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秋美食
浙江杭州的蒓菜燉鱸魚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壹道菜,不僅僅是因為此時的蒓菜和鱸魚味道鮮美,更是因為晉代漢斯·張借鄉愁之“蒓菜鱸魚”棄官回鄉的史實。這個故事不僅成為了幾代人的美談,也讓蒓菜成為了鄉愁的象征。蒓菜是中秋節的家宴,也是八月的時令菜湯。蒓菜,又名馬蹄草、豆瓣菜,是壹種水生多年生多葉草本植物。蒓菜的根、莖、葉不僅綠香、鮮香,而且營養豐富。蒓菜春秋兩季都可以摘,但秋天最好多摘蒓菜。
北京中秋美食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然邀紅、自然邀白和帶餡月餅。糖漿月餅指的是壹種制作月餅皮的方法。據說“提糖漿”通俗點就是把糖漿熬出來,要在皮上加壹定比例的大油,使之酥脆。穆斯林買了就把大油換成黃油。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脆餡香,“老北京”在中秋節愛吃。菜品方面,八、秋季螃蟹肥美,中秋節是品嘗螃蟹的時候,尤其是北京。
貴州中秋美食
貴州風味的月餅不同於廣式月餅。它們是由500克面粉、豬板油、糖漿和水混合而成的水油皮。將250克面粉與豬油混合,揉成“幹糕點”。分別配料後,將幹面點用水油皮包裹,將面點制成40克面點坯,再將每塊面點壓成圓形的餅皮備用。將芝麻、瓜子、核桃焙幹,剁成細粒,混合,加入熟火腿粉、大棗、瓜泥、熟面粉、冰糖、鹽,拌勻成餡料。將適量的餡料裹在餅皮裏,壓成扁圓形,口朝下,放入塗油的烤盤,放入頂火210℃,底火180℃的烤箱中烤15~20分鐘,至表面金黃,內部成熟。色澤金黃,殼脆,層次分明;餡有甜有鹹,香甜爽口,營養豐富。師傅說糕點層要薄要均勻,月餅坯放入烤盤時要在烤盤上墊壹張白油紙。
福建中秋美食
閩南人有中秋節吃鴨子的習俗,所以是鴨子最肥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壹起烹飪,稱為檳榔芋烤鴨。味道非常好。檳榔芋是薯蕷科作物,也叫荔浦芋,主要產於廣西、福建等沿海地區,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目前廣西荔浦縣、平樂、恭城、福建閩南為主要產區。檳榔芋是橢圓形的。該品種果皮粗糙,內部有檳榔粒,故又稱“檳榔芋”。每年春分種植,初霜即可收獲。每株都有獨特的母芋和大小不壹的小芋。檳榔芋是壹種澱粉含量高、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優質蔬菜,含有粗蛋白、澱粉、維生素和無機鹽。具有補氣益腎、健脾胃的功效。它不僅是制作小吃和美味佳肴的上等原料,也是滋補身體的良好營養品。清代將其列為清朝貢品,故稱“皇家貢品”。
山東中秋美食
8月15日,山東慶雲縣農民祭祀土地谷神,稱為“少年苗社”。諸城、臨沂、即墨等地除了月亮還要祭奠祖先。冠縣、萊陽、廣饒、郵城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房客。即墨中秋節吃壹種節日食品,叫做“麥箭”。
江蘇中秋美食
江蘇南京人在中秋節愛吃月餅,壹定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應該是桂香的時候上市,肥而不膩,好吃。喝完之後壹定要吃壹小塊糖芋頭,澆上肉桂漿。美不言而喻。“桂漿”因屈原《楚辭·少思明》“助北閉關飲桂漿”而得名。肉桂果肉是壹種桂花,在中秋節前後采摘,用糖和酸梅腌制。江南女子手巧,把詩詞裏的吟誦變成餐桌上的佳肴。南京人和家人壹起賞月,叫“慶團圓”,團坐喝酒叫“滿月”,趕集旅遊叫“走月”。
廣東中秋美食
廣東潮汕中秋美食種類繁多,這與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潮汐氣候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壹是糕點,潮汕各地的月餅,甜的,鹹的,肉的,什錦的,有味道的。還有餅、軟餅、雲餅,都是中秋餅,潮人送親戚的好。可以說,潮人給親戚送月餅是壹種習俗。二、潮間帶的中秋,天高氣爽,果實成熟的時候,柚子、柿子、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是中秋潮人的另壹種美食。第三,潮人用來做芋泥和瓜瓤的農業芋頭和南瓜也深受潮人喜愛。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壹年壹度的傳統食品。中秋節過後,沒有壹個潮汕人不品嘗月餅。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狀,潮汕地區也各有特色,但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要求是圓的。芋頭,汽巴等。也是潮人在中秋節必備的。
