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知識分子儒道互補思想的詳解

中國知識分子儒道互補思想的詳解

儒道互補正是中國文化中互為因果相互作用的兩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構成壹種周延的哲學形態,即儒家以道家為因,道家以儒家為果,而儒道之間又分享著***同的壹元、自因和時間性哲學特征。 儒道互補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和結構的概括,先秦的諸子百家學說後來都衰落和斷絕了,只有儒家和道家的學說得以廣泛流傳和發展,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主幹和主體結構。儒道兩家學說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互補的文化機制,儒道互補猶如陰與陽、正與負的互動和互補壹樣,相生相融,相輔相成,奇妙無窮,經久不衰。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就其內容和結構來看,儒道兩家的思想無疑是主 體;就其特質來看,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補最具決定性和典型的意義。在中國古代社會後期逐步確立的儒釋道多元互補的穩定的文化結構中,儒道兩家思想的交融互補居於首要的和基礎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互補,對於把握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層底蘊,都是至關重要的。 儒道之互補,是以兩家學說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廣泛而又明顯的差異為前提的。這些差異只是儒道兩家關註的問題不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並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對立的,並不構成激烈的沖突。惟其如此,才使得儒道兩家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形成了相輔相成、恰相對待的局面。它們各有長短得失,且此家之長正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從而使得兩家思想的互補成為必要和可能。 從古至今,中國古代社會經歷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壹個具有文化特質的社會階層,他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是社會的精英。因此,在亂世或每壹次社會變革與文化整合當中,士人階層往往成為時代的先鋒,社會與文化前進的推動者,亦或某種社會風氣、時代思潮的倡導者。然而在“道不行”、“邦無道”的國家動蕩衰亡的亂世中,作為社會中堅力量的士人們卻往往成為政治集團間權力傾軋的犧牲品。於是,在仕途名利與個體自由之間,在“出”與“入”之間,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現激烈的矛盾,造成人格沖突,使士人們形成了壹種相互平衡調劑的雙重人格——儒道互補之雙重人格。 說起儒道,我想,儒家是更多的倡導向上的壹面的,譬如說“齊家治國平天下”、“成大事”、“仕進”。儒家或許都是在不斷的追尋壹個目標的,包括壹些為人處事的觀點(道德綱要)都是建立在“處世”的基礎上,或是以自己為中心不斷完善的。在這種不斷向前的情況下,努力實現自己的抱負。相比之下,儒家思想是這些士人精神裏絢爛的壹面。 而道家強調“大道”“天道”。相比之下,道家就不再局限於自我的發展,而是上升到自然與人的層次,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而且,道家似乎更顯平和、靈活壹些。 儒道雙修就好比是裂空的壹顆流星,燦爛之極又歸於平淡,可決不會因平淡而消極,而是在平淡中追尋永恒,追尋壹種物我兩忘的超脫境界。這種境界不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不再局限於單純的遺世獨立,而是二者恰到好處的交融並且相輔相成。 不禁想到了儒家的“中庸”。在英文中,中庸的解釋中有壹條“golden mean”直譯過來就是“金的意思”。顯然這是壹種高貴而備受西方推崇的意思。詞典中對中庸的解釋是“儒家的壹種主張,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我想上面的“儒道互補”正是這樣壹種人和自然的不偏不倚的中和態度。 那麽,古代士人形成“儒道互補”雙重人格的原因是什麽呢?我認為,其壹是他們內心世界的矛盾沖突。這種沖突主要表現在人生態度上的道家傾向和政治態度上的儒家傾向並行,從而形成了人格的二重化。也可以說,這些士人既追求個性自由,又恪守封建禮教,並力求二者在社會生活中的和諧統壹。 譬如說柳宗元.他被貶永州後,在《愚溪詩序》中寫到:"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鑒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顯然,柳宗元在嘲諷自己的同時說明了對現實的無能為力,這體現出他對禮教的恪守;但在同時,他也引用了《莊子-在宥》中的話,"莫我知"強調了"溪"與"我"的統壹,即道家思想中的"萬物齊壹","形神具忘".這雖是借物以抒懷,但文字後面可見這種尋求平衡的思想對當時士人影響之深. 壹代文豪蘇東坡亦如此。眉山的奇山異水鐘靈毓秀,養育了壹代文豪蘇軾。蘇軾早年的仕途順利,和弟弟青雲直上,並且壯誌淩雲,豪情萬丈,誓以天下為己任。不過後來的“烏臺詩案”和變法風波卻給蘇軾帶來了沈重的打擊。劫後余生不久,他又屢遭貶謫,幾起幾落之後,蘇軾終於豁然開朗,先後在密州寫下《超然臺記》、並在荒蕪的海南怡然自樂。 在密州,他移守膠西,生活初安,修超然臺遊樂,並做記敘之。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蘇軾既向往超然於物外的隱君子,又仰慕功臣建樹的業績。還時而為不得善終的良將鳴不平。這表現了他想超然於物外,而實際上又很難完全超然處之的矛盾心情。 值得壹提的是,表面看來,儒道是離異而對立的,壹個入世,壹個出世;壹個樂觀進取,壹個消極退避,但實際上它們剛好相互補充而協調。從某種意義上說,儒道互補的雙重人格是特殊時代形成的壹種人格範型。它既是承前,更是啟後:不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經常是後世士人的互補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與憤世嫉俗,“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闕”,也成為中國歷代士人的常規心理。 春風得意的時候,他們可能篤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蓬勃;在迷途不濟,無能為力之時,他們也許就會更多的追尋"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的飄逸.總之,歷代士人在以儒家思想拚搏立業的背後,深刻蘊含著莊子"物我兩忘"的境界.這或許可以說是壹種精神平衡,壹種生活方式,抑或壹種自我安慰,不管怎麽說它們都是儒道互補雙重人格的壹種典型體現,這種體現從某種程度上昭示了儒道互補思想對士人自我超脫,自我解放的激發.壹言以蔽之,這種思想不僅讓無數士人"放浪於形骸之外",更在歷史長河澎湃的波濤中留下了壯美而完美的大浪相擊,留下了鏗鏘而深遠的永恒印象。

  • 上一篇:中國是多少個民族組成的?
  • 下一篇:中式裝修的費用是多少?中國裝飾預算清單詳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