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西藝術的異同!

中西藝術的異同!

中西藝術的相同之處:

1、藝術都是表現了人類的社會文化發展。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古至今的藝術作品,如繪畫、詩詞、文章,都是在象征性的描繪當時的時代。比如中國的繪畫形式,有壁畫、油畫等形式,從戰爭、經濟、文化等各個角度不間斷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社會的發展。

2、藝術都表現了人類的創造性。

無論是詩詞、繪畫、舞蹈,都是從無到有,從淩亂到完整,這都是在人類的創造下才有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之處:

1、文化根源不同。

中國文明的起源是華夏文明,上古時期,神州大地遍布各種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信仰。漢武帝推翻道家無為而治,獨尊儒術開始,漢文化以儒學為核心開始成型,漢文化可以說是經歷千百年的演變升華,影響著華夏子民。

西方的文化根源有古希臘文化:理性主義與原始意識。對外在世界的探索熱情。還有希伯來文化:宗教信仰,原始意識,對人內在世界的發現。

2、藝術表現形式不同

中國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戲曲、剪紙、刺繡、繪畫、國畫、書法等。、

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歌劇、舞蹈、建築等。

擴展資料:

—由羅丹沈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談起,試把羅丹的沈思者像和中國的北魏思維像擺在壹起來看,您便會發現二者在思想的方式上迥然不同,壹個是滿頭大汗地在想 ,壹個是悠閑自在地在想。

前者的精神狀態是緊張的,所以全身的筋肉都在用力氣,尤其是腿的部分筋絡奮張,形勢危急,從壹個中國人或東方人的眼中看去,我們每每不禁要問壹聲,思想亦要這樣吃力的嗎?這樣緊張地苦苦追索,真理就會為我們所捕捉到?說不定反會因此而失之交臂。

回頭看壹看北魏思維像那姿態就“從容”多了,半跏趺而坐,支頤而思,意態十分自在,不但沒有肌肉緊張地去想,臉上還分明想呈現出壹種了悟後的欣悅微笑。

我以為這兩尊思想像的意態表現,亦能從某壹個角度中透露出中西藝術思想底色的不同。

譬如說,西方人畫壹個天使,多半要給它插上壹雙翅膀,他們的想法非常踏實,沒有翅膀怎麽能飛翔呢?中國人或東方人就思有別徑,何必身插羽翼,只需駕壹朵雲彩就行了,人在雲中即是仙,顯然空靈多了。

西方人畫畫,不論其為人物、靜物、風景,都態度踏實,而且好采取大自然的壹角壹隅,以風景畫為例,不但比例正確,而且光線色彩逼真,畫成之後,還壹定在四周給它釘上壹個鏡框,嵌在墻上就同在室內打開了壹扇窗戶,透過這扇窗門,您就可以看到花園中的壹角芬芳。

中國人在這方面別有會心,不以割取大自然的壹角壹隅為滿足,以山水畫為例,他的用心是要攝取山川雲樹的大全,而不是只窺伺真實自然的某壹部分,北宋的巨軸山水畫和南宋的山水詩意小品都可以現身說法證明這壹點。

中國藝術的追求在全,西方藝術的追求在分,這在西方畫的裝鏡框和中國畫的裱中堂上也可以透露出壹點消息來。

西方人務實,壹切都要剖析來看,羅丹的《沈思者》就是由解剖學的立場而如此表現的。中國人好統攝起來看,所以掛壹幅中堂就山川雲樹無不歸納入宇宙秩序中。

西方哲人如培根(Francis Bacon)便主張人要征服自然,而且說:大自然是最狡猾的東西,壹定要把它套上夾棍逼它的口供。

中國人則不如此想,壹心只想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三才者:天地人;萬物皆吾與也,壹壹都在說明這種是和諧而不是對立的基本觀點之不同,所以在藝術的表現上亦迥異其趣。所以錢穆先生很有意思地說過:“西方的哲學是跨前壹步的想法,而中國哲學則有退後壹步的想法的趨勢。”

塞尚被西方人稱為近代繪畫之父,他為了要描寫出蘋果的永恒性,蘋果在靜物臺上每每都被觀察到已經腐爛,他仍執筆描繪不輟。這是畫史上有名的故事,因為他不滿足於只追求到表面的浮光掠影。

同樣的,中國的牧溪和尚,他有墨色的《六柿圖》傳流於世,看他用筆的深意、用墨的層次,藝術家鑒賞家大都同意這樣的評語:“山川變易,圖畫長存。”可知地無分東歐亞,時無分中古近代,藝術家對事物永恒的追求是壹樣的。

塞尚是19世紀的後印象派大師,比他更近的還有1973年才逝世的畢加索(Pablo Picasso),他曾畫了壹幅牧者的人像,壹個人手執長竿騎在馬上,試以這幅畫和梁楷的《潑墨仙人圖》來相比。

壹個是13世紀的出家人,壹個是20世紀的大藝術家,壹個生在亞洲中國,壹個生在歐洲西班牙,所畫的題材又不相同,然而多麽動人深思,因為兩幅畫擺列在壹起,壹無舛錯,都是要表現他們思想上、心腹中的筆墨淋漓。

德國的大畫家丟勒(Albrecht Dürer),他畫了壹只兔子栩栩如生,全世界都傾仰得不得了。中國在北宋時,有壹位大畫家叫崔白,他在有名的《雙喜圖》上也畫了壹只兔子,同樣之生動。

若把這兩只毛兔並列在壹起,妳就會知道,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工具不同,而所表現的主旨卻完全相同,這使我們倏然體會到,藝術上的追求,最核心的部分,壹定超越乎世俗地域、時間之上。

從羅丹的沈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的形態表現上,我們先看到了中西藝術思想底色之異,但是在伊斯坦布爾之貓和沈周的貓、塞尚對蘋果描繪的追求和牧溪《六柿圖》等的相似,卻又很清楚地看到了中西藝術思想的相同。

《中西美術比較》是2008年04月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新苗。本書以清晰的線索,將中西美術自古至今的審美理想嬗變,形式語言演化、思潮與批評現象,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

本書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壹是沒有將對中西美術的比較闡釋局限於古典時期,或停留在點與點之間的比較聯想,而是從“審美現代性”切入,建構了中西美術自古至今歷史演進雙線並行的比較闡釋構架。

從中定位、考察了豐富多彩的中西藝術思潮與美術創作現象,從而在比較中揭示了中西美術各自的文化品格、語言形態和變革動力特點,以及在現代世界中的交融演變和沖突關系,使比較研究的視角具有鮮明的當代性和問題意識。

二是作者的比較研究關註方法論,關註當代思想界的新成果,並力圖在美術研究中利用這些新思想、新方法引發新思考。該書2002年首次出版,再版多次。本次重新修訂不僅添加了新內容,也對整書進行了全面調整,使其更趨完善。

用具體的案例和精練的闡釋,對中西美術的典型特征及其演變線索進行了歸納與提煉,是目前本領域相關研究中比較完整而有特點的成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西美術比較

  • 上一篇:中式古典家具常見分類及名稱
  • 下一篇:為什麽說,閱讀財經新聞是金融從業者應該履行的儀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