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2019年,民營企業過冬的五條秘訣

2019年,民營企業過冬的五條秘訣

勿庸置疑,2018年是民營企業的艱難之年,有太多人把2019年定義為民營企業的寒冬。寒冬雖寒,如果經營得法,2019即可順利度過。

在此,就經濟收緊條件下民營企業過冬問題,筆者總結了五條秘訣: 變革組織;收緊投資;管控風險;打造產品;放平心態 。 這五點權當是壹家之陋見,謹與大家壹同分享。

?

壹、 變革組織,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最近,裁員潮滾滾而來,很多企業都在精簡機構,縮減開支。在我看來,縮減人員並不是目的,本質是調整組織結構,讓組織更有戰鬥力和競爭力。在未來繁復多變的經濟環境下,每個員工都應該活成壹個特種兵,每個員工都應該像團隊壹樣去戰鬥。

任正非說:應該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此語深刻!意思就是說在傳統組織中,管理部門不了解壹線市場,卻擁有太多權力和資源,掣肘了企業發展,所以需要組織變革:優化組織流程,以商業目的驅使保障變革,壹切都應為前線著想,把決策權給到前線,後方主要起保障作用。 精簡掉不必要的流程和人員,提高企業運行效率,為在冬天生存下去打好基礎。

在殘酷的裁員大戲中,什麽樣的人容易被裁掉呢?大概有兩類人:

壹類是職場“菜鳥”。 很多職場“菜鳥”是名校畢業,起薪較高,甚至比壹些工作了兩三年的老員工都高,存在壹定的“薪酬倒掛”的現象。當經濟不景氣、公司業績不好時,這些暫時派不上大用場的職場“菜鳥”,很容易成為公司裁員的對象。

另壹類是職場“老油條”自以為跟領導熟悉,有靠山、有背景,卻不積極幹事。 “菜鳥”員工有可能是公司未來的儲備,但這類對公司沒有實際價值的“老油條”,最適合在危難時刻裁掉,以儆效尤。

古代名將出兵之前,總是先找茬殺人立威?最好就是殺皇上的親信,殺那些自以為有靠山的人。孫子殺吳王寵妃,司馬穰苴殺莊賈,就是這個道理。

說到底,組織變革的最終目的無非是達到公司上下團結壹心。《孫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勝”。優秀的公司就是要打造壹個好的機制,讓每個人都忠於自己的角色,忠於工作職責和遊戲規則。上下同欲、戮力同心,讓企業更加充滿戰鬥力。

二、投資競逐,搶占經濟“智”高點

在經濟上行期,很多敢冒險的企業往往都得以野蠻生長,錢只要投出去就會有回報。現在處於資本收縮期,很多企業主並不清楚錢該往哪裏去。盲目投資,很可能導致投出去的錢不僅不能生錢,甚至連老本都收不回。

目前,中國仍有各種各樣的創新項目值得去投資。 而且中國有史無前例的大市場和3~4億的新中產。2019年,人均GDP勢將突破1萬美元,越來越接近世界銀行確定的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的標準。 現在,之所以很多人感覺到缺少投資機會,是因為經濟增長進入平緩期,缺少大的成長刺激點。

但是這壹局面,應該很快就會被打破, 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就是世界未來的趨勢,更是中國的大趨勢。 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把這些項目列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壹定會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尤其是5G,能夠把傳統產業自上而下打散,重新組合。它將改造精細農業、靈活制造、智能物流、無人駕駛、協作工作空間、無人機運輸、沈浸式娛樂……這必將帶來壹大波機會,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物流業、遊戲產業等等。

那麽,現在可以看作是新經濟機會暴發前的沈默期,中國經濟整體上將迎來新壹輪曙光。

三、管好供應鏈,全息洞察風險環境

2019年,隨著企業生存壓力變大,應收賬款周期將持續增長,資金周轉必然出現問題。甚至會出現壹些老賴公司,讓供應鏈產生爆雷。

所以, 2019年供應鏈安全是重中之重。 供應鏈管理最核心的問題其實就是“風險管理”。 如果壹家公司的供應鏈多達成百上千,甚至上萬。那麽公司相關部門很難有足夠精力和成本逐壹監管這些供應商和客戶,如果少量供應商出現問題,將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還會給產品質量造成隱患。如果再多的供應商出現問題,整個資金鏈都有可能斷裂。

