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考滿分作文記敘文和點評

中考滿分作文記敘文和點評

漸暖的空氣,破冰的流水,漸綠的柳枝,吐芽的苞蕾,這些春的使者,驅散了料峭的寒風,送來了溫暖的氣息!被風簇擁著的春天,陽光和煦,萬物生機勃勃,春雨滋潤,蘭馨蕙香。“紅杏枝頭春意鬧”,自然界的精靈們自然也不甘寂寞,將無聲的濃郁春意表現得似有聲音般轟轟烈烈。三月,這樣壹個熱鬧的年輪,萬物復蘇的月份,演繹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

三月的細雨如絲如霧,隱隱只能朦朧著感覺,綿綿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籠罩在周圍,似壹種如夢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纖纖風細細”的美麗與浪漫。聽著腳下踏起水花的聲音,觸摸柔順的雨絲,真有壹種難得的愜意與悠閑。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節,壹切都在萌芽階段。柳絲輕搖,梢尖微點水面,漾起泛泛漣漪。“綠楊煙外曉寒輕”,楊柳堆煙,漫眼的是無際的嫩綠,感受著沁脾的清爽和溫柔的撫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隨著飄飛的柳絮,又是另壹番動人美景!

春來也,飄柳萬絳綠如海。春天,草長鶯飛,絲絳拂堤,處處洋溢著和暖的氣息,奏響著和諧的旋律,演繹著動人的畫面!春來了,三月的物既無聲又有聲地昭示著,在鳴囀的黃鸝聲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纏綿的春雨絲中,在飄揚的柳絲條中,到處在召喚著春天的來臨!徜徉在三月的暖風中,小園徐步,怡然自得,春自已經到來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壹切美的融合,壹切色彩的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麽好啊!但又何止是“綠”?

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壹朵、兩朵,壹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麽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麽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

但是,如果妳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妳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妳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妳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妳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裏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麽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妳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麽?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壹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小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壹大片壹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春晨瑕想

清晨,拉開窗簾、推開窗戶。微風吹來,壹陣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氣息迎面而來。

春天來的好快,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草兒綠了,枝條發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開的燦爛多姿,壹切沐浴著春晨的曙光,在春風中搖弋、輕擺,仿佛少女的輕歌曼舞,楚楚動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來,展示著生命的可貴、誘人。

春晨點染心中的希望,激發著人生的熱情。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麗: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五顏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香氣。這是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處是郊遊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愛滿意,有情人的歡樂開懷,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間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為它讓人的心情在此刻綻放。

春雨綿綿

春雨和著春雷、隨著春風、淅淅瀝瀝飄來。

春雨如絲、如霧、如煙、如潮。透著這縷縷蠶絲,世界的萬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寫意畫,忽隱忽現。

我喜歡春雨,不光喜歡它換來的雨後春筍的英姿,更喜歡的是:踏進這淡藍色的煙雨,在這雨季,妳為我撐出的壹片無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潑的、春是狂熱的、春是姿意生長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處是人們辛勤的影子,人們用自己的雙手播種著他們的堅定的信念和永遠不變的希望,播種著真執的情和無私的愛。

沒有春的萬紫千紅?哪來秋的碩果累累?

春夜沈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籠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長發。月光如水平靜柔和。我心如這月光,平靜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麽,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開端都有壹個美好的結局,壹如這春夜長長遠遠。

春天在哪兒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頭,柳條嫩綠,桃花鮮艷。春在空中,和風送暖,燕子翻飛。春在水裏,魚兒追逐,鴨子戲水,春在田間,麥苗返青,菜花金黃。到處都有春天,春滿人間!

1.春來——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3.春雨——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3.春花——惆悵東欄壹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5.春水——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6.春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春光——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8.春景——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壹城花。

9.春遊——東風知我欲山,吹斷檐間積雨聲。

10.春思——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

11.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2.春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13.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和月。

15.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6.春天來了!妳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

17.柳樹舒展開了黃綠嫩葉的枝條,在微微的春風中輕柔地拂動,就像壹群群身著綠裝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夾在柳樹中間的桃樹也開出了鮮艷的花朵,綠的柳,紅的花,真是美極了!

