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揭秘中國軍神蔣百裏:率先提出抗日持久戰策略

?揭秘中國軍神蔣百裏:率先提出抗日持久戰策略

提起 ,人們會以各種贊語來形容他,諸如什麽奇人、超人、神人、完人、聖人、軍事天才、先知先覺、國士無雙等等……總而言之,他是壹位用什麽形容都不過分的人。他知兵懂兵,是 對日戰爭的戰略制定者、預言家,戰時的軍神。他做出了壹系列驚世駭俗、振聾發聵的奇事。>   讓日本人汗顏的人 >   ,生於1882年,浙江杭州府海寧州硤石鎮人,本名叫蔣方震,字百裏,筆名飛生,晚年號淡寧。蔣百裏稟賦超群,所讀詩文過目不忘,被譽為「神童」。>  1894年至1895年,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最終因清廷的腐敗無能而慘敗。這壹時期,有壹部書深深影響了他,書名為《普天忠憤集》,是甲午戰爭時期的中國詩文總集,此書深刻反映了甲午戰爭時期中國人民的愛國情緒。蔣百裏時常手捧此書,挑燈夜讀,讀至熱血沸騰處,甚至會放聲痛哭,淚如雨下,從此立誓要為國效命。>  1901年,蔣百裏赴日本留學,進入士官學校步兵科。1903年2月,蔣百裏在東京創辦並主編大型刊物《浙江潮》,積極宣傳反清革命思想。他的第壹篇文章就是提倡民族主義的洋洋巨著,連載數期。《浙江潮》得到魯迅的大力贊賞和支持,身陷上海獄中的章太炎先生的詩文也曾在該刊登載,其中就有《獄中贈鄒容》壹詩,萬人爭誦。《浙江潮》很快風行全國,並開壹代省級刊物提請立憲、評議朝政之先河,留學生紛紛效仿,各省刊物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作為遐邇聞名的《浙江潮》的創辦者,蔣百裏此時只有21歲。>  但這並不算奇,若說最為傳奇的壹幕,則發生於他在日本學習軍事結業的時候。1906年,蔣百裏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按規定,日本天皇要賜刀給成績排名第壹的學生。日本人把這視為最高的獎賞、天大的榮耀,所以畢業獲獎的場面頗為壯觀。同期畢業生中日本人有300多人,中國留學生僅4名。宣布排名開始了,大家翹首以待。結果第壹名為蔣方震,即蔣百裏。第壹名被中國人拿了,天皇的賜刀自然也就歸中國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難以忍受,認為這是奇恥大辱!誰知接著宣布第二名,還是中國人!這第二名就是後來從雲南起兵反袁的風流將軍,也是蔣百裏的好友蔡鍔。這時場面更加騷動了。於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檢查了壹下,不幸得很,這第三名依舊是中國人!名叫張孝準。這壹下日本方面可慌了,怎麽能讓中國人盡占上風呢!畢業發布官在惶恐之下感覺無法向天皇交代,於是臨時從後面換了壹個日本學生做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學生不能過半也很尷尬,便又增加了壹個日本學生做第四名,將張孝準排到了第五名。>>  這期畢業的日本學生中,有日後赫赫有名的侵華甲級戰犯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以及小磯國昭、本莊繁、松井石根、東條英機、阿部信行……這些人堪稱日本陸軍的壹代精英,但當年卻皆敗於蔣百裏、蔡鍔的手下。>  這次排名讓日本方面著實尷尬,自此次被日本人視為奇恥大辱的難堪之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規定中國留學生必須與日本學生分開授課,以免同樣場面重演。由此,蔣百裏成了歷史上讓日本陸軍為之汗顏的中國人。>   首先響亮地提出了打持久戰的策略 >  蔣百裏的三女兒蔣英在壹次接受采訪時曾說,蔣百裏從「西安回來了以後,就打仗了。他住在上海,有壹輛汽車,他說『現在打仗了,我是軍人,我也要上戰場』。他開著這個汽車到南京去,自己報告,說『我是軍人,我要去打仗,我的汽車我不要了,捐給國家了』。就是這樣,他到南京去的」。>  盡管幾次,蔣百裏向國民 *** 請示,要求上前線帶兵 ,但都被婉拒,於是他再入書齋。1937年初,新書寫成,名為《國防論》。當時正值抗戰前夜,敵強我弱, *** 內恐日心理相當嚴重,蔣百裏卻在這本書的卷首寫道:「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壹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  蔣百裏在《國防論》中闡述的對日戰略,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第壹,持久抗戰,用空間換時間,等待時局扭轉;第二,不畏鯨吞,只怕蠶食,全面抗戰;第三,開戰上海,變日軍南北進攻軸線為東西進攻軸線,利用地理條件削弱日軍攻勢,阻擊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  蔣百裏曾犀利地指出,中國不是工業國,是農業國。