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族文化的廣義定義
民族文化的廣義定義,即民族文化的普遍定義,是指壹個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所創造並賴以生存的壹切文明成果的總和。這壹成就包括物質、精神和制度上的成就。其中,物質成果實質上是本民族在物質生產活動中所創造的壹切物質產品,以及創造這些物品的手段、技術和方法,包括人們所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種物品,以及制造這些物品的物品。如食物、衣物、日常用具、車輛、建築物、道路、橋梁、通訊設備、勞動工具等等。精神成果是觀念性的東西,通常以心理、觀念、理論的形式存在,包括兩部分。壹種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心境、心理、觀念和思想。如倫理、價值觀和宗教信仰。二是已經理論化、客觀化的思想理論體系,即客觀化的思想。如科技、文學、藝術等。制度的成就是精神成就的表現,是人們反映和確定壹定的社會關系並整合和規範這些關系而建立的壹套規範體系,包括政治權力制度、法律法規等。比如土司制度、村老人制度、聯餉制度以及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各種規定。又如,黨和國家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少數民族實際確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2)狹隘的民族文化定義
狹義的民族文化是指本民族的精神創造,重在人們的心態。事實上,人類文化很難把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完全分開。壹切物質形態的創造都體現了創造者的思想、智慧和意誌,這些都是精神因素。之所以提出狹義的民族文化概念,是為了排除純粹物化的自然世界,著眼於人的心理狀態。因此,狹義的民族文化也可以說是民族人文文化,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通過傳承和積累而自然凝聚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的總和,包括科學技術、文學藝術、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宗教信仰、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民間工藝等。
(3)民族文化意義上的民族事務工作
在我國,為了幫助少數民族加快發展,黨和國家不僅制定了壹系列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規,還設立了專門部門管理民族事務。為了管理好民族事務,特別是民族文化事務,筆者認為有必要進壹步明確和細化民族事務意義上的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範圍。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國務院主管民族事務的職能部門,各省、市、自治區也有相應的省級民族事務委員會,其中設立了文化宣傳處(室),具體管理民族文化事務,其主要任務和職責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文化、藝術、衛生、體育和新聞宣傳事業的發展。因此,民族事務意義上的民族文化是指少數民族歷史、社會、政治、經濟生活和地理環境特點的思想反映,主要表現為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歌舞劇、文學藝術、民族醫藥、傳統體育等。
4.民族文化與其他相關文化的關系
在日常生活和學術研究中,“文化”壹詞的使用頻率很高,很多都與民族文化有關,或內涵相近,或內容重疊,或關系密切。這裏討論與民族文化相關的幾個主要概念及其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1)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以國家為劃分文化的社會基礎,以國家特有的歷史和國情為基礎,具有鮮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中國的民族文化就是中國文化,也叫中華文化。由於中國是統壹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文化是多維的,是由中國56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構成的* * *同構文化,即多元壹體的文化。這種多元壹體的文化有兩個重要內涵,也反映了中國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第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多樣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浸潤、相互促進,多角度交融、全方位融合,形成了多元壹體的格局;其次,漢文化作為主流文化,在中華文化的歷史發展中,對各民族文化起到了引導、團結和凝聚的主導作用。
(2)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起源於中華文化,由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經過長期歷史發展積澱而成的文化。它強調的是文化的本源以及沿著這個本源傳承下來的壹切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經過篩選和淘汰至今不斷豐富和發展的人文精神的總和。民族文化是壹個動態的、發展的、不分時代的歷史範疇。民族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壹,每個民族由於地域和發展程度的差異,形成了自己的傳統文化;第二,任何民族傳統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必然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引進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元素。這些引進和吸收的外來文化壹旦與自己的文化相結合,就會成為這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壹部分;第三,民族文化的豐富和發展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實現的。沒有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民族文化就不是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民族特色,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3)主流文化(強勢文化):在同壹文化體系中,處於主導地位、決定同壹文化發展方向、起著團結凝聚其他文化作用的文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主流文化或強勢文化。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在各種矛盾組成的矛盾系統中,各種矛盾力量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主導矛盾是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復雜矛盾系統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其他從屬的非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互相作用,互相制約,在壹定條件下互相轉化。在多元壹體的中華文化中,漢族文化無疑處於主導地位,是主流文化,其他55個少數民族文化處於從屬地位,是非主流文化。漢文化與民族文化是主流與非主流的關系,即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的關系,這是辯證的。第壹,由於歷史發展條件和文化本身結構功能的特點,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在發展,在這個或那個歷史時期,相對繁榮、發展、普及;有的繁榮發達,不太受歡迎。但是,每個民族的文化都不會失去鮮明的民族特色。因為每個民族文化都是獨特的,作為壹種價值觀,它們都處於平等的地位,對這個或那個民族本身同樣重要,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可或缺。第二,在中國歷史上,漢族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與這種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生產方式壹直處於領先地位,這就決定了它的文化發展也處於領先地位,在中華文化同構的形成和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影響、團結和凝聚著各民族的文化。第三,各民族多元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與漢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促進。