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領域拍攝視頻壹般采用兩種規格的攝像機。壹種是電影、廣告行業使用的攝影機,比如ARRI、RED以及索尼的 高端攝影機 ,壹般采用super35mm規格感光元件,具備較高分辨率,專業的視頻性能,可以拍攝慢速升格,也可以用RAW格式記錄無損視頻,這類攝影機畫質非常高,可以更換鏡頭,匹配高階電影鏡頭拍出的畫面非常優秀,後期可以進行較大範圍的調色、摳像處理,符合影視創作需要。 另壹種是廣電傳媒行業使用的 廣播級攝像機 ,壹般使用索尼、松下等廠家的廣電機型,這類機器碼率、格式符合廣電系統播出標準,機器感光元件較小,適合新聞采訪、紀實拍攝,景深較大的追焦需求,畫面清晰度較高,可以匹配各類音頻設備、輸出端口、遙控設備等,符合傳媒行業需求。 就目前來說,這兩種設備依然是影視、廣電行業的主力設備,相機並不入流,只不過是輔助設備。
那麽相機,比如無反、單反相機都用在哪些領域拍攝視頻呢?壹般都是個人、工作室小成本視頻制作,比如網絡短視頻創作、婚禮視頻、小成本企業宣傳片等領域。為什麽這些領域鐘愛相機拍視頻呢? 有這麽幾種原因 :
1、相機感光元件尺寸較大,可以拍出類似電影壹樣的淺景深效果,畫面觀感更好;
2、感光能力較強,在弱光情況下噪點控制由於傳統小感光元件攝像機,可以節省壹部分打光成本;
3、便於攜帶,使用起來靈活度較高;
4、拍攝的素材後期制作壓力不大,可以在民用電腦上進行剪輯、調色和包裝處理;
5、用較少的投入資金換來較高的畫質效果,對於成本控制來說比較劃算。 那麽自從佳能5d2掀起了相機拍視頻的熱潮以後,各個相機廠家都看到了視頻功能帶來的產品競爭力,紛紛加入了視頻相機的研發。比如松下就將gh系列徹底定位在了視頻相機的序列,其匹配上專用底座後相當於壹臺性能完善的攝像機;索尼也將自己高端的視頻技術逐步下放,在其α微單相機上加入了諸如升格、log等高端視頻性能,讓相機的性價比更高,面對的客戶群體更廣泛。因此,價格相對專業相機更加低廉,創作更為靈活的相機成為了廣大普通視頻創作者、小型視頻工作室的首選機型。而由於相機體積比較小,使用靈活,也成為了很多專業媒體、電影團隊的輔助機型。
1,大部分用相機拍攝視頻的基本上是手裏有相機的,不想再另外購買壹套專門拍攝視頻的設備,所以又能拍攝又能拍視頻的設備尤為重要,加上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保有量巨大,鏡頭也多,對於中低端視頻拍攝性價比很高。
2,雖然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拍攝視頻能力不見得比專業的視頻攝影機強,但是有壹點不可否認,全畫幅相機搭配便宜大光圈鏡頭獲得壹個淺景深,而專業級的s35獲得同樣的淺景深成本會更高,更別提小尺寸的傳感器了。
3,就像我前面說的,鏡頭群也是壹個重要因素,相機鏡頭雖然不是專門為拍攝視頻設計的,呼吸效應和焦點漂移問題嚴重,但是勝在量大價低畫質還不錯。
視頻作用的相機和攝像機的畫幅操作以及用途有壹定的不同,像索尼a7m s型號的視頻作用相機更接近攝影機和專業攝像機,對於手動的專業性操作和畫幅成像感光,要比那種最常見的高清廣播攝像機好用,但是還是和專業的攝影機和專業級攝像機有壹定差距,圖中是索尼的微型攝影機/攝像機fs5和fs7,他們的操作很類似於自家相機a7三代,成像和拍攝效果也差不了多少,在日常拍攝和便攜性上絕對不如相機,但是壹旦加上兔籠和收音燈光斯坦尼康等套件,在節目制作現場或者是小劇組,是相機達不到的專業和高度。平心而論,只要不是阿萊或者red這種電影攝影機(使用條件更苛刻。)要我自己選,也絕對會選擇視頻相機錄視頻…
