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機會談談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內容和特點。今天,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很多文化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先秦的禮儀、漢代的家法、六朝以後出現的家訓、家規、家器之外,還有大量散落在各種典籍中的有關家庭教育的名言和故事,以及大量古代傳統家書和有關教子的詩詞。這些記載在書籍和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中的話語,都蘊含著豐富的家庭教育思想,詮釋著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道德塑造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德治大國自居。中國傳統文化以仁愛為基礎,重視和諧,註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追求仁愛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它歷經滄桑。在行為準則中,人們推崇“中庸之道”,強調用禮,和為貴,淡泊壹誌,寧靜致遠,知足常樂,治心明誌,主張以和善為根本準則對待和處理問題。在中國傳統善良文化的滋養和滲透下,寬厚、待人和善、隱忍成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內容之壹。
比如明代袁氏兄弟的《朝廷雜記》中有這樣壹段話:“天下親沈氏,天下必賜。我媽剛來的時候,我弟還小,家裏有個桃子。當它在墻外誕生時,就需要鋸它。我哥壹看,跑去告訴我媽,我媽說:‘這是自然的!我的家族之桃不能侵犯他家族的土地沈也有生辰綱,他是墻生的。棗子剛生下來,我媽就給我哥打電話,警告說:‘別拿隔壁的棗子!並命眾仆為監護者。棗子熟了,請神女到家裏去摘,裝在盒子裏還回來。我家有羊。如果我走進花園,我會死的。明天會有壹只羊跳過墻來,仆人們會喜出望外,想撲上去彌補昨天的遺憾。母親說:“不!”還給我。沈生病了,我爸去看他,就是讓他生病的藥。父親出來,母親派人去告訴鄰居:‘病惻隱,鄰裏有義。如果妳生病了,家裏很窮,妳們每個人出五分錢去幫助。“壹個銀幣,兩個三錢,五個積分。我壹個人幫了米石頭,所以忘了正義感,至今兩家還彼此。”
以上內容,通過生活中的幾件小事,體現了李媽媽待人接物的深厚美德。她不僅不理會鄰裏之間的小矛盾小沖突,還告誡子女要寬以待人,正如明代孫奇峰在《孝友堂家訓》中所說:“待人接物,要寬以待人,不可寬以待人。”這個德是古人對世界的態度,不是說人可以欺負。
李對子女的教育是基於和諧人際關系的考慮,可以說是古代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經典範例。相比之下,這個故事體現了父母家教的分量:“毫無疑問,每個郡都有記載犯人,其母也不懷疑:‘復教何事?活著的幾何人,”就是毫無疑問,很多話是平反的,母親喜歡笑作為飲食,話和其他時候不壹樣;或者出於死,母親生氣,不為其吃。因為如此,不疑為官,嚴而不殘。“嚴而不狠,這是後人非常中肯的褒獎,也體現了家庭教育對壹個人成長的抑制作用。
其次,提倡節儉,反對懶惰。關於這壹點,古人講得很清楚。《左傳》記載:“儉,德也* * *;這是壹種浪費,也是壹種巨大的罪惡。”《論語》曰:“奢不孫,儉則固。”清代曾國藩在教育長子曾紀澤時,曾提到“治家要以不主動為基礎”,“除了勤儉節約,別無他法安身立命”
人們認為節儉和家庭的興衰有必然的關系。很多教孩子節儉的父母大多身居高位,並非家境貧寒,省吃儉用以求生存。所以,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所提倡的節儉,並不是要求孩子永遠生活在精打細算、節儉度日的狀態中,而是意味著即使擁有相對富裕的物質條件,也要具備“壹粥壹飯難得,壹點點毅力難得”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
有壹個關於宋太祖趙匡胤教女子節儉的故事,是明代思想家李贄寫的,為後人津津樂道:“永寧公主的衣服,常繡鋪入宮。毛說,‘不要再這樣了。主家取此,宮與戚必相礙。北京的玉羽價格高,百姓逐利,展易賣,傷廣,是妳的原因。如果妳變得富有,妳應該珍惜妳的祝福。妳怎麽能制造這種惡業呢?“主啊,謝謝妳。”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永寧公主出身皇族,穿點上等絲綢也不過分。趙匡胤指責女兒鋪張浪費,是從社會影響的層面出發的。當然,這其中有皇帝維護國家的私利,但從個人角度來看,趙匡胤對節儉總是親力親為,所以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也可以視為他自己節儉風格的延續。所以後世有詩評:“大宋太祖教子嚴,斥女脫綠衫。壹個是為她的子孫後代拯救修德,另壹個是保護這個國家免於鋪張浪費。公主明白父親的好意,馮喜龍笑了。”
