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記住本課的七個新單詞,並正確地書寫和使用它們。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學習這三首詩,可以進壹步了解古詩詞的相關知識。
3.借助詞典和課後筆記,理解詩歌中詞語的含義和全詩的意義,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4.想象詩中描述的場景,在口語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難點:
想象詩歌中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活。
2.收集關於宋詞的資料。教學時間:2學時。
教學過程:
第壹類
(1)引入對話,激發興趣。
童年是壹段純凈難忘的時光。童年,我們每天都在編織美麗的故事。這些故事充滿了我們的快樂、夢想和追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詞三首,也真實再現了多彩的童年生活。在這節課中,我們將學習牧童和平渡。看看這些孩子身上有沒有妳的影子。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用妳喜歡的方式讀古詩《牧童》。要求讀的正確流暢。
2.按名字讀這首詩,用正字法發音。特別註意“普,福”的發音。
3.把這首詩反復讀幾遍,通過查字典,結合課文筆記,思考單詞的意思和詩的內容。把不懂的畫出來。
4.命名交流和及時指導。
(3)重讀古詩,理解詩詞。
1.把古詩再讀壹遍,想想每首詩的意思。妳可以和別人合作。
2.報告:用自己的話說出每首詩的意思。
3.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總結每首詩的意思。
4.全班壹起讀這首詩。
(4)想象詩意的場景,體會自己的感受。
1.老師有感情朗讀,學生閉眼想象。
2.學生發言,告訴大家自己的想法。
3.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大聲朗讀,在朗讀的同時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課堂交流,教師及時指導。
(詩人呂燕通過描寫壹個放羊娃無憂無慮的生活,表達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田園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閱讀詩歌,需要和詩人壹樣的情懷閱讀。
6.練習背誦。
(5)總結學習方法,讀出自己的感受。
1.學習方法總結:剛才我們通過第壹遍讀詩學習了《牧童》——理解主旨——理解詩歌——理解詩歌語境——理解其感情。請用這種方法學習“穿越和平”。
2.自己讀古詩,了解大意。
(1)自由閱讀詩歌需要準確的閱讀、理解、閱讀筆記或借助字典查詞。
(2)指導學生正確朗讀和發音。(註意“福”和“巴”的正確讀法)
(3)讀各種形式的詩歌,要求準確流暢。
(4)自學,看能不能理解詩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特別說明:看懂圖片是個好方法。
(5)群體交流。全班交流。老師及時給予指導。
3.重讀感悟,體驗詩意境界。
(1)自由自在地讀詩,壹邊讀壹邊想象它在妳的腦海中描繪了壹幅什麽樣的畫面。
(2)與班級交流,談談妳想象的畫面。要求:內容具體,人物形象生動。
(3)師生評價。
4.評價這首詩,理解它的感情。
通過細致的觀察,詩人生動地刻畫了兩個頑童。猜猜詩人當時是什麽樣的心情在觀察兩個孩子?(愛情)
5.情感閱讀,熟悉的閱讀變成背誦
(6)拓展活動
1.課後閱讀和寫兒童詩歌。
2.推薦背誦楊萬裏的其他詩。
第二節課
有趣的調情
1.用學生熟悉的曲調唱納蘭性德的長相思。
2.學生交流關於宋詞的知識,老師及時總結。
3.在黑板上寫字,讀問題。(強調“音樂”的發音)
4.介紹壹下辛棄疾的生平。
(二)在情境中閱讀
1.自由閱讀單詞要求發音準確,閱讀流暢,閱讀筆記或不能借助字典查的單詞。
2.索引學生閱讀和發音正確。(正確閱讀:醉酒、美色、阿諛、鋤頭、尷尬、死亡、脫衣)
3.讀這首詩的各種形式要求:正確通順。
(3)理解情緒
1.自由讀詞,理解詞義,隨時準備質疑。
2.全班交流,老師及時引導。
3.同桌合作,結合插圖和筆記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見。
5.教師示範閱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6.讓學生自由談論想象中的圖畫。(特別說明:作者是怎麽寫孩子的可愛的?)
(作者直接描述了他的三個兒子的行動,並用線描的手法刻畫了他們的形象。小孩子剝荷葉的活潑天真的樣子最有意思!)