看著評論區,我還得加兩句話,如果索尼自家的相機比攝影機好,那工程師就可以別幹了,東西不壹樣,稍微想想就能想出來,相機和攝影機完全是兩種東西。我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這個問題問的就是相機拍視頻的優勢,那雖然變成了壹般入門受眾,那也就沒必要拿調色來說事了,完全和這個問題沒關系,我說的只是相機的優勢…
為何現在很多拍攝都不再使用攝像機這種之前感覺很專業的設備而使用手機呢?這個就是時代的發展,產品競爭力的提升,這是壹個必然的結果,攝像機會被淘汰掉,而手機終裝壹統天下。
現在的智能手機攝影已經是相當給力了,基本上可以滿意很多需求了,包括壹些相當專業的商業需求了,因為早在蘋果5S時代,壹些商業機構都在使用蘋果手機拍攝了,因為它已經達到了商業的需求了,而現在智能手機壹年壹大步的前進,而攝像機已經基本停止前進了,所以現在更多的攝影都是使用手機了,現在手機都可以拍出來了4K和8K的影像了,而對於壹般消費者來說,1080P已經相當清晰了,而2K已經達到了或超現視覺審美了。那麽結果當然是手機才是更加方便的攝影工具了。
這個就是進步了,壹個產品淘汰另壹個產品,就是因為市場的需求,而智能手機更加方便的攜帶,越來越強的攝像能力,讓它成為主流的拍攝工具也是必然的。所以現在專業的單反沒有什麽人使用了,專業的攝像機壹樣沒有什麽人使用了就是這個原因了。
任何產品不進步就會被淘汰,這是發展規律,並且攝像機也不是壹出來就是專業的,而現在手機可以成為專業的攝像機。就是這麽簡單。
用單反拍視頻或者微單壹般的需求都能達到,相對電影機來說成本低,攜帶方便。
說到拍視頻,大家原來多見到的是攝像機,電視臺壹直在用由於CMOS較小,攝像機帶來的畫面景深較大,但小CMOS也有它的好處,對焦速度快。攝像機都有自動對焦功能。
相機由於CMOS尺寸大,壹般s35電影攝影機的CMOS大小和APSc畫幅的單反相機的相當,可以獲得像電影攝影機壹樣的淺景深(就是大家所說的電影感),價格只是電影攝影機的幾十分之壹,性價比不錯。從佳能5d2開始相機對視頻功能的加強,大家都嘗試用相機拍視頻。相機拍視頻攜帶方便。不會太引人註意,很適合壹些紀錄片的拍攝。
但如果說用相機拍視頻比攝像機便宜這就不壹定了,攝像機自帶鏡頭,錄音麥克風和各種廣播級的接口很豐富。攝像機妳購買到手安裝好電池,插入內存卡就可以使用。
而購買相機後,妳還需要鏡頭,如果想獲得電影感的淺景深入(大光圈鏡頭),這樣的鏡頭價格不菲。如大三元,小三元等等。
我們來算壹下,壹般壹臺攝像機價格為2.5-3萬已經是到手可用。
壹臺單反(微單)相機,價格為1-1.5萬,鏡頭大三元壹***三萬多。還有錄音設備等等。當然要便宜也有,這筆賬妳可以自己算算。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剛剛提到了壹個概念,大尺寸傳感器相比傳統攝像機擁有更大的成像區域,想要獲得相同的景別構圖,妳就必須使用更長焦距的鏡頭。所以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傳感器大了,景深淺了。淺景深帶來的背景虛化畫面能夠分離主體與背景,而傳統攝像機(2/3、1/2甚至1/3英寸傳感器)想要在相同的拍攝位置上獲得同等的淺景深效果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這個特性在當時被人們與“電影感”畫了等號——這是壹種在日常電視上很難看到的質感,電視攝像機即使拍出景深效果也無法與相機相比。
