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陰陽五行中,有甲、乙、木和仁貴土。城防無疑屬於土系。有意思的是,在火器還沒有成熟之前,木質攻城器械確實在攻城戰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統治了戰場數千年。當然,這並不是古人刻意追求五行相克的理論。此外,Gun建城是為了自保,而周文王伐城拜城時五行之學尚未成熟。木制品的普及受到當時生產力水平的限制。由於人類祖先手持木棍、石刀來驅趕動物,甚至鉆木取火,所以木頭比石頭有更大的可塑性。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各的巧妙不同。木基武器大致可分為拋射(如拋石機)、登高觀敵(如窩車、瞭望塔)、登城(如雲梯)、撞城(如沖車)、避箭(如墻車)、渡河(如護城河橋)、破壞敵方裝備(如撞桿)、阻擋敵人前進(如撞桿)。
汽車,從古至今,都被局限在壹個高墻深潭的城市裏,或者處於危險之中,所以攻防利器都是龐然大物。如果要靈活運用,單純依靠人力確實有點吃力不討好。即使是體力比人稍高壹點的牛馬,面對幾十噸重的物體,也不禁有望嘆息。所以古人大多把戰鬥裝備放在戰車上(如窩車、霹靂車)。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汽車的發明,攻城戰會無聊得多。
通過考古發現,基本可以判斷輪式車輛起源於雪橇。20世紀60年代,人們驚訝地在俄羅斯烏拉爾山脈的泥潭中發現了幾塊8000年前的滑雪板碎片。在挪威勒德裕島的巖壁上,有壹個滑稽的滑雪者形象。這個人姿勢挺標準的,就是耳朵長。如果他不是兔子,說明他戴著兔耳帽。當然,考古學家壹般更傾向於後者。
根據中國的傳說,發明汽車的桂冠屬於夏朝的西仲。夏商時期就有大型戰車決戰的描述。但是,它面臨著缺乏物證的問題。如果傳說屬實,中國使用車輛的時間應該不晚於公元前23世紀。1972年,河南安陽出土壹座商代戰車坑。內車廂、車軸、車軸都制作精良,證明當時的車輛技術已經發展到了極致。
相信每個坐過出租車的人都有這種經歷。當我們去壹個很遠的地方,我不知道有多遠,我們會看計價器上的數字。雖然出租車行業興起不久,但中國早在公元前80年就有了記錄裏程的汽車。在漢代的《西京雜記》中,提到了軌道車和向導車。軌道車根據車輪的轉數計算裏程。每走壹英裏,風琴啟動壹次,下層的木頭人擊鼓壹次。《宋史》中詳細記載了路車的構造。(12)。
另壹個有趣的怪車是“風車”(13)。書中說,壹個叫高蒼梧大叔的人造了壹輛風動大車,能載30人,壹天走幾百裏。根據傳說,楊迪皇帝建造了壹輛可以載數千人的風力汽車。想必如果不是皇帝請了風神九天,口頭傳說是故意誇大的。16年底,中國的“風車”傳到了歐洲。著名詩人約翰?彌爾頓在不朽的《失樂園》中感嘆道:“在絲綢之國,那裏的人們借著帆的翅膀和風力,駕著裝有藤蔓和草的大車。”甚至有人在19世紀提出了風火車的想法,但只要想想風停後司機被迫推火車的悲慘結局,就足以讓人放棄這個瘋狂的想法。另壹個瘋狂的想法是,朱元璋的“魯車”據說有幾十尺長,披著重甲,由數千士兵推進。車上配有長矛,強弩無與倫比。光是把這樣的“城堡”推得滿大街都是,絕對是個苦差事。
既然和木頭有關,當然少不了魯班。據說魯班做了壹輛木車,每天駕著兩匹木馬走幾百裏。結果他媽壹坐上去,木頭人壹鞭子,車就壹陣風似的過去了,他媽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從此,魯的父親因為魯班的發明而消失了。所以人們說:“魯班喬死於其母;魯板橋,其父亡。”
拋石機(又名大炮),相傳大炮發明於周朝,名為“拋車機”。《範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機制而成,行三百步”。扔石頭的人利用杠桿原理把石頭扔出去。它由拋桿、拋架和機繩組成。投擲桿有壹水平軸,頂端連接壹對皮包繩;機器繩由幾十根和幾百根繩子組成。每根繩子需要1-2個人拉。(如圖)