7.學生可以自由閱讀,在讀圖的同時體會自己的感受。
(4)關於深情的討論
1.讓學生自由談論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2.總結: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話是壹樣的。作者用簡潔生動的句子,通過景物描寫和敘述,營造了詩意的藝術境界,描繪了壹幅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畫卷。這樣的場景作者不僅很喜歡,而且很愛,很向往,很羨慕。讓我們再背壹遍這個單詞。
(5)轉讓
1.同學們,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宋詞是這燦爛文化中壹顆璀璨的明珠,壹朵絢麗的花朵。每壹首宋詞,似乎都是壹幅色彩斑斕的畫,壹首委婉動聽的歌。希望同學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宋詞,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2.從這節課中選壹首喜歡的古詩,改寫成短文。
3.用自己喜歡的歌給父母唱《清平樂村居》。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2)學習目標;
1.動情地背課文,默寫《牧童》,用自己的話表達詩歌的意義。
2.體驗詩歌的意境,豐富學生的情感,從詩歌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3.認識本課的四個新單詞,並能寫七個新單詞。理解詩歌中“農”、“怪生”、“相愛”、“死”等詞的含義。
第壹,進口
第二,自學新單詞(打勾)
1.正確讀生詞,區分多音字的發音。
相似字的辨析與組合
疑難寫作分析
2.聯系上下文或參考書來理解生詞。
通過聽寫
3、師生* * *解決。。
三、學習《牧童》
1,要求:閱讀正確,閱讀流利。(把不會讀的單詞寫在黑板上,會讀的單詞記下來),分組練習,自由朗讀,齊聲朗讀,輪流朗讀。
2.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然後寫在筆記本上。理解難詞:草鋪、橫田、笛巷、臥倒。
3.看完這首古詩,妳看到了怎樣的場景?
4.從詩中,妳體會到了孩子的樂趣和詩人的情懷。
5.帶著感情背誦古詩。
6.把壹首古詩改寫成壹篇短文。
第四,學會“平平安安過河”
1,要求:閱讀正確,閱讀流利。(把不會讀的單詞寫在黑板上,會讀的單詞記下來),分組練習,自由朗讀,齊聲朗讀,輪流朗讀。
2.談論這首詩的意思。(詩人乘船路過安仁)
3.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然後寫在筆記本上。理解難詞:壹片葉子,壹根桿子,壹個停止,壹個奇怪的生命,壹股風。
4.看完這首古詩,妳看到了怎樣的場景?
5.從詩中,妳體會到了孩子的樂趣和詩人的情懷。
6.帶著感情背誦古詩。
7.把壹首古詩改寫成壹篇短文。
四、學習《清平樂村居》
1,要求:閱讀正確,閱讀流利。(把不會讀的單詞寫在黑板上,會讀的單詞記下來),分組練習,自由朗讀,齊聲朗讀,輪流朗讀。
2.談談古詩詞與詞的區別,進而理解詩題。(1.詞有詞牌名,古詩詞沒有。2.每句話的字數不壹樣,也叫長短句,古詩每句話的字數是壹樣的。“村居”是壹個詩意的稱謂,意為農村地區的人)
3.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然後寫在筆記本上。理解難詞:相愛,最愛,恨對方。
4.看完這首古詩,妳看到了怎樣的場景?
5.從詩中,妳體會到了孩子的樂趣和詩人的情懷。
6.帶著感情背誦古詩。
7.把壹首古詩改寫成壹篇短文。
課後反思:
童年故事應該是正在經歷童年的孩子所熟悉的。然而,詩中表現的童年故事卻穿越了數千年。所以,在教學中,我利用他們的閱讀期望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牧羊男孩
1.創造壹個情境。我讓孩子們閉上眼睛,在老師大聲朗讀的時候,想象妳面前是壹幅什麽樣的畫面。(學生踴躍發言)
學生們渴望閱讀它。我趁機說:“別急,聽老師再念壹遍,把節奏畫出來。”
3.讀自啟蒙,感受詩的主旨。
(1)學生朗讀。
(2)小組是獨立的、合作的,並探索詩歌的意義和作者表達的情感。(借助參考書)
4.學習欣賞找個同學上臺,告訴妳這首詩的意思。其他學生壹邊聽壹邊想象。
5.精讀詩詞,體味詩情。
6.演出期間,學生們熱情高漲。有些人把詩歌變成朗朗上口的歌曲,有些人分配角色去表演.....,甚至還會吹笛子,畫壹幅袁野的畫,很有意思。
在談到《和平泛舟》和《清平樂村居》時,同學們的表演欲望更強烈了。
收獲:自啟蒙運動以來,學生在閱讀中理解了這首詩的含義。在各種形式的表演中感受詩歌的意境。
缺點:表演中要加強練習,有些同學比較生硬。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三首教案(3)教學目標;
1.認識這節課的四個新單詞,妳可以寫七個新單詞。理解詩歌中“農”、“怪生”、“相愛”、“死”等詞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默寫《牧童》,用自己的話表達詩的意思。
3.想象詩歌中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在口語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意義,體驗詩歌的意境,練習情感閱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體會詩歌中童年生活的快樂和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班級安排:
2個課時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活。
2.收集關於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壹類
壹,引入對話,激發興趣
1.有人說,童年是壹首美麗的歌,壹幅美麗的畫,但我想說,童年是壹首美麗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到歌,讀到圖,讀到很多美好的東西。今天,我們壹起來試試。
教師用抒情的文字,為課堂營造輕快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清晰地了解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古詩,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兩句古詩。註意“福”和“蓋”的讀音和寫法。
2.念名字,念詩的節奏。全詩節奏可分如下: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巷/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食/黃昏後,不脫/麻纖維/臥月色。”
“壹片樹葉/壹艘漁船/兩個孩子,扁擔/停/在船上。人生奇/無雨/全是傘,不是/捂頭/造風。”
通過評價閱讀、競賽閱讀、合作閱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讀詩、讀節奏。]
3.再讀壹遍整首詩,發揮妳的想象力。妳在《牧童》和《舟楫平平安安》這兩首詩裏看到了什麽樣的畫面?
