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字化;設計;審美;人文精神的數字化和數字產品的概念壹直困擾著我們。在當今的信息化、數字化時代,我們不得不面對數字化產品以及由此帶來的壹系列問題,比如基於數字化產品本身的問題(數字化設計中的藝術問題、技術實現問題等。)和基於數字化設計的社會問題(數字化對傳統文化的挑戰、數字化產品的規範和道德倫理問題等。).希望壹下子解決所有問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有些問題屬於法律層面,應該用各種立法來約束,有些屬於技術規範,應該由行業協會或者管委會來管,有些屬於教育層面。這個層面的問題除了相關部門的大力宣傳教育,更需要行業的自律,設計師及其管理者素質的提高。對於最後壹個問題,筆者認為商家在設計數碼產品時,對用戶缺乏人文精神尤為突出。1,信息饑渴與功能閑置信息很多。妳需要的知識在哪裏?“少即是多”,功能設計的理念似乎在這裏又找到了知音。互聯網是壹個巨大的平衡器,各種信息充斥其中。只要妳搜索任何壹個關鍵詞,就會出現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個條目,無用信息的爆炸讓妳焦慮。因為我們真正能理解的信息和我們認為應該理解的信息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信息焦慮感就產生了。事實上,信息焦慮是信息和知識之間的黑洞。它與信息和其他人經常控制對信息的訪問這壹事實之間的關系有關。信息是可以引導人們思考和理解的數據。對壹個人來說是信息的東西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數據。如果它對妳沒有任何意義,那它就不是信息。雖然數量幾乎是無限的,但是這個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數字是多少?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如何才能在壹個充滿數字的社會生存?所有的數字文化都可以濃縮成壹個簡單的基本原理,可以讓人回歸正常生活,遠離信息焦慮,依然生活在數字社會。數字本身沒有意義,只是意義的線索,思想的載體,現實事物的幻象。為了在數字化的浪潮中生存,我們有必要在思想上找到數字背後的意義,在技術上,我們應該提供更簡單的工具,使我們能夠以更簡單的方式控制和處理數字。這樣,當我們成為數字化的建設者而不是簡單的消費者時,數字化的規律將教會我們如何在不同的類別中創造數據:頭腦清晰,關註意義,並始終相信它們本質上是無意義的,並依附於我們。作為設計者,提供友好的界面和方便的導航是用戶獲取有效信息的好方法。數碼產品壹方面根據其短缺程度、生產技術、成本來定價,另壹方面也參考其所包含功能的數量和新穎程度。然而,生活中的妳我不難發現,很多數碼產品的功能可能是聞所未聞,更不用說使用了。那麽,這是誰的錯?生產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他們不斷聚集功能,推出新功能,因此產品價格也水漲船高。這種功能閑置現象造成資源浪費的人文精神是什麽?單從數量上來說,信息的供給和功能的設置遠遠大於需求。但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抱怨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和常用功能並不多,所以就質量而言,我們很難說信息和功能供大於求。有些人會爭辯說,這是因為妳找不到它或者沒有花時間去使用它。從理論上講,這是對的。但我們都熟悉馬克思的命題“壹切儲蓄最終都是時間儲蓄”。我們也可以說,壹切資源的稀缺性就是時間的稀缺性。互聯網上缺乏有價值的信息,實際上意味著我們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有用的信息。數碼產品的功能不是閑置的嗎?Www.dolcn.com2、數字的和諧和人文精神的數字化為人類創造了技術平臺,也使人類面臨新的更大的困惑。數碼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操作各種數碼產品變得極其簡單,人們習慣了壹些數字符號化的表達方式。“人是壹種象征性的動物”在數字背景下有著更加深刻的意義。人對數字的依賴與日俱增,人的力量逐漸轉移到人對機器的操控上,甚至機器也開始思考人的問題。更可怕的是,人體與數字技術的直接結合,可能導致人的完全物化。