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主要分為兩種,壹種是可控的市場經濟,壹種是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中國走市場經濟道路以來,受到國內權威學者的誤導,既得利益者的追捧,外國勢力的誘導和打壓。自由放任的趨勢在政府改革和決策中占據了主流。在這種自由放任的思潮指導下,金錢萬能、產權萬能、市場調節萬能、出口第壹、法律萬能的思想和行為橫行,導致中國經濟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巨大進步,但中國社會更深層次的矛盾卻充分暴露,導致中國社會陷入宏觀不可控、市場混亂、就業嚴峻、國企衰敗、三農停滯、資本騎虎難下、環境惡化、糾紛加劇。
1宏觀經濟陷入困境的具體表現就是經濟始終擺脫不了忽冷忽熱的災難性循環。經濟過冷的時候,只能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擴張政策,刺激經濟畸形增長。經濟過熱後,只能匆忙加息,收縮貨幣。雖然政府每次都聲稱經濟實現了軟著陸,但實際情況是每次都導致大量企業倒閉破產,銀行壞賬每次都翻倍,而且每次都有很多爛尾工程。
市場秩序的困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盡管進行了多次市場整治,但假冒偽劣產品並沒有消失,而是逐漸成為燎原之勢,劣質飲料、食品、鋼材、水泥、藥品和房屋建築等案件屢屢發生。
就業問題具體表現在:城鎮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總量上升,農村失地農民總量增加,各類學校畢業和軍隊專業復員的新增勞動力總量增加。而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對勞動力的實際需求相對萎縮,勞動力供求缺口累計超過1000萬,幾年後還會繼續增加,危機還會繼續惡化。然而,面對現實的就業危機,自由經濟的倡導者根本拿不出有效的方案和方法。
國企問題陷入困境,表現為:產權改革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然而,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或股份制企業後,廣大在崗職工的生產環境、工作條件和勞動報酬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綜合生活質量不增反降。絕大多數下崗工人陷入了生存困境。原來的國有資產聚集在大股東等少數人手中後,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邁出了歷史性的壹步。由於貨幣財富大規模進壹步集中在因人數少而整體最終消費能力較弱的富人手中,市場有效需求進壹步萎縮,金融危機的危險進壹步加大。在整個重組過程中,整個社會失去的公平並沒有換來相應的效率。目前市場情況並沒有因為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的國企改制而得到改善。然而,改制後,企業大股東欺騙中小投資者的行為頻繁發生,過去秘密進行的腐敗行為演變為公開行為。沒有改制的國企老板也到處模仿私企,把求高薪、貪腐當成冠冕堂皇的正常行為。
每次中央政府出臺保護農民利益的政策,其他利益集團就像嗜血的蒼蠅壹樣跟風。如果中央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農資價格就會上漲。中央政府為支持農業建設分配的各種資金或利益,往往被各種組織以各種借口截留瓜分。農民、農村、農業在國家其他產業中壹直處於弱勢地位。
開放股票交易市場的初衷是讓企業籌集資金發展生產,卻忽略了股票市場運行的難控制性和投資者過度投機的後果。中央放松管制,銀行、企業、個人紛紛將有限的資金投入股市,加劇了實體經濟的錢荒和需求不足。企業真正通過股票市場籌集的發展資金極其有限。當中央政府加強控制,非法資金無法大量進入市場,股價因缺乏資金而下跌時,損失慘重的投機者將怨氣發泄在政府身上。更可悲的是,由於大多數公司都是變相上市的病態公司,權責不清的源頭並未根除,政府缺乏有效的手段監督和防範違規行為,中小投資者也缺乏有效的手段監督和防範監管官員的違規行為,最終為中國股市埋下了禍根。
石油等主要能源進口比重持續增加,河流汙染、空氣汙染、海洋赤潮、沙塵暴、暖冬等現象日趨嚴重。
盡管中國最終在各種苛刻的條件下加入了世貿組織,但發達國家出現了新的貿易壁壘。中國的龍鼻子壹直在發達國家手裏,始終難以擺脫跟風的窘境。
當代社會為了維護法律的表面正義,制定了復雜的立法和司法程序,建立了龐大的立法和司法體系,耗費了天文數字的物質和人力資源,但社會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甚至相應的扭轉也很勉強。不僅如此,法律往往幫助執法者違法,保護非法所得,限制人們的自由,維持不合理的社會狀況。
尤為可怕的是,雖然自由市場本身無法避免宏觀和微觀經濟危機的爆發,但自由市場經濟所灌輸的貨幣萬能的觀念卻深入人心。受金錢萬能的影響,無論是業主還是政府官員,都喜歡以務實的態度對待中央政府的法令和法律規定,有利於他們,不利於他們的服從甚至對抗。
10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威脅社會穩定的各種因素正在加劇和擴大。
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不僅在中國社會實踐中存在上述問題,在理論上也無法自圓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