東漢時期,火炮已成為備受推崇的攻城武器。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大戰,曹駿用自行火炮——霹靂車,攻破袁俊的城墻建築,大獲全勝。關於雷車的外形,請參考姬曉的新書?卷四:“炮車以大木為床,下有四輪,上有兩面。位置橫圍,中性,單刀,頭如橘子。桿子的高度取決於城市。.....其旋風四足亦與萬物並用。”
唐宋以後,槍支的使用更加普遍。據《吳要》記載,有十幾種槍。壹般分為輕、中、重三類。打火機由兩個人操作;贏家有幾十個;至於重的,高達數十尺,百斤石彈,數百人簇擁左右,極為壯觀。氣勢直逼當紅的《大宛兒》。當然,槍確實是攻防戰的明星。宋朝的陳規在《城守錄》中感慨地寫道“攻守兵器,壹點也不像槍。如果進攻者獲得了火炮的技能,城市會毫不留情;如果守軍有火炮之術,就能戰勝敵人。”(14)就是這麽明顯。然而,就像劉歡在壹首《漢歌》中唱的“妳有壹切,我有壹切”壹樣,徐進在用槍上並沒有讓郭頌出類拔萃,在進攻東京汴梁時,也“該出手時就出手”。據史書記載,“晉人廣列石炮席,...列炮席百余座,飛石雨點般落在守城將士身上,每日不下十人二十人。”(15)又有雲:“城下有炮壘二百余座,有七射炮、散星炮、石炮等。在壹千多支強弩的幫助下,城下亂石如雨,令禁衛軍無法立足……”(16)
在中國大炮的使用歷史上,蒙古人處於突出的地位,這使中國大炮的使用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13-14世紀,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建立了壹個史無前例,可能是史無前例的帝國。雖然蒙古的無敵戰機是這個神話的根源,但蒙古強大的火炮賦予了蒙古軍隊摧毀壹切防禦的巨大破壞力,是蒙古從草原之王向世界霸主轉變的重要標誌。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蒙古火炮的變化首先來自於炮形的變化。中國傳統槍最大的缺點是射擊方式(如圖)。槍的威力來自於壹群壯漢瞬間的爆發力(壹句話:累!),很難統壹人的力量,嚴重影響射擊精度。而且人不可能每次都用同樣的力量,所以試射槍就成了白費力氣。如果任何幸運的槍手實現了第壹次命中,他真的應該被建議迅速購買六合彩(記住這個主意是我的主意,我需要勞動力!)。蒙古槍被稱為“惠惠槍”。它是舶來品,是蒙古西征時從波斯人那裏學來的。也是中國早期知識引進的成功範例。“惠泡”的“外貌”有兩個變化(當然不是說白皮膚藍眼睛。)壹種是槍的短端掛重物代替人工牽引,另壹種是槍配有掛鉤。裝殼時,勾子打開,重物壓下,射殼。這兩個裝置實現了發射力不變,節省了人力,辛苦了幾千年的炮手終於可以休息了。不僅如此,當重物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時,炮彈可以在不同的距離進行射擊,“回力炮”上出現了類似射擊計算表的刻度,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古籍中記載“惠惠炮”在攻打襄陽時發揮了巨大作用:“中路人被殺,地陷三四尺”。也是“惠惠大炮”的壹聲炮響,摧毀了襄陽城墻,持續三年的襄陽戰爭終於在“惠惠大炮”的轟鳴聲中塵埃落定。
炮形的進步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火炮的技術要求。槍支的使用已經不是壹個靠力氣就能完成的工作了。元太宗年間建立了壹個炮手附本,似乎此時槍支的使用已成為“傳家寶”。元世祖至元十壹年,又建立了“回槍手總管理處”。中國炮兵終於有了自己的“組織”。至元十八年,改名為“炮手元帥府”。22年後,“槍手工匠萬家寨”成立。
