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國第壹條鐵路是1876年英國商人在上海和吳淞之間修建的,比世界上第壹條正式開通的鐵路晚了51年。1881年,清政府允許修建唐山礦區至徐各莊10公裏鐵路,拉開了我國鐵路建設的序幕。
2.1 1876至1 91年間,清政府時期共修建鐵路9100公裏,其中京張鐵路(北京至張家口)是中國人修建的第壹條鐵路幹線。
2.2 1912孫中山先生提出了修建16萬公裏鐵路的計劃。這是中國最早的鐵路網布局思路。
2.3從1911到1949,民國時期修建鐵路17100公裏。加上清政府,中國大陸的鐵路總長為26200公裏。但由於戰爭破壞或其他原因,拆除了3600公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大陸只留下了22600公裏的鐵路。
2.4舊中國的鐵路建設不僅數量少、質量低,而且布局不合理。大部分在沿海地區,西南西北地區幾乎沒有鐵路。由於各條鐵路各自為政,限制了鐵路運輸能力的發展。
3.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政府成立鐵道部,統壹管理全國鐵路,組織修復橋梁和線路,大力修建新鐵路,以保證日益增長的運輸需要。
3.1三年經濟恢復期(1949—1952)成渝、天蘭鐵路鋪設通車。隨後,藍欣、寶城、豐沙開始建設。到1958,舊鐵路恢復到1994公裏,增建二線鐵路修到1337公裏,完善加固14鐵路樞紐。由於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京廣鐵路全線貫通,全國鐵路營業裏程(不含地方鐵路和企業專用線)增至26708公裏。
3.2 1958至1965,新建鐵路幹線有寶蘭、藍欣、蘭青、贛武、貴桂鐵路都勻至桂陽、京承、太焦、外福、肖勇鐵路。寶成鐵路寶雞至豐州段將建成首條91km電氣化鐵路。
3.3“文革”期間,鐵路建設受到很大幹擾,但建設生產並沒有完全停滯。鐵路幹線已建成,包括貴昆、成昆、湘黔、靖遠、焦枝等。還建了南京長江大橋和枝城長江大橋。截至197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裏程46262公裏,其中復線率15.7%。
4.改革開放後,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鐵路客貨運量猛增,鐵路運輸能力完全緊張。上世紀80年代,鐵路建設的重點主要是提高“三西”的煤炭運輸能力,加強沿海港口後方鐵路的運輸能力,特別是“卡脖子”段的能力。在此期間,京秦、大秦、偃師、新河、皖贛、青藏鐵路哈格爾段、南疆鐵路土庫段等鐵路新線相繼建成。新增吉焦、同蒲、實德、東隴海、京廣南、滬寧等第二條鐵路,豐沙大、石太、太焦、成渝、貴昆等鐵路實現電氣化。至1990年底,鐵路營業裏程達到53378公裏,復線13024公裏,電氣化裏程6941公裏。地方鐵路達到4424公裏。
5.“八五”期間,中國鐵路建設以緩解運輸緊張為重點,突出幹線通道建設。特別是小平同誌南巡講話發表後,國民經濟高速發展,鐵路運輸緊張程度加大。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鐵路發展,相繼出臺了壹系列政策措施,鐵路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5.1從1990到1996,全國鐵路營業裏程增加7129公裏,達到64900公裏,其中合資鐵路3043公裏,地方鐵路5210公裏,國鐵18423公裏。京九、寶中、蘭新復線、浙贛復線、6543.8億噸的大秦線配套工程、侯月線、廣深準高速鐵路、北京西站等。相繼建成投產,極大地改善了路網布局,提高了運輸能力,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創造了條件。
5.2到“八五”末,我國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客車和貨車的產能分別為600輛、300輛、365輛、438+000輛(含200輛越野廠)和48000輛(含9000輛越野廠)。
5.3 1992年8月,國務院批準中央與地方合資建設鐵路政策。合資鐵路建設政策的實施,調動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對鐵路建設的積極性,帶來了鐵路建設和運營體制的變革,加快了鐵路建設的速度,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到1996,中國已建成合資鐵路,包括三茅鐵路、集通鐵路、陽朔鐵路、合九鐵路、廣梅汕鐵路、漳泉小鐵路、成大鐵路、伊稀鐵路、北江鐵路、小六鐵路,還有其他在建鐵路,如廣達鐵路、金溫鐵路、石長鐵路、衡南鐵路、韓吉鐵路、水白鐵路、黃碩鐵路。
5.4為解決鐵路建設資金短缺問題,1991年3月,國務院批準設立鐵路建設基金,並兩次提高征收水平。目前資金總水平達到每噸公裏2.7美分,每年可積累300多億元建設資金用於鐵路建設。自4月1991起,國家陸續批準福建、四川、山東等省份開征鐵路建設附加費,每年可籌集鐵路建設資金6億元。
6.1997、全國鐵路預計完成全年貨物發送量162億噸,貨物周轉量1305億噸;全年可發送旅客9.2億人次,旅客周轉量3500億人公裏。
從65438到0997,全國鐵路實施提速戰略,加強客貨營銷,提高競爭力。4月1日鐵路新圖實施後,客貨列車結構得到優化。客車提速,客車貨運開通“五定”列車和集裝箱列車,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在全路積極推廣計算機售票,提高了服務質量,緩解了旅客買票難、乘車難的問題。
7.目前鐵道部的管理體制仍然是政企合壹,實行鐵道部、鐵路局、鐵路分局的管理體制。目前哈爾濱、沈陽、北京、濟南、上海、南昌、廣州、鄭州、柳州、昆明、成都、呼和浩特、蘭州、烏魯木齊共14個鐵路局和50個分局。其中,南昌、呼和浩特、柳州鐵路局實行鐵路局直接領導基層站段的新體制;鐵路運輸企業嘗試轉換經營機制,在廣州鐵路局組建集團公司,成立大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美國成功上市。
8.“九五”期間,鐵路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優化和加強路網結構,提高鐵路綜合運輸能力和現代化水平,重點是建設大能力客貨運輸通道和開放主要限制口岸。“九五”期間,我們將集中力量建設和改造壹批對國民經濟全局有重要影響、在路網中起骨幹作用的大容量幹線,建設壹些區域輔助通道,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如南昆線、黃碩線、Xi安安康線、新河偃師復線、水城株洲復線、哈大線電氣化、南疆線、韓吉線、內昆線、粵海通道、蕪湖長江大橋等。計劃新建國鐵6100公裏,復線既有線2700公裏,電氣化既有線4300公裏,地方鐵路1500公裏。到2000年,中國鐵路營業總裏程將達到6.8萬公裏以上。
9.目前,鐵路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鐵路體制和運行機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傳統鐵路管理模式仍然束縛著企業的活力;管理粗放的問題比較突出。客運和貨運服務質量和營銷方面的問題也制約了鐵路的市場競爭力。
為此,加快鐵路發展,壹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包括政企分開,調整企業結構,推進公有制多元化,改革投資體制;二是要加強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生產經營責任制,調整生產布局,減員增效,發展多種經營;第三,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包括增加科技投入和擴大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