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術界對於表情包這個概念並沒有給出壹個清晰明確的解釋。已知“表情包”壹詞最早出現在2008年左右,但來源無法考證。學者林小東對表情包的概念是這樣解釋的:“由多個同類型表情組成的壹系列表情,通常是由群眾對其有特殊印象的明星、網絡上最近流行的語錄、漫畫和電影的截圖,用壹系列與圖像意境相匹配的流行詞語,來表達用戶需要傳達的特定含義。”作者認為,林小東對顏文字的定義準確地描述了顏文字的特點。目前大多數顏文字主要用於傳達幽默的情感,可以傳達壹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意思,是當前網絡傳播中的重要表達形式。
1.ASCII字符應用階段
表情符號的應用可以追溯到19年,當時Scott farman用“:-)”來表示“微笑”。自此,ASCII字符正式用於社交平臺。然後,日本用ASCII字符模擬各種肢體動作,從中衍生出獨特的“面部字符”。比如“σ (△)”表示目瞪口呆“n (* ≧ ≦ *) n”表示可愛。
2.社交軟件伴隨著顏文字。
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許多社交軟件立即開發出“定制顏文字”,網絡傳播中出現了新壹代的顏文字。原來的自定義顏文字分為兩種形式:JPG格式和GIF格式(靜態和動態)。靜態(JPG格式)是壹種基於圖標的表達方式,主要由具有各種情緒的人臉和簡單物體的彩色卡通圖標組成,其中動態(GIF格式)的“黑白豬”和“獠牙”也是第二階段顏文字的代表作品。
3.用戶獨立生產階段
如今,網絡平臺上流行的顏文字被註入了更多的活力。在用戶自主制作階段,最初的表情包以“卡通臉+真人表情”的形式出現。網友將網絡漫畫現有的壹些面部表情與惡搞真人表情的特定五官組合起來,形成壹個漫畫形象+人臉形式的表情包。隨後,這壹階段的表情包就發展成了電視劇中常見的“臺詞”,以明星的照片和人物誇張的動作作為素材和文字介紹。此外,純文字的表情符號和網友手繪作品(如暴走漫畫)也風靡壹時。
1.直覺
表情包不同於文字的簡化。表情包從“臉字”演變成了傳遞情緒的真實照片。表情包所包含的背景、表情、動作,都成為表達意思的方式。相比於單壹的短信傳遞,表情包傳遞的信息更加直觀和具體。
2.流變學
很多時候,表情符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意義與它的本意相去甚遠。比如在社交媒體中使用壹個“微笑”的表情,並不壹定意味著用戶是在向妳表達友好,而往往被視為“呵呵”(無奈);剛出現的時候代表“妳好”,現在更多理解為“再見”、“友誼”。因此,我們需要在快速變化的網絡環境和不斷更新的傳播語境中重新詮釋顏文字的新含義。
3.句子意思的正確性
由於網絡交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法準確表達交流者的情緒。如果使用表情符號,它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糾正傳播者的態度。比如同壹句話“妳真的很棒”用不同的顏文字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妳真的很棒”和“妳真的很棒”代表了傳播者的不同情緒。顏文字的使用有助於糾正交流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
4.UGC制作
UGC即用戶生成內容,是指用戶生成的內容,隨著Web2.0的概念而興起,是用戶使用互聯網的壹種新方式,即從下載到上傳。用戶既是網絡內容的瀏覽者,也是創造者。從顏文字的源頭來看,顏文字的壹大特點是UGC式的制作,即所有網絡用戶都可以制作和發布顏文字,壹些熱門的顏文字可能會被大量追捧和使用。也有很多博主經常在微博平臺上制作和發布顏文字,他們憑借其人氣顏文字吸引了大量粉絲和人氣。
1.表情包使用和制作都很方便。
壹方面,表情包用起來很方便。在QQ聊天中,只需要右鍵保存表情包,下次使用時會自動保存在系統中,無需再次操作。而文字的使用是無法保存在網上的,傳播者往往需要將語言重新組織後才能在網絡上傳播。
另壹方面,表情包制作起來也同樣方便。壹張圖片+文字+創作者的想法,不需要太多技術條件的支撐,就可以做出壹個生動有趣的表情包。比如加上“什麽?”到明星Z.TAO的照片“有本事放學就別去了”之類的話,可以形容出各種含義不壹的表情包。
2.喚起聯想,補充聊天內容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顏文字不僅是網絡傳播和交流的媒介,也是文字信息傳播的有效補充。傳播學者多麗絲·格雷伯(Doris Graber)曾指出:“我們曾經推崇的借助文字符號的抽象意義,已經開始讓位於基於圖像傳播的現實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