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銅鼓有多種用途。它們不僅是樂器、祭器和禮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清朝以後,它們仍被用於祈求神靈、祭祀、治病、喪葬和娛樂等活動,鼓被用來傳遞信息。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銅鼓多為出土文物或傳世古物,均為紋飾精美、造型精美的藝術品。如鼓面中央有太陽圖案,周圍有青蛙、蟾蜍、蒼鷺,鼓體上有羽毛舞蹈圖案、人種圖案或全身雲紋。銅鼓上的裝飾圖案給人壹種神秘莫測的感覺,吸引著人們去探究它的內涵。今天出土的銅鼓與少數民族保存的銅鼓在形狀和裝飾上都有所不同,反映了當時當地人民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宗教意識,有助於我們探索中世紀銅鼓文化的遺跡。如蛙飾:多為立體造型,四個均勻地鑄於鼓面邊緣,反映了古代農耕民族對蛙的重視及其圖騰崇拜。壯族人至今還有祭祀青蛙的節日,認為青蛙是雷神的女兒,通過它們可以祈求雷神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農業豐收。再比如太陽紋:與古人的太陽崇拜有關。在廣西寧明著名的花山巖畫上,有很多這種類型的銅鼓和銅鼓的場景。畫面上,河邊擺放著銅鼓,許多人物以同樣的姿勢,朝著同壹個方向歡呼,仿佛在敲鑼打鼓,跳舞祭拜河神。再比如廣西博物館的世界最大銅鼓:直徑166 cm,重300 kg。鼓表面的中心是太陽圖案,銅鼓上的路祥圖案被認為是水鶴和白鷺。水鶴能測風雨,白鷺善捕魚,以寄托漁民海上平安豐收的願望。羽人的舞蹈圖案和競速圖案是對當時歌舞娛樂和賽龍舟的描述。這些圖案有助於研究古代習俗和舞蹈文化的起源。廣西紅水河流域的東蘭、都安、馬山壹帶的壯族村落,以節日打銅鼓、跳銅鼓的習俗聞名。銅鼓隊由兩面組成:音色高的公鼓(鼓面小)和音色豐富的母鼓(鼓面大)。春節期間,村裏的銅鼓隊經常把銅鼓搬到岸上的山頭上,和對岸的隊伍比賽。鼓手們用盡全力用響亮的鼓聲敲打對方,直到對方沈默。看熱鬧的人群用草帽給鼓手扇風。到了晚上,人們舉著火把,流過這裏,更加熱鬧壯觀。
壯族銅鼓舞主要以銅鼓特有的音樂和鼓點的變化為基礎,配以鼓手打大皮、擊鼓的表演,以增加鼓舞的氣氛,適應群眾的審美心理。現在的表演壹般是把銅鼓掛在村前的大榕樹下,四個年輕人拿著竹片敲。場地中央擺放著壹面大皮鼓,鼓手雙手持鼓槌,或擊打反擊,或轉身翻身,勁舞自如。四個青年隨著舞者的表演打起了銅鼓,有輕有重,有緩有急,音色和諧無縫,讓鼓勵更加完美。另外,在表演中,經常會有兩個人配合鼓手。壹人肩上扛著竹筒,用竹棍打。另壹個人拿著帽子給鼓手降溫。三人配合默契,穿插跳躍,圍著鼓起舞,十分瀟灑搞笑。木鼓——雲貴高原屬於亞熱帶和熱帶濕潤氣候,森林茂密,樹種多樣,制作鼓的材料也比較方便。所以當地各民族都選擇優質的原生態木鼓,俗稱“木鼓”或“大鼓”、“皮鼓”,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木鼓的形狀可以分為兩類。壹種是用整根原木制作鼓,如佤族的木鼓,佤族語稱之為“布洛”。另壹種是將整根圓木挖空作為鼓室,兩端或壹端用牛皮、羊皮包裹制成木鼓。雙面木鼓,苗族稱之為“微鬥”,用楠木挖;侗族人稱“工”,用“梅”原木挖;基諾族叫“賽圖”,挖的是紅毛幹;景頗族的“給新疆的禮物”由長約3米的巨木制成;姚的雙面鼓因作“猴鼓”之用,故稱“猴鼓”。單面鼓也叫“大鼓”。壯族的單面鼓叫“植勞”,鼓室用杉木板,外覆牛皮。各民族的木鼓在造型、所用原木和制作方法、擊鼓點和音色上都各不相同,從而形成了木鼓的多種魅力。
佤族歷史悠久,其祖先早在西漢時期就生活在雲南山區。但由於生產力低下,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許多地方仍在從事粗放的刀耕火種式的農業,人們對鬼神和萬物有靈的信仰極重,還保留著壹些“獵頭、祭谷”等庸俗習俗。他們把木鼓當成神器,有很多功能。所以制作木鼓、木鼓的活動是村裏的大事,全村人都要參加。從在山上選樹、伐木、拖下山、在村頭打鼓、送到木鼓房,都有嚴格的程序和禮儀,都是在“莫巴”巫師的主持下進行的。人們和巫師壹起載歌載舞,這是最原始的木制鼓勵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