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愛,是指教師對學生自覺的、純真的、持久的、私的、普遍的愛。從表面上著,它是教師對學生的壹種美好的情感流露,是壹種難得的教學方法和教育藝術而實質上是教師通過理性培養起來的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中國古代畫家除了不斷積累繪畫經驗,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外,大都終生致力於繪畫教育事業,視培養畫才為己任。他們的師愛精神化作強大的人格力量,感化教育著學生和世人。在今大的美術教育中,這種師愛精神和師德風範是非常值得弘揚光大的。
中國古代畫家的師愛,蘊涵於他們的繪畫教育思想、言行中,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重德傳統
中國古代畫家的師愛,以“弘道”為旨歸,包蘊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孔子曾說:“士誌於道。”曾子更是發揮師教,進壹步解釋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中國古代繪畫哲學以“道”為最高境界。畫家們非常重視自我的品德修養和對學生的道德訓育,常以山川大河、梅蘭竹菊“比德”。認為畫如其人,畫品加入品。並以“文行高直”、“為人師表”的道德品質為衡量繪畫高低、畫品等第的標準,將為人之道和畫理、畫法溶於壹體,對學生進行考驗和教誨。
漢代經學大師鄭玄雲:”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唐代韓愈則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因為教師的學術就是學生的學術淵源、而學生的學術則是教師學術的延伸。師生之間的學術淵源關系,即被賦予了“道統”的意蘊。“傳道”的使命自然賦予了教師“學道”的使命也隨之賦予了學生。中國畫歷來重視人的全面素質。高尚人格的修養要求畫家既“為人師表”,就應當以身作則,在各個方面樹立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盂子曾感慨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中國古代畫家只要擔當了師的角色就會將自己的道義與理想、使命與職責融為壹體,對學生產生壹種發自內心的熱愛之情,並以此為樂事,肩負起任重道遠的責任。
作為“吳門畫派”的領袖人物,文征明身受眾恩師高尚人格的惠澤,並繼承了重德愛生的優良傳統。文氏家族耽古博學之人輩出,征明在起步之初即有幸結識了沈周,李應幀、吳寬、都穆、祝允明、唐寅等壹批良師益友。這些人先後都是吳中畫界的翹楚。且有深厚的學養和高潔的人品,這對征明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征明十九歲那年正式拜沈周為師學畫。沈氏家藏豐富,所收黃山谷法書多件。沈周毫不隱諱吝借,將包括山谷大行書《經伏波神伺詩卷》在內的法書精品讓征明觀摩賞析並親自給予指點,這對證明後來書法風格的形成影響甚大。文征明二十二歲從父友南京太仆寺少卿李應幀學書。李氏收征明為徒後,詳授書訣,並教征明不可隨人腳踵。征明二十六歲那年,經父引薦而拜吳寬為師,從學古文,吳寬家藏頗富,著有《匏庵家藏集》。記載了他所藏及過眼的書畫名跡,征明得以飽聞博覽,並在吳寬引薦下結交了大批文人雅士,擴大了眼界和生活圈,正是在這些老師無私無悔的師愛精神的感召和高尚行徑的引導下,才有文征明日後的成功。
在晚年閑居家鄉的三十余年屯文征明除了以詩文書畫自娛,創作了大量作品之外順是設帳授徒。與弟子們的交往成為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他們“時時過從,談榷藝文,品水石,記香老故事,焚香燕坐,蕭然若世外…吳中好事家,日相與載酒船,候迎湖山間。以得壹幸為快。雖孺子亦習知先生名,至市井間強勉為善者,其曹戲之曰:汝豈亦文某耶?”征明各種風雅的行徑,高尚的德行已成為鄉裏的典範,頗受人的崇敬。
由此可見,文征明的成才離不開老師們的無私培育,正是在重德重教的老師愛的感召下,文征明繼承師道傳統,設帳授徒,以高尚的德行和愛的教育昭之於世。
愛加於生徒
愛是壹種師德,是調節師生關系,衡量教師道德水平的極重要的規範,它又是壹種教育手段,蘊藏著巨大的教育力量。將“愛加於生徒”則是感化教育學生成功的秘訣之壹。