對工業國,占領其關鍵地區,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紐約就是半個美國,大阪就是半個日本。但對農業國,即使占領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區也不要緊,農業國是松散的,沒有要害可抓。所以,蔣百裏的結論是: 必須以國民為本,打持久戰!他首先響亮地提出了打持久戰的策略。《國防論》這部著作,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隊的戰略指導依據。>>   「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 >  1937年至1938年,蔣百裏到處作報告、演講,並在報上連續發表文章,被稱作「戰時的文壇健將」,乃至中國 *** 政策的「發言人」,其影響最大的作品,首推《日本人——壹個外國人的研究》,發表後轟動了中國的戰時文壇,在文中他斷言日本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文章的結論成了抗日時期的名言,「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  1938年8月,蔣百裏被任命為陸軍大學校長。這壹職位原來是由蔣介石自己兼任,蔣百裏壹再謙辭不成,於是同意以「代理」身份主持。這壹年,正值陸軍大學西遷,蔣百裏主持校務,取道湘桂,事必躬親,壹路西行,邊走邊寫。>  蔣百裏在談到中國如何對付日本時,有壹段振聾發聵的名言:「打不了,也要打;打敗了就退,退了還是打;五年、八年、十年總堅持打下去;不論打到什麽田地,窮盡輸光不要緊,千千萬萬就是不要向他妥協,最後勝利定規是我們的。妳不相信,妳可以睜眼看著;我們都會看得見的,除非妳是壹個短命鬼。」蔣百裏的話幾乎是傳誦壹時,但只可惜他成了「短命鬼」。1938年11月4日,終因操勞過度而病逝於廣西宜山,年僅56歲。噩耗傳來,舉國震驚,陪都重慶各界舉行公祭,蔣介石親臨主祭。國民 *** 明令褒獎,追贈蔣百裏為陸軍上將。>  英年早逝的蔣百裏,雖然沒能看到最後的結局,但歷史卻按照他所預言的軌跡而發展著。1945年,在歷經8年的抗戰之後,日本終於投降了!當蔣百裏的遺體被移葬西湖之時,人們驚異地發現,他的屍骨竟然不腐,栩栩如生。好友竺可楨撫棺痛哭:「百裏,百裏,有所待乎?我今告妳,我國戰勝矣!」>   強調寓兵於農的遊擊戰術 >  蔣百裏是個全才,民國元老李烈鈞曾這樣稱贊他:「腦袋中裝了四館二院。四館是博物、圖書、歷史、科學;二院是文學、軍事,外加各式講座還帶隨意小酌。」正如李烈鈞所言,他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超人的判斷力,使他能先人壹步,而先知先覺。這種能力得益於他治學治事的純粹,更得益於他的無黨派、不依附於任何集團或體制的超然的獨立人格。>  蔣百裏的識見、預言幾乎是驚人的準確。1923年,蔣百裏葬母後與學生龔浩同回北京,途經徐州,蔣百裏忽然若有所感:「將來有這麽壹天,我們對日作戰,津浦、京漢兩路必被日軍占領。我們國防應以三陽為據點,即洛陽、襄陽、衡陽。」這是在1923年,早於中日開戰差不多近20年!龔浩聽了這個有些神話般的怪論,覺得蔣百裏太過敏感,並認為「將來中日兩國開戰,無論怎樣,我們的半壁江山不會淪於敵手」。>  1936年,蔣百裏從歐洲考察軍事回國,飛赴西安向蔣介石匯報:「我剛從國外考察回來,消息比較靈通。目前日本海軍和陸軍為侵華而互相爭功。日本天皇已秘密接見陸軍大臣,看來明年(1937年)壹定會大舉入侵我國!」>>  在早些時候,蔣百裏就對壹生關註和研究農村農業問題的梁漱溟說:「吾知中日之戰,勢不可免,勝敗之分,壹在械,壹在人;論械則我不如敵,論人則我多於敵七八倍。然今日軍事在民眾總動員,而將士不過十之三。我國系農業社會,凡農民欲以民族主義動之不易明了,惟欲破壞其所據農村,則彼以生命相搏,故欲君於教育中註重農村……」1937年,蔣百裏跟梁漱溟談起中日戰爭時說,中國軍民應「控制山東高地與山西高地」、「堅守壹些山區不放」。因為單靠中國自己的力量無法抗得住強敵,大半國土皆要淪陷而不能守,那是沒有問題的,抗且抗不了,要戰勝它就更有待國際大勢的變化不可了,所以需要西撤,待機反攻,合盟國之力以求收復失地。