古希臘哲學家、美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早已為我們描繪了壹幅世界“數”的藍圖。他認為數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整個世界萬物的統壹、靈魂和“和諧”。和諧體現了人們對宇宙萬物統壹性的直接把握和對道德完善、社會公正等理性狀態的追求。可以說,畢達哥拉斯將數的思維與人性的思維緊密結合,達到了壹種“數人合壹”的理想境界。人文精神壹直是科技精神的內涵。當我們回顧數字的來源時,我們會發現人文精神壹直在那裏蓬勃發展。歷史證明,這並沒有阻礙數字化的發展,反而相得益彰。天人合壹,但近代以來衰落了。科技精神高於具體科學的技術的地方是“追求真理,從而實現自由”,而人文精神本來就是“自由”的精神,所以科技和人文本來就是統壹的,今天的數字靈魂應該還是人文精神。3.文化在數碼產品中的功能正在發生變化,真實的現實被邊緣化,人的情感被虛構。我們完全可以預見,未來數字產品將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流,不僅是中國,全球都是如此,傳統產品(包括傳統文化)將被邊緣化,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比如,目前整個社會文化背景下對數字文化產品的需求在不斷加強。同時,生活的數字化環境必然要求相應的藝術形式、藝術觀念和藝術欣賞群體。而且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整個社會已經形成了對“數字化”的認同。這種價值觀的改變對傳統藝術形式的破壞是致命的,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藝術形式的存在。據悉,從今年開始的三年內,北京數百萬家庭將進入數字生活,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現實。數字藝術將逐漸消除人與人之間的藝術鴻溝,新壹代更容易接受新的藝術形式,新的主流藝術的興起將顛覆傳統藝術形式。數字藝術已經成為主流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成為大眾文化的消費時尚,那麽數字藝術形式將會用它的全套範式從根本上動搖我們千百年來所認可的經典藝術形式。中國畫窮途末路,架上繪畫已死。這些歇斯底裏的聲音不時在我們耳邊回響。它從另壹個側面暗示,作為壹種舊的主流藝術形式,它可能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壹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將會被重建甚至興盛起來,比如網絡數字藝術和互動數字遊戲。目前我們對數字產品(包括數字文化)的認識,因為技術和觀念的影響,還處於初級階段。大多數人可能認為,作為“藝術品”,它應該是壹個個體的、完整的、有形的實體,而不是壹個虛擬的、易腐的界面。數字藝術的特點更多的是交互性、瞬時性和線性,所以重新定義藝術的概念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叛逆的思維,對虛擬交互現實、多媒體技術和工具的壹種表達方式的認可,並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有時需要壹個過程。同時,數字攝影、數字音樂等靜態的數字藝術容易讓人理解,而動態互動的數字藝術或綜合的數字藝術,或數字創作與電影、動畫等傳統藝術卻讓人不解。特別是在理解遊戲上要有壹個全新的概念。遊戲是數字時代藝術的表現形式,體現了人的理想和自由。從遊戲、動畫到電影,數字藝術已經開始贏得它們的社會和文化地位。許多人開始從電影中了解數字藝術。20世紀80年代以來,新媒體藝術的主要形式也進入了數字藝術,導致了數字藝術的迅速普及,網絡遊戲、dv、影視廣告、數碼攝影、數字音樂、flach、cg等。已經滲透到大眾生活中,人們不再把藝術當成壹種貴族的東西,壹種精英的東西。改變了遊戲的敘事性、互動性和競技性,改變了信息交流和人際交往的方式,改變了認識世界的方式。許多人的交流和新的聚集解除了傳統藝術的經典文化臍帶,在數字藝術時代的轉型期,人們形成了新的文化關系,藝術創作將在虛擬的數字網絡中形成全新的生存體驗。交互的影響最終使得當代數字藝術形式變得不可預測。大眾在虛擬狀態下對實體藝術的反叛,這種關系實際上是從圖書時代到電子時代的轉變。