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十大英雄人物簡短故事

中國十大英雄人物簡短故事

如下:

壹、蒙恬

秦朝著名將領。

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誌。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秦統壹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率軍修了萬裏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蒙恬曾駐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壹勇士”。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壹人。

二、衛青

衛青,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作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元封五年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謚號為“烈”。

三、霍去病?

霍去病,西漢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

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裏,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3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像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並,追謚為景桓侯。

四、冉閔

冉閔,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以勇猛著稱。

公元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352年冉閔突圍不遂,為前燕皇帝慕容_所擒,斬於遏陘山,後被追謚為武悼天王。

五、薛仁貴

薛仁貴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南祖房 ,於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

唐高宗時,薛仁貴累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永淳二年,薛仁貴去世,年七十。冊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

六、嶽飛

嶽飛,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 ,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壹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靖康元年嶽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為大元帥的部隊。

金軍南下江南,嶽飛獨樹壹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次年春,嶽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

紹興十年,完顏兀術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秦檜卻壹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嶽飛班師。

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嶽飛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七、辛棄疾?

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後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壹生以恢復為誌,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誌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八、戚繼光

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余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後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余年,保衛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

同時,戚繼光又是壹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九、鄭成功?

鄭成功,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

1645年,清軍攻入江南,不久其父鄭芝龍降清,鄭成功率領父親舊部在中國東南沿海抗清,成為南明後期主要軍事力量之壹,壹度由海路突襲、包圍清江寧府,但終遭清軍擊退,只能憑借海戰優勢固守泉州府的海島廈門、金門。

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大員的駐軍,收復臺灣,開啟鄭氏在臺灣的統治。

十、左宗棠

左宗棠,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壹。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雖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後經歷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陜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歷史事件。

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期間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

  • 上一篇:杭州亞運會學生範文
  • 下一篇:侗族服飾的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