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教育是最保守的行業之壹。雖然近十年來信息技術培訓壹輪又壹輪,但“校際交流、班級交流、個人交流”年年進行,網絡課程壹個接壹個建設,只要走進中小學的教室,就會發現教室還是老樣子,只不過PPT取代了傳統的板書,與十幾年前相比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不能簡單的認為這是教育本身的錯。只能說之前的互聯網發展對教育的影響還不夠,還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的生態環境。
但是如果妳認為互聯網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教育,那妳很可能又錯了!2015,互聯網的發展進入了壹個全新的階段,其“連接壹切”的特點開始展現的淋漓盡致,以“橫掃壹切”的霸氣沖擊傳統行業。
那麽,“互聯網+”會給教育帶來哪些改變?教育在迎接“互聯網+”的挑戰時會面臨哪些風險?怎樣做才能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紅利大餐,而不成為被車輪碾過的孤魂野鬼?
舊教育生態的破壞與新教育生態的重建
我們不能低估“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深入骨髓,直接摧毀傳統保守的教育生態,重塑開放創新的教育新生態。
“互聯網+”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互聯網+”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每個人都可以創造知識,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知識,每個人都可以獲取和使用知識。在開放的大背景下,全球知識庫正在加速形成,優質教育資源正在得到極大豐富和充實。這些資源通過互聯網連接在壹起,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的學習資源。知識獲取效率大大提高,獲取成本大大降低,為構建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老師和學生的界限不再清晰。在傳統的教育生態中,教師和課本是知識的權威來源,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因為在知識上的優勢而獲得課堂控制權。但在“學校對學校,班級對班級,人人對班級”的“互聯網+”時代,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變得非常快,師生之間的知識天平也不壹定偏向老師。此時,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定位,讓自己和學生成為學習的夥伴和引導者。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教育機構與非教育機構的界限已經模糊,甚至可能完全消失。社會教育機構的靈活性正在對學校教育機構發起強大的沖擊。育人單位和用人單位不再是涇渭分明的劃分,而是逐漸形成了教育的同體,促進了教育的協調進步。
本質上,“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壹方面,互聯網極大地放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和價值,從壹個傳統的只能服務幾十個學生的優秀老師,變成了幾千甚至上萬個學生。另壹方面,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特性使得跨地區、跨行業、跨時間的合作研究成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復,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高。在“互聯網+”的沖擊下,由地域、時間、師資等因素造成的傳統教育差距將逐漸縮小甚至填補。
互聯網+加速了教育的自我進化能力。“流水不腐,家徒四壁不腐”告訴我們,壹個系統的自我進化能力是其生存發展的根本。傳統教育滯後於社會發展,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後,教學效率低下,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種自我進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於教育體系本身的封閉性。“互聯網+”敲開了教育緊閉的大門,加速了教育的自我進化。每個人都是教育的生產者,每個人都是教育的消費者。這種新的教育生態必然會適應社會的發展。
教育將面臨三大挑戰。
互聯網給教育生態系統帶來了種種好處,但在這種強大的沖擊下,教育本身也將面臨壹系列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在開放教育生態中,教育的教育功能有被弱化的危險。在傳統教育中,教師面對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會把德智體美教育融為壹體,給孩子以美德和藝術的熏陶,但在互聯網時代的教育中,師生之間更多的是知識和信息層面的互動,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
學習者,尤其是青少年學習者,道德判斷能力不夠。如果沒有教育者的引導和熏陶,獨自面對開放、魚龍混雜的互聯網信息,如何保證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思維方法?“外事百度問,內政百度問”,讓學習者在網上幾乎可以找到任何需要的學習資源。但是,從長遠來看,真的有利於學習者加工知識,發展自己的智力嗎?長期使用各種互聯網設備輔助學習,網絡遊戲已經逐漸取代了日常的線下遊戲,對學習者健康的影響不言而喻。如何增強自己的體質,增強體質,培養意誌力?互聯網時代,學習者學習方便快捷,但與學習夥伴和自然越來越疏遠,真正多感官接觸世界的機會越來越少。那麽學習者的藝術教育如何得到啟發呢?
學習的碎片化降低了學習者的專註力和學習深度。互聯網降低了人們學習的門檻,無處不在的知識共享和信息傳播為人們的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學習。學習的廣度大大增加,人們可以涉獵學習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各個領域的知識。而學習時間和內容嚴重碎片化,學習者會利用坐公交、休息、睡前十分鐘等空余時間學習壹些零碎知識。學習時間的碎片化會導致學習者形成懶於思考和加工知識的壞習慣,不加思考地閱讀大量觸手可及的碎片化知識和信息;學習內容的碎片化會使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系難以建立,使學習者學習到大量零散的點,難以加工成有意義的知識網絡。這樣很難保證學習者學習的深度。
在海量的信息和知識面前,學習者的學習能力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傳統教育中,學習者面對的知識量相對固定,知識復雜度不高,學習資源匱乏。因此,傳統教育中的學習者會以這些需要學習的固定知識為核心進行深入思考、挖掘和反復實踐。然而,互聯網下的教育不斷與各行各業的知識融合,知識不斷更新和擴展,知識的復雜性增強,信息呈指數級增長,可利用的資源豐富卻良莠不齊。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學習大量新知識?如何處理指數級增長的信息?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資源?這對於在傳統學習環境中缺乏成長學習能力和信息加工處理能力的學習者來說,將是壹個巨大的挑戰。
“互聯網+教育”:我們需要冷靜應對。
面對“互聯網+”時代給教育帶來的這些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冷靜應對。
壹是要堅持“教育為基礎,互聯網為服務”的原則。堅持我們最初的願望,牢記我們的使命。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我們都要時刻牢記,教育才是核心目標,互聯網只是升級改造教育的技術手段。因此,我們應該堅持“教育為基礎,互聯網為服務”的指導方針,從教育的核心需求出發,合理利用互聯網,而不是任由技術橫行,讓教育本身褪色。我們不能過分誇大互聯網的變革作用。要積極防止不良信息、網絡犯罪、網癮等現象對教育產生負面影響。應通過完善法律、加強監管等方式,及時凈化互聯網環境,讓互聯網更好地用於教育。
第二,在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要想充分利用“風口”,就不能把“風口”堵住。跟風是最好的選擇。新興的互聯網教育企業是“互聯網+”時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和保護他們的獨立地位,避免從政策層面對他們進行多重限制,從而束縛這壹新生力量的發展。同時,為了避免互聯網企業、高校和中小學的重復低水平建設,政府的宏觀引導和調控也必不可少。政府應該把握好情報員和裁判的角色,而不是沖進球場參與比賽。
第三,學校教育要敢於從知識教育向思維教育轉變。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應該有明確的分工,學校教育應該更多地承擔起“授人以魚”的責任。為了實現這壹目標,學校教育必須簡化知識內容,將教育的核心從知識型教育轉變為思維型教育。
總之,面對“互聯網+”的挑戰,教育不能固守避戰,不能讓互聯網“肆意妄為”。而是應該從教育改革的現實需求出發,抓住機遇,直面挑戰,讓教育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飛得更高、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