但單是靠他人,而沒有「求諸己」的壹面,那怎麽能行?須知反攻戰勝敵人的主要條件仍然在中國人自己。所以,蔣百裏非常強調持久戰和寓軍於農的遊擊戰術。蔣百裏大聲疾呼提倡瑞士的民兵制,即中國寓兵於農之旨,國防空虛和武器落後的中國唯有鼓勵農村抵抗,進行廣大而散漫的遊擊戰,才是補救的方法。>  著名學者曹聚仁曾提到過壹件事,也足見蔣百裏的先見之明:「有壹天,那是(1932年)『壹·二八』戰後的第三天,2月1日。他和我們在壹家咖啡館喝茶,翻開那天上海版的《每日新聞》,頭條新聞是日本陸相覲見天皇的電訊。他沈吟了壹下,對我們說:『2月5日早晨,會有日軍壹師團到達上海參加作戰了。』他何以這麽說呢?他說日陸相覲見天皇的意義是報告日軍正式出戰。依日本當前的運輸能力,三天之間,可運輸壹個師團的兵力——4萬戰鬥兵及其裝備到上海,所以他估計這壹師團,5日可以投入戰鬥。(後來,他把這壹估計,告訴了蔡廷鍇將軍。)果然,『壹·二八』戰役,日軍的第壹場反攻是從2月5日開始的,他估計得非常準確。」蔣百裏真是料事如神!>  中國文藝復興式的人 >  蔣百裏不僅在軍事上,是料事如神的奇才,幹出了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奇人奇事,而且在對待家庭、妻女上也常常做出壹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來。>  蔣百裏因12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子倆回到硤石居住,相依為命,所以他對母親楊氏感情極深。母親有壹次生了場大病,蔣百裏學習古人割股療親的做法,竟然自己割下左臂上的壹塊肉熬湯給母親吃,母親聞到味道後,又看到兒子的傷口,母子倆抱頭痛哭!>  1923年,蔣百裏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後,痛不欲生,當天就南下奔喪。蔣百裏的得意門生唐生智與其他同學立即派龔浩為代表去海寧吊唁,用竹籮筐挑了銀元作為喪葬費從湖南送到硤石。蔣百裏含淚作書請梁啟超撰寫墓誌銘,並在老宅附近建『懷萱堂』以為紀念。>  蔣百裏在8歲時,就由父母定下了親事,女方查品珍出自海寧的名門查家。如同許多由父母來包辦婚姻的人壹樣,這門親事同樣給蔣百裏帶來了痛苦。但女方卻壹直不改心意。據蔣百裏的同窗好友張宗祥說,查品珍說如果等三年就等三年,如果要等十年就等十年。1911年,蔣百裏奉母親嚴命,與查品珍成親,婚後不久即北上,查品珍終生未育,壹直侍奉老夫人,1939年去世。>  1938年,蔣百裏突然病逝,好友馮玉祥將軍在聞知噩耗後,不免反應過激,對出身日本的左梅有所懷疑,於是寫文章說蔣百裏是被夫人左梅用毒針殺害的,因為左梅曾說過「妳愛妳的祖國,我愛我的祖國」。其實,這句話是在結婚前,左梅表達自己對蔣百裏研究抗日理論的理解而說的,原話是「妳愛妳的祖國,亦如我愛我的祖國壹樣」。>  蔣百裏三女兒是蔣英,女婿錢學森>  這件事給左梅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但是她並沒有分辯,而是很快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中國人的信任與愛戴。她此後斷絕了和日本的壹切聯系,在誤解和懷疑中撫養5個女兒,皆以中國文化傳統教育,不習日語壹字,帶著她們壹起到街頭募捐處,拔下頭上的首飾捐助抗戰事業,並親赴前線為中國的傷兵治療服務。左梅晚年曾說,她之所以這樣做,因為她認為當時中國的戰鬥是正義的。中國當時娶日本女人的人不少,可曾有哪個像左梅這樣全心全意地支援抗戰?這不能不說是壹位奇女子!>  蔣百裏與左梅***有5個女兒,除長女蔣昭早逝外,其余4位女兒,在左梅的教育撫養下都事業有成。其中三女兒蔣英的丈夫,即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綜觀蔣百裏的壹生,蔣英在接受鳳凰衛視的采訪時,曾如此評價:「我覺得蔣百裏是中國文藝復興式的壹個人。他什麽都懂,他懂文,他懂武,他懂西洋的東西,他懂中國的,中國的古書他懂,拉丁文他也懂,日文他很好,德文他很好,他愛文學,他會寫詩,他也會打槍,他會騎馬,他騎馬騎得像個軍人壹樣,我覺得他是壹個文藝復興時代的人。」>  黃炎培先生做挽聯,評價這位奇才奇事的奇人,上聯是「天生兵學家,亦是天生文學家。嗟君歷盡塵海風波,其才略至戰時始顯」;下聯是「壹個中國人,來寫壹個日本人。留此最後結晶文字,有光芒使敵膽為寒」。>

  • 上一篇: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
  • 下一篇:什麽顏色適合做背景?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