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簡介:
輕功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壹種真實存在的能力,並不能使體重變輕,卻能大幅提高奔跑、跳躍能力、閃轉騰挪能力,並可以站立或行動於不可承重的物體之上甚至運氣提氣借用輕小物體騰起於空中,屬於武術的術類、功法;輕功練習方法繁瑣辛苦,但卻為歷代武術家所重視。
二、詳解這種功夫的真實性:
輕功其實真實存在的,輕功也不是反重力的體現,因為任何物體包括人體在內,在任何狀態下都受到萬有引力作用,在地球上則表現為地心引力作用,即重力。不依靠反作用力而產生不受地心引力作用的效果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尚不可實現,電視中神化的輕功其實是小說家虛擬想象浮誇了輕功,誤導了許多人認為輕功不存在,由於輕功如同氣功壹般是難以用文字解析的,這也是許多人不了解輕功的原因之壹。
現實中各種"輕功表演"其實是利用壹些技巧實現的,並非真的使人變輕。如踩雞蛋是利用壓力的均勻分布達到減小壓強、最大限度地利用受力物體的承載能力而實現的;"水上漂"則是利用類似打水漂、四輪驅車行駛於水面的原理,在短時間內奔跑於水面數十米,不可能長時間或靜止;而所謂"浮空術"則是魔術的障眼法,並不是真正的輕功。
現實中和"輕功"效果最相近的是跑酷運動,但是跑酷遠不及輕功,跑酷者壹般需要勘測地形丈量距離,且只能蹬墻壹兩腳,落地打滾緩沖;而輕功卻不然,作為古代武術練習者的逃生技能,既不用勘測地形,甚至能在墻上踩上五六腳,落地也采用馬步落地以繼續戰鬥。 近現代較出名的有武當輕功、少林輕功、自然門輕功。
三,補充解釋輕功的原理:
輕功與現代體育運動中的跳高、跳遠形式相近而實質不同。現代的跳高、跳遠,在起跳之前,壹定要先奔跑鼓勢,奮力而跳躍,猛起猛落,落地沈重,如石下墜。而輕功則不需要奔跑鼓勢,只須兩足壹蹬,即可起高和躍遠,其起如飛燕掠空,其落如蜻蜒點水,著瓦不響,落地無聲。輕功與現代體育運動中跳高、跳遠的不同,就在它“輕”和“穩”的特點。能“輕”和“穩”,全賴浮勁在身。《北史》曾記載,禪定寺旗幡竿上繩索斷了,有沈光者口裏銜著繩索,拍竿而上,直至龍頭。事畢又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余步,時人稱為肉飛仙。沈光的絕頂功夫乃是苦練而得,即經過苦練輕功,體內充滿浮勁,故透空而下則如鳥之翼。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地球上壹切物體下墜,都是由於地心的吸引力。排除地心的吸引力,則可自由地上升下降。
飛機體質不知比空氣多多少倍,但由於有發動機所產生的沖力而可在天空自由翺翔。人體也大大地重於空氣,以壹般人的體質,難升墻上屋,就是從屋頂下墜,也難免折骨斷筋。故人要排除地心吸力,必須有壹種浮勁。古傳內家輕功,以跌坐煉氣,或早或晚行功,能將氣自由提起與沈著,數年之後能起數丈之高,身輕如羽,墻壁可走,水面可行。印度瑜珈中就有能使人體在空中飄浮的獨特修行法。在本站中,我們將介紹的幾種武林罕見奇術,這幾種功法各有特點,練成皆能隨意使身體騰空。
實驗證明,生活在有靜電場和磁場的地球表面的人,體內存在著生物電流。不過壹般人帶電都很弱,輻射量也很小。而當人體中某壹組織興奮的時候都可以產生電的變化。即興奮部位比安靜部位的電動勢或電位低。
許多氣功功法都註重意守丹田,氣功名家蔣維喬先生在岡田靜坐中說:“丹田是人生精神精力之庫。”意守丹田,使丹田部位的神經受到刺激而興歷,由興奮而產生電的變化,當練功達到高深境界時,人體內的生物電現象會很強烈,靜電富集也相當明顯。當意守上丹田時,百會穴區域正電荷大量富集,整個頭部有向外膨脹的感覺,臉面變紅;與此同時,腳底湧泉穴區域(坐著時是會陰穴區域)的負電荷與地球表面的負電荷相排斥,人體就獲得了向上的浮力。隨著功夫的由淺入深,其程度將由感覺到真實,浮力也越來越大。