蒙古炮兵最傳奇的進步,就是“親自演練”了戰爭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化學戰和生物武器攻擊。蒙古軍隊西征華沙戰爭期間,蒙古軍隊用槍發射了大量的毒煙彈,使得整個城市彌漫著砒霜和狼毒的煙霧。守軍沒有抵抗,只好投降。後蒙古軍隊進攻君士坦丁堡時,久攻不下,軍中瘟疫盛行。這對蒙古軍隊來說是個壞消息。不願嘗到甜頭的蒙古軍炮將死去軍士的屍體拋入城內,導致城中瘟疫上升,城池陷落。然而,城市裏的少數商人乘船逃跑,把亞洲瘟疫帶到了歐洲,引發了讓歐洲人想起來的“黑死病”,殺死了當時歐洲三分之壹的人。當然這是醫學和社會學的問題,不屬於本文的研究方向。
“淡出”是電影藝術術語,意思不難理解,用在槍上也很貼切。因為槍不是某天早上突然退出戰爭舞臺的。直到明朝中葉,戚繼光的《姬曉新書》中仍有關於槍的記載。在新興火炮已經很活躍的年代,火炮還這麽上鏡也算“老古董”了。但槍支在中國裝備序列中逐漸淡出是不爭的事實。
窩車,望樓,古人雲:“登高望遠”;兵聖孫子雲說,“能面對敵人變化者,謂之神”;當代軍事家認為,掌握信息權是贏得戰爭的重要保證。試想,在攻城的時候,如果能從高處看到敵人的部署,自然事半功倍。沒問題,有窩車,看樓解決妳的煩惱。窩車取其意,出自《左傳》“高懸塔,似鳥窩”。就是在四輪車的底架上豎起壹根高桿,叫做“望桿”。桿子上有壹層樓,用蒙牛皮做固體,四周有壹個了望孔,用於觀察敵情。最早使用有據可查的窩車是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戰,楚王在太宰亳州耕田的陪同下登上窩車觀戰。(17)正如廣告所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窩車、瞭望塔,雖然其貌不揚,名不見經傳,但威力不弱於那些“名門望族”。公元200年官渡之戰,元立碉樓逼,弓弩飛如蝗,使不敢露面,苦不堪言。幸好曹操用“霹靂車”的計策破了它,否則,曹操曹參是否能撐到老窩燒光還不得而知。
天梯、攻城塔、天梯是攻城戰的主臣,生卒年月不詳。史家有三觀:夏、商、西周。不過有壹點是肯定的:公元前11世紀的周攻拜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場攻堅戰。當時商紂無道,拜為其助,周勃攻之。崇義據守城內,周軍滯留城下三十余日。後來文王得到了“鉤援”(壹種原始的梯子)和“近沖”(壹種原始的攻城塔)的方法,破城滅崇義。應該說,天梯離不開攻城戰。如果沒有城池,沒有攻堅戰,即使有天梯法,也只是壹種“屠龍術”,天梯不是真正的天梯。所以,割拜之戰可以說是天梯的第壹次“嬰兒啼哭”。如果說這個傳說太血腥,那另壹個傳說更高貴,更古老。戰國時期,魯班為楚國建了壹座攻宋的天梯。墨子帶領弟子去見楚王,想阻止他。是“以帶脫為城,以死為器,公運班九設攻城機變,墨子九拒。”公交班的進攻是用盡了,子墨子的防身也是綽綽有余。“楚王放棄了攻打宋朝的企圖,免於壹戰。(18)如果說魯師傅的梯子和我們每天爬上爬下的木梯是壹樣的,那簡直是對全世界木匠的侮辱。然而魯班的天梯無史可考,我們壹般可以從吳姚、紀孝和墨子?準備梯子(如圖)想象古人的智慧。
畢竟天梯和攻城塔都是比較原始簡單的攻城武器,有其致命的弱點:墨子?《備梯》中指出“梯重難移”,所以梯的使用沒有隱蔽性和突然性。無數的士兵瘋狂地沿著天梯沖向城市,直到自相殘殺或者被對方殺死。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並不罕見。中國古人的形象叫“螞蟻附”。的確,在這種人性的瘋狂中,生命的價值早已蕩然無存。
手推車、尖頭車和木制牛車
蹦床是壹種防護性很強的攻城車,在春秋時期被廣泛使用。在古代的攻城戰中,通常需要接近並摧毀城墻、城門或挖掘隧道。如果沒有相應的防護措施,這些行動將很容易遭到來自城市的箭、石等武器的襲擊,非常危險。使用自行車更安全,因為它有壹個多輪的車輛底座;兩側和頂部用木板保護,並用硬皮革覆蓋;這輛車能容納十多人。做作業的時候,人在車上把車推到城下,然後人在城下幹活。妳可以避開城上的箭和石頭。根據類型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不定期大車,扁平的稱為“木牛車”,兩壁成壹定角度傾斜的稱為“尖頭驢”(也叫“尖頭木驢”)。
