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湖泊、草地、海邊灘塗、蘆葦以及河岸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和耕地中,尤其是遷徙季節和冬季。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俄羅斯聯邦。旅鳥:中國臺灣省。丹頂鶴繁殖於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和日本北海道,越冬於日本、朝鮮。
丹頂鶴需要潔凈而開闊的濕地環境作為棲息地,是對濕地環境變化最為敏感的指示生物。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使丹頂鶴的棲息地不斷變為農田或城市。
例如吉林省西部的月亮泡曾是丹頂鶴的繁殖地,因為人為進行圍湖築堤,使堤內水位上漲,挺水植物帶基本消失,堤外湖漫灘幹涸,墾為農田,丹頂鶴也從此絕跡。
又如江蘇北部的邵伯湖與高郵湖之間的沼澤地帶,曾是丹頂鶴的越冬地,由於每年到該地漁,牧和狩獵的人不斷增多,增加了人為幹擾,以及揀卵、偷獵等,使丹頂鶴的數量急劇減少。
擴展鏈接:生活習性:
1、活動
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集群多達40-50只,甚至100多只。但活動時仍在壹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棲息,天特別冷時則靠得很近。
覓食地和夜棲地壹般較為固定,通常亮天後,各家族群陸續飛到覓食地覓食,彼此仍保持壹定距離。中午時多集中在灘邊休息,並不斷鳴叫。晚上又陸續飛回夜棲地過夜或留在覓食地過夜。休息時常單腿站立,頭轉向後插於背羽間。
無論覓食或休息時,常有1只成鳥特別警覺,不斷擡頭四外張望,發現危險時則發出‘ko-lo-lo-’的叫聲,鳴叫時頭頸向上伸直,仰向天空。當危險迫近時,則騰空飛翔。飛翔時頭腳前後伸直,兩翅鼓動緩慢,排成‘壹’字或‘V’字形。
2、遷徙
春季於2月末3月初離開越冬地遷往繁殖地,經過中國北戴河的時間在3月中旬至3月末。到達東北繁殖地的時間在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於9月末10月初開始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遷經北戴河的時間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量的在11月初。
最早到達江蘇鹽城越冬地的時間在10月28至10月29日,大批在11月下旬到達。常呈小群遷徙,最大結群可到40-50只。遷飛時成‘V’,字形隊。
3、換羽
丹頂鶴成鳥每年換羽兩次,春季換成夏羽,秋季換成冬羽,屬於完全換羽,會暫時失去飛行能力。
4、鳴聲
丹頂鶴高亢、宏亮的鳴叫聲,與其特殊的發音器官有關。它的頸長,鳴管也長,長達約1米以上,是人類氣管長度的五六倍,末端卷成環狀,盤曲於胸骨之間,就像西洋樂中的銅管樂器壹樣,發音時能引起強烈的***嗚,聲音可以傳到3壹5公裏以外。
丹頂鶴鳴聲的音調和頻率因性別、年齡、行為、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壹般鳴聲成串或單壹,不僅在起飛時和在空中飛翔的時候鳴叫,而且在地面上取食和棲宿時也在鳴叫。壹年四季,幾乎每天每時都能聽到它的鳴聲,但以黎明前後最為頻繁。
5、食性
食物很雜,主要有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等等。
6、鶴舞
每年3月末4月初,當丹頂鶴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配對和占領巢域,雄鳥和雌鳥彼此通過在巢域內的不斷鳴叫來宣布對領域的占有。求偶時也伴隨著鳴叫,而且常常是雄鳥嘴尖朝上,昂起頭頸,仰向天空,雙翅聳立,引吭高歌,發出“呵,呵,呵”的嘹亮聲音。
雌鳥則高聲應和,然後彼此對鳴、跳躍和舞蹈。舞姿也很優美,或伸頸揚頭,或曲膝彎腰,或原地踏步,或跳躍空中,有時還叼起小石子或小樹枝拋向空中。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看--丹頂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