在計算機的網絡空間裏,非永恒的藝術形式以壹種新的集體形式出現,自由的激情、靈感和創造都形成了壹種新的藝術語境和形式,這也適應了我們時代的步伐。4.數碼產品對傳統的顛覆和嘲諷,社會問題凸顯知識與商業實力的聯系是當前社會的重要現象,商業與政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數碼產品更是如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家政治已經曲折地反映在各類產品上。比如電影市場,在美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美國商務部通常會在中國做壹個市場調查報告,了解中國人喜歡什麽樣的題材,喜歡什麽樣的故事結局,從而找出壹些特點,以便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文化產品,占領市場。有學者認為,掌握了電影市場,不僅掌握了電影的主權,也就獲得了文化的主權。市場是國家政治的競爭場,哪裏有市場,哪裏就有國家政治。最近的網遊《反恐特警》與國際政治密切相關,尤其是美國大力推行國際反恐戰略。在當今的數字時代,就連手機也將很快推出手機版遊戲《反恐特警》,跨國公司諾基亞將提供遊戲的大獎。用藝術的面孔承載商業和政治利益,無疑是新時代數字藝術的復雜性。這個過程也傳播了政治理念和國家戰略。這種新的文化形態表明,有壹種無形的力量在幕後運作,它的方向可能是壹種文化方向。很多深陷遊戲的玩家都是不自覺的被鼻子牽著鼻子走,跟著自己指引的路標走。本來我們以為個人有數字藝術作品的話語權,有自己的文化權力。但從國家政治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平等的話語權。表面上妳有選擇電腦號的權利,但在網絡互動中,數字國家的話語權被賦予了壹種文化力量,這種力量體現在時尚的數碼產品和技術優勢上。妳只能是消費廠商的文化傾向。產品文本的價值取向表明了權力話語的壟斷。另壹方面,我們可以說,在虛構的世界裏,文化權力不是虛構的,它是真實存在的,妳的權力在互動中消失了。所以,我們不能對跨國公司特別是西方跨國公司抱樂觀態度,認為他們在全球化中不代表任何民族和國家,只有經濟利益。事實上,他們通過他們的帝國對世界的影響更加可怕。他們的文化取向往往帶有壹種隱藏的政治力量,隱蔽性越大,被誤導的可能性就越大。結語:從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意義上說,應該從構建數字時代發展的良好人文精神環境入手,提煉數字化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成為數字世界人們生存和交往的精神支柱,成為數字時代的主旋律。道德約束和法律控制是我們就如何走出數字化生存和傳播的困惑而提出的兩種管控機制。從更積極、更有建設性的意義上說,應該從構建數字文化發展的良好人文精神環境入手,提煉數字化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成為數字世界人們生存和交往的精神支柱,成為數字時代的主旋律。構建數字文化發展的“人文精神”,提高數字生存和傳播能力,必須把握“以人為本”的原則來構建人文精神。數字化的本質應該是輔助人的技術,不能神秘化。數字世界的人文精神本質上是為了滿足數字世界人類交往的需要而提出的。因此,新數字技術的發明和更新應以有助於良好人文精神的構建和新數字世界的健康發展為目標。第二,“人文社會”原則。在肯定數字世界對“社會人”生存和發展的價值的同時,也要珍惜人類新的交往空間和世界,不斷加強“社會人”的人文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質,培養其人文精神,從而更好地構建適應人類生存和交往的“數字人文社會”,與真正的“人文社會”形成良好的關系第三,“技術人文主義”原則。數字世界是高科技和高人文融合的產物。如果只強調壹個方面而忽略另壹個方面,就會降低數字化變革對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整體意義。“技術人文主義”和“數字人文主義”的理念體現了時代發展對高技術與高人文主義融合的期待,設想走壹條技術邏輯與人文邏輯協調發展的數字化道路,以消除數字化本身的技術鴻溝和數字化與人文價值的鴻溝。我們需要進壹步研究人文精神的維度,找出從哪些方面來建構數字世界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