壕溝橋、保險杠、擋門刀等。
中國古代很多大城市都有護城河,那麽如何讓護城河成為通途呢?因此,我國軍隊編制中出現了最早的“浮橋部隊”——護城河橋(如圖)。
壹旦敵人突破護城河,附在梯子上,就是打電桿的時候了。只要幾個人齊心協力去撞電桿,對方的梯子必然會坍塌。
如果敵人用木牛車推倒城門或城墻,塞刀車就會“立起來”,把敵人“拒之門外”。
★火
聽著——“天氣幹燥時,小心蠟燭。”從遠處傳來了行李員的砰砰聲。火神祝融,壹直是這座城市的噩夢。所謂“水火無情”,人們在用火點亮文明史的同時,也學會了火的暴虐氣質。從燧人氏打磨的第壹顆火花,到印度傳說中的布拉莫斯(19),無論是喜歡暗月的山大王,還是習慣運籌帷幄的軍事家,都對火的破壞力情有獨鐘。(廣告插播:壹旦擁有,就別無所求。)火第壹次用於戰爭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因為人們無從得知是哪位靈機壹動的原始人有意無意地放火燒了對手的小屋。更可靠的傳說是,在壹次波斯遠征軍對希臘的進攻中,由於波斯軍隊的巨大潛力,雅典岌岌可危。著名學者阿基米德獻計,組織城中婦女用鏡子照亮波斯戰船的船帆,壹舉解決了雅典之圍。(另壹個版本說阿基米德造了壹個大凹面鏡,技術上更可行,而前者浪漫氣息十足。)中國在軍事上用火早於西方,火計在《孫子兵法》中被列為重要的戰爭手段。墨子把火攻作為城防的壹個重要課題。(20)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火的使用就非常普遍了。但是,這些只是使用槍械的前奏,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槍械。直到唐末,火器發出了第壹聲嬰兒啼哭。(21)
火藥
火和藥是兩個不相關的詞,兩者的結合純屬偶然。《太平廣記》記載了壹個有趣的故事:隋朝初年,壹個名叫杜子春的年輕人去拜訪壹位道士,尋找煉丹的方法。道士正在煉制壹種丹藥,其成分主要是硝石和硫磺。是夜道士警告杜子春不要亂說話。他壹醒來,高爐突然起火了。他牢記道士的警告,靜靜地站著,看著房子著火。從那以後,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就被稱為能著火的“火藥”。煉金術士雖然沒有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但對火藥的發明做出了重要貢獻。火藥是什麽時候,由誰發明的,現在還很難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秦漢到隋唐,煉金術盛行。
有意思的是,火藥雖然“暴力”,但更不能食用(也許是發明火藥的煉金術士天才拿了自己的發明“升天長生”)。不過火藥的主要成分都是醫術中發現的。漢代古籍《淮南子》中有硫磺的記載,西漢末年編纂的醫典《神農本草經》將硫磺列為第二類“中藥”,有120人。硝酸鹽在120“優藥”中位列前八(排名第六)。可以說是出身好,血統高貴。更浪漫的是,現存最早的火藥配方,也是來源於壹本道家醫書《太上老君詭秘》(22)。真正的黑粉誕生於9世紀末。
晚唐時期,火藥最遲在10世紀初被“征入軍隊”,制成了原始火器——發令槍飛火。陸貞《九國誌》記載,唐初(公元904年),鄭火燒,在城用“引火”燒死了龍族薩滿。
火藥壹詞正式使用於北宋李青四年(公元1044年)撰寫的《吳京通論》壹書中,記載了三種火器的火藥配方。火藥的正式推廣,標誌著火工品的應用大大加強。
北宋神宗時期(公元1068-1085年),政府在都城汴梁設立了軍政監察署,所有的地方辦事處都作為院落使用。軍器監有“萬全工匠三千七百人,東西坊工匠五千人”。軍事裝備監督下有十壹項工作。可見當時的中國軍事工業已經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13世紀20年代,火藥隨著成吉思汗的西征大軍傳入中東,後於14世紀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從此,硝煙取代了狼煙,槍炮覆蓋了世界戰爭舞臺上的金鼓。