18.每到春天,紅得如火的木棉花,粉得如霞的芍藥花,白得如玉的月季花競相開放。它們有的花蕾滿枝,有的含苞初綻,有的昂首怒放。壹陣陣沁人心肺的花香引來了許許多多的小蜜蜂,嗡嗡嗡地邊歌邊舞。

19.杉樹枝頭的芽簇已經頗為肥壯,嫩嫩的,映著天色閃閃發亮,妳說春天還會遠嗎?

解說詞(六):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壹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剛健有為,亙古運行。每壹個冬季,都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每壹份耕耘,都會帶來金秋的收獲。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中國古老的傳說中,有壹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誇父。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我們無從考證為什麽誇父要去追趕太陽。古人想告訴後人的是誇父身上那股不畏天,不服輸的氣概。面對人人敬畏的日神,誇父卻敢與之壹決高低。累了渴了,他壹口氣喝幹黃河、渭水。日頭依然在西沈,誇父依然在追趕。但是,在奔走的途中,誇父終於倒下了。

這是何等的氣概!為追求理想,百折不撓,奮勇向前,死而後已。

在誇父倒下的這片土地上,千千萬萬個胸懷誇父遺誌追趕太陽,追趕光明的人們,至今仍在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而努力奮鬥。他們自強不息,他們百折不撓,他們鬥誌昂揚!

《周易》,這是壹部古老、深奧、最耐人尋味的書。書裏對天地萬物生成演化、相生相克的規律提出壹整套理論,包含著豐富的樸素辯證思想。它把宇宙中的兩種力量,陰和陽的推衍演化,看成是宇宙生生不息、內在變化的動力之源。易經的思想在歷史上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政治、社會、文化價值體系的建構和發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是《易傳》開篇中的壹句話,講的是天道剛健,周而復始,永無止息。人們應效法天道,自強不息。

由於條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十分科學地掌握宇宙萬物的運動規律。但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憑借著他們的聰明才智,逐步掌握自然規律,並且應用到社會生活當中,悟出許多人類生活準則和道德規範。這些準則和規範,成為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在註釋《易傳》時說過:君子“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壹個有理想有作為的人,應該勤奮努力,自強不息,才能站在時代的潮頭,成為時代的驕子。

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貢。據傳說,子貢覺得跟孔子做學問太辛苦,提出想少學幾樣學問,少盡幾種社會責任,孔子都不答應。子貢便問:何時可以休息?孔子說:看見那壹個個像大鼎壹樣、像小山包壹樣的墳頭了麽?當妳進入到那裏去時,就可以休息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這就是孔子的人生信條。

數千年來,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著華夏民族奮鬥的勇氣,屢屢拯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中。

在逆境裏,尤其需要有頑強的意誌和奮鬥不止的毅力。

公元前99年,漢朝將軍李陵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三萬鐵騎作戰。那是壹場殘酷的戰鬥,盡管漢兵英勇奮戰,但終因寡不敵眾,敗下陣來。李陵被匈奴俘獲,投降了。

時任太史令的司馬遷上疏為李陵辯解,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宮刑。司馬遷受此奇恥大辱,痛不欲生。

司馬遷在厄運面前最終沒有低下他高貴的頭顱,肉體和心靈的巨大恥辱,激起了他頑強的鬥誌。他發憤寫作,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五十二萬字的鴻篇巨著———《史記》,實現了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壹家之言”的偉大理想。

古人常說:多難興才。在中國歷史上,像司馬遷這樣忍辱負重的仁人誌士何止成千上萬。

屈原被放逐而作《離騷》;

越王勾踐為雪國恥而臥薪嘗膽;

韓信遭胯下之辱而後能統帥雄師百萬;

曹雪芹家徒四壁卻寫下了不朽的《紅樓夢》;

……

歷史上無數的傑出人物,都是在逆境中拼搏勝出的強者!