內家輕功以吐納打坐,煉氣行功,其理玄妙,除有恒心苦練外,尚需有較高的悟性。除內家輕功外,古時習武之人練的輕功雖方法各異量歸結起來,不外乎頂功和鐵錫碑兩種。所謂頂功,即垂手直立,用腳前掌向上跳,此練彈勁,不可屈膝,不可用拙力,多練則可增身體的汲取功,把體重提向頂部,不使下沈。
這與壹般飛機的發動機安裝於機首,恐屬同壹原理。但人無羽翼,若無強勁的內氣與地心引力相抵斥,則難以在空中作片刻停留,更談上不淩空飛行。此為頂功練法不如內家輕功之處,所謂鐵錫碑,即用錫瓦鐵衣附於身上,按壹整套的程序練功。本來人身重於空氣不知有多少倍,為何反加上許多重物而求身法的輕靈呢?這是因為,如果僅以自身的重量練功,開始固然不覺得沈重,但練久也不會覺得輕松。正如現代體育中的跳高、跳遠運動,經過刻苦鍛煉,成績雖能逐漸提高,但卻達不到輕的境界。所以輕功練法,必須先在體重之外又加上各種重往返,這樣壹開始就感到很沈重,但經過艱苦鍛煉,就會逐漸適應而不覺沈重。
壹旦去舊附加的身外重物,自然就頓感十分輕,行走奔跳也會非常的舒適和迅疾。輕功練成之後,竄上縱下如飛菩落葉,在平地行走,則步履輕疾,不揚微塵。只要腳下有壹點憑借之物,借得些微承受力,就可履其上如平地。古時相傳的草上飛、雪上飄、水面飛行等,皆是僅憑微小的借力。若腳下全無憑借,鐵錫碑功功夫練得再高深,也難淩空而行。練頂功和鐵錫碑者,在運用輕功之時,壹方面須將內氣運至頭頂,使全身重量都提到上部,這樣只要腳下稍有憑借也可行於其上。另上方面行動又要求迅疾,使其勢連綿不斷,若稍壹遲緩,則氣不吸力,力自下沈,力下沈則身體復重如常了。
古時傳下的輕功,以頂功和鐵錫碑的習練較為普遍,有章可循,穩實可學。身體健康的青年人,若掌握其功法,加上自己的刻苦練習,都可成功。除了武林中普通習練的輕功功法之外,歷史上各家各派尚有多種更為隱秘的輕身功夫。其練法不壹,其功境也深不可測,我們將在最後選幾種介紹給大家。從這幾種功法,我們或可窺見各大門派神奇輕功之壹斑,有誌者若更能依法苦練,證悟玄境,將乃光大中華武功的莫大幸事! 練習輕功必具的條件
習練輕功,必先看有無條件,就頂功和鐵錫碑而言非常重視年齡、體質和毅力(內家輕功在年齡和體質上要求較寬,但重毅力和悟性)。練功習武最好從孩童之時就開始,往昔習武世家,小孩在幾歲時,父兄即督促其練功,更有甚者,嬰兒在繈褓之中,父母即為其按摩槌捏,即所謂胎骨功。五六歲的兒童心無雜念,意誌專壹,心境猶如碧空清澄朗澈,此時教之練功,心專而易成。又因兒童筋骨柔軟,動作靈活,對各種架式模仿能力強,入手快,見功迅速。學習輕功,特別是習練頂和鐵錫碑,年齡非常關鍵,俗諺“童體練輕功,壹直往上沖;成人練輕功,總是不成功。”壹般輕功從10周歲左右開始最合適,過早則筋骨未固,易致傷損,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過遲則筋胃“老化”,不僅練功太過艱難,用鐵錫碑更易損傷。
在身體素質方面,要求健康,無疾病,還要求身體動作輕靈,因起高躍遠,無不以輕為功,而身軀肥碩的人,由於體質條件所限,縱使苦練,也難望大成,當然,內家輕功也有些殊勝的練法,身軀壯大亦可成功
在毅力上,習練輕功要有超出常人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練習輕功(特別是頂功和鐵錫碑練法),自始至終,至少要1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之艱難困苦,非常人所能忍受,如果沒有堅強的意誌和毅力,是不可能練成功的。正因為條件之嚴,練功之苦,故輕功習之者少而成之者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