火球
是壹種裝有火藥的可燃球形火器,有時被稱為“大炮”和“霹靂”。其結構壹般是以粉末為球心,以布或紙為外殼,塗以油脂等防潮材料。大的像水桶,小的像雞蛋。使用時,點燃火繩,向敵人投擲。火球主要有霹靂火球、毒火煙球、鐵西瓜炮等。武學經典總論中記載的火球火器只有八種。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人攻打汴梁,宋將軍李綱命令軍士射出霹靂槍,重創金軍。據明代出版的《武北誌》(23)記載,霹靂槍以直徑寸的竹子為材料,經二三段烘幹,用鐵皮、火藥、竹子包裹成球,兩端各留壹寸,壹端為柄,另壹端為藥。如果像霹靂壹樣響,就叫霹靂火球。受此啟發,金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炸彈——震天雷,並在以後對蒙古的戰爭中廣泛使用。
北宋時期,火藥和火球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寫於康定元年(公元1040)的《東京物語》記載了當時政府火藥廠——“火藥青窯”的情況。這時的火球已經根據不同的需求使用了不同的配方,要測試的詞多達14種。當時的火球也有明確的分工,煙、毒、爆、燃各司其職。顯然,火球的制造技術已經到了相當復雜的階段。
宋寧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金人攻打周琦(今湖北蘄春縣),壹天之內造火箭壹萬七千門,蒺藜炮三千門,皮炮兩萬門。公元1257年,宋朝大臣李增波到鎮江考察軍備。當時荊淮鐵炮十萬門,荊州(今湖北江陵)壹月能制造壹兩千門鐵炮。產量驚人。就十三世紀而言,其規模可與當今超級大國的核武庫相媲美。)
所謂:龍有九種,各有不同。傳統的火球逐漸發展出很多“個性化設計”。“郭姓瓶”是壹種陶瓷彈,外面是陶瓷瓶,裏面是火藥。它是明朝鄭成功創造的,因此得名。耐火磚是火球術的兄弟,是壹種磚形手擲火器,多以紙和單板制成。材料易得,成品便於儲存運輸,可以堆放,因此投入敵線後不滾動,對山區攻堅戰意義突出。因此,耐火磚在明清時期成為“大眾商品”。
但火球靠人力提供動力,射程有限,只能用於城市防禦戰。隨著新火器的不斷應用,14世紀火球術開始衰落,火箭和火銃開始發光。但在壹些沒有火炮守城的偏遠城鎮,火球依然是“守城第壹器”(如圖)
火箭
它是依靠自身向後噴射火藥氣體的反作用力,飛向目標殺死敵人的武器。在中國,“火箭”壹詞最早出現在陳壽的《三國誌》中。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諸葛亮攻陳倉,魏將軍趙昊“向其梯射火箭,梯燒,梯上皆焚”。但當時的“火箭”只是在箭上綁上易燃物,點燃後用十字弓發射來放火。真正的火箭是由宋朝的嶽在公元969年創造的,它主要依靠火藥的後坐力來提供動力。雖然名字還在用,但意義已經根本不同了。
火箭發明後不久就被用於軍事,到了宋仁宗時期(1023-1063),火箭正式“參軍”,成為陸軍的標準裝備。到明初,火箭技術迅速提高,用途廣泛,百花齊放,被稱為“軍中利器”。著名軍人戚繼光在《姬曉新書》中稱贊:“火箭也是水陸利器,其貢獻不遜於鳥巢”。並且在“齊家軍”中大量配備了射程為300-500步的標準“三飛箭”(每壹步約為1.55米)。火箭的第壹本“家譜”也出現在明代——那就是焦裕祿的《火龍經》。火箭不僅在對日戰場上為國殺賊,在抗日烽火中也有建樹。1938年,日本侵略者為了打通平大公路,分割我冀中根據地,集結日偽軍3000余人占領河間城。我人民軍在火力不足的情況下,創造性地使用大量火箭彈攻克河間城。據說當時張天,燕國,威震百裏,日軍以為。用原始火箭打敗近代日本侵略者,不僅體現了我國人民高超的戰爭智慧,也體現了我根據地軍民英勇殺敵的大無畏精神。當然,今天重溫這個“傳奇”,會讓我們更加警醒。說到這裏,也要讓火箭的兄弟姐妹們和大家見面了:
《壹窩蜂》見於明代毛的《武備誌》。32枚火箭裝在壹個大櫃子的32個隔間裏。壹發射,壹下子射出32支箭,勢不可擋。當時壹次射出10支箭,稱為“火弩流星箭”;發箭20支,史稱“龍箭”;壹次送40個,叫“群豹奔箭”;發100箭,即“百虎撲合。”(24)
明初出現的“火戰車”,是歷史上最早的多管火箭炮。其外形為人力獨輪車,配備6箱,160火箭炮,三人* * *,配兩炮兩矛,威力強大,遠近皆宜。(中國歷史博物館有復原物件)。
“神火飛鴉”是壹種有翼火箭,提高了飛行穩定性,增加了高度和射程。“神火飛鴉”由棉紙和薄蘆葦制成,內裝火藥,發射四枚火箭。點火後,“飛出壹百多尺,就要落地,邊上壹只烏鴉,到處都是火苗。”用之禦敵,則在陸少營,水中燒船,所向披靡。".(25)
“蛟龍出水”,據明代焦裕所寫《火龍經》記載,“蛟龍出水,以壹根5尺長的竹子為載體,上面綁著4個重1.5公斤的大火箭,肚子裏裝著4個小火箭。其中,大火箭是運載火箭,小火箭是戰鬥火箭。兩者通過引信連接,射程超過壹千米。平心而論,“龍出水”的威力還是有限的,但如果對方士兵突然看到傳說中的聖物,就會驚慌失措,勇氣被破解。所以說“龍出水”在早期是壹種特殊的心理戰裝備並不為過。(26)
火器,步槍,飛行步槍
它是壹種有槍管的火器,是現代槍炮的鼻祖。宋高宗紹興二年(公元1132),按照慣例發明了“火槍”。其形狀為直徑數寸的大竹,內裝火藥,分發給兩個射手。戰鬥時,它開火殺死敵人。(27)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壽春福(今安徽壽縣)發明了火槍,以彈丸為主要殺傷手段,已經具備了現代槍炮的主要特征。但是,無論火槍還是火槍,都只能遠到,不能近到。於是,人們把長矛和火槍結合起來,形成了既能在近處刺,又能在遠處噴火的兩用火槍。梨花火槍就是其中之壹。南宋時,有個叫李全的人,帶著他的梨花槍,稱霸山東,有“梨花槍二十年,天下無敵”的美譽。當時金軍還使用壹種集噴火和刺殺於壹身的武器,叫做飛毛槍,是金軍大量裝備的制式火器,是第壹種裝備集群士兵的兩用火槍。南宋少定六年(公元1233年),金愛宗退守德國,金軍統帥普察關奴組織了壹支450人的火槍隊,帶著450支飛火槍,重創了追擊的蒙古軍。(28)
竹木制成的火器容易燃燒,射程短,所以使用“糙皮”金屬材料勢在必行。
該器是元明時期金屬筒射火器的總稱,又稱“火管”。現存最早的器物是1980年甘肅武威出土的西夏銅炮。火炮長100厘米,重108.5公斤。專家判斷它是3世紀早期的產物。比起這個來歷不明,沒有“戶口”的“黑戶”。中國歷史博物館裏的壹件中號瓷器就“無辜”多了。他的身上有三行銘文,詳細介紹了他的“籍貫”和“履歷”:本齊生於元三年(公元1332),裝備於元邊防,綏遠丘口軍,廠名馬山,數量300。全長353 mm,口徑105 mm,重量6.94 kg。
元末明初,器物“仕途有成”,不僅擁有大量裝備,而且開始影響戰爭勝負。元十九年(公元1359),朱元璋在紹興與胡大海、呂振交戰。據明代魯《陳佳...馬軍等人帶領壹名壯漢...用幾十個燃燒彈,要同時放,敵人支援不了。”“敵人的部隊...來自陳誠城外...從火管裏...鐵彈入城,其鋒極病。”朱元璋得天下,善用火器是重要因素。1363年7月,朱元璋率領20萬水兵在鄱陽湖與號稱60萬的陳友諒作戰。朱軍用他的火銃在很遠的距離上壹舉擊毀了20多艘敵艦,並且大獲全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火銃水戰。洪武十三年,明政府規定國衛所駐軍按編制的10%配備火器,規模之大無與倫比。到了永樂年間,火銃終於有了自己的“武裝”:永樂八年(公元1410),明太祖朱迪建立了“神機營”,這是世界上第壹支火器部隊。(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