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路在成為孔門弟子以前,“性鄙,好勇力,誌伉直,冠雄雞,佩貑豚,陵暴孔子”。但孔子對子路卻沒有采取憎惡態度,而是“設禮稍誘”,以身立教,終使子路折服,並穿上儒服發誓要跟孔子學習。後來,子路不僅追隨孔子遊說諸侯,而且是孔子思想的忠誠信奉者和執行者,甚至在衛國宮廷內亂時還牢記孔子“君子死,冠不免”的教誨,臨危系帽纓而被殺。唐德宗時的國子司業陽城,在轉化學生品德的過程中,他不像壹般教師那樣對學生施以體罰,而是“木夏楚廢馳”。雖然不施體罰的方式,卻收到了“尊嚴則威”的效果,即使“粗厲貪淩”、“欺偽譎詐”的學生,經過陽城的教導,也可以使其“順之”、“信之”。柳宗元認為陽城教育感化學生成功的秘訣就是“愛加於生徒”。中國古代許多畫家身上都體現著這種“愛加於生徒”的優秀品質,從吳道子拜師、王維識韓幹、王鑒助王肇等畫史佚事中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師父對弟子無私無欲的愛,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流派承襲和高峰叠起是不可能的。
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壹個站養他們友情的手段。”這壹見解非常精辟。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而是表現為師生關系反饋信息的相互流通。正如《學記》所言:“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愛壹旦被學生體驗到是壹種真誠的關懷時,學生就會相應地產生肯定的傾向而愉快地加以接愛,並用敬愛來回報教師,所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是師愛的教育價值之所在。
學而不厭,悔人不倦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中國古代教育家所***有的美德。作為老師,如果沒有良好的師德修養、豐富精湛的學問和誨人不倦的精神,勢必要誤人子弟。繪畫藝術尤其需要全方位的學習和不斷修養,要達到“人書俱老”的境地需經過幾十年仰壹日不懈的磨練和陶養。傳授入以知識,培養人以道德,誨人不倦,如同活到老學到老壹樣,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教師數次、數十次,甚至無數次不厭其煩他講解、示範。因此,“學而不厭”的治學精神和“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區的結合非常重要。
歷代教育家奉孔子為“師表”,矢誌教壇,鞠躬盡瘁。宋代理學大師張載“敝衣疏食,與諸生講學,……卒,貧無以斂”。胡瑗“以明體達用之學授諸生,夙夜勤瘁,二十余年”。而朱熹更是壹日不講學就壹日不快樂。他的學生黃勉齋回憶說:“從遊之士,叠誦所習,以質其疑,則委曲告之,而未嘗倦。問有未切,則反映戒之,而未嘗隱,務學篤則魯見於言,講道難則憂形色。講論經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
中國古代畫家中雖少有以教徒習畫為終身職業者,但每個有成就的畫家幾乎都有從師學藝,又身為人師的經歷。中國繪畫歷來講畫外之功的重要性,在對畫技畫藝勤學苦練的同時,對畫外之功也同樣有學而不厭的精神,明代鄭元鄖曾說:“吾每怪人之習畫者,唐宋元名跡目未嘗交,則無學。名山大川之概足未嘗蹈,則無識。高人韻語、博雅名譚,身未嘗受,則無解會。”
要達到“人書俱老”的境界,畫外之功,即讀書、遊歷、人品修養,以至交友論藝等方面內容的修養都至關重要。董其昌言:“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清代張庚解釋說:“讀書多,則心通而理明,能別邪正雅俗是非,不至惑於異說。行路遠,則廣見博聞,以擴我之心胸而發其氣,故日進不已,而超凡人聖”。可見,古代畫家對畫內和畫外之功的重視及學而不厭的精神。中國古代畫家中也不乏誨人不倦的教育家。誨人不倦其實是指壹種教學態度和教育精神,方式方法有很多,而並不在於誨人之語的多少。中國畫的很多畫理畫法是很難言傳,而只可意會的。因此,指點不在多言便成了師父海人不倦的特點和方法之壹。明代吳門畫家沈周每每臨摹無代畫家倪瓚的山水時,總會有用筆老重的習慣,始終無法把握住倪瓚那種若淡若疏、似嫩而蒼的筆調,作為老師的趙同魯在旁總是不厭其煩地壹次次指出他用筆“又過矣,又過矣”為人不倦之精神可嘉。正是在老師們終身為學,誨人不倦的精神的感召下,沈周才得以獨步畫壇,名垂青史。
愛嚴結合,以身立教
常言道:”愛之愈深,責之愈嚴”。無論是和善可親的孔子、孟子、程頤、王維、文與可,還是威嚴可敬的茍子、胡瑗、程頤、王羲之、鄭板橋,都是寓愛於嚴之中。
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壹大樂事,但他決不主張讓學生放任自流。他說:“羿之教人射,必誌於彀,學者亦必誌於彀。”又說:“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這裏的“彀率”、“繩墨”是比喻“道”的,由於學生從師是“師道”。因而教師決不能降低“道”的標準,茍子認為“師術”有四,第壹就是“尊嚴而憚。”他已經認識到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正是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表現。當學生學有所得時,就會由衷感激自己的老師,正如他所說:“水深而回,樹落則糞本,弟子通利則恩師。”
