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壹個春節,對於太多人來說,都像壹場戰爭。
和父母不住在壹個城市,就得先回家,坐飛機,票要漲,坐火車,還得買貴票。如果妳不想買貴的票,妳就得去爭取票。
回去,如果不是問題,就要面對另壹個問題:準備。準備好票,準備好禮物,準備好臉,準備好回答問題。如果妳沒有愛人,妳會被問無數次。妳沒有戀愛嗎?未婚的人會被問無數遍。妳什麽時候結婚?已婚無子女也被問。好了,妳什麽都有了,像個正常的成年人,所以人們會蜂擁而至問妳,妳的孩子分數多少?
大家都很熱情,很關心,而妳,如果可以的話,不想回答任何人的問題,因為妳感受不到真正的關心。
在網上招募來訪者進行免費心理咨詢的公益活動...幾位心理專家擅長在線解答妳的困惑:情緒恢復、婚姻問題、學習問題、人際關系、環境適應、青少年兒童問題、個人發展、情緒問題、情感問題、自我意識、情緒障礙、神經癥狀、性騷擾、心理危機等。如需免費咨詢,請在我的主頁、個人簡介或主頁後臺查看。
春節期間請客吃飯送禮也是壹樣的問題。在我家鄉的農村,幾乎每個人都帶著類似的食物禮物。如果妳接受他們,那就太過分了。轉發是不禮貌的;拒絕的話,肯定是壹場接壹場的小戰爭。
晚上,男人們會去參加壹個又壹個的宴會。壹晚上去三四個酒席,壹點都不誇張。最後,當他們醉醺醺地回家時,可能有壹群人在家裏等妳。
中國式送禮就像買賣難。妳必須接受對方的好意,否則,妳會很沒面子。
鄰村有句經典的話——“不把客人灌醉,就是虧待。”這種善良真的很可怕。
無論行為如何表現,這些畫面都沒有直接的愛,感情總給我壹種膚淺的感覺。
總是試圖理解這些行為,這些圖片。有壹天,我突然看到了答案。
那天,我照鏡子,發現了兩根白頭發。讓阿姨看看別的地方有沒有白頭發。阿姨說,啊,有白頭發,我給妳拔。我說,阿姨,別拔了。妳幫我看看還有沒有白頭發。她說白頭發不好,我還是給妳拔了吧。我再次向她強調,阿姨,妳就幫我看壹下吧。她看完之後說,沒別的,就這兩個。
然後,我回書房寫東西,阿姨手裏拿著全套剪輯跟在我後面。我瞪著她,又很認真的說,阿姨,我不想拔。這壹次,她終於聽到我的話,退了。
她走後,我覺得有點堵。我不禁在想,她的善良卻擋住了我的心。為什麽?
表面原因是她的善良不是我想要的。當我站在她的立場,想象我是她,那樣說話,那樣做事的時候,我立刻明白了更深層次的原因。
我的感覺是她封閉了自己的內心,切斷了自己的感情。她是個很好的人,這次特別想對我好。但是,因為她的心是封閉的,所以她根本沒有收到我發的消息。她用頭腦判斷我需要什麽,然後她遇到了有強迫癥的我,認定我需要這個。結果我壹遍又壹遍的澄清,她還是聽不到。
簡而言之,她的善良沒有涉及到她的內心。
當晚,在咨詢壹位來訪者時,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合在壹起,壹張圖呈現出來。兩個人的心都包裹在壹個牢不可破的硬殼裏。在堅硬的外殼之外,有很多種諂媚的行為,就像壹種流動的、濃稠的果汁。他們總是在捕捉別人需要什麽,願意付出什麽,但這層濃濃的汁液卻沒有能力判斷別人需要什麽。所以,他們只知道對別人好,卻給不了別人想要的。
而且,即使妳得到了對方想要的東西,因為沒有用心,沒有感情投入,所以這份禮物沒有溫度。結果,它只是壹種娛樂。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價值感是建立在對方是否承認自己的基礎上的。所以對方壹定要接受他們的禮物,給予他們肯定,否則很受打擊,覺得很丟臉。
所以這就構成了中國式聚餐和送禮的壹些特點:1,給大家送禮。因為我沒有心,不知道對方想要什麽,也不知道自己要送什麽。我只是把它給每個人。導致禮品同質化嚴重。
2,禮輕禮重,構成了大臉小臉的競爭。春節宴席已經成為壹種嚴重的鋪張浪費。
3,送禮壹定要收,敬酒壹定要喝,否則,對方的面子會受到傷害。
4.送禮收禮,親戚見...最後,他們筋疲力盡。
像流水壹樣,流過巖石。中式的飯局和禮物,只能記住妳腦子裏發生的事情,而不能記住妳心裏發生的事情。心裏留下的大多是疲憊和人群散去後的那種失落。
改變這種狀況並不容易。如果妳不踏入中國式聚餐送禮的洪流,洪流中的人會把妳當成異類。但是,妳可以試壹試,用心去感受。送禮的話,請人吃飯的話,可以有質量,不累。
說到底,關鍵不在於別人活在硬殼裏,而在於妳能不能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