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中國古代經歷了壹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近代以來,在西方資產階級思想的影響下,出現了幾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馬克思主義思想在20世紀初開始影響中國。20世紀以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論成果,影響了中國社會的發展。
1.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主要包括老莊與道家、孔孟與儒家、翟墨與墨家、韓非子與法家的主要思想和特點。
理解:(1)“百家爭鳴”產生的原因、實質及影響: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歷史的大變革,打破了舊的思想觀念,需要在思想理論上有新的認識;百家爭鳴是意識形態領域對各種歷史和現實問題鬥爭的反映;國家間的政治變革和競爭也需要理論指導;“學而優則仕”局面的打破,使聚弟子講學之風盛行,自由的學術氛圍使各派各抒己見,各抒己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和天文學的發展,為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論據,進壹步深化了思想認識。“百家爭鳴”實際上是這壹時期政治經濟大變化在意識形態上的必然反映。“百家爭鳴”的出現促進了學術文化的繁榮,營造了思辨和討論的學術氛圍,形成了壹系列哲學流派,影響了後世文化的發展;各派理論為不同階級階層服務,各取所需,有的成為諸侯國變法維新和國家發展的理論基石;“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改革變革的前奏,也推動了社會變革的進壹步發展。
(2)儒、法、道三家的特點:這三家為封建統治者設計了各自的治國思想。儒家主張德治、禮治、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主張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主張法治和暴力統治;道家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三者高度互補,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況。事實上,漢武帝以後,中國歷代統治者都采取了以儒家倫理為中心,法家為輔助,道家政治為手段的統治模式,影響深遠。
2.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春秋末期產生,戰國初期發展,漢代官學神學化,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與玄、佛、道進行反駁與滲透,宋元明清時期成為理學,五四時期受到嚴厲批判,結束了儒家思想在意識形態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
理解:(1)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取得主導地位: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思想之所以占據主導地位,壹方面是因為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崇尚天人觀;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提倡忠孝,嚴格等級;政治上,鼓吹“大壹統”,維護專制集權,都是壹切剝削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後所需要的思想武器,基本上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另壹方面是因為儒家入世論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改變面貌。特別是漢代的儒學,吸收了道家、法家的思想,結合陰陽五行學說,創立了君權神授、“天不變,道不變”的學說,以神權論證君權,以天道論證人性,使儒學長期成為統治階級的政治哲學。此外,儒學也是在與佛道的紛爭和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儒家為了豐富自己的哲學,不僅批判佛道,而且充分吸收它們有益的思想材料,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哲學體系。宋明理學既是三教合流的產物,又保持著自己的根本特征和立場。
(2)儒家思想的現代價值:儒家的團結、民本、道德、和諧意識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尋求社會和諧,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
3.中國近代思想解放的趨勢: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列強經濟、軍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深入,中國思想界圍繞“向西方學習”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諸多學派相繼湧現。鴉片戰爭時期,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拉開了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序幕。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突破了封建頑固派的陳腐觀念,為中國的現代化提供了壹定的條件。19的60年代以後,由於對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繼承和洋務運動的興起,產生了早期的資產階級改良思想,他們開始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為後來的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19年底,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