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月餅非常好吃,而且當他聽說新人曲江舉辦婚宴時,他命令禦廚將紅綾的月餅包好送給新人。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月餅記錄。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花”之稱,制作方法更加明確。詩人蘇東坡有詩贊曰:“小餅如嚼月,有酥有餡。”薯片是油炸薯片,餡料是糖,它的味道甜、脆、香、美。宋代以後,制作月餅不僅註重口感,還在餅面上設計各種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最開始蛋糕表面的圖案大概是畫在紙上,然後貼在蛋糕表面。後來幹脆用面團模具壓在月餅上。圓月形狀的月餅象征著壹個快樂的團圓,就像第十五個國慶節的圓月壹樣。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來祭月,送給親朋好友。這無疑是漢族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怕百姓揭竿而起反抗,采取每十戶派壹兵監視的高壓政策,只允許十戶使用菜刀。百姓不堪其擾,於是借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裏放壹個蠟丸,用紙包好,上面寫著誓言,餅底還有壹張紙作為提示,以此號召對方為蒙古復興而戰。浙江溫州將這種月餅稱為“三金”,在當地方言中諧音。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上經常貼壹張紙的原因吧。
觀察潮汐
“我知道玉兔很圓,九月已霜寒。”傳達的信息是門應該關閉,夜潮將留在月球上。“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觀潮》這首詩。古代在浙江,中秋節除了賞月,觀潮是另壹項中秋活動。中秋節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漢代梅成《七發》中就有描述。漢代以後,中秋觀潮更加流行。明代朱廷桓的《補武林往事》和宋吳子木的《孟良錄》中也有觀潮的記載。這兩部書中壯觀的觀潮場面表明,中秋節觀潮在宋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點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壹派美景。然而人們並不滿足於此,於是就有了燃燈助月的習俗。在湖廣壹帶,習慣在塔上疊瓦,在塔上燒燈。在江南,有制作燈籠的習俗。在現代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更為盛行。現代人周雲金、何在《閑說四季》壹文中說:“廣東花燈最盛,家家戶戶在節前十天用竹簽紮燈籠。制作水果、鳥獸、魚蟲和‘慶中秋’字樣,並在糊紙上塗上各種顏色。內燃蠟燭的中秋小夜燈用繩子綁在竹竿上,高大的樹木放在瓦檐或陽臺上,或用小燈拼成字體或各種形狀,掛在房屋高處,俗稱‘樹上中秋’或‘豎著中秋’。有錢人家掛的燈可以高達幾十尺。家人聚在燈下盡興飲酒,普通人豎起壹根旗桿,兩盞燈籠盡興。”這座城市燈火通明,像壹個玻璃世界。“看來自古以來,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在規模上似乎僅次於元宵節。
扮演男妓
金易和沈依靈是至交,他們寫了壹個由宮女蓉兒講述的故事。當時正是八國聯軍進京之年。慈禧太後逃出京都,恰逢中秋節。慌亂之中,皇太後不忘舊禮舊俗,於是在忻州貢院舉行了祭月儀式。故事說,“飯後,按宮中習俗,皇後要祭祀‘太陰君’。這大概是沿著‘男不拜兔,女不祭竈’的東北習俗,‘太陰君’是每個主婦都要祭祀的。庭院東南角,放壹張祭祀桌,請神來(月宮壹張紙上印著壹只大兔子),插在香壇上。香壇是方桶,陜北的桶不是圓的,是方的。在街上,有時會無意中聽到陜北人唱著‘月是圓的,方不是鬥,甜不是甜,是姐姐的溫柔’。可見陜北的打架都是方的。桶裏裝滿了新高粱,桶口上蓋著黃紙,放著桌上的四盤水果和四盤月餅。月餅有半尺高。另外,在壹個大木盤的中間,放著壹個直徑壹尺的圓形月餅,是專門為兔子祭祀做的。還有兩顆新的毛豆。四碗綠茶就是把茶葉放在碗裏,用冷水沖洗。就這樣,皇後帶著嬪妃和格格,和我們所有人壹起完成了儀式,就算儀式完成了。我們都是逃跑的,都是迷信的,生怕得罪了鬼神,給自己帶來災難。所以,只要有機會給鬼神磕頭,他們都爭著參加,誰也不敢耽誤!娟子和我來敲我們的頭。“這個故事講的是清朝宮廷裏拜月兔的習俗。雖然是在逃亡的過程中,香壇不得不換成了陜北的方桶,但從心理上來說,因為身處困境,所以對神更加敬畏和虔誠。根據這個故事,清廷把月亮上的玉兔稱為太陰君..然而,人民是不同的。人們稱之為玉男妓,不像太陰君那麽莊重,但更親切。在北京周邊的民俗中,中秋祭男妓不夠莊重卻充滿了遊戲。雖然表現出對上帝的不太尊重,但卻反映了人們對上帝崇拜的異化。自從中秋節從祭月習俗轉變為民間節日後,該習俗的色彩已經淡化,而旅遊和享受的性質越來越突出。《男妓》中扮演的習俗可以說是這壹現象的有力佐證。
玩月亮
中秋賞月,現在叫賞月,是古人雅俗共賞的壹件樂事。以玩月的形式,富者自造五彩樓,貪者自送酒樓,善遊者爬山或戲水,必有核菜美酒,文人吟詩作賦,俗者則述說往事,常常徹夜不眠。除了貴族和民間的玩月,還有壹種觀巡式的玩月。唐歷寫下《中秋夜君山臺望月》詩:“大堤錦江前,詩酒同行四十載。”中秋節最亮的夜晚是上個月的洞庭湖。“這是爬山和玩月亮的證據。據明代《江南》記載,常熟郡八月望日。”遊客們手持小船,聚集在湖橋上賞月。“這是在月球上劃船的證據。當然,古人在玩月時,並不只是在中午賞月,而是經常將月亮與自然界的其他景色結合起來,如著名的景觀——盧溝小月、三灘銀月等這無疑是人們在中秋節賞月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