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這是美人計的註腳,在計中不能缺少的道具,就是美女。
紅顏薄命,用在她們身上是最合適不過的詞了。美人計往往有死間的性質,正如《孫子兵法》裏所寫的“死間者,為誑敵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她們的結局,多以慘淡收場。
最早成功運用美人計的戰例是在商末,使用者是鼎鼎大名的武王;為了救出被紂王囚禁的老爹,武王把壹個女子獻給了好色成性的紂王,她很快贏得了紂王的寵幸,在她的勸說下,紂王放走了周文王。
這個女子,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在後來的《封神演義》中,更是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大抵是因為這樣的細節會毀壞武王的壹世英名,畢竟,靠女人救老爹是君子所不齒的。
她的生平幾乎是壹片空白;正是這大片的空白,讓後世的讀史者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好奇。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麽會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堅決的執行了這樣的任務,在殘暴嗜血的紂王身邊潛伏了下來,是忠誠還是報恩,抑或是愛情?她不可能想不到,如果有壹天紂王醒悟過來,第壹個遭遇滅頂之災的就是無依無靠的她。她最後的結局也同樣成了壹個謎,她不可能打敗殘酷血腥且富於心計的妖妃妲己——歷史證明了這壹點。她是成了妲己伏伏帖帖的奴仆,還是在和妲己無奈而悲哀的交鋒中輸掉了自己的生命?
也許第二種結局更符合她的命運。完成了武王交付的使命的她成了棄子。在周人歡欣鼓舞的迎接被囚禁幾年的文王時,沒有人會關心她的未來,也許和千千萬萬的宮女壹樣,默默屈死蠆盆之中,無人知曉。
中國的四大美女中,四個和政治有關,三個是政治工具,兩個明明白白就是美人計中的誘餌。而對比日本版的古代四大美女(海倫,克裏奧佩特拉,楊貴妃,以及小野小町),就會發現,日本人竟選了壹個和政治無關,以戀愛和詩歌為主業的女子作為本國美女的代表,而不是禦靜前阿市這樣的政治犧牲品——其實,日本人眼中的楊貴妃也只是白居易的《長恨歌》裏那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形象,海倫呢,雖然和戰爭有關,但她是戰爭的因而不是戰爭的果——《荷馬史詩》裏不是說嗎,當戰爭進行到第十年時,海倫親自出來勞軍,戰士們震驚於她的美貌,失聲說:“我們為她再打十年也值得。” 換在中國,女人因為美麗引發戰爭,不只民怨沸天,這個倒黴的女人八成背上“美色誤國”,“紅顏禍水”的罪名,息夫人和陳圓圓就是最好的證明。
正如中國人評《源氏》總要和意識形態扯上關系,而紫氏部不只壹次的強調這本書和政治無關,只是為了寫源氏這個美人風流多情的壹生、兩個版本的四大美人,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兩種文化的差異呢。
春秋戰國時代,美人計的運用相當廣泛,連孔老夫子都中過招——準確而言,是他的國君魯哀公中了齊人的招,氣走了老先生;春秋戰國時的聯姻,也多多少少有點美人計的成分在裏面,嫁到別的國家的公主,總是會為自家兄弟講好話不是?穆公的老婆穆姬,為了救出被老公俘虜的弟弟晉惠公,更是拿自己和小兒女們作人質,揚言妳敢燒我弟,我就拖兒帶口的死給妳看——就這延續到今的女人“壹哭二鬧三上吊”的絕招,竟然載入了堪稱“古代婦女傳統道德優秀事跡教育讀本”的《列女傳》,可見現在女人們對付老公的手段,是有史可鑒的……
閑話打住。關於西施的事跡,作為中國人可謂無人不曉,然而她的結局,並不如傳說中和範蠡雙雙歸隱那樣富有理想主義的美好,歷史的真相往往是殘酷的,她很有可能如書中記載的那樣,“放於江中”,壹代美女沈沙西湖。(還記得《西門豹治鄴》裏的祭河神麽?西門豹說那個少女不漂亮於是就把巫婆們全直接丟到了江裏,把少女娶回了家——這是惟壹和課本有出入的地方,清正廉明嫉惡如仇的西門豹大人,原來這才是妳的真正目的啊……間接證明了即使是正人君子也不能抵禦美女的誘惑……以上)
下次去西湖遊玩的時候,不要忘記給這位傳說中的絕世美人上柱香、聽起來很殘酷,可這是她惟壹且必然的結局。因為她只是工具。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勾踐不可能不明白,所以他會毫不心軟的殺了文種,且何況他親眼目睹的夫差的下場,這個令對手亡國的工具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毒藥。
貂嬋。《三國演義》裏貂嬋的形象不免讓人抱怨羅貫中寫人的手段太不實。按他的描寫,貂嬋剛出場時是個不諳世事天真無邪的少女,雖是歌伎出身,但王允待之如親女,——這樣壹個深居大宅年方十六的小女子,想也不可能涉世多深。然而就是這麽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在董卓呂布兩大奸雄之間進退自如,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也沒見王允怎麽提點,似乎把小綿羊丟進狼群裏就自顧自的撤手不管聽之任之了,直到呂布和董卓徹底反目之前,他都沒有任何“遠程遙控”的跡象…似乎壹個晚上的暗中授計臨時抱佛腳就成就了這麽個智勇無雙工於心計的超級美女間諜……看到她在董卓追殺呂布後在他的嚴辭質問下面不改色心不跳的順利圓謊,看到她搶了寶劍裝作要自刎的模樣,真懷疑她是中戲還是上戲的畢業生……只能說,她是天才……
我可以承認她是天才這個事實,然後在成為呂布妾室後,她的表現卻令人。在呂布想殺出重圍之時,她跟?氏壹唱壹和,把呂布留在城中,引發後來的白門樓慘劇。憑她冰雪聰明,用腳趾頭想都想的出、這個時候她能依靠的只有呂布壹個人,他壹死,萬事休矣;然而卻如此不明智的把呂布親手送上了斷頭臺?
呂布死後,《三國演義》裏再沒了她的身影。傳說中,她死於關羽之手,對視女人如衣裳的蜀國眾將領來說,這種說法倒也合情合理……
孫尚香。孫尚香是美人計中的異類——當然,我是指《三國演義》中的小香。因為她壹開始壓根就不知道自己是美人計中的誘餌,無辜被老哥和周都督合夥騙上賊船,成為這場“孫劉聯姻”計中的女主角。
“周瑜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周瑜最大的失策不在於使用了這壹計,而在於沒料到孫夫人真的和劉備有了感情,而且在劉備逃亡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沒有孫夫人的大力協助,劉備怎麽可能順順利利逃走?孫權幾次三番派的追兵,不都是被孫夫人壹頓痛罵罵回去的?
只不過,為什麽孔明和孫夫人素未謀面就算準這位高貴的公主壹定會愛上可以當她爸爸的劉皇叔?想不通啊想不通。
不管怎樣,這場以權力為中心的婚姻最終以悲劇劃上了句號。被兄長誆回東吳後,劉備在夷陵之役大敗而歸,孫夫人以為他命喪火海,對江痛哭後投江自盡。——也許,她自盡的原因不僅是那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而是她身為政治犧牲品的悲哀,她的自盡,讓她成為了美人計中也許是惟壹壹個不甘於命運有所反抗的女子,在黑夜般的輪回中書寫了自己的壹抹血色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