在嚴格要求的同時,中國古代教育家又都重視以身立教,教育學生“如時雨化之”,使從教者感到“如坐春風和氣中”,孔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以言教,更要以身教,用自己的模範行動作學生的表率。孔子要求弟子“當仁不讓於師”,不文過飾非還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壹書中記載了不少孔子誠懇接受學生批評的事例。胡瑗曾說:“教人有法,科條纖悉備具。以身先之,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由於他“言行而身化之”,因而“其為法嚴而有信,為道久而尊”。被尊為“書聖”的王羲之,傳說他曾在浙江紹興蘭亭池畔”臨池學書”,日復壹日,廢寢忘食地苦學各家書法之長,為節省時間,身邊的池水竟成了他順手涮筆的方便之處,日久天長,壹池清水被染得墨黑墨黑,留下了心無旁騖、專心從學的感人故事。兒子王獻之以父為師,遵循父親嚴格教誨,用缸裏的水磨墨,直到18口缸中的水全用完。
因此,真正熱愛學生,教師就應當設身處地地施教,讓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若此,教育的真諦找到了,尊師愛生的良好師生關系也就建立了。正如《呂氏春秋·誣徒》所言:“視徒如己,反己以教,則得教之情矣。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則師徒同體。”
教學相長,交以為師
中國古代教育家對年輕壹代總是寄予厚望。孔子不僅肯定“後生可畏”,學生可以超過老師,而且還鼓勵學生要有“當仁不讓於師”的勇氣,茍子也指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他認為學生終會超過老師。囚此,他指出:為師者應“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決不能“謅諛者親,諫爭者疏,修正為笑,至忠為賊”,他公開聲明:“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好;謅諛我者,吾賊也。”《學記》繼承和發展了這壹思想明確提出了“教學相長”的命題,論述了師與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韓愈作《師說》壹文,進壹步提出了“弟了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也就是說,壹方面,學生不壹定不如老師學生完全有可能而且也應該超過老師。做學生的不能自卑,要自強不息敢於超過老師。另壹方面“術業有專攻”,老師不壹定事事處處都比學生高明,因此學生不能對老師求全責備,要學其所長。同時,老師既要不斷進取,精益求精,也要尊重學生,向學生學習。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敘師資傳授”中列舉了許多“或青出於藍,或冰寒於水”的師承關關,可見古代畫家對待師承的態度。柳宗元把上述思想主張以“交以為師”加以概括,以師為友,以友為師,師友並提,把師生關系變成了師友關系。這是對我國古代尊師愛生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唐寅自幼勤習文學藝術,尤愛書畫,漸漸顯露出超人的才華,被當時的名畫家周臣看中,收為學生。唐寅拜師後,精心鉆研,勤於習作,進步很快。後來,又受名畫家沈石田的指教,在南宋風格中溶人了元人筆法於是畫藝大迸,精謹超常,漸漸與老師周臣齊名。此後,唐寅又經過千裏壯遊,奇丘異壑盡收心底,與自身的文學修養融會貫通,畫作更加引人註目,於是,求畫者眾,應接不暇,有時競得拜請老師周臣代筆。在如此境況面前,知情者曾問周臣到底在哪些方面不如學生唐寅?周臣直率地答道:“只少唐生數千卷書耳!”作為老師的他認為弟子不必不如師,毫不隱諱地承認唐寅讀書範圍極廣,諸子百家、天文、歷法、數學、音樂皆悉心鉆研,將學識融人筆端,的確在文化修養方面優於自己,在師造化、體驗大自然的神髓等諸多方面大有長處,其詩文造詣和成就,確是有助於其在畫作方面的成功。可見,身為老師的周臣是深諳其中“身於畫苑,必重學識”的道理的。
從中國古代教學相長,交以為師的經典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師生關系轉化為師友關系的師愛之情,體現出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是壹種平等的、民主的教風。如果從教師道德這個角度去看,它是壹種師愛精神,更是壹種人格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