在現代歷史上,中國***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把中華民族的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推向了壹個新境界。

他們爬雪山,過草地,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裏長征;靠小米加步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終於戰勝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國。

壹個民族,壹個國家,要圖生存謀發展,要想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應效法天道自強不息,不斷進取。

三千多年前,商朝有位君主叫“湯”,被後人譽為壹代明君。商湯在他的洗臉盆上刻上九個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就是著名的“湯之盤銘”。意思是說每天都有新氣象,每天都有新變化,每天都有謀求新發展。

放眼整個人類文明史,壹個民族,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它就必然走向衰落。只有居安思危,與時俱進,自強不息,才能保持昂揚的鬥誌,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哪個朝代,不是因為奮發圖強,勵精圖治,才迎來了太平盛世?哪個帝王,不是因為驕奢淫逸,朝政廢弛,才導致內憂外患,遭遇滅頂之災?

紫禁城內的景運門外,有壹座箭亭,它建於清順治初年,初名射殿。

箭亭內立著壹塊碑石,名曰《訓守冠服騎射碑》。而後人更形象地稱之為《居安思危碑》或《下馬即亡碑》。

碑文近千字,記載的是乾隆皇帝重申大清開國皇帝太極警戒後世的聖諭。

滿族原是生活在東北白山黑水之間的壹個少數民族。常年的狩獵生活,練就了滿族人機敏強健的體魂,他們長於騎射,勇猛善戰,馬不離鞍,弓不離手。他們穿戴著緊身窄袖的衣服和便於行動的鞋帽,無論是從事生產,還是行軍作戰,均靈活便捷。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國勢日益強盛,滿族人的生活條件大為改觀。這時,上到王公貴族,下至八旗官兵,紛紛羨慕起明朝貴族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進而相互模仿攀比。貪圖安逸的風氣日漸上升,勤於騎射和練習武藝的傳統則日漸荒廢,壹些貴族大臣還上書皇太極,建議采納漢人寬衣大袖的服制。所有這些,都引起了皇太極的高度警覺。當年十壹月,皇太極在沈陽皇宮翔鳳樓召集群臣,告誡他們不要丟失了重騎射、尊服飾的民族傳統,指出耽於酒色,享樂無度,會導致社稷的傾危。

大清帝國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世的勤政治理,達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時期,史稱“康乾盛世”。據史料記載,當時中國養活著世界1/3的人口,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至乾隆中後期,中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壹。

遺憾的是,清朝逐漸腐朽的制度沒有能夠保證皇太極訓喻的執行,其後世子孫沒有引以為戒,相反卻貪圖安逸,追求享樂,致使國勢漸衰。就是乾隆本人,早年雖然很勤奮,後來卻越來越懈怠。當西方大規模地邁向近代工業化道路時,乾隆皇帝正六下江南,遊山玩水,吟詩作樂。

乾隆晚年的大清帝國,迅速踏上了衰落的不歸路,昨日的鼎盛轉眼間成為明日黃花。

貪圖享樂,荒廢朝政,足以亡國;而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不能與時偕行,變革求新,就只能加速覆滅的進程。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封建帝王開創了康乾盛世,卻都不願睜眼看世界,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沈浸於“天朝大國”的迷夢中。當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來華時,乾隆帝卻沒有勇氣派壹個使團到歐洲去看個究竟,喪失了壹次知己知彼的大好時機。中華民族被壹誤再誤,跟不上時代的前進步伐,順應不了世界的發展潮流,被西方人遠遠地甩在後面,使中華民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可悲下場!

1842年8月29日,清朝代表簽署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中國從此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壹個曾走在世界前列的“天朝大國”,淪落為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此時,距乾隆之死尚不過43年!國家盛衰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數百年來,《下馬即亡碑》默默地矗立在紫禁城內,見證了大清的盛衰興亡,也讓我們不斷反思這壹段中華民族的歷史。它警醒著我們要永遠保持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邁進了壹個全新的、充滿挑戰的二十壹世紀。

社會主義中國二十年多來的改革開放,奏響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最強音。

這是壹位時代偉人,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他的壹生,體現著民族精神的偉大風範。他壹生坎坷,曾三起三落。每壹次的失落,更磨礪了他的意誌,每壹次的復出,都令他大有作為,大放光彩。當他以70歲的高齡重新回到領導崗位時,國家的各項建設事業由於十年動亂已是困難重重,百廢待興;中華民族已經被世界先進民族拉開了五十年以上的距離。

