟在繼承和發展唐堯、虞舜、商湯關於自知、社會、是非、善惡的光輝智慧思想的基礎上,豐富了“智慧”的具體思想內容,提升了它作為道德規範中道德要求的地位,使之成為壹種新的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成為人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的最基本要求之壹。
“信”是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任的品格,即“誠實的產物”。“信任”不是簡單的誠實,信用是“信任”最基本的內涵。它不僅要求人們在自己的行為中誠實守信,而且體現了人們對某壹事物、某壹觀念的堅定可靠的認識,體現了人與物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沒有堅定、可靠、互信這樣的基礎,人們很難在自己的行為中做到誠實守信。至於“信”,早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就知道了,並積極倡導。歷代聖賢在書中強調“信”,甚至壹些古典文學名著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都強調“信”的道德觀念,都有關於“信”的人性解讀和故事描寫。《左傳·Xi公二十五年》記載“信為國之寶,民之所護”,說明統治者有“信”,信是國之根本,民之生存之基。老子說,“言善而信”。這意味著要信守諾言。孔子也說過,“人無忠信,不能立於天下”,“人無忠信,不知所能”。他還把“言必信,行必有果”和“尊事信”作為規範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誠信作為做人和立天下的基本點。孟子把誠信視為社會的基石和做人的準則。他說:“誠實是天堂之道。”。真誠思考,就會向別人學習。真誠不動者,不在;“不誠則不動”的論述就是其證明。《貞觀政要》中,唐代著名人物魏徵說:“德、禮、誠為國之綱”,強調“信”為治國之綱。《舊唐書》說“妳唯壹能保護的,就是誠信”。《尚書》寫道:“信用天下明”。《詩經》裏有壹個非常著名的成語叫“罵人”。這樣壹種對“信”的理解、倡導和崇拜,自古以來就像壹棵常青樹壹樣存活在中華民族肥沃的思想文化土壤中,可見“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壹直為人們所肯定和推崇。
那麽,如何看待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五大基本要素:仁、義、禮、智、信?從五行之間的關系來看,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這種同構成為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建設的基礎,也可以說是道德建設的支柱。從基本內涵看,“仁”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愛護的情感,是世間萬物賴以生存、和諧相處、和諧發展的道德規範;“義”是壹種超越自我、正視現實、爭取正義和公平的態度;“禮”是建立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的標準和規則。“智慧”是人認識自己、了解社會、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們交往和做事的道德準則。“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和基本要求,是我們應該很好遵循的五個最重要的社會道德規範。從中華傳統美德的各種組合比較來看,“仁義禮智信”是人們應當履行的基本義務和主要品行,在道德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從中華傳統美德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來看,“仁、義、禮、智、信”在中華道德建設的長河中具有原創性的地位。從中華民族眾多多彩的傳統美德來看,“仁義禮智信”占據主導地位。從中華傳統美德對社會進步的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來看,“仁義禮智信”帶動了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發展和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整個中華傳統美德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