《最後三分鐘》
其實回過頭來看《最後三分鐘》這樣的短片,雖然確實有著電影的質感,但這種質感不僅在於淺景深,更在於故事、調度、燈光、音效、置景、服化道等等各個方面。雖然當時的普通攝像工作者很難有現在這樣的覺悟,但從根本上說,視頻相機提供了壹種全新的,更容易實現的,更接近電影風格的畫面觀感。
《最後三分鐘》
而在記錄格式方面,當時的EOS 5D Mark II相比市面上的專業級攝像機也並不落後,H.264編碼MOV封裝格式,8-bit 4:2:0。要知道當時行業用戶普遍使用的也無非是DV、DVCAM、DVCPRO、HDV、AVCHD、MPEG HD420,這些格式中相比5D2的H.264並無明顯優勢,有些標清格式在分辨率上就先輸了。編碼指標能全面超越5D2的機型(HDCAM、XDCAM HD422等)在價格上則比該機貴了幾倍甚至幾十倍。
當年最流行的高清制作格式還是HDV
當壹款器材,價格便宜、拍攝效果出眾、而且能夠滿足影視創作的需求,有什麽理由不去用它呢?僅僅是因為它有著照相機的外形嗎?
而到了現在,高端單反和無反相機的視頻功能又經歷了多次巨大的優化,在設計上,視頻功能就已被提升到與拍照功能幾乎同等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從操作、功能、還是工作流程等各個方面都對影視制作人越來越友好。部分機型甚至主打視頻拍攝功能,以吸引專業視頻制作者采購。作為壹款照相機為什麽考慮視頻功能?只能說這是用戶的選擇,也是廠家的決策。
視頻相機是殘酷市場競爭的幸存者
接上個話題,視頻相機能夠發展至今,用戶的選擇和廠家的決策是兩大推動力,而其中的本質還是殘酷的市場競爭。換句話說,視頻相機通過自我進化和打敗競爭對手才幸存到了今天。
照相機的機身設計其實並不適合攝像應用,無論從握持手勢還是監看方式,相機都更適合於拍照。所以很多人會感到奇怪,既然影視制作人喜歡用大尺寸傳感器來拍視頻,為什麽廠家不直接推出同壹價格區間的大尺寸傳感器可換鏡頭攝像機呢,這樣妳既能用熟悉的方式拍攝,又能獲得大底帶來的高畫質。
相機制造商並不是沒有這麽做過,還記得索尼NEX-VG系列嗎?NEX-VG10搭載了APS尺寸CMOS,當時被宣傳為更接近Super35電影的畫幅。此外它搭載了E卡口可換鏡頭設計,H.264全高清視頻編碼,還擁有比相機更好的收音裝置,價格也就壹萬出頭,比5D2便宜了不少,那穩贏了吧?況且VG10之後,索尼還推出過VG20、VG30甚至全畫幅的VG900,但現在回頭來看,這類產品不但沒有穩贏,而且仍舊是視頻相機笑到了最後。
NEX-VG10曾被寄予厚望
定位尷尬是其中最大的問題,視頻相機的優勢是集合了拍照與攝像功能,攝影師、攝像師或者攝影攝像全能型選手都會考慮購買。而受困於成本和定價,VG系列這類大底可換鏡頭攝像機的攝像功能相比視頻相機並沒有碾壓性的優勢,攝影功能還不如相機,同時還面臨著與傳統手持攝像機的競爭,生來就是個內外交困的苦命孩子。但現在來看,索尼VG系列也並不能說是失敗的,它本身就是個攪局性質的產品,不但贏得了壹部分用戶,還在推廣E卡口的同時爭取為索尼爭取了時間,索尼全畫幅微單成功的背後有它不可忽視的市場培育以及技術沈澱的
因為輕便,易攜帶。但專業制作的話,還是要用到攝像機的。
其實都要用,拍攝時可以控場的用大COMS設備,控制不了現場的用攝像機
手機更新換代特別快,
隨時拍攝,隨時取景,
手機編輯軟件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