想象是理解詩歌的翅膀。通過再現詩歌的畫面,有助於學生理解詩歌的含義,豐富詩歌的內涵,使學生易學、樂學。]
第三,讀古詩,懂詩詞。
1.老師要求自學,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選擇其中壹個進行合作學習。閱讀理解。
自學要求:
(1)借助文字筆記、參考書,或與團隊成員討論,理解文字,理解詩歌主旨。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妳從詩中聽到了哪些優美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體會到了哪些美好的感受?
(3)帶著感情練習背詩。
(4)用自己的語言生動流暢地描述想象中的畫面。
【這兩首詩的主角都是孩子,展現了壹個美好的童年,離學生的現實生活不遠,也容易理解,所以可以安排足夠的時間,分組作業,獨立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
2.交換反饋。
學習牧童。
(1)理解單詞
(2)精讀詩歌,理解詩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
A.“草鋪隔田六七裏,笛作夜風三四回。”妳感覺到了什麽?
感覺孩子們是那麽的無憂無慮,那麽的快樂,我感覺到了壹種野趣。
用自己的感受讀這兩句話。
B.“黃昏飽餐歸來,莫脫蓑衣臥月色。”談談這首詩的意義和感受,然後帶著感情大聲朗讀。
妳能感覺到孩子的心情是那麽的舒服,生活是那麽的無憂無慮,非常的愜意。
C.妳心目中出現過什麽樣的牧童?妳在哪裏看到的?
是壹個可愛、自由、無憂無慮的小牧童。
D.如果妳是壹個牧童,在月光下妳會怎麽想?怎麽辦?而詩人想通過這個小牧童表達什麽?
遼闊的草原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令人振奮,美麗的月夜令人陶醉。壹個“橫”、“長”、“臥”,充滿了隨意性和自然性。對於學生來說,這才是他們期待的無拘無束的生活。這個小牧童就是他們理想的化身。所以,引導學生把他換成壹個牧童,設身處地為牧童著想,做牧童該做的事,從而更好地欣賞詩歌,理解詩歌。]
(3)讀古詩,感受意境。
學習“穿越和平”
(1)理解單詞
(2)讀詩入鄉。
A."壹艘漁船和兩個孩子在船上."看完這兩句話,妳似乎看到了什麽?
B.“沒下雨的時候打傘很奇怪,不是遮頭,是造風。”理解了詩的意思,妳從中感受到了什麽?
感覺兩個孩子調皮,可愛,天真。(來自“開”“造風”的動作)
c .妳喜歡它們嗎?詩人喜歡嗎?為什麽?
【同學們放飛想象,仿佛和詩中的兩個孩子在壹起,收竿撐傘造風。當他們聽到水聲、風聲和笑聲時,他們想起了他們做過的淘氣的事。他們怎麽會不喜歡呢?而詩人不就是這樣的嗎?]
(3)以自己的經歷,帶著感情讀古詩,讀出調皮的孩子,感受悠閑的畫面。
第四,重讀古詩,培養興趣。
對比兩首詩,妳想對誰說?