“發展才是硬道理!”鄧小平同誌用樸實的語言,為整個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唯壹正確的選擇。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奮發圖強,迎頭趕上。

這是壹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時代。民族的強盛、祖國的繁榮,有賴於每壹個中華兒女的自強。唯有將千千萬萬個自強者的力量匯聚在壹起,才能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未來。

要自強,必先自信自立。壹個人能否完善自身,能否永葆活力,能否有所作為,主要取決於自己。要自強,就不要怨天尤人,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自強,還需“自勝”。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曾在《道德經》壹書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他告訴我們,壹個人,能了解別人,是有智慧;能了解自己,是明白清醒;能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己的弱點,那才是真正的強大。

在這裏,老子的“自勝”,和孔子所提倡的“克己”是壹個意思。自勝、克己,就是自覺地去克服自己的缺點,戰勝自己的弱點,實現自我完善。

魯迅筆下的這個人物,令不少國人為之汗顏。阿Q因為自己長了個瘌痢頭,就忌諱聽到“光”、“亮”二字;明明挨了趙老爺的打罵、假洋鬼子的羞辱,還硬說是“兒子打老子”。阿Q的精神勝利法,實在是與自勝的精神背道而馳。我們要的是自勝,而不是自欺;自欺無法自勝,更無法自強。

《孟子》曾告誡人們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今天的社會現實中,壹些不良的風氣,讓我們格外關註。社會的前進,讓壹些人變得富裕起來,他們之中的壹些人,已經忘卻了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由創業者變成了醉生夢死的享樂者。

下壹代的精神風貌同樣引發了社會的憂思。無數的家庭小皇帝使嬌撒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十多年前人們通過中日兩國少年在夏令營中的表現就發現,中國兒童在獨立自主,在毅力方面遠不如日本。壹些走向成人的大學生,依然離不開父母的呵護。其中的個別人,因為不能克服生活、戀愛、人際關系中的壓力而自殺。這種精神性的殘疾令人震驚!

自強不息,就是需要人們在困厄的時候,勇於向命運挑戰,向逆境挑戰,不屈服,不妥協,不消沈,不退避,並有勇氣去戰勝它。人類不斷前行的歷程,就是在不斷戰勝困厄的同時,不斷戰勝自己,逐步走向強大,走向今天的文明昌盛。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這幅對聯,以楚霸王破釜沈舟與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道出了自強不息的昂揚底蘊。

自強不息要的是奮發進取,永遠保持壹種昂揚向上的心態。2003年3月10日,在全國政協十屆壹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張海迪,坐著輪椅走上了講壇。這位在輪椅上生活了40余年的殘疾人,憑借著堅強的意誌,成為激勵千萬人自強不息的精神楷模。

自強者離不開堅定的意誌和堅強的毅力。自強者的勇氣,不僅表現在轟轟烈烈的事業當中,更多地表現在平凡平靜的生活中,這是壹種日積月累的考驗。遭遇冷落泰然處之,窮困潦倒雄心不泯,受到誤解心平氣和……這才是自強不息應有的精神底蘊。

困苦是壹個人在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人生不是因為為所欲為而自由和幸福,而是因為克服困難和戰勝自我而自由和幸福。人惟有在不斷自強的日子裏,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義和充滿活力的人生。

自強者並不是孤軍奮戰。善於取得他人的幫助,汲取他人的經驗,以強化和完善自我,也是壹個自強者應當具備的素質。

壹個人的成功主要不在於有多高的天賦,也不在於有多好的環境,而在於是否有堅定的意誌、必勝的信念和明確的目標。

壹個民族、壹個國家的強盛,不在於它以往的歷史有多輝煌,而在於能否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奮起直追。

只要腳踏實地,百折不撓,壹步壹個腳印地向著崇高的理想邁進,總會有所收獲,有所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壹年四季,春夏秋冬,大自然剛健有為,亙古運行。每壹個冬季,都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每壹份耕耘,都會帶來金秋的收獲。

  • 上一篇:中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加拿大籍教練達斯丁·威爾森
  • 下一篇:為兒子結婚請帖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