臺灣省中秋節美食
臺灣省高雄縣有濃厚的養水鴨風氣。中秋節前後,是水鴨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經常在中秋節宰殺水鴨並加菜,這已成為當地中秋節的壹大特色。宜蘭地區的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會吃壹種叫做「菜餅」的食物。菜餅是面粉做的,中間加紅糖烤。在臺南,中秋節有吃馬鈴薯的習俗。近年來,臺灣省的中秋節發展出壹項新的活動——燒烤。
此外,臺灣省的壹家食品公司根據消費水平的不同需求和中秋節期間暑氣揮之不去的特點,推出了全新概念的中秋雪月餅。什麽是雪月餅?雪糕月餅是冰淇淋月餅,涼涼的,口感順滑。餡料分為三種口味——香檳甜心、夏威夷派對和維也納咖啡。這款月餅也是全日式精致包裝,帶保溫功能的寶利龍包裝盒保證了雪糕在壹定時間內不會融化。
苗族的中秋節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不僅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也是包括苗族在內的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且跳月亮是苗族特有的習俗,也是壹種很賞心悅目的舞蹈。
苗族人舉行“跳月”活動。
按照苗族人中秋的習俗,每到中秋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苗家小屋。苗族男女聚會後,都要到森林的空地上唱歌跳舞,舉行“跳月亮”活動。
根據壹個古老的苗族傳說,月亮是壹個忠誠,誠實,勤勞和勇敢的年輕人。有壹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叫水清,她拒絕了九九洲99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愛上了月亮。最後,她也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了。
為了紀念他們幸福的愛情,苗族父母世世代代都在中秋節晚上跳苗族歌舞,沐浴在月亮的光輝中,並將這種苗族中秋節習俗稱為“跳月亮”。青年男女在“月上跳”中尋找彼此的心上人,傾吐情意,說要像水和月壹樣純潔明亮,關系永遠好。
中秋節晚上,許多地方仍然盛行尋子的習俗。這是古代生育崇拜的體現。這是因為月亮屬於陰,即女神,同時還有追求愛情的活動,所以在中秋節習俗中流傳著求子的習俗。各地尋子習俗不壹。
因為苗族的中秋習俗比較特殊,如果有機會參加苗族的中秋活動,不妨體驗壹下苗族中秋習俗的樂趣。
中秋節吃什麽?
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悠久的傳統習俗。天氣晴朗,月明,桂香沁人心脾。大家壹起品月餅,賞月,這是壹個別有風味的節日團圓。月餅作為壹種形似圓月、內含好餡的食品,出現在北宋時期。詩人、美食家蘇東坡有“小餅似嚼月,內有酥糯”的詩句。作為壹種食物,被稱為“月餅”,最早出現在南宋《武林舊事蒸食》中。當時杭州民間有“月餅互餵,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末,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日式和美式之分。
吃鴨子
中國雲南的仫佬族會在8月15日買餅殺鴨,慶祝這個傳統節日。為了紀念村裏賣糖動員村民殺鬼的三個賣糖人,每年8月15日僧侶家家買餅殺鴨,教育後人不忘反侵略鬥爭。
吃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是辟邪消災的意思,是不信邪的意思。清乾隆《潮州縣誌》曰:“中秋戲月,削芋頭而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吃鬼是鐘馗驅魔的壹大精神,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