【學完這兩首詩,同學們壹定有很多感觸。所以,有了輕音樂,學生就可以讀得很美,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他們可以告訴詩中的孩子,他們的家庭和他們的老師...既能給學生傾訴的機會,又能開闊思路,豐富閱歷。]
五、作業的拓展和延伸
(1)帶著感情背誦古詩。
(2)默寫《牧童》。
(3)選擇其中壹首古詩,可以創作壹幅圖,也可以改編成短文。
第二節課
1.復習和介紹新知識。
上節課,我們學了兩首詩,《牧童》和《平安乘船》。哪個孩子給妳留下的印象最深?在這堂課上,我們會認識其他幾個男生,走進他們的生活。
通過回憶,我不僅鞏固了舊知識,加深了印象,還自然地引入了新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
2.暴露話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
1.引導學生觀察這個題目和其他詩歌題目的區別。
2.了解“字”的相關知識。
3.老師總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壹個詞《清平樂》。鄉村住宅。
【結合課前預習,通過觀察對比,讓學生自主發現詞與詩的區別,掌握詞的相關知識。]
4.先讀全文,讀對了。
(1)自由讀單詞,發音正確。(註:醉酒,阿諛,鋤頭,尷尬,死亡,脫衣)
(2)合作探究,理解單詞。(可以查字典,看圖,聯系上下文,或者互相討論。)
(3)全班齊聲朗讀,男女生競賽朗讀,同桌互讀,邊讀邊評,讀出節奏。
3.閱讀全文獲得美感。
1.邊看邊想象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盡量用壹個詞概括。
【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想象畫面,談感受,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情感基調,為後面準確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2.文中給妳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1)“大兒子鋤豆流東,老二編雞籠。我最喜歡孩子的死,我躺在小溪上剝蓮花。”
練習閱讀感受,讀出孩子們的輕快活潑和快樂。
(2)“醉時吳音迷人,白發蒼蒼何人?”
他們會深情地說什麽?
這句話中哪個詞形象地描述了他們的心情?(“醉了”。)
只是酒讓他們醉了嗎?說說妳的經歷。
從印象最深的開始,學生自由選擇句子進行學習和體驗,學生感興趣。三個兒子的排列描述和生動的動作讀起來朗朗上口,理解起來自然。老兩口的親密,同學們的大膽想象,只要合情合理都是肯定的。這樣,學生與詞中人物的距離更近,人物心理更貼近,人物內涵更豐富,形象更真實飽滿。]
(3)“檐低小,溪上草青。”
用圖說說感受。
4.再讀壹遍全文,升華自己的感受。
學生可以自由閱讀,在閱讀中體會自己的感受。
妳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壹下妳欣賞的畫面嗎?
再讀壹遍全文,再現圖片,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全文。既鞏固了全文的意思,又鍛煉了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總結:農村條件簡陋,但環境優美,夫妻恩愛,兒女勤勞,生活溫馨。難怪令人陶醉。妳能通過大聲朗讀來表達對單詞的興趣嗎?
伴著音樂朗讀或背誦。
動詞 (verb的縮寫)課外拓展激發興趣
1.背這個單詞。
2.把這個詞改編成壹篇優美的文章。
3.改編歌曲,用自己喜歡的曲調唱《清平樂》?鄉村住宅。
4.收集並背誦其他描述有趣童年故事的古詩。
練習設計:
1.用自己的話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草鋪隔田六七裏,笛子使夜風響三四聲。
(2)不下雨的時候打傘,不是遮頭而是造風,這很奇怪。
(3)大男孩鋤豆溪東,中男孩織雞籠。最喜歡的是小兒子,他躺在草叢中的草叢裏,剝著剛摘下來的荷花。
2.看完這三首古詩,妳看到了怎樣的場景?妳經歷了怎樣的樂趣?
3.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宋詞等經典文學作品,感受中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教學建議:
1.三首古詩貼近兒童生活,學生易於理解;語言生動,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在教學中,可以安排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通過自學體會三首古詩內容上的相似之處。教師適時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個性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趣味和快樂;並逐步掌握詩歌學習的主要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2.這門課的教學可以著重把握人物的動作,破譯詩歌的字面意義,把握人物的形象,理解人物的情感。通過朗讀、想象、歌唱、繪畫、改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培養他們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懷。
3.“三分文章七分閱讀”,特別是在古詩詞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方式訓練學生閱讀,引導他們讀懂詩詞之美;欣賞詩歌的藝術美;理解詩歌的情感美,在熟讀的基礎上正確背誦古詩詞。
補充信息:
1.作者生平:
呂燕:董彬,唐朝京兆人。
楊萬裏:字挺秀,號誠齋,冀州(今江西)吉水人。詩歌以山水田園詩著稱,是南宋四大家之壹。
辛棄疾:南宋詩人。尤安這個詞,沒有。稼軒,生於歷城(今山東濟南)。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素心”。
2.楊萬裏其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
桑岔隧道
《謎》裏刮風下雨的時候,草開滿花,水滿溪。
壹個男孩在樹蔭下睡覺,壹頭母牛在樹蔭下吃東西。
初夏隱居,午睡,兩句絕句(1)
李子吃起來很酸,吃了之後,殘留的酸還在牙縫間;芭蕉初長,青翠映襯屏。
春去夏來,白天漫長疲憊,午睡過後,心情沈悶,無所事事地看孩子們捉著空中的柳絮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