事前反欺詐,對選擇合作夥伴非常重要。就像山東金茂債券違約事件,RiskRaider風險雷達在去年年初監測為:該企業2017年度營業收入下降較快,轉盈為虧;資產負債率偏高,運營能力下降較快,股東權益異動率已達-364.55%,這就預示著極可能出現惡意的大額抽資行為,系統自動調高到特別預警,直至2019年2月21日公司公告發布“14魯金茂MTN001”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構成違約。

RiskRaider風險雷達,是壹套為解決企業供應鏈風險的供應商及客戶動態風險監測和智能預警系統,從事前反欺詐、事後動態風險監測兩大應用場景,幫助企業判斷當前面臨的信用風險強度、風險變化趨勢及風險分布狀況,全面量化企業供應鏈風險。

風險雷達的創變在於:為企業提供智能雲風控服務,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建模、雲計算等新興技術,幫助企業全息洞察風險環境,尤其是供應鏈管理中的潛在風險。

四、 專註產品,守住普適的工匠精神

筆者曾經在壹篇文章中提醒過,千萬不要被雷軍的風口理論迷惑。雷軍總說風口上的豬會飛,但其實他自己本就是壹只純正的鷹,最後在風口飛上去的純種豬們都摔死了,而鷹依然在天空翺翔。

我有壹個觀點:2015年以來的這三年,是壹個營銷泛濫至死的時代。人人都希望成為風口上的豬,專註研究各種營銷和花式打法,互聯網上各種口水戰和新概念,過度構思,卻缺少對普適商業邏輯的尊重。 什麽是普適的商業邏輯?那就是企業最樸素最核心的商業邏輯。

具體而言,就是做好產品和服務。這並不是說廣告不重要,而是說廣告必須建立在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之上。只有真正守住產品的根,才守住產品的魂。無論什麽品牌,歸根結底要用產品說話。

歐美企業的平均壽命是40年,日本企業的平均壽命是58年,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4年 ,從以上數據看,中國企業和發達國家企業完全不在壹條賽道。

就經營管理理而言,日本企業的很多經驗,真的值得我們學習。日本經歷了二戰戰敗、核泄漏、地震頻發等災難,面臨的經濟危機可能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甚,但是很多日本企業依然屹立不倒,為什麽?因為工匠精神在日本很普適。

中國很多企業家具有賺錢天賦,在主業上小有成就之後,就立馬開始“多元化”戰略,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證券,這是急功近利、不固本守元的野蠻經營。日本中小企業對產品本身更感興趣,壹個做汽車軸承的日企青年企業家,壹說到產品,就手舞足蹈、兩眼發光,特別享受設計和生產的過程,這就是匠人特質。

其實,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對自己的工作和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它是壹種情懷、壹腔執著、壹份堅守、壹身責任。 很多知名全球的品牌:任天堂、微軟、尼康、奔馳,豐田,麥當勞……他們也只是專註某壹個領域,深度耕耘,越做越大。

中國要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絕對不能依靠炒房地產、炒股票、吹IT泡沫,必須紮紮實實的走實業之路,謙虛的向日本學習務實精神,通過眾多紮實的實業做支撐。

還有壹個最重要的就是,壹定要放大格局堅持做品牌。做品牌是為了贏得未來,著眼當下,放眼百年。

五、放平心態,積蓄力量等下壹輪機會

凡是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經濟興衰是有周期的。在下行期,企業家更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固本培元,蓄勢待發。

很多企業家耐不住寂寞和沖動,希望能夠在事業上 “開疆拓土” ,想幹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人性的弱點之壹就是好大喜功。李嘉誠說,做任何事情先考慮失敗。經營企業和打仗壹樣是九死壹生的事,其實比打仗的勝算還低10倍,因為打仗就是兩方打,而且清楚的知道對手是誰,不是妳勝就是我勝。

而企業經營往往是根本不知道在跟誰打,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不能總以為成功了就是自己多麽偉大,而失敗之後都歸於環境。

很多企業主的趨利意識總大於避害意識,主要是存有僥幸心理,賭壹把,大不了重新來。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史玉柱的能力和運氣,很多人出局了就沒了機會,手裏已經沒有牌, 憑什麽再入局? 所以先要避害,才能趨利。利沒有了明天可以再來,“害”卻可能讓企業輸掉老本,然後徹底出局。沒有必勝的把握,不要隨意出戰,更不要僥幸的指望靠運氣獲勝。

既然2019年的寒意已至,不妨“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在經濟下行期,建議更多的企業主們借機磨練自己,放平心態、積蓄力量,等待下壹輪機會的到來。

  • 上一篇:2065 438+08 7月1日黨建日活動計劃
  • 下一篇:為什麽屠宰場總是在淩晨開始屠宰?有什麽要說的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