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當代文化及意義篇壹
“中秋”壹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壹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壹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壹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的當代文化及意義篇二
中秋節成為壹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壹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壹件大事。而三年壹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裏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壹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壹。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壹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裏,壹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壹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壹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裏***嬋娟”。
中秋節是全國人民的節日,每個地方習俗各不相同,但是都代表著對家鄉的思念,寄托著人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向幸福的彼岸。中秋節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秋節的當代文化及意義篇三
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裏,中秋節被看做中國人的第二大節日。春節是第壹大節日,春節也被中國人俗稱“過年”,有“百節年為首”之意,也有人把中國春節稱作“年節”,以示“年”與“節”位置的不同,樹立“年”高高在上的地位。“節”很多,“年”只有壹個,在處處講次序的中國傳統價值觀念中,這壹點顯得十分重要。這樣看來,中秋節在除去“春節”這個“年”之外,就又上了壹個臺階,可以看作中國人最喜愛的傳統節日了。
當然,排位並不是衡量壹個節日重要性的尺度,何況也沒有哪壹個權威的部門做過統計數字。我想說的是,為什麽中國人如此喜歡中秋節?中秋節究竟寄寓了中國人怎樣壹種情感?中秋節對於今天的新壹代中國人有哪些值得吸收的東西?我們恢復了中秋節作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又應該怎樣過中秋節?
節日氣氛來看,白天要熱鬧,晚上要浪漫。由於儒家倫理文化的影響,中國人相對而言,熱鬧與浪漫的程度要比西方人弱些。節日在西方人眼裏核心是歡樂、開心、聚會的事情,所以“全民狂歡”是西方人的節日精神。而中國人的歡樂、開心都是有“度”的,古代只有在國家很重大的日子裏,或者是皇帝的壹個大喜之日,才會有“君民同樂”的盛大節日場面。大部分中國的節日裏,對於壹個東方農業大國來說,壹直是提倡勤儉過節的,不提倡節日裏的大肆喧鬧,反對節日鋪張浪費。我看到西方人的西紅柿節,狂歡之中,人們把西紅柿砸的滿街滿地都是,那種歡樂的情景是中國人不能接受的,這不是糟蹋東西嗎?在壹個珍惜每壹粒糧食的中國人身上,怎麽能容忍這樣不把農民的勞動成果當回事的“敗家子”行為呢?可我們沒有想到,如此狂歡的“敗家子”正是那些種植西紅柿辛勤勞動的農民,他們是如此地浪費“狂歡”慶祝西紅柿豐收節慶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認為體現了自己的勞動價值。顯然,西方的農民觀念與我們的觀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歷,我們發現節日活動最熱鬧的朝代,大都是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百姓安居樂業的時期。節日也要國富民強才興盛。
中秋節的當代文化及意義篇四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壹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裏,壹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壹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壹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裏***嬋娟”。
中秋節是全國人民的節日,每個地方習俗各不相同,但是都代表著對家鄉的思念,寄托著人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向幸福的彼岸。中秋節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秋節的當代文化及意義篇五
“萬裏無雲鏡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
——中秋節的當代意義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壹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壹輪皓月,觀賞祭拜,寄托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情感色彩。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壹”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壹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壹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中秋節寓意)郎西。”楊花落盡啦,子規鳥兒不住地在啼叫,聽說妳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壹路上要經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讓我把為妳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君子妳壹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寄情明月,這又是情感釋放方式。
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壹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壹種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