普通人也壹樣。《王誦詩旦》記載:“(王旦)衣質,家人欲以錦飾席,不得。如果妳有玉帶,我哥覺得不錯,卻叫我系上,說‘妳還看得到嗎?’我哥哥說,‘我可以自己看看我是否安全?’丹說:“自負和讓觀眾說好是沒有用的!急於歸還。所以,服務止於給帶。"
穿漂亮的衣服,得體是壹方面,被別人誇也或多或少有些自私。王丹教育家人的話,在今天看來是不合邏輯的,但在當時的封建社會確實是必須的。正如曾國藩在給次子曾的信中所說,“無論大家是小,是學術,是工商,都勤儉節約,沒有不爭氣,不驕不躁,都是不敗的。”在中國傳統社會,戒奢從簡可以說是人們提倡的壹種道德修養。簡單的美德不僅可以防止奢侈和腐敗思想的滋生,還有助於增強人們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決心。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壹些過於苛刻的節儉要求也變得容易接受了。
再次,教育子孫為官要清正廉潔,不能貪贓枉法。這是任何時代對孩子教育的重點,尤其是官家。歷代都有父母要求子女做清官的記載。在宋代,包拯的《家訓·孝·滄浪公》最為著名,其中提到“後世子孫為官,犯虐者,不得歸其本家;他死後,不應該被埋在壹個大棺材裏。不是出自我的野心,不是我的後代。”元代鄭太和《鄭氏示範》也明確寫道:“子孫為官,有人以汙墨見長。活著的時候就要和族群斷絕關系,死了就不準進祠堂。”這些家規家規都說明古人對廉政的標準和要求極高。
晉代陶侃之母詹氏,與謝氏、歐母鄭氏、丈母娘姚氏齊名,是歷史上著名的四大賢母之壹。《晉書》陶侃母親詹氏家傳,記載了詹辭責的經典故事:“少言尋陽縣官,嘗魚梁,學其母。”詹家封了書,責備闞說:‘妳當官,把官事都留給我,不但不能使我得利,反而增加了我的煩惱。’“詹家教嚴謹,教子愛惜殷讀書,立誌為事業建功立業。他還用忠誠、節儉、公私分明的美德熏陶兒子。陶侃後來成為壹名清正廉明的朝廷官員,與賢明的母親關系密切。
人們不僅教育子女和孫輩要誠實,還提醒他們不要欺負別人。到了清代,林則徐還對妻子講“清廉”:“妳要求兒子壹定要慎重,不要依仗父勢,與官府來往,不要幹預地方事務。”林則徐雖然沒有直接教訓兒子,但他通過與原配夫人鄭夫人的書信往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告訴她要註意這個問題:“大兒子在北京還是謹小慎微的,我可以放寬心。二兒子在家,全靠老婆教。”
第四,是關於學習做人。在古代中國,有著悠久的重視學習的傳統。儒家的第壹任老師孔子曾鼓勵弟子“學而不厭”。荀子曾說:“不可學也。”
在傳統社會,做官是壹個特殊的職業,能不能做官是壹個讀書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標誌。統治者鞏固自己統治的需要,也促使學生以讀書為任務。宋《黃佳傳》記載其父嚴教:“黃忠幼智,方五歲,每令壹書立立,可謂之‘等身書’,教其讀書。六歲為男孩,七歲可屬文,觸類。父親經常點菜吃,說‘壹旦成功,就要吃肉了。’“五歲的孩子被要求好好學習,學不好就吃不到肉。這在當今社會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古人很重視讀書做官。
教孩子好好讀書,除了鼓勵孩子讀書做官,還強調讀書對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引導作用。在這壹點上,最著名的故事是孔子教育的故事,而《論語·紀》中記載:“鯉魚沖向朝廷。說‘學詩怎麽樣?’是:‘還沒有’。不學詩歌,沒什麽好說的。鯉魚退而學詩。當我們再次獨立時,鯉魚會沖過法庭。說,‘學禮儀怎麽樣?是:‘還沒有’。“不學禮儀,就受不了。"鯉魚退下來學習禮儀. "孔子所說的“詩”和“禮”,其實指的是社會道德規範。“禮粗則累,慎粗則窘,勇粗則亂,直粗則扭”,可見孔子對學問的認知更側重於育人,這是非常值得我們肯定的。後世很多人對讀書的認知也沿襲了孔子的思想。比如明代的姚舜穆在教育兒子時說:“讀書為天下之重,但讀書占的是人品的地位,而不是地位。”清代左在與長子左的信中也提到:“桂中之士,不以家為名,以明事理而為聖。”可見,就讀書的目的而言,自我提升比獲得名利更受重視。
此外,關於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對兒孫進行修身教育的內容,歷史記載也很多。例如,馬援在給侄子的信中提到,“我想讓妳聞出人們的缺點,比如妳父母的名字,這可以用耳朵聽到,但不能用嘴巴聽到。".談人長短,妄論是非,是大惡。我寧死也不願聽到我後代的旅行。妳們曹知道我有多邪惡,所以那些重復的話就打個結,套用父母的戒律,讓妳們曹不會忘記。“再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他在《宮廷訓練格言》中說:“唯君子是指,此時必須嚴以律己,戰戰兢兢,兢兢業業,尊而不動,言而有信。真誠值得屋漏偏逢連夜雨,但做壹個正直的男人也是壹個丈夫。“教育孩子正直、堅定、正直,忠實於朋友,尊重他人,這些內容無論在什麽年齡都應該成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